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女性的压力已经够大了

“女人味”就是一种束缚

“女人味”这个词语不知道束缚了多少女性。

当然,几乎不会有人从负面解读“女人味”,也有人将自身独到的“女人味”视为一种魅力,并以此来讴歌自己的人生。我也同样认为,将“女人味”当作一种“自我”并陶醉其中,确实无可厚非。

可是事实上,也有很多人因此十分苦恼。她们从小就被教导“行为举止都应该像个女孩子”,而当她们告别了无拘无束的童年时代,步入社会之后,同样会感受到“女人味”带来的精神压力。

人们对于“社会性别”的认知正在稳步发展。在此赘言一句,所谓“社会性别”就是“社会文化所赋予的性别特征”。它不同于生理层面的雄性、雌性,而是由“女性应该怎样”“男性应该怎样”等核心概念所决定的“性别差异”。

人们逐步认识到这种社会性别的概念束缚了本应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在意“男人味”“女人味”,而是更加追求自我,对待他人也越发宽容。

一些男性变得热心于照看孩子,一些男性从“家庭煮夫”的身份中体会到了幸福的感觉,还有一些男性干劲十足地投身于原本被认为只属于女性的行业,比如护士、保育员等。

还有一些人就生理层面而言是男性,但自我的心理认知是“女性”。我相信随着社会慢慢发展,这类人群的生活也会更加便利。

我由衷希望每个人在呱呱坠地之后,都能够不被“男性身份”“女性身份”所束缚,找到最适合自己、最能够让自己大显身手的生活方式。

本书之所以把女性作为写作对象,一方面考虑到了女性更容易遭遇歧视和攻击的社会现状,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探讨女性问题,最终也有助于让男性生活得更加幸福。毕竟女性会被“女人味”束缚,男性也同样会被“男人味”束缚。

在这一章,我们首先来深入研究一下什么是“女人味”。

根据各个版本的词典上的定义,“女人味”指的是“与女性身份相称,拥有女人的脾气、容貌等特征,女性化”“具有温柔等女性特有的魅力”。

光是读一读这些定义,便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女子力”不过是传统观念的新包装

有些人能够顺利地将“女人味”转变为“自我”,没有任何不适感,但还有很多人被“女人味”所束缚。

束缚女性的“女人味”的代表词语,就是前段时间的流行语“女子力”。

“女子力”风靡一时的原因众说纷纭。目前对其最常见的解读是“既然是女人,就应该要敏锐”“既然是女人,就应该守规矩”“即便工作再忙,也要将家庭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认真做饭、认真打扫卫生)”。诸如此类,都包含在“女子力”概念之内。

不过最近,人们对“女子力”的解读,逐渐开始把“如何博得男性的好评”当作中心。比方说,在职场中,给疲倦的上司沏茶之类的行为就会得到类似的评价。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赠送用心准备的小礼物……这些同样会被归纳到“了不起,女子力真强”的范畴当中。

外貌在“女子力”中占比很大。这里所说的外貌,绝不止于落落大方这种层次,而是要“精心打扮”,包括肌肤护理、描眉画黛、美发美甲等。总之,“既然是女人,就要注重个人形象”。就算工作繁忙,也容不得半点怠慢,因为女人理应“精致”。

我从未听说过类似于“男子力”的词语。但这并不妨碍很多男性饱受“男人味”之束缚。可见“男子力”也是一种潜在的压力。

不过,也有些男性坦然宣称“自己有很强的女子力”,甚至一些被人评价为“女子力很强”的男人反而别具魅力。

奇怪的是,为什么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不直接夸赞其“敏锐”,而是说“女子力很强”?

其实归根结底,“女子力”这个词语想要表达的含义就是“敏锐”“周到”,这些特质本来应该与性别无关。

但冠以“女子”二字, 就使其变成了一个被“女性就应该更敏锐”的传统观念所束缚的词语。

而后缀“力”字,又为这个词语增添了“应当主动提升”的含义,也因此产生了可供比较的对象。

然而,即便是女性,也有很多人并不愿意这样敏锐。又譬如,前文提及的一些女性本就不擅长“察言观色”,与“敏锐”更是相去甚远。

对于那些拥有强大的“女子力”的人,我觉得没有必要否定她们的天分和努力。

同样,对于那些“女子力”薄弱的人,那些无奈地沦为旁人口中“不敏锐”的人,也不必再用“女子力低下”之类的话语伤害她们。

因为 一旦被评价为“女子力低下”,那么她们便有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女性当中的“残次品”。

受困于“女子力”,会令人痛苦

在认为“自己女子力低下”的女性当中,不乏内心坚定、我行我素之人,但也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是“废女”,自我肯定感下降。

比方说下面这些烦恼——

那些你觉得自己“缺乏女子力”的时刻
  • 笑得难看。没有自信,笨拙、发僵。希望拥有天真烂漫的笑容。
  • 字写得丑,不敢写感谢函、贺卡,不敢签名。
  • 对绘画、音乐等高端文化知之甚少,只喜欢漫画和上网。
  • 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屋子里乱七八糟。
  • 对自己的厨艺不自信。调味不佳,摆盘也很糟糕,做卡通便当更是想也不敢想。
  • 对餐桌礼仪没有信心。和不熟悉的人一起吃饭时,吃相会很僵硬。
  • 希望自己是一个永远面带微笑的女人,但难过、疲惫的时候又总是阴沉着脸。
  • 不会夸奖别人,硬夸别人的时候很容易被对方看穿自己的刻意。
  • 想要温文尔雅地说话,可是一不留神就说了句粗话;有时候一聊到兴头上,说起话来就没大没小,之后又羞愧得无地自容。
  • 根本想不到要给别人递纸巾,也从来没有随身携带过面巾纸。

本来应该成为拥有“完美女子力”的“完美女人”,却连这些事情都做不到,这简直就是自己的无能清单。

我不仅经常思考“完美主义”相关的问题,还写过一本书,叫作《战胜压力的方法——我推荐尽己所能的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基本上是一种自我逼迫、制造压力的理念。

人是一种遗传信息天生就各不相同的生物。想要保持身体健康,就必须休息,“完美”几乎无从谈起。但假设“完美”是存在的,那么所谓的“完美主义”也是一种负面的理念,是时刻紧盯着“自己在这些那些方面有不足之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换言之, “完美主义”就等同于“针对自己的不切实际的慢性否定”。 这样的人势必会降低自我肯定感,有不少人还会因此患上抑郁症。

而且,完美主义还会束缚他人。

当一个人要求他人“尽善尽美”,最终只会死死盯着他人的“不足之处”,对他人吹毛求疵。

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女子力”这个词语,就会发现这好比是给自己打分,把自身的价值用“某个分数”进行衡量。

而正如本书通篇所述,“女人味”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女性特质”来予以体现。

但如果把“女子力”这一“标尺”赋予到“女人味”上,那么“进一步提高女子力”就成了唯一的努力方向。这样就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

而且在人际交往之中,我们也会产生“我的女子力比她差”之类的想法,被迫进行孰优孰劣的比较。

那么当我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怀揣着“自己能力这么差”“自己怎么这么没用”之类的烦忧,自然无法提高自我肯定感。

其实,自我评价的“标尺”与“自我肯定感”息息相关, 只要你用某种“标尺”去衡量自身的价值,就无法收获由内而外的、真正的自我肯定感。

后文将会讲到的“变老”和“领导能力”等都是如此。

这些主题对活在当下的女性而言非常重要。如果自我肯定程度低,那么变老必然会显得十分恐怖,也势必会让人对自己的领导能力产生怀疑。当然,正如前文所述,这些情况也可能与缺乏自信有关。

无论如何,在化解“女子力”带来的压力之前,我们无法实现安逸幸福的人生。

因此,我将会在第2章开门见山地探讨一下“女子力”这个“完美主义的标尺”。

要点

“女子力”是完美主义的代言人,而完美主义本身就会制造心理压力。 f/Id5E7Byi325/dCUEFOyritXQgw8Dt7H52rZybqTVQTaRq+GoTxwIEKTNy37X0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