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二

近年来,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发展、改革创新、源头防范、系统治理、依法监管,不断强化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提升道路运输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使较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大幅减少。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成效显著。

各级管理部门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完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厘清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职责,依法依规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监管工作规范,强化监管责任落实;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治理监督机制,抓好源头治理,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运输企业实施挂牌督办,督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运输企业深入推进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风险自查自控管理制度,制定隐患排查与风险识别手册,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完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深入推进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施设备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

但是,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仍然多发频发,运输企业和管理部门都承受着巨大压力。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真正的难点、痛点、焦点问题到底是什么?如何化解?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范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工作,提升道路运输企业关键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进一步夯实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基础,交通运输部制定了《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管理办法》《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大纲》。

抓安全生产,最大的痛苦,就是“心中无数”。多省公布的数据显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始终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7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无外乎是人、车、路、环境等因素风险隐患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驾驶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从2018年开始力推深化驾驶人素质教育工程和从业人员安全应急素质教育,意正在此。

道路运输生产涉及人、车、货、场站、道路基础设施、行驶环境条件、组织管理体系等诸多要素,因此,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应该从这些生产要素入手,分类分块进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效果的好坏,关键在基层、在一线。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对标目标任务,深入开展企业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必须全力保障安全培训、技术应用、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基础投入,练好基本功。这是我推荐本书的第一个理由。

当前,汽车产业和运输组织方式正在加速变革,各种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特征的“新四化”浪潮正深刻改变着行业面貌。截至2020年底,我国拥有新能源公交车46.6万辆,约占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总数的66%,有些城市已达到100%。随着新能源公交车的广泛应用,由于驾驶、检测、维修、充电等环节从业人员对新能源汽车特性了解不足,导致起火、失控等新能源公交车事故频繁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对于新技术应用和新业态生长带来的新的道路运输安全问题,需要利用新思维、新方法积极应对,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档升级。这是我推荐本书的第二个理由。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师 姜明虎
2021年11月 Xp+gPtiDyp3tHrTr5hkfkY5hq86ZfIKF6Pe9Q6UlE51yv8RjOJaJQNKuTe8pAX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