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逼胡气汪后来者居上

【引语】胡、汪二人虽然争个不休,但二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不掌军队。蒋介石虽然扳倒了许崇智,控制了军队,在国民党中地位火箭一般上升,但胡汉民和汪精卫像两座大山压倒在他的面前,他要获得国民党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就必须搬去这两座大山。

【事例】孙中山死后,国民党群龙无首,虽然汪精卫是孙中山的遗嘱执行人,但其人格、威望、能力都无法与孙中山相比。国民党内为争权夺利斗争非常激烈,胡汉民与汪精卫都是孙中山的助手,孙中山在世时两人就不和,现在两人相争更是白炽化,汪精卫当选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十分不服气,想取而代之。

胡、汪二人虽然争个不休,但二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不掌军队。蒋介石虽然扳倒了许崇智,控制了军队,在国民党中地位火箭一般上升,但胡汉民和汪精卫像两座大山压倒在他的面前,他要获得国民党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就必须搬去这两座大山。

汪精卫为了巩固自己在国民党中的地位,急于寻找同盟者,当时掌握军队,在党内地位不高的蒋介石是天然的盟友,汪精卫错误地认为蒋介石党内资历很浅,将其提拔上来,不会影响自己地位。结果蒋介石和汪精卫互相利用,联合起来对付胡汉民。

1925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亲信,以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的名义,命令海军局代理局长兼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当时是共产党员)开舰到黄埔候用。中山舰到黄埔后,蒋介石却说无调动的命令,中山舰只好返回广州。

中山舰奉令行事,但蒋介石却说中山舰是“无故生火达旦”,显然是准备暴动,3月20日凌晨,蒋介石下令广州部分地区戒严,断绝交通,派兵占领中山舰,逮捕了李之龙,并扣押了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做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

这一事件是蒋介石叛变革命的开始,对汪精卫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因为当时汪精卫是国民政府主席,按照国民政府的组织法,一切军队的调动和地区戒严,必须经过汪精卫,但他却对事件完全不知道。此次事件过后,汪精卫觉得自己的威信受到损害,连国民政府的军队也指挥不了,所以不久就以“迁地就医”为名,黯然离开广州。

【点评】有道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具体到政治就更是如此了。今天是张三协助李四共同打击王麻了,明天张三可能就成了另外一个遭到打击的李四。这些背信弃义、背后放冷箭的“狗熊”事迹在帝王意识强烈的封建中国时代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的一次冒险,他通过此次事件打击了、汪精卫,而在局势对自己不利,估量自己力量还不能完全控制局势的时候,又通过主动的道歉和妥协,避免了对自己的处罚,这反映了蒋介石的政治阴谋确实诡异过人。

【运用】与朋友相处时,要想到他们有一天可能会变成你最危险的死敌。既然在现实中这种事情确实发生过,那么我们最好要提早预防。我们要随时小心。不要因为一时的友谊而解除了武器,要知道,最难打的战争很可能就在这里爆发。另一方面,对于敌人,要将和解之门始终敞开。宽容大度是对待敌人最妥当的策略。报复的快感常常会演变成一种折磨。伤人的满足也常转化为自己的痛苦。此外,我们要意识到,一意孤行有百害而无一利,过于感情用事绝对不会有好结果。有些人不懂这个,做任何事都像土匪,干什么都想征服别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能挑起纷争。这样的人浑身火药味,压根对和平共处毫无概念。这种人如果做了统治者,危害会更大。他们会把完整的政府分成帮派,即使那些像孩子般温顺的人。也会被他们变成互相攻击的敌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偷偷摸摸的,如果侥幸成功了,就开始自吹自擂。说自己足智多谋。一旦别人不喜欢他们乖张的坏脾气,他们就恼羞成怒。他们这种人。最后往往只能留下笑柄。

精明之人善于分散对方的意志,然后下手攻击。如果一个人意志一旦游移不定,则必败无疑。精明之人掩饰自己的意图。以便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他们常常利用友情,对付政敌。以退为进。有目的而不为人知是最好的目的。当他人的意图苏醒时,你就应当有所警觉。当他人的意图蛰伏时,更要加倍警觉。要小心探明别人的图谋,注意他们的动向,以便摸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声东击西,直至他们的阴谋得逞。要当心他们的让步。有时,最好让他们知道,你已识破了他们的意图。

请注意:最信任的朋友也许就是自己最大祸根所在。 ji4eXfPOgpQubaPKcSSgeb2v05bweZBtF86D+Dd5zAVE1lp01gAFpt3F/I43Fz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