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丁丁已经快要两岁了,一直是奶奶在帮忙照顾,过年也没有回老家。看着奶奶每天对着窗户发呆,妈妈心里知道,奶奶这是想家了。于是妈妈就和爸爸商量,让奶奶回去看看,爸爸欣然应允。送走了奶奶,妈妈跟爸爸说:“给妈放假了,丁丁我就得送早托班了,唔,轮到我舍不得了。”妈妈咬咬牙,找了个不错的早托班,把丁丁送过去了。丁丁第一天去早托班,妈妈和爸爸就跟约好了似的,下午同时到达早托班门口。妈妈惊讶地看着爸爸,“你怎么没加班?”爸爸挠挠头:“下午最后一个病人有事取消了,我就赶过来了。”早上分别的时候还眼泪汪汪的丁丁小朋友,这会儿睡得像小猪似的。看了一会,旁边出现了另一个妈妈的身影,两个妈妈相视一笑,心照不宣,看来都是放心不下,提前来看孩子的。年轻妈妈问:“哪个是你的宝宝呀?”妈妈指了指睡得像小猪一样的丁丁,然后用眼神反问她。她指了指跟丁丁隔着两张床的位置,妈妈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那个小孩看上去年纪应该跟丁丁差不多,但比丁丁小了一圈。那个小朋友正把大拇指放在嘴巴里,吃得津津有味,好像梦里在吃什么美味一般。丁丁妈妈发现年轻妈妈皱着眉头,像是在思索着什么……看了一会儿,她们悄悄地退了出来,跟老师打了个招呼,就往外走。
走在路上,年轻妈妈直叹气:“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儿子就喜欢吸着手指头睡觉。不给吃就不睡觉,还又哭又闹,我们也试着纠正过好几次,也用了好多种方法:往手上涂过苦黄连,甚至涂过辣椒水,还因为这个打过他,可就是改不了。孩子是在他奶奶家长大的,刚接回我们身边,因为吃手还得过一回痢疾,眼见得瘦了一大圈。我跟他爸都要心疼死了,又拿他没办法。”妈妈说:“我老公是牙科医生,问问他会有答案的。”年轻妈妈用求助的眼神看向江爸爸。
“吮指可能与孩子的心理有关。婴幼儿时期,也被称为口欲期,此时婴儿处于完全不自立状态,依赖母亲和养育者生活,当婴儿处于饥饿或其他不适情况时会出现下意识的吮指行为。小孩睡觉吸吮手指,也可能是孩子觉得安全感不足,通过吸吮手指来补足安全感,但这属于一种不良的嗜好,需要及时纠正。吮指多是拇指和食指,一般从婴儿3~4个月开始发生,2岁以后逐渐消失,但如果孩子的这种习惯持续到3岁以后,就可能会影响到牙列或者牙骨的改变,造成明显的牙和面部畸形。而且有吮指习惯的孩子会出现胼胝,甚至手指弯曲变形。所以,孩子吮指应该及时纠正,也要注意睡觉时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多给孩子安全感,尽量避免孩子一个人睡觉,经常陪伴,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当孩子有安全感时,才能慢慢戒掉吸吮手指。”爸爸说道。
年轻妈妈点点头:“他小的时候一直在他奶奶家,睡觉都是把他放在床上,我们的确都没怎么抱过他,是我们疏忽了。”
“那怎样才能纠正这个习惯呢?”年轻妈妈问。
爸爸说:“首先要纠正习惯,孩子一吮手指,父母就要制止。但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正的,父母要有耐心,不厌其烦,不要因此打骂孩子,否则他会有对立情绪,拒绝你的帮助。可以给他戴一段时间的手套或手指套,并分散他的注意力;可以用各种玩具来吸引孩子,不要总是把孩子放在床上或学步车里;让孩子的生活丰富起来,让他总是有事可做,将注意力放在这些事情上,这样他就没有机会把手放在嘴里了。时间一长,吮手指的毛病会逐渐纠正过来。其次,3岁以后的孩子,父母可以给他讲吮手指的害处,告诉他注意改正。然后就是不要让孩子睡觉之前吸吮人工奶嘴,以免奶嘴被碰掉,而用手指代替。还有一点,在婴儿吃奶时要喂饱,以满足他吮吸的需要,不然孩子就会用手指替代奶头。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他现在还比较小,可以等他大一点再做纠正。”
年轻妈妈感激说:“真的谢谢你们,这下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刘晓芬 降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