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5 钢板高速拉伸性能分析与表征方法

现有适用于表征材料应变率效应的模型大致分为两种:物理学基础模型和唯象模型。前者考虑了材料的微观机制影响,例如Zerilli-Armstrong模型即考虑了材料晶格结构的影响,如位错滑动、相变等。唯象模型通常是以试验结果建立的经验性本构关系,容易标定且计算效率高,得到工业界的广泛应用。Johnson-Cook(J-C)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唯象模型,主要是用应变强化、应变率效应、温度效应三个独立的方程耦合流动应力。

式中, 是塑性应变率; 是参考应变率; T 是温度; T r T m 分别是室温和材料熔点; A B C n m 为J-C模型的5个待定参数。通常应用于碰撞仿真工况中的模型不考虑温度效应,所以J-C模型可以简化为

关于动态响应,J-C模型认为是基于准静态响应的缩放结果。如果将流动应力-塑性应变在坐标系中作图,将应变率效应函数值相乘,沿流动应力轴对准静态曲线缩放,可以得到特定应变率下的动态曲线。

Cowper-Symonds(C-S)模型也是一种常用的唯象模型,以较为简单的幂函数表征应变率的影响,如式(4-14)所示:

通常 σ static 采用准静态的硬化曲线,对应的应变率为10 -4 /s。 C 1 C 2 为待标定参数。

针对图4-1所示的HC340LA钢在不同应变率下的流动应力曲线,采用J-C模型和C-S进行标定,其结果如图4-12所示。J-C模型总体上呈对数线性穿插于试验数据中间,低应变率预测性好,高应变率预测性差(图4-12a)。C-S模型高应变率预测性良好,中、低应变率范围预测结果和试验差异较大,准静态下预测值明显高于试验数据点(图4-12b)。这是因为J-C模型和C-S模型仅仅选取了某个塑性应变下的一组流动应力进行拟合标定,丢失了较多的试验有效数据,因此拟合的应变率本构方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图4-12 试验曲线与两种模型拟合曲线对比

现有的J-C和C-S模型都是采用一维尺度来描述应变率效应,存在较大的不足,清华大学周青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分析方法——二维缩放法,以单向拉伸试验的缩颈起始点为特征点,对各应变率下的硬化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其结果发现归一化硬化行为与应变率无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应变率相关模型,该模型对大多数DP钢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图4-13展示了这种新模型表征某DP780钢的应变率特性结果。

图4-13 某DP780钢高速曲线二维缩放模型拟合结果(点为试验数据,虚线为拟合结果) Kb36lls82FuG6rJ0YQQhShaF3gqY23VcDg3ao6RxqbS0S8ZV1f81CI/Hx8XApsy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