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中国乡村传统岁时民俗与民间信仰的时间节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农耕文明的国家之一。为了准确地反映四季的气温、降水、物候等诸方面的变化情况,古人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确定了岁时节气的概念,进而逐步总结归纳出“二十四节气”。岁时节令一经确立,一些特别的日子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并且需要举行与之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这些日子就成了“节”日。因此,中国传统节日也从时序上体现着一年四季的流逝和循环。

民间信仰是一种影响和支配着中国乡村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的观念,但在不同的时空中,有一定差异和区别。本章主要以特定的时间节律为基础,从人类学的时间观出发理解乡村信仰围绕时间节律展开的多元文化实践,把握其所蕴含的中国传统世界观和文化意识。

从时间层面上来看,古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是与原始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在古代民众的认知中,自然现象是被视为一种神秘的强大力量的体现。为了应对自然变化,民众会在特殊时日举行仪式以期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渡过难关,祈求福气。在年度周期中,祭礼活动也会随时间更迭发生相应的变化,并积淀在特定的岁时节日民俗中,形成乡村信仰的时间框架。

第一节
岁月流转:乡村民间信仰的时间节律

一、岁时节日民俗的起源与变迁

计算时间和理解时间的方法对人们的行为、思想、生活方式以及人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有着重要影响。岁时节日是以农耕生计为主的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特有时间概念,其形成具有两项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是有相对固定的节日时期,二是节日期间有特定的民俗活动。 因此,可以说岁时节日是自然的时间单位与人们的信仰观念相结合的产物。其中,节期的最初选择与确定是以天文、历法知识为基础的。

(一)岁时节日的起源

1.历法节气

农耕是古代乡村的主要谋生方式,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需要民众对时间有准确的把握,以便安排农事生产。《夏历》《太初历》等历法奠定了阴阳合历的基础,确定了计时单位和二十四节气。在历法确立后,一些特殊时间节点逐渐凸显出来,为节日的选择和确定提供了基础。许多节日都直接源于二十四节气,如清明、冬至等。

中国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中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一直以农耕经济为主。在农耕文明中,人们发明农具,培育新的农作物,制定一系列农业制度,创作农事诗、各式图形,形成了一整套农事习俗,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积淀。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美好寓意。

图3-1 南京宋代天文图碑
(图片来源:李菲 摄)

2.民间信仰

历法节气并不等于岁时节日,还需与一定民俗活动相结合,才能形成岁时节日。早期民俗活动多与乡村原始信仰有关,如灵魂信仰、土地崇拜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岁时节日的主要活动内容,如社日祭神源于土地崇拜,中秋赏月则与日月星辰崇拜相关。中国先民正是通过各种风俗活动将驱灾辟邪、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表达出来。

3.宗教信仰

岁时节日除受原始观念影响外,也受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影响。首先,宗教时间观与乡村时间意识相结合会促使某些节日产生。如四月初八浴佛节本是佛教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仪式,在传入中原农村后形成特定节日,并固定在四月初八。该时间点又与中国民间的立夏时节相对应,因为古代乡村夏日有祭祀习俗,故该节可以说是夏祭信仰与佛教传说结合而形成。 其次,有一些民俗活动也直接来源于宗教,如吃腊八粥。

4.禁忌迷信

古人遇到超出个体能力之外不可把控的事件与问题时,往往选择避而远之,形成了一系列行为、饮食与语言的禁忌。这既是传统乡民寻求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也是乡村社会形成的一整套行为规范。中国的很多节日的传统习俗都有禁忌迷信,一类是禁止某些事项以求消灾除祸,如农村正月初一鸡日忌杀鸡,二月二龙抬头忌动刀剪针线等。一类是迷信某些习俗有辟邪的作用。如春节时放爆竹、举行大傩等习俗都是为了驱赶鬼魅。

5.历史记忆

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某些节日逐渐与乡村社会的具体情境相结合,并被赋予新的内涵。一是将某些节日定为某一历史人物的纪念日,并将他们视为神灵。如寒食节禁火源于介子推的传说,五月五端午节祭祀人物有勾践、屈原、伍子胥等人。二是岁时节日民俗是对乡村社会记忆的展现,七夕节正是对上古婚俗和求子多在秋季的延续和纪念。

(二)岁时节日的变迁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人类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是无所谓岁时节日的。岁时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大部分乡村岁时节日在不同朝代都有各自的变化发展,并具有相应的时代特征。总体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先秦:发生阶段

先秦是岁时节日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未形成具有固定日期的节日,活动形式与内容比较单一,但一些乡村民俗雏形在这一时期已显现。先秦民俗活动主要是在原始信仰和自然崇拜的基础上进行的祭祀祈神等活动,如社日土地神祭祀、腊日百神祭祀等,这些文化元素为后世的春节、腊八节等节日风俗奠定了基础和框架。

2.秦汉:定型阶段

秦汉时,乡村岁时节日已基本定型。首先,在政治、经济、文化天下一统的局面之下,中原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文化相互吸收和融合,为共同的节日风俗的定型与整合提供了可能性。其次,天文学在汉代有了长足发展,张衡制造出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科学的发展,加上汉武帝倡导历法变革,更为节日风俗的定型整合确定了前提和基础。在政治、经济、文化天下一统的局面之下,这一时期岁时节日民俗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传统节日名称与日期基本固定,如除夕、七夕等。二是与节日相对应的节俗活动也大体确立,如寒食节禁火。三是纪念历史人物作为节日习俗出现,如五月五纪念屈原。四是传统礼俗和乡村习俗融合,部分礼俗变为风俗,如周公六礼;乡村习俗也得以进入宫廷,如汉代初年宫廷中对楚声鼓舞的沿用。

3.魏晋南北朝:融合阶段

魏晋南北朝社会虽一直伴随着动荡和分裂,但这一情况同时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其中,宗教因素在节日风俗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的勃兴,“五斗米道”“太平道”在民间社会生活中形成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佛教、道教的影响下,一些宗教性节日开始出现,如七月十五佛教称盂兰盆节,道教称中元节。一方面佛教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冲击,另一方面六朝时期政治风云变幻无常,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人们悲观失望与消极颓废的情绪滋生,由此产生的人生短暂以及及时行乐思想,使得节日上出现一系列怪诞的风俗时尚。如在节日期间,借登高之会,宴飨宾客的同时,蔑视名教礼法的士人则会清谈漫论玄学;又如这个时期的端午节,已经不是完全笼罩在“恶月恶日”的气氛中,相反却出现了“斗百草之戏”和“养鸟玩鸽”等娱乐活动。

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杂居,使得风俗发生融合。再加上频繁的战乱,促使北方人民大规模向南方迁徙,使汉族内部的南北风俗也发生融合。如端午节的“恶月恶日”原是北方中原民众的观念,也被南方民众所接受;再如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各地有各自的英雄,可是,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迁徙和融合后,南北节俗逐步融合为一,加之处于战乱中的人民都思念、敬佩伟大的爱国英雄,所以,此后端午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再无多大争议,这正是南北风俗融合使然。

4.唐宋:高峰阶段

唐宋节日呈现出浓厚的娱乐色彩。转变的原因:一方面,隋唐至宋是封建社会大发展的时代,不仅农业日益发达,手工业和商业也达到了繁荣阶段,节日生活开始大规模地与城市生活密切结合。另一方面,科举制的推行,将节日从迷信、禁忌的气氛中解放出来,向着世俗化的娱乐方向转变,祈鬼求神的仪式逐渐成为人神共娱的民间活动。元旦放爆竹,不再被看成是驱鬼驱魔,而象征着欢愉与热烈;元宵的祭神灯火,变成了人们游览观赏的花灯;中秋节则由神秘的月亮祭拜逐渐变成赏月的习俗;重阳节成了赏菊的盛会;上巳节祓禊被踏青所取代;春节用来辟邪的庄严神秘的“驱傩”仪式转化成街头供人欣赏的“百戏”和“杂耍”等表演活动。 唐代还出现专门的游戏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等,节日内容和形式都得到极大丰富。

5.明清:稳定阶段

明清乡村节日及习俗活动基本稳定。一是体系趋于完善,不仅有元旦等节令性节日,还有观音诞辰等宗教性节日。二是资本主义萌芽后商品经济繁荣发展,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节俗便不受重视,并被逐渐淡化和淘汰,如民间对土地神祭祀的减弱。 三是节日的娱乐性继续发扬。明代元宵节放花灯、燃焰火等活动最长可达十夜, 还有舞龙等体育活动。每年的庙会,更会举行盛大的迎神赛社活动,一方面是祈祷神灵保护,另一方面,人们在一年辛苦后庆祝获得收成,实则是借庙会娱人。因此,节日氛围较为欢快、轻松。

二、岁时节日的框架与分类

在观象授时阶段,节气不但是乡村农事指南,还是乡村祭祀的重要时间点。因此,这一阶段节气即节日,并成为后来节日系统的起源。在完整历法确立后,节日不再与时令节气并行。节气仍是按照季节循环排列,但集体或庆典活动则固定在某一个具体时间点举行。“从而导致了庆典周期和农耕周期、节日和节气的分离,因此形成了与节气系统并行不悖的传统节日体系。” 此处讨论的岁时节日系统,既包括与节气相关的节日,也包括人文性节日,两者相互联系。基于岁时节日的属性,分别从岁、时、节、日四个方面介绍其中体现的民间信仰。

(一)岁:年年值太岁

木星以十二年为一个运行周期,一岁经过一个星次,于是被称为岁星,并产生了岁星纪年法。但岁星自西向东的运行方向与古人划分的十二支方向相反,为了计时的方便,人们便假设出一个与岁星运行速度相同、方向相反的虚拟天体——太岁。

尽管太岁是一个虚拟天体,民间对其也是相当崇拜,还形成了太岁信仰。古人会据其方位来占卜战事和人事福祸,农村不仅流传着“不可在太岁头上动土”的说法,迁居、嫁娶等事更是必看太岁。在道教中,太岁被视为值年神灵,一年一换,轮换的太岁神又被称为值年太岁。古代天文历法是天干地支纪年,即甲子纪年法,一轮回即为一甲子,太岁为六十位轮流值年守护神。拜太岁也成为道教的重要礼仪,松峰山海云观是东北地区道教信徒拜太岁聚合之地,每年此地都会举行法会仪式。前来祭拜的信众络绎不绝,而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最为壮观。

(二)时:四季与十二时辰

在乡村民间信仰中,四季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神祇。《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制定了四时、五方等相配合的系统,四季之神分别为春神句芒、夏神祝融、秋神蓐收、冬神玄冥。《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又为创世神、木神、东方之神、生命之神。古时立春天子祭春仪式之一就有上山迎春神,庄严且隆重。如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梧桐祖殿为现存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供奉句芒的殿宇。 南方祝融,《山海经·海外南经》描其形貌为“兽身人面,乘两龙”。《山海经·海内经》载祝融为炎帝后裔,《山海经·大荒西经》又说为颛顼的后裔,祝融则为“火正”一职的尊称,颛顼子孙重黎、吴回皆为“祝融”。 火在原始农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兼具火神、日神神格的祝融地位在民间也日益提高。西方蓐收,《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左耳有蛇,乘两龙。”郭璞注《山海经》:“蓐收,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执钺。”虎爪使其有主管金属和刑事惩罚的权力,古时有秋后问斩之说。 北方玄冥,又称禺强,《山海经·海外北经》说“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为司水之神。

时还可指时辰。中国古代长期使用时辰计时制,一日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与十二地支相配的有十二生肖。民间以十二生肖来记录自己的出生之年,将出生年生肖视为本命。

在图腾、动物崇拜影响下,生肖也成为重要的乡村信仰。个人性格特征不仅与生肖联系在一起,如属牛的人一般老实勤奋,人的生死、婚嫁等重大事件也与生肖密切相关。 本命年多为时运不济之年,易出现灾祸,必须设法化解,现在农村仍流行的穿红衣、戴红饰等即是。在婚嫁之中,属相相配历来是合婚的传统,若属相有冲突,将会影响家庭生活。俗语言:“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

(三)节:节俗中的信仰

1.天体崇拜

古人认为日月星辰运行与社会稳定有很大关系,自古就有祭祀天体的仪式。周代祭祀日月仅为皇家祀典。隋唐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日月祭祀才逐渐走向平民化,成为乡村习俗。八月十五中秋节以祭月、赏月为主题。中秋月夜,乡民会在乡村庭院设桌案,摆上瓜果、月饼等。在月出之方设月光位,供月神,焚烧月光纸,向月亮祈愿:考取功名、婚嫁子嗣等。拜月之后还要对月饮酒、吃月饼。七夕节拜星乞巧则源于对织女星神的崇拜。七夕之日,民众也会摆上美食瓜果向织女星下拜祈愿。流传最广的习俗为乡村妇女乞求巧艺,因织女还主管生计、财富、寿命等,故人们也会在这日向织女祈丰收、祈长寿等。

2.祖先崇拜

古代中国是以传统宗法制为主的社会,人伦孝道是重要的观念,祭祖由此成为乡村固定民俗。从祭祀对象看,首先是对始祖神的尊奉,如民间传说九月九日为黄帝升天的日子,重阳节便大力祭祀黄帝。其次是在宗法血缘关系影响下,祭祀本村宗族或家族祖先。再次是祭祀历史名人,如寒食节纪念介子推。最后还要祭祀各宗教或民间祖先神,如七月十五佛教盂兰盆节要祭祀佛祖。祭祀方式一般主要有家祭、祠祭、墓祭等。墓祭以清明最为典型,主要活动为修葺坟墓、烧纸钱等。

3.土地崇拜

中国先民靠土地而活,因此对土地有极大的尊敬。古代祭祀社神的日子专门称为“社日”。秦以前,社日定在仲春二月,二月万物复苏,是祈求丰年的好月份。秦汉时期,形成春秋两个社日。社日祭祀的对象为土地,即社神。秦汉时由于封建政权的建立,社神分为帝王、郡县、民间三个等级。国家社坛主要祭后土、禹等大社神,仪式庄严隆重;乡村则主要祭田神,以娱乐为主, 包括杀社猪、喝社酒、击鼓舞乐,男女也可在这日恋爱相会,祈求子嗣。

4.宗教融合

四月初八浴佛节,是佛教传入后兴起的一个宗教性节日。相传,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日。浴佛节的主要活动是浴佛会,又称龙华会。这天寺庙会请出释迦牟尼的铜像,以五色香水浴佛,场面极为壮观,活动期间会赠予礼佛者结缘豆。浴佛之后的水被誉为神水,信众会求来饮用或漱口。因为佛教不主张杀生,四月八日也是放生之日。在乡村社会,很多农村妇女会在这一天相约到尼庵拜礼求子。

(四)日:一日奉一神

除上述主流节日之外,其实在乡村,一些传统节日正在淡化,民俗活动也仅在部分地区流传,不过从这些节日背后仍可以看到民间的众神崇拜。一是为纪念神的某种行为而形成的节日。天穿节,日期有正月二十日、二十三日两说,该节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相关。女娲炼石补天目的在于止水,正月二十二日左右正是多雨之时,在农村被视为“天穿”。人们效仿女娲将煎饼置于房屋之上,既为纪念女娲补天的功劳,又保房屋不漏雨,以补“天穿”。 二是庆祝某一神祇的诞辰。填仓节,又名添仓节,主要流传在北方农村。该节在一些地区一年有两次,正月二十为小填仓,二十五为大填仓。但一般以正月二十五仓神诞辰之日为主。节日习俗其一是打囤存粮,以表粮食充裕。其二为祭仓神,普通民众、粮商都要祭拜仓神,放鞭炮,而且燃放的鞭炮越多表明粮食颗粒越饱满。 MwijieaJNNIxvJ9dg/gg5t9aYaUYIDNF0F22/dNcKtRNDcn+bpSKRUdaK1H+Pl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