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基于用户体验的需求挖掘与产品设计相关概念及内涵

3.2.1 用户需求定义与分类

1)用户需求的定义

需求是人类的基本自然属性之一,指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需要。需求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原动力,影响人的情绪、思维活动。用户需求是产品设计的市场基础,而产品是满足用户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载体。在心理学中,需求按照属性,可划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满足用户生理方面需要,精神需求满足精神和心理活动需要。按照地位,需求可划分为生存需求、生活需求和发展需求。生存需求指人们的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生活需求指人们社交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发展需求指人们在满足生存生活需求后发挥自身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需求。Abraham H. Maslo提出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 5 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该理论认为,需求的满足具有顺序性,低层需求满足后高层需求才会凸显。

2)用户需求的分类

为了更好地定义和描述需求,重庆大学郭钢教授与但斌教授等将需求划分为结构化需求和非结构化需求,如图 3.2 所示。结构化需求是显性需求,是用户可以准确描述的需求,是客户能清楚意识到并明确表达的需求,比如汽车产品的大小、动力、空间、颜色等,该类需求可通过质量功能展开(QFD)转换为汽车产品的设计参数。非结构化需求是隐性需求,包括用户未意识到的需求,比如汽车产品时尚的造型、愉悦的人机交互、新颖的功能等,由于用户无法准确描述,通常以时尚、科技、愉悦等形容词来描述,这类需求无法通过QFD直接映射为产品配置表。在汽车产品研发过程中挖掘用户的非结构化需求是产品创新设计的关键。

图 3.2 新产品开发中用户需求的分类

3.2.2 用户需求的获取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产品的研发模式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移,设计师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获取用户需求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研究的热点问题。结构化的用户需求获取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小组会议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美国路虎等企业通过深度访谈来聆听目标客户需求,根据用户的抱怨点来指导产品改型。随着产品竞争越发激烈,在产品设计中采用定性方式挖掘用户非结构化需求的研究逐步增多,如深入访谈、出声思维、行为观察、日志分析与基于用户体验的需求挖掘等方法。斯坦福大学教授David Kelley团队提出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性洞察法帮助设计师获取真实用户需求。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运用典型用户的行为观察研究,其成果已帮助乐高公司在玩具销售上大获成功。 Tu提出基于典型人物角色方法,用聚类分析研究用户决策偏好。周雪艳从设计师的观察角度运用人种志方法洞察用户内心的需求。 Kumar基于人种志方法开发了用户需求获取工具,该工具用于记录用户生活场景和事件,帮助设计师洞察用户需求支持产品设计开发。但人种志方法是一种定性研究,对研究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受研究员影响较大。 Anthony提出方格技术法,通过了解用户的思考过程在观察用户对不同产品和服务体验的过程中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潘云鹤提出感性意象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研究,感性意象是人对物所持有的感觉,是对物心理上的期待感受,是一种深层次的人的情感活动。 Zaltman提出扎尔特曼隐喻技术(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ZMET),以图形或语言为表达载体的心理隐喻引出技术,为被试提供一种和谐的刺激情境,让被试自由反应从而获取被试需求。郭钢在ZMET技术上,采用词语语义和隐喻逻辑挖掘用户非结构化的需求。用户非结构化需求存在模糊性、隐藏性,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非结构化需求的研究上。

3.2.3 用户体验的定义和内涵

用户体验的概念起源于人机交互设计领域(20 世纪 40 年代),以“可用性(Usability)”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UCD)”为基础。国标ISO 9241-11 把可用性定义为“产品在特定使用情境下被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产品或者系统要满足社会的可接受性和实践的可接受性,并进一步提出有用性和可用性理论。在评价用户体验时,目前评价的核心是产品的可用性。产品的可用性包括有用性、易用性和满意度。有用性指产品所包含的功能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易用性包含易学性和效率性,实现自然的设计,不让用户思考就能产生好的用户体验。

根据国标ISO 9241-210 的定义,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UX)包括了用户在使用产品和服务前、中、后的所有情绪、偏好、感觉、信念、生理和心理上的回应、行动和成就感。在不同学科和应用领域,用户体验有着不同含义。在心理学领域,用户体验被定义为一种情绪。在商业领域中,用户体验属于一种经济手段。在产品设计领域,许多学者认为用户体验是对产品具体的感官体验。从用户如何与产品进行交互方面来定义体验,认为体验包含产品被感知的方式、用户的理解程度、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对产品的感觉、产品的适应性等。用户体验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享用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涉及人与产品或系统交互过程中的所有方面,贯穿在一切设计与创新过程中。

用户体验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的内容:

①用户运用多感觉器官对事物或者服务进行感知,识别刺激源释放的信息;

②通过操作或使用物体或服务,借助感官和动作进行生理与心理上的交互;

③获得感知信息并结合用户的特有性格、情感活动、知识、经验和习惯,形成知觉和认知,同时做出相应的反馈和表达。

用户体验的 5 个特征:

①情境性:体验与特定的情境密切相关;

②差异性:体验因人而异,因时而变;

③持续性:在环境下与产品连续的互动过程中,体验得以产生、累计、保存和发展;

④独特性:体验有独特的性质,体验遍布整个过程;

⑤创新性:体验部分来自用户自发性的感受,更需要通过多元化的、创新的方法来诱发。

3.2.4 基于用户体验的需求挖掘与产品创新

随着生活水平和制造能力提高,汽车产品越来越多,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相比以往用户的消费能力和水准,当前消费者更加关注汽车产品的使用感觉和情绪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个性体验。汽车产品的各种可感知特征通过驾驶者的感知来体验。用户体验是用户在使用汽车产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所获得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是衡量产品形态、功能、交互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种与交互相关的集合。用户体验的内容包含用户对汽车品牌特征、形态、功能、交互、可用性绩效、负荷、愉悦等的认知,体现在用户与汽车互动的本能层、行为层和情感层各层面,还包含对使用环境信息、用户情感与期望等的表达。用户体验的相关工程师和企业的管理者都意识到,好的用户体验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加贴近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而且通过用户体验评价提出的产品改进意见能够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随着用户体验对于提升产品竞争力越发明显,在新产品开发中,基于用户体验的需求挖掘与产品定义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现有产品如需改型,可对已有产品进行用户体验测试评价,得到产品的改进意见,获得用户对未来产品的改型需求,进一步将需求转化成产品的设计参数;对于未来全新产品的需求,通过对未来生活场景概念的用户体验测试进行需求挖掘,得到用户对未来创新产品的需求信息,设计师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产品设计,并通过创新设计将用户需求融入未来全新的产品。 Efxd3uVwAftU9k79NGqzFRFcFYXG7ROuA33XyxcaqeBVUypIH0LPP7Vm5KmZ/wX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