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格里芬的传说

约3000年前,萨卡-斯基泰人在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戈壁沙漠西端淘金。萨卡-斯基泰文化从黑海一直延伸到阿尔泰山脉,他们的游牧生活方式在公元前800—公元300年蔚然成风。斯基泰人不懂书写,他们有艺术而无文字,但是当另一个有文字的文化对他们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故事就被偶然地保留了下来。

公元前7世纪的某个时间,古希腊人第一次接触到了斯基泰游牧民族。伴随着黄金和其他异域商品,关于这片遥远的土地及其居民的民间传说也涌入了希腊。看守黄金的格里芬就这样首次出现在旅行者阿里斯特亚斯(Aristeas)所著的关于斯基泰人的史诗中。阿里斯特亚斯是一位来自玛摩若海(Sea of Marmora,位于黑海西南部)的希腊人。约公元前675年,他拜访了斯基泰最东端的部落——居住在阿尔泰山脚下的伊赛多涅斯人(Issedonians)。这些人对阿里斯特亚斯讲述了伊赛多涅斯以外广阔的原野,那里的金子被凶猛的格里芬守卫着(格里芬一词源自希腊语gryps,意为“带钩的”,像喙一样;gryps一词又和古波斯语动词giriften相关,意为“抓住、捉住”)。阿里斯特亚斯记录了淘金的游牧人在马背上与格里芬战斗的场景。伊赛多涅斯人把格里芬描述成和狮子差不多大小的捕食者,喙部弯曲有力,像鹰嘴一般。 [2]

在古代,斯基泰是重要的黄金产地。考古学家在俄罗斯南部的萨卡-斯基泰人墓中发现了众多精美的金质财宝。斯基泰人的装饰特点十分鲜明,即艺术史学家熟知的“动物风格”——在物品上装饰生动的动物图案。墓葬中出土的金质或青铜手工艺品饰满细节逼真的羊、鹿、牡鹿、马、驴和鹰等。在这些以真实的动物为原型而制成的陪葬品中,也有一些未知生物,尤其是形似格里芬的动物。

我对苏联考古学家谢尔盖·鲁坚科(Sergei Rudenko)的发现特别感兴趣。20世纪40年代,鲁坚科在阿尔泰山脉北坡的巴泽雷克(Pazyryk)附近发掘了几座公元前5世纪的墓葬,而这里正是阿里斯特亚斯曾经造访过的伊赛多涅斯人的领地。除了众多形似格里芬的金质手工艺品外,鲁坚科发现了一些在永久冻土中保存了2500年的木乃伊。其中一名男性战士的皮肤上布满了深蓝色的动物文身。在其身上能辨认出的文身图案中,有些图案是未知生物,例如格里芬(见图1.4)。数十年后,在1993年和1995年,俄罗斯考古学家又在巴泽雷克附近区域发现了两具同时期的文身木乃伊,其中年轻男性的肩膀部位有大型麋鹿图案文身,年轻女性的肩膀和手腕处有华丽的雄鹿图案和形似格里芬的图案文身。 这些文身图案与最早的文字记录中所描述的格里芬形象以及萨摩斯青铜格里芬塑像十分相似。结论显而易见:这些游牧民知道阿里斯特亚斯所收集的那些格里芬的故事!

图1.4 一名木乃伊化的萨卡-斯基泰人身上的不知名动物文身(上)和格里芬文身(下),由谢尔盖·鲁坚科于阿尔泰山脉北坡的巴泽雷克的公元前5世纪的墓葬中发现。图片由本书作者绘制

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东地区的艺术作品中就出现了带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混合特征的奇怪生物。我们还可以在希腊青铜时代的迈锡尼文明中看到头部形似孔雀头的格里芬的身影(约公元前1200年)。作为古代民俗传说领域的研究者,找不到能和这些形象对应上的故事对我来说实乃憾事。但是,根据阿里斯特亚斯以及继他之后的古希腊、古罗马作家的记述,我能够把伊赛多涅斯人中流传的格里芬故事片段与同时代艺术形象关联起来。格里芬文学传统始自公元前7世纪的阿里斯特亚斯,一直兴盛至公元3世纪。仔细阅读这一时期的文字片段,并认真检视同时期的艺术表现手法,也许能为我们揭开神秘的格里芬身份之谜。

在阿里斯特亚斯以前,希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有可能已经有了关于格里芬的传说。但是,阿里斯特亚斯远行并写下关于格里芬的史诗的年代,恰好与人们对格里芬艺术的兴趣高涨的时间点相吻合(这一对格里芬的兴趣持续了千年之久)。当斯基泰人的故事在地中海区域流传时,格里芬也开始成为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家最喜欢的艺术母题。 艺术家们在陶瓶上绘制游牧人大战格里芬的异域风情画(见图1.1),用马赛克和雕塑展现凶猛的格里芬袭击驴和马的场景。公元前7—前6世纪,双目圆睁、喙部张开、形象生猛的格里芬青铜半身像十分流行,常被用来装饰古希腊人用于调酒的青铜大碗。

地图1.1 地中海地区和亚洲间的贸易路线图,由米歇尔·梅厄·安杰尔绘制

* 书中地图皆系原文插附地图。

格里芬不仅仅是静态的纹饰,人们对格里芬进行想象,并将其描绘成带有鲜明行为特征的真实动物。朱迪丝·宾德(Judith Binder)是美国雅典古典研究学院的终身学者。她在听说我所做的工作后,极力向我推荐奥林匹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古代发源地,位于伯罗奔尼撒)博物馆的“小格里芬”。我发现,这是一个独特的青铜排挡间饰 ,制作于公元前630年,是宙斯神庙的装饰匾。艺术家刻画的是一个小格里芬依偎在凶猛的格里芬母兽肋下的情景(见图1.5)。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古典考古学教授的萨拉·莫里斯(Sarah Morris),当时还向我展示了另一组绘制在迈锡尼陶瓶上的格里芬家庭场景。该陶瓶的制作时间约为公元前1150年,远早于已知最早的格里芬书面记录。在装饰图中,一对格里芬正在照看两只幼崽。人们对于格里芬的这种写实想象到底源自何处呢?格里芬的形象并没有依照标准的神话故事,相反,艺术家们似乎是在想象一种他们听说过但并未见过的奇异动物的行为。

图1.5 格里芬和幼崽,锻造青铜浮雕,制作年代约为公元前630年,发现于希腊奥林匹亚,目前为奥林匹亚考古博物馆B.104号藏品。图片由本书作者绘制

公元前675年前后,阿里斯特亚斯从居住在伊赛多涅斯地区的斯基泰人那里听到了格里芬的故事。当时,那些斯基泰人居住在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之间的区域,涵盖今天的蒙古国西北部、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和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区域。公元2世纪,地理学家托勒密和古代中国的记录都已证实,这群伊赛多涅斯人居住在中国至西方的商路沿线,即戈壁沙漠西部至阿拉山口(位于今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西北部之间)。近期的语言学和考古学研究证实,自阿里斯特亚斯生活的时代起,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与萨卡-斯基泰人的贸易往来一直繁荣至公元300年,正好与格里芬大量出现在希腊—罗马艺术和文学中的时间段相吻合。

斯基泰人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阿里斯特亚斯的诗也没有被保存下来。但是,由于他的史诗在古代非常有名,对它的引用至今留存在其他几位古代作家的作品中。这些作家还引用了其他古希腊、古罗马作家的现已遗失的作品,这些作品收集了关于斯基泰人、金矿开采和格里芬的信息。因此,想要拼凑出斯基泰人的格里芬神话的自然历史,我们不得不依赖这些来源庞杂、简短而破碎的文字,这些文字源自一种更为丰富的文化传统。此外,许多曾经提到格里芬的旅行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和作家不仅被其古代同行斥为“神话作者”,更因为被现代学者指为记录“道听途说”“非客观事实”而遭到了忽视。不过,正是这些古人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的奇怪自然现象所怀有的兴趣,使他们的著作对古生物神话的复原工作而言如此重要。

地图1.2 伊赛多涅斯人的领地:商路、金矿所在地,以及恐龙化石发现地。该地图由米歇尔·梅厄·安杰尔绘制 fr37RyDMFHEI+9CXvxTkEgUwfqnxFmj1WXd8OlzM5S6NQoI08widI1b+S6UdB8p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