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伪数据KPI都达标了,财务绩效为何却不达标

现在很多公司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平时每周的经营例会上,各个部门报告的KPI完成情况都很不错,例如采购部通过谈判实现了降价,销售部的新品成交订单激增,生产部的出货量超过预期……然而,总经理看到财务报表后却会“倒吸一口凉气”,不明白利润为什么会下滑得如此严重。

这种情况的背后,藏着一个有趣的现象——“真实的假数据”。也就是说,这些数据本身都是真实的,但因为它们只是片面的数据,没有呈现出整体运营情况,所以很容易造成实质性的误导。

我从事财务管理多年,曾在有设计、生产、采购、销售等完整价值链的制造型企业工作过,发现许多部门都在有意无意地提供这种“真实的假数据”,这种数据也可以称为“伪数据”。

表1-9列出了一些常见的伪数据。

表1-9 各部门的伪数据

从表1-9中,我们可以看到,A产品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这个数据乍看上去很可观,但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主要是因为去年的基数实在太低,即使现在增加了30%,离年初定的目标还差10%。由此可见,这里的销售额增长数据就是一个伪数据,如果我们被这个伪数据误导,就会错误地认为A产品的销售业绩很出色。

同样,采购部、生产部、工程部、事业部也会有提供伪数据的情况。有意思的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越是强势,这种伪数据出现的频率就会越高,这种现象与“影响力成本”有很大的关系。

“影响力成本”其实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在财务会计中我们找不到它的踪迹,因此很容易忽视它的存在,可是在管理会计中,我们却不得不考虑它的潜在影响。它一般存在于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中,由于企业内部结构复杂、矛盾交织,不同部门的中层负责人会为了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去影响高层决策,甚至可能出现故意夸大事实、以偏概全等“数据造假”的问题。

另外,总经理自身的性格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有些性格强势的总经理脾气非常暴躁,一看到问题就要拍桌子骂人,这很容易导致下属“报喜不报忧”。有时明明出现了产品质量问题,已经造成了退货,下属却一直知情不报,等到总经理发现数据不正常时,往往已经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作家王小波曾经创作过一篇名为《花剌子模信使问题》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小故事:“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花剌子模的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性,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

某些习惯于强势管理的总经理和花剌子模的君王有相似之处,因为“心理投射”的关系,他们会将带来坏消息的人投射为坏消息的肇事者。对于下属来说,如果只是传递信息都会“遭殃”,那他们自然会“三缄其口”,而那些真正该对坏消息负责的人,更是会尽力掩盖问题,报喜不报忧。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尽可能地杜绝这种伪数据问题呢?

1)业务会议要呈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里介绍一个实操工具——例外管理法则。它实质上是一种“聚焦管理”,假设一切都是好的,只要抓住有问题的点,也就抓住了全局。西方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制度采用的就是例外管理法则,假设每个人都是如实申报的,那么只要惩罚不守规矩的人,就能够抓住全局。

在KPI业务会议中,例外管理法则的运用就是少讲功绩,多谈问题。业务会议最好以呈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开,即使暂时没有问题,我们也要学会主动“制造问题”。

对于这一点,我将用一个案例来进行说明(见表1-10)。

表1-10 周成品率对照分析表

我在A公司工作的时候,以前每周开成品率分析会,往往只是将本周数据与上周数据进行对比(如表1-10中的第5列数据所示)。观察这列数据,我们会发现除了第3个和最后一个产品外,本周其他产品的良率都优于上周,这似乎给了总经理一个暗示:本周的良率很高。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我要求加入一列最佳周的数据,然后列示本周数据与最佳周数据的差异(如表1-10中的第7列数据所示),总经理突然发现有近一半产品的良率不如最佳周的表现。

在这里,我通过增加数据揭穿了伪数据的真相,也让总经理发现了关键性的问题,之后总经理只要重点关注有问题的点,便可以把控全局。

2)财务部要承担起“数据打假”的职责。

想要杜绝伪数据,就需要一个不受利益冲突影响的中性部门作为“数据纪委”来承担“数据打假”的职责。业务部门是需要背负KPI指标的,在影响力成本的作用下,很容易做出错误决策,并会倾向于提供“真实的假数据”,所以由它们担任“数据纪委”的角色并不合适。

那么,由谁来担任这样的中性角色呢?只有财务部能够担当打假的“数据纪委”的角色。因为财务部自身不背负具体的业务指标,而且财务部掌握最多的数据,所以“数据纪委”的角色非财务部莫属。

因此,在平时的KPI会议上,财务部要注意发挥好监督作用,当各部门你方唱罢我登场,竞相展示其工作业绩,用以偏概全的伪数据掩盖问题、传递错误信号的时候,财务部就要理所当然地承担起“打假”的责任。

比如采购部在汇报谈判绩效时,只讲了BOM中的材料成本达成了降至60%的目标,却没有说明主材降价是客户主导的,是因为客户在要求我们降价3%时,利用其在价值链中的影响力,要求我们的供应商也降价3%,所以现在的材料成本达标,是以牺牲售价换来的,这就不能算作对利润有额外贡献的谈判绩效。对此,财务部就应当及时“打假”,要把数据放在完整的背景中展示出来,才不会误导总经理。

另外,财务部可以用我在本模块“小数据”一节里用到的历史成本去还原全过程,也可以用横向关联法找出伪数据与最佳数据的差距,还可以用公司的整体测算数据评价单个部门提出的决策方案。这些还原、比较、整体测算的方法,可以最大化地降低影响力成本给组织经营决策带来的危害。

金句| 白天让总经理醒着,好让他晚上好好地睡。 zsDySietgLosLyTeK3ZR89/5ppv1Yu9aQKNRiooIh0NW4gXlsgAIEav+sYwD6Hq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