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合作发展由来已久,因此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现代旅游业在旅游的规模、广度、深度上进行着深刻变革。铁路交通的出现带来了大规模游客的流动;航空交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的全球化广度成为可能;高速公路的兴建使自驾游成为这个时代家庭最爱的出游方式之一;内河及海洋邮轮使旅游变得更为悠闲和自在;高空滑翔机、水上摩托艇、深空火箭、水下深潜器等新兴交通工具的出现改变了旅游的深度,极大地提高了旅游的吸引力。然而,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并不总是相伴而行的,行业发展的特殊性总会使它们在相伴过程中出现时空上的暂时相离,从而延伸出对这两个行业发展的耦合度、协同度的分析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两个行业的协调发展随着旅游业地位的提升而发生变化,早期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较弱,是顺着交通线的延伸而开展的,旅游业发达地区通常是交通发达区域。21世纪初,旅游业对拉动内需、提振地方经济的作用日渐增强,逐渐成为一些地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交通运输业为了策应旅游业发展而进行了空间网络布局上的有意识的调整。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转换新动能、改变增长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词汇。全域旅游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推动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国家战略。为此,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明确提出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有效供给,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快形成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为落实党和国家文件精神,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快进”“慢游”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旅游交通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旅游交通服务功能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有效提升。至此,融合发展开始成为两个行业发展的新命题,“顺应——回应——融合”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相互发展的基本逻辑。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融合背景、融合基础、融合切入点、融合模式和融合实证研究都需要学界、业界和政界进行协作探索。

重庆市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特色较鲜明。直辖以来,重庆市的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为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5月,重庆市旅游发展大会发布了《加快推进交旅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自此,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被列入重庆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与此同时,重庆最大的交通运输企业——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也积极主动探索“运”“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实践成绩可喜,但也暴露出了缺乏整合力、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性、资源闲置较为严重、集散网络平台内容单一且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为本课题提供了研究素材。

伴随着“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大力推广、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旅游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一定会在重庆大地上得以实现。同时,重庆交通运输业面临网约车、私家车的强大冲击,大量交通场站、车辆和线路资源闲置浪费,转型发展变为当务之急,融入旅游业成为其不二选择。鉴于此,深入研究重庆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收集第一手资料,充分占有国内外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最新研究文献,以协同理论、系统耦合理论和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从时间、空间角度深入剖析重庆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重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若干文件精神,探索出具有重庆特色的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及实施路径,以期为区域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市交通运输协会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本书的调研和资料收集提供了方便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朋友见谅,并欢迎各位大力斧正。

著者
2020年6月 yvyyG7CxicX70OYs0x9A+1Dz33u/KlHLgpSSGGg8wZ3eCiAgl7qGnPmo9V4PxiD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