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顾茅庐图》 君臣相得的真相与演绎

建安十二年(207年),26岁的南阳隆中青年诸葛亮加入盘踞荆州北部的刘备势力。

在良禽择木而栖的乱世,诸葛亮的选择本是历史长河中一朵并不突出的浪花。但事后发展表明,这场入职对蜀汉政权乃至三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诸葛亮作为刘备势力集团的后起之秀,在刘备死后迅速掌控了蜀汉的实权,主导了蜀汉的发展。他加入刘备阵营一事,具有额外的意义,需要着重解读。

最早的解释文字或许是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的自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根据诸葛亮的自述,刘备主动延揽青年才俊,三次造访诸葛亮隐居的草庐,并且向其咨询时政策略。此说为《三国志·诸葛亮传》采纳:“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在见面中提出了著名的“隆中策”,奠定了刘备势力集团的根本战略方针:承认天下三分,吞并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对抗曹魏和孙吴,“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诸葛亮的战略分析,极富前瞻性,日后蜀汉政权的发展几乎是照搬隆中策,以至于令人怀疑它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为了证明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重要作用的追记。

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故事便脱胎于此。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诸葛亮倾囊相告、慨然加盟,日后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它已经成为中国政治中君臣相得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典故,频繁出现在戏曲、器物、文学创作等文艺形态中。故宫博物院所藏《三顾茅庐图》轴(绢本设色,纵172.2厘米、横107厘米)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整幅作品墨色清雅,万仞高山峻峭壁立,苍松翠柏挺拔参天,高冈之间一挂瀑布飞流直下,好一处修身隐居之所。山腰竹林中掩映着几间草庐,草庐内端坐一位儒雅飘逸、气定神闲的书生隐士。一名书童打扮的少年开启柴扉,门外一位常服打扮的长者恭恭敬敬地揖手行礼。这已经是刘备第三次登门造访。第一回是去年冬天,天寒地冻而来,却得知诸葛亮不在;第二回是本年年初,再次郑重而来,可惜还是与诸葛亮擦身而过。刘备求贤若渴,不焦不躁,第三次沐浴更衣而来,终于得偿所愿。

刘备身后是跟随他创业的两位股肱之臣,一是关羽,一是张飞。最右侧的张飞昂首而立,气宇轩昂,颇有对刘备所为不以为然之态。中间的关羽侧向张飞,摆手示意,提醒张飞保持庄重恭敬,不要影响刘备礼贤下士。画面近处,两株古松遒劲有力,突立在嶙峋山石之上。

《三顾茅庐图》

作品以山水画为底子,崇山峻岭有如斧劈刀削,暗示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险恶环境,苍松翠竹象征诸葛亮的高雅气节。五个人物集中出现在画面的左下方,所占篇幅较小,但醒目抓人。人物神态细腻生动,刘备恭敬、张飞傲然、关羽稳重,描绘得十分传神。

画作落款“静庵”,钤印也是“静庵”。这是画家戴进的号。戴进,明朝早期钱塘(今杭州)人,一生坎坷,画风多变。他于40岁左右应征入京,进宫待诏仁智殿,后流寓京城;54岁左右离京返乡,晚年卖画课徒。艺术上,戴进融百家之长,又独树一帜,在明代有诸多追随者,是“浙派”的开创者。

《三顾茅庐图》轴应该是戴进提交的“命题作文”,反映皇帝招贤纳士的迫切心情。大明王朝当时正处于“仁宣之治”的高峰,政治相对清明,几代皇帝都选才求治,尤其以明宣宗朱瞻基为代表。随着《三国演义》小说的传播,蕴含着忠孝节义、君臣相得的三国故事题材因为强烈的政治教化意义,受到皇帝的大力提倡,如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长坂坡之战、白帝托孤等。三国题材的艺术作品在宫廷中颇为流行。其中就有商喜创作的《关羽擒将图》、倪端创作的《聘庞图》以及戴进的这幅《三顾茅庐图》。

明宣宗朱瞻基本人便绘有《武侯高卧图》卷(纸本水墨,纵27.7厘米、横40.5厘米),描绘诸葛亮出山之前隐居隆中的情形。茂林修竹前,诸葛亮头枕书匣,袒胸露怀,躺卧地上,神态安逸。署款为“宣德戊申御笔戏写,赐平江伯陈瑄”,表明这是宣德三年(1428年)朱瞻基赐予陈瑄的御作。陈瑄是五朝老臣,从疆场到漕运,劳苦功高,当时已年过花甲。朱瞻基创作此画是激励陈瑄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顾茅庐图》局部

让我们回溯到建安十二年,46岁的刘备饱经风霜,且有“皇叔”之尊,为何三番五次屈尊造访一位除了江湖传说没有任何实绩的年轻隐士?

三顾茅庐的叙事预先假设诸葛亮是千年难遇的人才,得一卧龙就能参与群雄逐鹿。这是故事中所有人物都接受的不证自明的“事实”,突出了刘备的唯才是举、求贤若渴。人才确实是政治斗争,尤其是乱世枭雄争斗的重要因素,但肯定不是枭雄首要的考量因素。中国从东汉开始步入门阀社会,豪强大族垄断政治、经济和舆论大权,把持地方实权。乱世中,地方世族势力的政治能量更加凸显。割据势力莫不争取地方豪强世族的支持。中国的世族时代一直持续到唐朝中后期,才在科举兴盛和分裂混战的双重打击下分崩离析。

盘踞新野的刘备,大半生奔走在冀北、徐州、中原腹地和荆州北部,深知争取门阀支持的重要性。无奈他初来乍到,与荆州世族关联浅薄。为融入荆州世族网络,刘备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

隐居南阳隆中的诸葛亮,是比刘备早来荆州的山东世族子弟。他出身琅琊,父亲早逝,从小依附叔父诸葛玄。诸葛玄赴任豫章太守,政争失败后投奔好友、荆州军阀刘表。诸葛亮随之来到荆州,并在叔父死后隐居隆中。虽然家道中落,但诸葛亮天资聪颖,加上刻苦攻读,在当地小有名气。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家族通过联姻深深融入了荆州世族。荆州豪强属蔡氏最为兴盛。当时,蔡氏尊长蔡讽有两个闺女,一个为荆州军阀刘表迎娶为蔡夫人,一个嫁给了本地世族黄承彦。其子蔡瑁则掌控荆州水军。黄承彦有女黄月英,据说相貌较丑,诸葛亮迎娶了黄月英,成了荆州蔡氏的女婿、刘表的表外甥。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分别嫁给了荆州另两大豪门。大姐嫁给了蒯琪,蒯氏是刘表的另一大靠山;二姐嫁给了庞山民,庞山民是声名显赫的隐士庞德公之子,而庞氏又与荆州豪强习氏联姻。至此,诸葛亮与荆州诸多豪强世族都有了姻亲关系,是沟通世族关系网络的重要人物。

《武侯高卧图》

赵孟 《诸葛亮像》图轴局部

对这样一个既有真才实学又握有融入荆州世族网络入场券的青年,刘备自然要尽力延揽了。即便不至于三顾茅庐这般低姿态,态度也必然大体恭敬。而诸葛亮门第不高、根基不深,加入创业初期的刘备阵营是最现实的职业选择。这便是刘备、诸葛亮“君臣相得”最初的样貌。

诸葛亮加入后,帮助刘备争取了荆州世族的支持,度过了曹魏大兵压境之下荆州分崩离析的艰难时刻,赢得了参与赤壁鏖战的原始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在赤壁之战中功勋卓著,而且在刘备惨败夷陵、驾崩白帝城之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扛起了蜀汉存亡的重担,成为蜀汉政权的灵魂人物。诸葛亮在蜀汉建立了高度集权体制,集中有限的资源游刃于魏吴之间。作为大权在握的权相,诸葛亮非但没有任何僭越言行、非分之想,反而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五丈原悲歌,为蜀汉事业耗费了最后的心血,当得起“忠臣贤相”之誉。

不过,作为一个失败政权的权相,诸葛亮最初的形象仅仅是众多忠臣贤相中的普通一员。

岁月的一大魅力就在于,它能够挖掘一段历史闪光的一面,照亮它、放大它,直至塑造成为一颗炫目的星辰。诸葛亮的形象便在岁月的塑造下熠熠发光,三顾茅庐故事随之成为熠熠生辉的叙事。

诸葛亮形象及三顾茅庐故事的演变,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

三国归晋,中国短暂统一后又到东晋南北朝时期。永嘉南渡后,东晋社会更重门第阀阅。封闭保守的世族势力与蓬勃向上的寒门士人便产生了矛盾,后者渴望通过奋斗出将入相,如诸葛亮般功成名就。诸葛亮被三顾茅庐的经历,自然成了寒门子弟的梦想际遇,成了所有渴望改变命运之人的精神寄托。他们在忠臣贤相之外,又给诸葛亮添加上了“智者”的光环,寄托着普通人通过才华、忠诚和奋斗改变命运的希望。底层百姓也钟爱诸葛亮。

诸葛亮醉心事业,不事产业,生活节俭,去世时家无余财,与以崇富斗富为时尚、不事实务、一心安逸享乐的魏晋豪门贵族形成鲜明对比。对比之下,老百姓当然更喜爱足智多谋、一心报国的诸葛亮了。

诸葛亮的经典形象,便在此时定型了。此后,诸葛亮的形象随着社会变迁而演变,各有侧重,但大致不离忠臣、贤相、智者的范畴。

唐王朝跌落盛世后,杜甫流落四川,游览成都武侯祠,感叹:“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杜甫在此引用了三顾茅庐的典故。藩镇割据、皇权沦丧、天下大乱,唐王朝多么需要诸葛亮这样的忠臣贤相力挽狂澜、拯救社稷啊!杜甫悲悯诸葛亮壮志未酬,是在感叹自己,更是感叹大唐的国运。

富庶繁华的宋朝将对诸葛亮的推崇推向了高潮。一方面,南宋理学将原先的魏晋正统变更为蜀汉正统,以刘备-诸葛亮为王朝法统的主流;另一方面,经济繁荣的宋朝政治羸弱、外交屈辱,偏居东南一隅的南宋王朝这一特点尤其突出。朝野官民需要精神层面的支持。宋人对蜀汉政权及诸葛亮极容易产生共情,将诸葛亮等人视为抵抗北方强大侵略者的精神支柱。文人士大夫也更加推崇诸葛亮。

诸葛亮在宋朝的“崛起”,与宋朝社会形态的演变也有关系。大规模的科举考试和重文抑武的国策,使社会流动活跃起来,中国真正进入平民社会。读书人很容易在诸葛亮身上找到共鸣,对三顾茅庐故事更是艳羡不已。“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成为忠臣贤相是抱负满满的读书人的人生目标,也在宋朝开始不再触不可及。平民社会的产生也使得通俗消费市场兴起。话本创作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而三国故事是其中广受欢迎的畅销题材。陆游在一个黄昏的村社中看到“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中的“蔡中郎”即三国早期人物蔡邕。从此诗可见三国内容的受欢迎程度。

在宋代话本的基础上,明代诞生了传世名著《三国演义》,完美发扬了蜀汉正统论。诸葛亮是其中神化色彩最重的人物,创作者编排了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光辉事迹烘托其光辉形象,即便是失街亭等少数负面事件,也从正面叙述。三顾茅庐更是延续了三个回合,是《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之一。至此,三顾茅庐从《前出师表》的只言片语壮大为一幕大剧,起初的下层世族子弟化身羽扇纶巾、谈笑间敌人灰飞烟灭的神人。

诸葛亮的形象和三顾茅庐的典故,由此固化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包含了特有的文化内涵。

遗憾的是,即便是在士大夫天堂的两宋,三顾茅庐也仅仅是读书人的美好愿望。宋朝同时也是君主专制程度加强的时代。北宋之前,哪怕是莽夫治国的乱世,宰相见天子议政,也可君臣坐而论道,事毕皇帝赐茶、宰相从容告辞。反而是在为后世士大夫追念的宋朝,北宋一建立,宰相范质等便“惮帝英睿,每事辄具劄子 进呈,具言曰:‘如此庶尽禀承之方,免妄庸之失。’帝从之。由是奏御浸多,始废坐论之礼”(《宋史·范质传》)。从此,君臣坐而论道成为历史,臣子的地位一降再降,直至清朝军机大臣们“跪听圣训”。

“君臣相得”永远只是理想,正如三顾茅庐一般虚幻。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给予诸葛亮极高的评价:“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这是一个专制帝王对忠臣贤相的赞誉与渴求,只有公忠体国,没有大臣个人的身影与悲喜。 zAyiv+wzC1rTiHnujUA4AjibkYgzta7qLh3ssfQ9vv0EsetuvYOcNqlcj0YWUk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