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弘扬航运文化 精进船舶技术 培育工匠人才
——“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一 案例综述

(一)课程介绍

“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海事局规定的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的科目之一,并且在海船三副评估的七个项目中,有五个项目来自本课程。课程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强,既是航海技术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性知识理论体系,也是航海技术专业的入门性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必修课程。课程结合当前国家海洋运输工作新方向、新任务,以船舶海上定位与导航的方法和手段为重难点展开教学,旨在逐步培养具有“忠诚、奉献、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远洋精神的船舶技术人员。

“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的育人目标如下:

(1)培养专业自信,规划人生方向。

(2)弘扬爱国报国,践行工匠精神。

(3)倡导安全预防,保护生命财产。

(4)培养锲而不舍,创新工作方式。

(5)践行无私奉献,促进贸易繁荣。

(6)运用辩证统一,树立正确三观。

(7)磨炼坚定信念,献身航海事业。

(二)案例概况

通过发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解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内涵,教学团队对“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系统设计本课程“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增加思政育人目标、思政融入元素和思政实施方法等。基于课程标准优化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既体现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又体现思政内容在教学中的无痕融入,同时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基于专业知识的思政专题,并系统设计了专业课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成效显著。

1.分拆知识,发掘思政元素

课程组拟将“船舶定位与导航”教学项目下各个教学任务分拆成知识点,然后针对单个知识点发掘思政元素,最终形成各个教学任务知识点思政元素对应表,为下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2.重组模块,解读思政内涵

教学团队拟对“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教学模块部分内容进行重新组合,组合逻辑见图1,如将涉及行业榜样模范任务的项目任务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专题,嵌入教学项目中,然后解读这些专题的思政内涵,形成专业课中的思政专题。

图1 “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图

3.拓展内容,延伸思政元素

教学团队拟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建设拓展学习资料库,延伸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4.优化设计,渗透思政教育

基于上述三项工作,教学团队对各个教学任务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将发掘、解读和延伸出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显隐结合渗透和画龙点睛式等方法,建立专业课渗透思政教育的课程教学大纲。

5.提炼成果,带动专业课程

最后,教学团队将“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设计和思政案例建成案例选编、案例库等,示范带动航海技术专业其余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工作,最终辐射到全部专业课程。

二 案例解析

(一)设计思路与理念

教学团队结合当前国家海洋运输工作新方向、新任务,以船舶海上定位与导航的方法和手段为重难点展开教学,旨在逐步培养具有“忠诚、奉献、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新时代远洋精神的船舶技术人员。

教学设计以“船舶海上定位与导航”为主线路,以典型船舶技术案例为载体,结合航海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校内海图作业实训室、雷达定位实训室,自编云教材等多种教学资源将抽象结构形象化,虚实结合弥补了课堂教学难以与实际船舶操纵相结合的缺憾,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团队通过发掘与课程知识点有关的思政元素,形成思政案例,将其有机融合到教学环节中,达成本课程的育人目标。

(二)设计与实施

1.“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教学团队对“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为每个思政元素撰写了对应的思政案例(见表1),再将思政案例与教学任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程中主要涉及的思政方向有以下七类。

表1 “船舶定位与导航”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元素对照表

(续表)

(续表)

1)专业自信,规划人生方向

教学团队剖析了从海运大国到海运强国的必由之路上船舶技术人员必需的专业素养和科学知识体系,使学生了解现代海运业中所蕴含的科学意义,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自信、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增强专业学习动力(涉及政治导向、专业伦理、核心价值、学习伦理),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国家从海运大国逐步迈向海运强国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2)爱国报国,践行工匠精神

教师带领学生重温我国海运事业发展中攻坚克难劳动榜样的典型事迹,感召学生们致敬楷模和学习先进事例,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把爱国之心化作报国之力,让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报国之心,让传承的工匠精神成为学生的报国之力。

3)安全预防,保护生命财产

课上教师分析我国海运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事故,用血淋淋的教训教育学生们要预防安全事故,将学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愿望化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实际行动。

4)锲而不舍,创新工作方式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航海前辈的创业事迹,深入剖析他们孜孜不倦、一丝不苟、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梳理我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引导他们创新工作方式,进行自我革新,创新技术应用。

5)无私奉献,促进贸易繁荣

教师带领学生解读国家“一带一路”海运贸易政策,分析海运对于促进贸易繁荣的重要性,通过海运业中无私奉献的典型事迹,感召学生们学习榜样、学习先进、无私奉献,为促进国家海运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6)辩证统一,树立正确三观

课上教师诠释航海业务中蕴含的大量辩证统一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看待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三观。例如,地球和太阳的视运动能够鲜明地反映唯物辩证法中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辩证地看待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坚定信念,献身航海事业

课程展现了从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到新中国海运业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世界影响力,让学生了解我国海运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了解我国海运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从一穷二白发展到海运大国。我国在海运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要激励学生坚定航海信念,献身航海事业。

2.“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手段

1)春风化雨,灌输与渗透相结合

课程从中国最早的海运发展讲起,我国的船舶运输历史进程洒满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热血。课程用讲故事的方法灌输船舶定位与导航技术的发展,渗透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心中充满激情澎湃的家国情怀。

2)画龙点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师站在专业角度讲解和剖析从海运大国到海运强国的必由之路中船舶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和核心技术,传递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民族意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帮助学生规划人生发展方向,提高专业学习动力,掌握报效祖国之技术。

3)潜移默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教师在正面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德智融合的知识。在阐述船舶定位与导航设备等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出其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自我革新意识、锲而不舍的精神等人生哲理,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自主思考和感悟人生,磨炼吃苦耐劳的航海意志,理解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以祖国的发展为己任。

4)精准发力,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在德智融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专业特点、学生兴趣和能力特点的差异性,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感受的个性化。在进行共性教育的同时,采用精准滴灌的方法,通过提问和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有针对性地引入船舶导航技术中所蕴含的辩证统一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法看待和解决问题。培养不同特性的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正确的三观。

3.“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思政实施

1)标准引领——规范课程思政标准体系建设

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教学团队积极修订“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标准。目前教学团队已经完成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课程标准的设计,开发了“船舶定位与导航”思政案例库,并引领航海技术专业开展全部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和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

2)三全育人——创新课程思政实施载体

针对“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思政载体不够丰富的情况,教学团队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多维度整合课程思政载体(见图2);构建包含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团学教师的复合型教学团队;为了解决课程全程育人不足的问题,团队开发出了以技能大赛为主的第二课堂,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拓展,从而构建起“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实施载体。

图2 “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思政实施载体

3)线上线下——构建混合式专业课思政教学模式

团队结合课程思政各教学环节的特点,遵循大学生学习规律,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机运用到各教学环节中,构建了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见图3)。

图3 “船舶定位与导航”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课前,由课程组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编写。具体包括:课程思政大纲、授课PPT、课程思政案例、小组作业、学习任务单、作业库、试题库等文本材料的编写;进行课程音、视频的录制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并将所有教学资源上传到学习通等线上平台。学生在学习平台上,按照任课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阶段学习,并思考拓展问题。教师应限时开放线上学习资料,确保学生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预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中,由任课教师按照混合教学日历安排,线下讲授专题思政内容。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等。接着,教师发布讨论话题,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话题讨论,在学生中引起共鸣。话题讨论、成果展示等环节可以视情况采取线上方式进行,并根据预先设定的评分标准,给出成绩评定。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职教云等方式与任课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和答疑。教师可以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完成课下作业或章节测验等的布置,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发布最新船舶定位技术资讯,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在期末阶段,学生可以对授课视频等线上学习资料进行实时回放,大大提高复习效率。特殊情况下,期末考试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最后,学生可以通过线上问卷调查、评论区评论等形式对课程思政的满意度进行反馈。课程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再设计,采用“8字螺旋”的诊改理念继续优化课程思政改革,形成完整教学闭环。

4.“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为了探索“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成效,我们建立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增加了平时成绩比重,丰富了随堂考试形式;增加了网络课程平台活动,以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实现对学习全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构建起“两主体”“两支持”“多形式”“多目标”的课程考核方式的反馈机制(如图4所示)。

图4 “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考核方式的反馈机制

所有考核指标均通过SPOC课程平台收集,并赋予每个考核指标一定权重,构建起“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评价体系(如图5所示)。

图5 “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评价体系权重图

(三)实效与经验

“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在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了课程思政元素。采用显隐结合和画龙点睛式的课程思政方法,实现寓德于教、寓道于教、寓乐于教的教学目的,巧妙地将建设节约型社会、安全生产意识、为公司创造价值、实现个人自身价值、创新精神、谨慎的专业态度、奉献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航海人的价值观、创新科学的发展理念。课程教学效果良好,较好地完成了课程育人目标。

教学团队通过修订该课的课程标准和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等方法,引领我院航海技术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等相近专业全部建成课程思政案例库,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课程标准中,课程被认定为山东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带动滨州职业学院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该课程一直坚持以赛促建的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设计,三年内荣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以上4项。课程设计的思政理念对全省乃至全国课程思政教学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三 案例反思

(一)创新之处

“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最大的特色与创新,除了在一般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外,选取了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还将教学内容与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思政元素作为课程的主线,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开发了课程思政专题。

典型教学案例:该课程在讲授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时,引入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的案例,将孙家栋的故事贯穿到整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教学内容中。北斗卫星的所有内容都用孙家栋的故事引出,并树立孙家栋不忘初心、航天报国的榜样,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以榜样为镜,努力向上,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教学内容中,将北斗卫星导航的发展概述与孙家栋带领北斗人开发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建设过程的故事相融合;将北斗卫星系统组成内容用孙家栋等北斗人开发星载原子钟的故事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故事,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讲解北斗卫星的系统参数和先进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见图6)。

图6 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思路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当前“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教师的主观判断。如何准确判断思政教学的实施效果,是当前实施课程思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教学团队将以此问题为导向,开展思政教学评价专项研究,将教学问题作为课题研究动因,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问题的解决,并通过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继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1.完善课程平台

团队将继续完善课程网站建设,紧密结合当前国家海洋运输工作新方向、新任务,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2021年已将全部的教学资料在网站上共享,到2026年,课程的视频资源将达到234个,课程思政案例将达到86个。作业样例和试题库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和“1+X”证书要求实时更新,持续积累,更新课程拓展和辐射资源。

2.深化课程改革

团队将继续开发各个教学任务知识点思政元素对应表,将思政元素嵌入教学项目中,形成专业课中的思政专题;建设拓展学习资料库;并将继续优化“船舶定位与导航”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研究并完善思政元素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和评价方法等。

3.锻造课程团队

团队将选派骨干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改革教学方法,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到2026年,计划打造课程思政名师1名,参加省级大赛获得三等奖1项,选派教师外出培训累计12人,获得省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以上2项。

4.凝练思政成果

课程团队将编写、出版体现课程思政要求的教材、讲义、教学资料,总结建设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思政建设制度化。

宗永刚 张志杰 孙文义 赵贤东 巴忠峰(滨州职业学院) ztVwGaA18Cwso51dEAAmjuw/c8eGyvePUxHb1DSkq0GqSNiPYWxvW8tFBfGs4Tb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