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秦汉:信仰繁荣

秦统一六国后,各国文化交融,大一统下的宇宙观也随之剧变。从秦至东汉中期,官方和群众的造神运动持续进行着,建构出一个崭新的神祇体系。 其特征是与大一统政权相应的神祇等级制,神祇人格化后在民间出现的各类神仙崇拜以及在神祇之外的鬼、怪信仰,大大丰富了民间信仰的内容。

一、神祇等级制

秦始皇在位时,将五德终始说引入信仰秩序之中,还统一规划了民间祭祀的时间、内容和地区,把民间神祇纳入官方信仰,建立起完整的信仰世界。秦代将神祇体系按照世俗的政治秩序框架重新划分并给予等级,“以首都咸阳所在地的雍四畤所祭的青黄赤白四帝最为尊贵” ,环绕着咸阳地区所祭的其余神祇如日、月、星、辰、二十八星宿等则是拱卫着中央的“臣僚”,地方的山岳河流则被视同于地方政府。但是秦代所建立的这一体系并不严密,与远离政治中心的民间信仰的界限则较为模糊。

汉代基本继承了秦代的信仰体系,继续吸纳民间信仰进入官方,并召集巫者举办新的祀典。民间信仰转变为官方信仰的过程不仅是大一统帝国的象征,也是统治者对于自身统治权的夸耀和展示。皇帝的个人喜好会影响到信仰体系的发展,汉武帝就曾将自己母亲祭祀过的一位民间女性神祇纳入官方信仰中 ,实际上显示出官方信仰与民间信仰间分际不清晰,常有交叠之处。

祭祀的等级制一直伴随着神祇体系的建立,秦汉的祭神也分为上层统治者可以祭祀的大神和普通百姓祭祀的日常小神。大神往往与国家命运相关联,如太一、后土等,日常小神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如门神、灶神等。门神在先秦时期作为五祀之一,是只有贵族才能祭祀的,但在秦汉时期与户神合而为一,降格为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之神。 信仰对象的重要性随着统治者和民间大众的需求而变,其神格也随之升降,一些神祇进入官方体系的同时,另一些神祇则可能回到民间。

民间社会的日常生活充满各种信仰的痕迹,不同的信仰对应着民众不同的日常所求,这又与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生计模式息息相关。

二、神仙崇拜

秦汉神仙崇拜的显著特点可以从三个层面看待:一是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普遍对修仙长生的狂热,这种狂热甚至能左右政治;二是对某些“死后成仙”的神仙崇拜,如介子推,以及对可以助人长寿成仙的神仙崇拜,代表人物为西王母;三是神灵的人格化,西王母的形象演变即显示这一转变的完整过程,以及伴随发生的神格、神职变化。

秦汉造神运动的兴起和神祇体系的建立与帝王对修仙长生的向往与热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信仰对于帝王的影响从未减弱过。秦始皇派人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汉代的皇帝也未能脱离对寻仙长生的希求与尝试,汉武帝晚年发生的巫蛊之祸也足以反映出巫术作为一种普遍信仰的影响程度。

从帝王到普通民众,对于成仙的渴望使得对以西王母为主的神仙崇拜在秦汉蔚然成风,而在现实世界的寻仙问道受挫又导向了汉代“死后成仙”的信仰。如今可见的汉代墓葬中的器物、壁画中,以灵魂进入彼岸世界和神仙崇拜为主题的图像占了很大的比例,马王堆一号墓的昆仑图像中出现了西王母的形象,预示着墓主人死后将会被接往神仙界。 “死后成仙”观念的流行反映出神仙崇拜作为普遍民间信仰的存在。

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人死后也被神化成仙,成为民间的祭祀对象。这些被神化的人物大多是有着特殊事迹的英雄人物,如介子推;有功于民的地方官吏和显示出非凡法术之士,受到民众推崇而被立祠祭祀。这一做法强化了人们对死后成仙的信仰,使得对于神仙崇拜的狂热有了可见的现实基础。

在崇拜神仙的同时,原始神仙如西王母被进一步人格化,从形象到行为都与人相似,拉近了人与神仙的距离。以西王母为例,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的形象是: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原初的西王母是让人觉得可怖的非人非兽、人兽合一的形象。至汉代,西王母被人格化,她的外在形象逐渐向人靠拢,野兽的特征被淡化。 西汉时期,文人描述的西王母人化形象多为白发老妇人,司马相如的《大人赋》中描绘西王母:

图2-2 成都东汉西王母画像砖

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矐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

西王母此时的形象是具有长生职能的白发老妪,较之半人半兽的凶残形象已有所美化。而在西汉末东汉初,西王母就被描绘为貌美女子的形象了,她雍容华贵,周边常伴仙兽猛禽。可以看出,本属于西王母的非人兽性被转移至跟随她的神兽身上,她自己则完全人格化了。除此之外,西王母在世俗化的过程中还被民间配上了丈夫、子嗣。

民间对西王母的崇拜很大程度来源于她有让人长生和成仙的能力,《淮南子》载后羿请求长生不老药于西王母,嫦娥偷服此药便成仙奔月。西王母本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为了迎合汉代修仙长生的需求,她的神职随之扩展为长生、成仙、赐嗣等,后期更被民间视作无所不能之神, 神格也因此上升。

三、神祇之外的鬼、怪

在神祇体系之外,对于鬼、怪的信仰在民间也是普遍流行的。秦汉的灵魂观念认为,普通人死后灵魂离开身体独立存在,就成了鬼。鬼具有超凡的能力,可以对人间施加影响,与神祇不同,鬼对人世的影响是好坏不定的。因此,为了防止鬼为祸人间,需要对鬼进行祭祀,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鬼要受到驱逐。

人死后的地下世界也被建构出来,从汉代的墓葬壁画可以看出,汉代人所建构的地下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相似,地下世界由泰山府君统理,下设各级官吏,官职和现实生活对应,有的甚至与现实世界的官名一致,是对现实的翻刻。众鬼受到地府的管理,有吃穿住行的欲望,地下世界的生活与现实几乎无异。 不光是神祇世界向着统一化、官僚化、制度化演变,地下世界也是如此。

秦汉民间信仰认为怪是由动物或植物等非人的东西变成的,汉代信仰的怪有狗怪、树怪、蛇怪等,这些怪物虽然会为祸人间,但是很容易被人所制服,所以并未引起民众的恐惧。

对于动植物的信仰在汉代的墓葬壁画与画像中也多有体现,如灵芝信仰、龙凤信仰和十二生肖信仰等。其中十二生肖起源由来已久,但与现代说法完全一致的是始自东汉,对于十二生肖的动物崇拜在汉代的民间社会也是常见的,鼠作为十二生肖之首,常出现在汉代墓葬壁画中。在一些汉画像石中绘有“鼠咬天开”画面及让老鼠和女娲在同一画面,都反映了鼠在兽中的创世神地位, 以及其在民间社会中受到崇拜的现象。 A5OLee7Xyl1c70G0nFotRpR+poRN9aKYelwuKIP6zs4TwM5aIE1itiU1tWvJz24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