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前文的“烦恼清单”,我感到女性就像某种“商品”。
这个清单读起来就像是在说:女性“具有这种品质”“具备这些功能”。
当然,男性也有被视为“商品”的时候,比方说男性的价值取决于“能赚多少钱”。但是,某则涉及女性的铁路公司广告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那则广告的宣传重点是“让更多的人坐下”。
我原以为这样一则宣传“让更多的人坐下”的广告,其主人公应该是在地铁上那些叉开双腿、坐得不拘小节的人,然而我惊讶地发现,广告使用的是一张穿着高跟鞋、双膝并拢、坐姿端庄的女性照片,并且配上了赞颂这种坐姿的广告语。
仔细观察照片就会发现,女性两旁分明坐着东倒西歪、坐没坐相的男性,但为什么单单把特写给到女性?
诚然,这张照片能够传递出“女性的坐姿应该优雅”的信息,但为什么要使用这样一张照片?
是为了将其当作“坐姿规范的样板”吗?
即便如此,一位脚踩高跟鞋、双膝并拢而坐的女性,对那些四仰八叉,有时候甚至伸腿挡住半个过道、霸占一大片地方的男性而言,是最合适的“样板”吗?
时至今日我仍不知晓这则广告是何用意,但至少我看出来,广告里的女性是“规规矩矩”的象征。正是这一点,让女性形同一件“商品”。
从“女人应该守规矩”这个信息,我又联想到了前言所提到的日本传统观念(可能今天依然如此)——“男孩担任班长,女孩担任副班长”。班长做事要大刀阔斧,有时还要大胆建言和果断决定。然而,将这些决定“规规矩矩地、有条不紊地”贯彻执行,则是副班长的职责。
也就是说,“女孩子守规矩(明辨是非,做事有分寸)”已经是一种“共识”。
女性“物化”,其实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通常指的是有偿陪侍、色情交易之类)。
但是这里我想让读者思考的是,让女性拥有(或追求)“女人味”这种美德,其本质不就是为了提升女性这种“商品”的价值吗?
因此, 越是追求“女人味”,自己就越是会被“物化”。
可能有人会说,“不对,这是内在的修为,是自我提升”。然而前文清单列举的内容无一不是“可供人评判的外在”。总而言之,将“女人味”和“外貌”作为判断标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二者都是将女性作为供外界评判的对象。
我会在第2章介绍如何脱离“物化”,但首先我希望女性能够形成一种意识,那就是:以自己“缺乏女子力”为耻、自认为不够完美这一类的想法,其实都是在“物化”自己。
这一点极为重要。
为什么你会因为“女子力”低下而苦恼?
因为自己作为“女人”这种商品的价值下滑了。
当然,我并不是让大家将清单列举的内容一律抛之脑后。那样只会让你陷入“废女化”的思维之中。
在此我想提醒女性的是,当你审视着不(完全)具备清单上的“女子力”的自己, 一旦产生自己“身为女性却不达标”的想法,就意味着你是在“物化”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软弱。
“废女化”这种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女子力”是完美主义的象征。
这也是近来“干物女” 等词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
“废女”的常见生活状态包括“晚上回家以后小酌一杯,看看漫画”“放假时澡也不洗,整日蜷缩在被子里”“只穿阔腿裤等舒适的衣服”等。总之是一种彻底抛却“女人味”的态度。
有一些人是天性如此,也有些人是受不了“女人味”的束缚而中途败下阵来。
这些女性绝不是想要邋里邋遢地生活,她们只想在自己家里舒服一些,在不被打扰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自由。
在我看来,“女子力”和“废女化”是两个极端。“女子力”代表的是一种拼命塑造自己“女性”特质的态度,而“废女化”则是完全放弃“女性”特质的态度。
正是由于她们站在完美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女人味”,所以当她们因为“一事无成”“自己无能为力”而放弃,或是因为“已经竭尽所能”而耗尽心血,“废女化”便由此产生。
但是,追求适合自己的“女人味”,并不意味着追求完美,而应该是追求快乐。
每个人对“女人味”的定义都可以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把握住能让自己乐在其中的“女人味”,就足够了。
我在生活中始终享受着自己认定的“女人味”,但令我惊讶的是有不少初次相识的男性对我说,“没想到水岛女士如此有女人味,我一直以为你嫌恶自己是个女人呢”。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不由得一怔,仔细询问对方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我对性别自由的支持让他们产生了误解。
活出自我,不被“男性应该怎样”“女性应该怎样”所绑架,这与否定自己的性别完全是两个概念。
以变性人为例。比方说一个生理层面是男性,但是在自我认知上是女性的人,当她宣布自己从此要以女性身份享受人生,对她来说显然是一种幸福。你能从中感受到,“身为男人”或“身为女人”,对每个人而言都具有不同的意义。
性别自由是鼓励不受束缚的生活方式,活出“自己的人生”,绝不是否定自己与生俱来的性别(对变性人而言,则是自我认知上的性别)。
脱离“废女”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女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