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给后代留下一个什么故事?

景洪市区以北二十来公里,有个名声越来越大的傣族文化农庄——曼掌村,傣语里的意思是“大象寨”。如今曼掌村早已见不到大象,却保留了大量的傣族传统生活细节,都说值得一去。

来到村头,迎面是一片水塘,水塘对面是一棵二十多米高的大榕树,枝叶茂密。曼掌村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大榕树是哪一代人种下的?从小树苗到荫翳蔽日,要经历多少风吹雨打!一个村,一棵树,第一眼就推开心扉。

小道边开着各种花,有一丛红艳艳的,盛开的几朵后面拥着更多的蓓蕾,空气都点燃了。连忙用“形色”APP查询,知道这花儿叫琴叶珊瑚,名字超美,特别搭配。走近曼掌村,花朵瓜果就更多了——马樱丹、柚子、芭蕉、金瓜、杨桃、青枣、木瓜……大自然的厚爱,在曼掌村人的心意中点点滴滴漾开,化为万物生长,这才是完整的生活啊。

曼掌村最有名的,是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轮制陶、贝叶刻经文、打傣拳、构树皮造纸、放高升、钩渔网、象脚鼓制作、章哈、傣族织锦、编竹篮、斗鸡……多达十八项。没想到这个五百来人的寨子保存了如此丰厚的老传统,每一处都值得细看。在一户坡顶房的底层,挂着两排五颜六色的织锦,旁边是四米多长的木造织机。在织锦前我暗暗惊叹,好漂亮的图案设色,摸上去质朴扎实。看到一个微笑的傣家中年女人走过来,面容似山茶花开的暖馨。一问是傣族织锦的传承人,这些都是她一梭一梭织出来的。心意浓浓买了两段,一段嫣红,一段靛青,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村里来了很多孩子,有的还穿着军绿装,大概是城里来的夏令营,聚坐在一户用构树皮造纸的人家里。傣族女人正在讲解制作流程:浸泡、蒸发、捣浆、浇纸、晒纸……有十一道工序,边讲边示范。浇纸时可以嵌入各种花瓣,晒干后变成久存不陈的画。真想带走一幅,但是太大,挺遗憾。这些萌气十足的孩子,还不懂眼前的珍贵,世界上可做的事儿很多,能与古老一起前行的人却很少。曼掌村的人就像村头的大榕树,根性很深,这根性对外人来说不过是浮光掠影,对村民来说却是生存的本源。

走在曼掌村的婆娑树影中,深深感受到世代的交替。这里的人家正在经历深切的变革,几乎每家都从事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制作。之前几百年,曼掌村的傣家人都在稻耕,几十年前,又开始种橡胶。这一代随着社会发展毅然转型,投入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每家人都在摸索学习。看着一家家形态各异的产品,谁知道有多少辛苦和艰难!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暖,人要想过得悠然自得,也很容易。但曼掌村人并不愿活得骨软筋酥,家家户户开始二次创业,美丽背后是新天地的开辟。

什么是美好的生活?回答各不相同,我只看重一个标准:后代会不会为自己的父母感到自豪?人生的选择有太多迷雾,趋利避害、舍重就轻、畏远取近,让人软弱不堪。社会的惯性压制人,长辈的期待融化人,利益的诱惑制约人,功利的焦虑逼迫人……走新路干新事做新人,是一条人烟稀少的小径,远不及亦步亦趋活着安适。然而后人会换一种眼光,他们拉开了距离,能在更大的标尺中看到父母的平庸。社会需要不断地前行,前一代没有开辟新的可能,后一代只能接过辛苦,完成上一辈应该完成的使命。拥有革故鼎新的前辈的后代,是最幸福的,继承了新的历史制高点,心里装着上一代的风雨往事,敢想敢干,敢爱敢恨,精神一新地继续前行,这才是人类应有的风貌。

离开曼掌村,回望那大榕树,它记忆着曼掌村一代又一代的日子。默默想,每一个青年男女都应该来曼掌村看看,感受这变化中的一代人,想一想,自己能不能无愧地向未来的儿女说:我辛苦,我勇敢,我给你们留下了一个真心的故事。

2018年8月22日摄于云南西双版纳曼掌村
这位正在织锦的傣族女人技艺娴熟灵巧,让我想起插队时的房东女儿。小女孩不过十六岁,回家之后经常坐在织布机前,默默织做锦线筒帕。筒帕在傣语中是“挎包”的意思,姑娘谈恋爱,会送给小伙子自己织的筒帕。图案美不美,织得结不结实,这可是关系终身的大事。 eykwddpg8hAtUh2JrYUoG+/tYID1TTDa/0CoZJrsQcaGgqwNnLFTgVu4+Ztda8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