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融合时代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案例

一 案例综述

(一)课程介绍

“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学校开设的必修课之一。它的性质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在整个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它是一门为培养高职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而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将美育、德育和智育相交融的一门综合课程,在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其先修课程为“中职语文”,后继课程为“应用文写作”或“人文类选修课”。

“大学语文”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职业人文素养。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优势,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努力实现文本内容内化为学生情操,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照岗位要求、针对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是了解基本文学文化常识,掌握文字表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力目标是培养良好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良好的审美发现与审美鉴赏能力、良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素质目标是拓宽学生的文学与文化视野,陶冶性情,塑造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道德情怀。在潜移默化中确立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审美体验和价值引导中,培养学生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生活情趣,懂得爱、学会爱、奉献爱的职业情感。

本课程的思政主线为弘扬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家国情怀,融入时代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强化职业人文素养的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

(二)案例概况

“大学语文”在课程思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课程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教材中许多具体篇目在内涵上与思政教育血脉相连,因此“大学语文”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我们将“大学语文”中的课程思政因子进行提炼总结,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生态文明”“家国情怀”等类别,并将其融入“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闪亮因子,我们就以此为案例,探讨如何结合时代精神,点燃学生的“家国情怀”。

1.立足课本内容,提炼“家国情怀”因子

“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其核心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中国这片土地的深刻眷恋、认同和热爱,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精神等。“家国情怀”的元素如同一颗颗明珠散落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文本之中,它既是国学经典中“修齐治平”的理想,又是一代志士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操守,还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更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决心。我们对这些蕴含在文本中的“家国情怀”因素进行了发掘、提炼、强化,并将其内容细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我们把文本中的“家国情怀”提炼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认同,重视亲情,修养自身,报效国家,恪守道德,为国奉献,团结奋斗,思乡恋家等。“大学语文”教材中具体篇目所对应的“家国情怀”思政元素可见表1。

表1 课文篇目与“家国情怀”思政元素对照

2.融合时代精神,丰富“家国情怀”内涵

在时代发展中,“家国情怀”被不断丰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在对课本中的“家国情怀”进行提炼总结的同时,也紧扣时代脉搏,结合时代精神,对“家国情怀”的主题进行引申和提升。例如,《孟子》选篇中多次提出“性善论”思想,我们从中提炼出“修养自身”的课程思政元素,同时结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引导同学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材中具体篇目所对应的“家国情怀”思政元素的引申可见表2。

表2 将时代精神融入“家国情怀”的对照

3.结合面向岗位,拓展“家国情怀”教育领域

“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文内容,还拓展延伸到与学生未来面向的岗位相关的内容。“家国情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我们在课内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将中国文化的视角引向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北京各地铁站点。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北京各个地铁站点在建筑设计和内部装饰上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例如金台夕照站的大型壁画“金台求贤”、虎坊桥站的“浩气宣南”、天桥站的“天子祭天”、珠市口站的“老城故事”、磁器口站的“红楼人物系列”等,通过让学生追寻这些地铁中的文化因素,达到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家乡文化的目的,从而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通过这种拓展,“家国情怀”不仅是课程思政元素,更是将语文学习和服务专业贯穿起来的纽带。

4.践行“四个结合”,全方位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在“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教育中,我们坚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的自然融入模式。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的“四个结合”,即“家国情怀”教育与文本分析相结合,“家国情怀”教育与课堂训练相结合,“家国情怀”教育与拓展阅读相结合、“家国情怀”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全面覆盖各个教学环节。

二 案例解析

(一)设计思路与理念

“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教育坚持“一个循环,三个结合”的浸润式设计思路和理念。

“一个循环”是指我们对课文中的“家国情怀”元素首先进行提炼、总结、归类,然后进行提升、拓展,最后将其纳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实现一个循环。例如,在讲授郭沫若的《炉中煤》时,我们从课文中发掘出来的思政元素是为国奉献。结合时代特点,我们将这一元素进行引申和细化,舍生忘死、救国救民的牺牲精神是为国奉献,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航天精神是为国奉献,舍小家、顾大家的抗疫精神是为国奉献,等等。将“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提升、细化之后,我们又将它融入文本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讨论、演讲等形式将其内化于学生的思想中,落实于学生的行动上。

“三个结合”是指:其一,将语文教学、课程思政、服务专业相结合。例如,在讲解《炉中煤》的时候,我们会给同学展示地铁虎坊桥站的壁画“浩气宣南”,将近现代谭嗣同、李大钊、鲁迅等人的爱国情怀融入其中。其二,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家国情怀”是一个古老的传统命题,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它不断地被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是它的精神特质。因此,我们今天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不可避免地要包含时代因素。例如,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家国情怀”中的传统部分,而与之一脉相承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则是我们的时代意义。其三,“家国情怀”中文化认同教育和民族精神传承相结合。这两个方面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是传承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融入思政元素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感,从而弘扬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团结精神等伟大的民族精神。

“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教育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浸润式教育,语文教学、课程思政、服务专业相互融通和无缝对接,是如盐融水的自然过程,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二)设计与实施

“家国情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民族身份、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培育。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既要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有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立足文本、结合时代、深化丰富、联系专业,多种方法并用,全面覆盖每一个教学环节。

1.精选优秀篇章,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典籍汗牛充栋,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优中选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范篇章进行解读。优秀的文章能够唤起学生对母语的兴趣、珍视和热爱,体悟汉语之美,领会民族文化的精华,从而在文章的形质之美中体认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牢铸民族身份意识,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2.分析课文内容,设定“家国情怀”具体课程思政目标

“家国情怀”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细化为多个不同的主题,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遵循“来源于文本”最终又“回归文本”的理念,对课文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提炼、延伸、拓展,设定出具体可行的课程思政目标。例如《论语·子游问孝》,我们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确定出三层课程思政目标:①理解古今“孝”的内涵(文本内部思政元素);②培养学生生活中“侍亲行孝”的自觉(思政元素的引申);③响应新时代“家风”建设号召,创建良好家风(时代精神结合课程思政);④理解“家国同构”的思想内涵,爱家人、爱家庭、爱家乡、爱祖国(思政元素的拓展)。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家国情怀”教育全覆盖

“家国情怀”教育是立体化、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中,而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下面,我们以郭沫若的《炉中煤》为例,看一下如何将“家国情怀”的思政教育覆盖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一步,预习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或在网上搜索材料了解《炉中煤》的写作背景和郭沫若的生平,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初读作品,做到“知人论世”,自觉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第二步,课上文本解析环节。通过讲授法和讨论法,学生得以着重理解郭沫若的爱国热忱和甘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精神。然后通过分组活动,学生可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讨论当代爱国主义的内涵。

第三步,课堂实践环节。学生在深入体会文本爱国激情的基础上大声诵读,在诵读中陶冶和感染自己,从而激发自己报效祖国、为国奉献的热情;联系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的事件,总结航天精神,让学生展示对爱国主义内涵的分组讨论结果,探讨新时期如何爱国、如何为国奉献。

第四步,课上拓展环节。学生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等爱国诗篇,并将其与《炉中煤》进行对比,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远大理想。

第五步,考核环节。以“我爱我的祖国”为题,让学生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当下应如何爱国家、为国家尽绵薄之力。

4.走出课堂,将“家国情怀”教育延伸至专业层面

“大学语文”的授课对象是轨道学院三年制的学生,他们未来的工作岗位将是在北京的各个地铁站。由于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地铁站点又是展示北京文化、民族精神的一个窗口,这样“家国情怀”就不仅是一个课程思政元素,还成了把语文教学和专业联系起来的纽带。在《炉中煤》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一个课外任务就是“寻找地铁当中的文化因素”,要求学生将地铁当中的文化景观拍摄下来并进行讲解,阐述体会。很多学生拍摄了圆明园站的大型浮雕作品“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从而告诫自己勿忘国耻,发奋图强。有同学拍摄了虎坊桥站的“浩气宣南”,表达自己学习英烈、为国奉献、砥砺前行的决心。这样,“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教育就由课堂延伸至专业层面,学生对于爱国、奉献的理解更加深刻。

5.采用多种手段,实现“家国情怀”的内省外化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要达到内省外化的效果,即内部认同和外部实践,为了做到知行合一还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单一形式的“家国情怀”教育很容易使学生厌倦和感到疲惫,为提升学生兴趣,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第一,在课堂上或学习通平台上通过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带动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第二,推荐丰富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全方位提升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第三,通过演讲、朗诵等丰富的竞赛活动,以“我口诉我心”,实现德言统一,巩固课堂思政成果;第四,开展“我手写我心”的实践写作活动,组织学生聚焦主流媒体的热点事件进行讨论,输出自我感悟。

(三)实效与经验

1.“一个循环,三个结合”的浸润式课堂思政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思政效果

从思政效果看,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持欢迎态度,结合学科教学的思政教育,学生接受起来更加自然,效果强于单纯的理论说教。通过接受“家国情怀”的思政教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显著提升,学生更加关心时政热点,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理解更为深刻,达到了课程思政的目的,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2.传统“家国情怀”教育和时代精神的融入,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

从课程内容本身看,课程思政的融入丰富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为“大学语文”课程注入了新鲜的时代元素,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提升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的了解。

3.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协同育人,促进了课程教学方法的革新

从课程教学方法看,课程思政的引入推进了教学方法的革新,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的使用比例明显上升。

4.语文教学、课程思政、专业元素有机融合,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从课堂效果看,学生更加活跃,积极性有所提高。由于选取的思政元素的时代性较强,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近,或与学生的专业直接相关,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三 案例反思

(一)创新之处

1.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本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现了授课环节的全面融入,从预习、课堂讲授、课堂训练、课堂拓展到最后的考核都贯穿着思政教育。通过课外阅读、课后活动将思政教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多样化,从而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

2.课程思政从学科学习延伸到岗位实践

思政元素将学科教学和岗位实践巧妙联系了起来,使基础课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岗位需求,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能受到思想教育,还了解了一些与专业、职业相关的内容,一举三得。

3.实现了学科教学和课程思政的自然、深度融合

所有的思政元素全部来源于学科内容,是对学科内容的提升和拓展,二者关联度极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思想教育,个人思想品质不断完善。在思想提升的同时,又通过课程思政加深了对课文中传达的思想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第一,教学团队将对同一文本的思政元素进行多方挖掘,实现多角度的思政教育。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除了爱国主义情怀之外,还包含着对时间的珍惜、树立高远的理想等观念。

第二,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要更加多样灵活,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要从有形化为无形,由说教变为陶冶。

第三,教学团队要将课程思政更多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拓创新,打造“第二课堂”。

宋春淑 唐晓蕾 王莉莉(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B/i66dmKxu2stYJVJIwpo2HrOYMCOxlFDwTOsLU26b4bkHDYYWFEU5Cycl6G9fK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