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谋攻篇:
策划进攻的战略原则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 ,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谋”的意思是讨论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所谓:“虑难曰谋” 。“谋”“攻”两个字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如何策划进攻。

曹操对此的解释是:“欲攻敌,必先谋。”

截止到宋代,先后有十一个人 为《孙子兵法》做过注解,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曹操。作为实际干过军事工作的人,曹操对《孙子兵法》的理解,更能反映军事问题的真实情况。

对于《孙子兵法·谋攻篇》的第一段,通常都解释为:使敌举国不战而降是上策,经过交战逼他们投降是下策;使敌全军不战而降是上策,用武力战胜他们是下策。

如果再结合后面所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看上去,孙子的意思似乎是,最好不要打仗,而是通过谋略和外交取得胜利。当然,这么理解,逻辑上也解释得通。

不过,如果我们结合《孙子兵法·谋攻篇》的上下文以及《孙子兵法》的成书背景来看,其实这些都可以有另外的解释。

春秋早期,战争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的,战役的进程也非常短促。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战役,比如城濮之战、崤之战,都是在一天之内,用一场决战分出胜负的。

这种决斗式的战争,造成的主要后果之一,就是谁也无法取得足够动摇对方国本的决定性胜利。而且,在这种短促的战斗中,偶然性因素会对战争进程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些重大战役的结果,未必就是参战双方真实国力的反映。

对春秋时期的主要大国来说,随着持续地兼并,自己的国力在不断增强,但同时,主要对手的国力也在增强。通俗地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等小鱼和虾米都被大鱼吃光的时候,大鱼该咋办呢?那就只能互相吃了。

根据《中国历代战争年表》的统计,春秋 294 年,发生了 395 次战争;战国254 年,发生了 230 次战争。看上去,战国时代的战争减少了,但是,战争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死亡人数,都远远超过春秋时期。

而两个方圆几千里、带甲数十万的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决出胜负。比如垂沙之战,双方光是对峙的时间就长达 6 个月。

以上就是《孙子兵法》反对决战、追求全胜的背景原因。孙子从反对决战延伸出间接路线战略,又 从间接路线战略延伸 出歼灭战理论 。《孙子兵法·谋攻篇》就是在阐述歼灭战理论的原理。

从《周礼·夏官》来看,周代的军队编制从小到大依次是:伍、两、卒、旅、师、军。

从伍到卒,部队人数在 5 到 100 人之间,他们都处在指挥官的视野范围之内,各级军官能直观地把握情况。

而到了旅这一级,手底下有 500 人,问题就来了。这 500 人需要摆出进攻或者防守的阵型。部队要拉开间距,以方便进行阵型的移动,方便操作各种设备,比如战车、弓弩。以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布阵情况为例,步兵之间至少要间隔 0.5 米;弓弩手之间的间距在 1 米以上。 到了这一步,旅所指挥的就是一个诸兵种混编的部队。对整个阵型的控制,命令的传达,需要依赖下级军官。

再往上,到了师和军,部队的行动会超出指挥官的视野范围。这个时候,需要依靠旗帜、军鼓,甚至事先的约定来组织部队。

总的来说,军队规模越大,指挥体系越庞杂;指挥官层级越高,对部队的直接控制力越弱,对体系的依赖性越强。这就意味着,一旦体系被破坏,有效的信息传递没有了,部队就会失去统一的组织,无法采取协调行动。简单来说,要打败一个敌人,需要把对方杀死;但是,要打败1000 个敌人,却不用杀死 1000 人,只要让这 1000 人无法互相配合就行了。

孙子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春秋时代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发展出了歼灭战理论。他在《孙子兵法·兵势篇》的开头就说了:将领要指挥部队,靠的就是部队的编制和指挥系统。歼灭,不是把对方的某个部队围起来,然后杀掉所有人; 而是通过破坏对方的组织体系,让 敌军彻底丧失作战的能力。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孙子给出了战役层面的解决办法:

在敌人开始策划进攻的阶段,就先发制人; 如果做不到,那就在敌人的部队还没有会合之前,进行各个击破; 如果还做不到,那就只能双方摆开架势,在野战中消灭敌人;如果仍然做不到,那就只能去进攻敌人重兵设防的城池了。而攻城战是要尽可能避免的事情。

之所以要避免攻城战,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时间会拖长,不符合速战速决的原则;二是会给攻城部队造成大量伤亡。

除此之外,攻城战会让敌人以少数兵力牵制己方的大量兵力,导致己方军队丧失机动性。而机动性是孙子最看重的东西。军队机动性,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基础条件。

每一次战斗都意味着损失。战斗每多一次,失败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分。如果战争发展到需要进行决战的地步,在孙子看来,所有的可能性都会消失,所有进行操作的余地也都没了。事情变成了简单的力量对比,变成了杀人比赛。

无论结果如何,只要陷入决战的境地,对军队和国家来说,就存在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孙子看来,必须事前就消除掉敌人发动决战的能力,不给敌人发挥力量的机会,从根本上规避风险。

比如公元 621 年的虎牢之战,唐军始终不和夏军进行决战,而是使用突袭的方式,消灭了夏军的指挥机关。结果,数量庞大但是陷入混乱的部队,反而给夏军恢复指挥体系造成了巨大困难。

想打败敌军,不一定要直接和敌军交战;要夺取城池,也不一定要直接攻击城池;而要想消灭一个国家,更不必一步一步占领所有的土地。有很多间接的方法,可以达成这些目标。没经过什么像样的战斗,甚至没死几个人,对方的军队和国家就稀里哗啦地垮了。这就是孙子所追求的效果。硬碰硬的战斗,能避免最好,如果不可避免,那就要尽量控制战斗的节奏和规模。无论如何,不能把战争进程变成单一的互相屠杀。

公元前 506 年,吴国破楚之战,把间接路线战略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大约两个月的时间里,吴军始终不给楚军展开兵力的机会,而是在不停地机动行军,成功打乱了楚国的所有防御计划。最终,到吴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楚国的首都郢都已经成了空城。

是否发动战争,这是政治需要决定的。但是,一旦战争开始,军队的行动就必须服从军事原则。君主基于个人原因或者政治上的考虑,而对军队的行动进行干预,就破坏了将领们对军队的控制,最终会引发灾难性后果。

所以,在孙子看来,作为一个将领,不仅要非常熟悉敌人的情况,也得非常清楚己方可能出现的问题;不仅要清楚敌方的能力,也得非常清楚己方能承受的代价; 要对所有可能出现的危害军队安全的 变化做到心里有数。

在间接路线战略的具体运用上,有一项重要的参数,是将领们要时刻注意把握的。就是对形势的判断。

那什么叫“形”?什么又叫“势”呢?

谋攻篇 oaUGW7hiNdCveMvsP0ZmWBObsXrDbWdLZy9JP234LqVbpIZhPsK3ls2rDmD0xXp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