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秦始皇诏文权 把统一铭刻到每一寸土地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的关键时间点。

这一年,秦军攻破齐国,俘虏齐王田建,齐国灭亡。若干个诸侯国经过春秋战国500多年的鏖战,最终秦国笑到了最后,成为大分裂的终结者。一个重新统一、本质却截然不同的新王朝登上历史舞台,一个崭新的时代随之拉开了帷幕。历史上热议的“周秦之变”,塑造了之后的中国社会,使得集权专制的大一统帝国成为中国历史的常态。

这一年,初生的大秦帝国马不停蹄开疆拓土。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得胜之师随即北上,迎击不断南侵的匈奴人。不久之后,一条延绵曲折的长城横空出世。它不仅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分界线,还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分界线,更是民族交流融合的关键区域。在南方,五十万大军跨过长江、湘江,深入岭南征服百越。秦军开凿了世界上最早的运河之一——灵渠,将岭南地区纳入了大一统的疆域。东到大海、西至陇西、南起南海、北达长城的广袤区域,正式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

大秦帝国欣欣向荣,如日中天。大功告成的秦始皇嬴政并没有安享功业,他设想的是一个万年帝国,自为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世,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希望国祚传之无穷。万年帝国框架初具,如何灌注内核,使大一统帝国基业长青,是摆在秦始皇和所有中国人面前的大难题。

分裂的时间实在过于漫长,中国各地的文字、车马、钱币乃至度量衡都各不相同。种种现实差异如同浅沟深壑持续割裂着国家肌体,不填平它们,帝国就没有真正统一,人民就依然生活在一座座孤岛之上。将中国的方方面面纳入一体化的框架之中,不仅是统一的标志,也是统一的内在需求。秦始皇以一贯雷厉风行的作风,将郡县制覆盖全国,将地方权力集中朝堂,再配合推行“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书同文,车同轨”政策。

一条条整齐划一的高规格道路——秦直道,笔直地延伸向帝国的四面八方,把有形的国土连接成一体;一个个度量衡的标准件随同秦始皇的诏书发送到天南海北每一处郡县,把深度的差别消泯于无形。

现藏故宫博物院的秦始皇诏文权,是世界计量史上空前绝后的珍品,是秦始皇大一统伟业的见证者,是统一大潮之中的助推者之一。

权,古代标记重量的衡器,有说是天平的砝码,也有认为是杆秤的秤砣。衡量重量的方式不同,但本质并没有变。秦汉的权,有铢、两、斤、钧、石多种标准。一石为四钧、一钧为三十斤、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为廿四铢。其中,秦代一斤约为如今的250克,一石约为30千克。这是秦朝向天下明确的重量单位。至今,中国民间还在采用秦始皇规定的“斤”的标准。秦权有铜、铁、陶多种材质,多为半球形,少数有瓜棱,一般分为权身与权柄鼻钮(铁环拉手)两部分。

故宫所藏秦权通高5.3厘米,径4.7厘米,重260克,铜质,圆台形,上有鼻钮。该器应当是当年秦始皇颁发给地方的一斤重标准件,在岁月侵蚀中锈迹斑斑,导致重量略有差异。

秦权的价值不仅在于是国家颁发的重量标准,更在于其身上铭刻有秦始皇的诏书。秦权权体一般环刻铭文,其铭文大多雷同,为秦始皇或秦二世诏书,或兼而有之。故宫藏秦权身上有18道瓜棱,棱间刻有秦始皇廿六年诏书14行,文曰: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及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这些铭文是统一文字后颁布统一度量衡的通用公文法令。秦始皇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吞并六国后的秦始皇向四方万民公布统一大政。“黔首”是秦朝对百姓的称呼。秦始皇信仰“五德终始”之说,认为秦得水德,以黑为上,秦朝尚黑,衣服旄旌节旗都尚黑。百姓用黑布包头,称作“黔首”。“立号为皇帝”则是志得意满的秦始皇的创举,他认为自己功业超越“三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适应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因此融合远古传说中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称号于一体,号称“皇帝”。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宰相状绾”指的是两位宰相,“状”是丞相隗状,“绾”是丞相王绾。隗状在《史记》中记作隗林,战国末期楚国人,入秦官至丞相高位——这也表明秦国开放包容,吸纳了诸多外国贤才,是秦国一统六国的重要原因。王绾生卒年不详,似乎是隗状之后的秦国丞相,也是秦朝建立之时的丞相。秦国统一中国后,隗状奉命与王绾共同主持统一度量衡等事宜。君臣推行了集权专制制度和大秦律法,颁布了明确和整齐划一的度量衡标准。秦始皇命令把统一的号角铸刻在量衡标准器或者刻在铜版上,然后再嵌在量衡器上,颁发到各郡县,把统一的讯息铭刻到帝国的每一寸土地。

秦始皇诏文权

秦始皇诏文权是国家的标准器皿,是单位质量的衡量凭证;是天下一统的镇物、标语和宣讲机,是简洁明了、家喻户晓的国家象征。

再切入一个角度,诏文文字本身就是大一统的证物。诸侯国在分裂对峙中发展出了各自的文字系统,国家统一后,秦始皇命令李斯等人整顿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新的文字改革方案是以秦国篆书为主体,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淘汰先前诸侯国的通行文字;规定行文要由右往左写,公文法令和图书典籍都照此书写。至此,中国结束了“文字异形”的状况。秦始皇诏文权所铭刻的文字,正是中国最初的统一文字。文字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传统的记录,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功绩,永远不会被遗忘。

相传秦权的文字和秦刻石的文字,都是秦朝丞相李斯的作品。然而,现存秦权、诏版、刻石实物上的秦始皇诏书不尽相同,再考虑到彼时没有标准化生产的条件,李斯不可能以一己之力亲手创作这么多作品。当时朝廷传递到各地郡县的度量衡标准件应该数以百计,它们上面应该都铭刻有秦始皇廿六年的诏书。现实的做法是,朝廷工匠以及各地民众复制了这些诏书。这些普通人创作的统一文字,质朴率直,往往行笔快捷、笔势方折、露锋不含蓄、构图率意自然,另有一番美感。它们可算是有别于官方风格的民间书法。

与秦权类似,秦初的标准件还有统一体积的量器,比如升、斛、斗,质地有铜和陶。铜量器有方形、椭圆形,带有单柄,器壁上刻印诏书。折合现代单位,秦代每升约为200毫升。此外,一些秦权、秦斗上没有铭刻文字,而是镶嵌诏版。诏版,是镌刻帝王诏书的金属版。秦代诏版与秦权文字相同,有刻秦始皇廿六年诏书,有刻秦二世同类诏书,或二诏合刻。由于金属材质坚硬,诏版文字为刀刻,笔画方折,写法草率,不像石刻、青铜器那般流畅。现存诏版有长方形和方形,厚度在两三毫米之间,四角有带洞孔的边耳,方便镶嵌使用。可以想见,制作、传递度量衡标准件和诏版是秦朝朝堂中若干部门或官吏的日常工作之一,它们是秦朝统一的结果,也是巩固统一的利器。

可惜可叹,15年后,秦朝就覆灭在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焰之中,秦始皇期望的万世帝国只传了两世。但是,秦朝留下了丰硕的历史遗产。千年之下皆秦政,集权统一已经深植于中国的政治土壤。向地方颁发度量衡标准件以维护统一的做法,也为之后的朝代所继承。随着度量衡标准日益融入日常,深入人心,此类器具魏晋之后日渐稀少。

从西汉开始,各地便陆续出土秦权。秦权的铭文,有的仅有秦始皇廿六年诏,有的兼有始皇诏和二世诏;有的还铭刻地点、重量等信息;有的没有诏文,仅有重量、使用机构等信息。这些秦权有以所刻诏文命名的,比如“二十六年诏权”“元年诏权”;有以重量命名的,比如“八斤权”“十六斤权”;有以材质命名的,比如“秦铁权”;有以所刻地名命名的,比如“美阳权”“大巴权”“旬邑权”“平阳铁权”等,应该是当年朝廷颁发给美阳、大巴等地的标准衡器。河南博物院现藏有“秦代单诏铁权”,铁质、半球状、实心、平底。因为铁质的缘故,该铁权器身及底部锈迹斑驳。不过,腹部的秦始皇廿六年诏文依稀可辨。该器重约30千克,为秦制的120斤,即1石重。

随着秦权发现增多,晚清开始兴起了一股拓印、解读秦权的风潮,学者阮元、端方、陈介祺、吴大澂、罗振玉等对秦权、诏版或传赏收藏,或研究著述。

历史的智慧蕴含在铜权之中,大一统的精神传递在文字之间。

秦始皇诏文权以皇威加持法典、以金属明定标准,是秦朝推行大一统的伟大创举。两千多年中华大一统,实有赖于此。 VqrXWAvA07IZyHw444SAt7PwnYemq52gf1nn+ZsvoxEWba2HCd1zJ1Lob/11HD2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