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萨摩斯岛上的巨骨

求知欲旺盛的人们一直想要了解这样一个问题:萨摩斯岛上的那些凌乱的巨型骨骼到底属于谁呢?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作品《希腊掌故》( Greek Questions ,对希腊有趣的事实进行的汇编,成书于公元100年)中就记录了这个问题。普鲁塔克也是一位哲学家,曾在罗马和埃及做过教师,还担任过德尔斐神庙的祭司。他博学多才,好奇心强,著作众多。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记录古代名人生活的《希腊罗马名人传》( Parallel Lives )。普鲁塔克对一些话题十分感兴趣,如半人马和波斯魔法等,并为后人留下了与这些话题有关的宝贵信息。在他的《希腊掌故》第56问中,他提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围绕被发现的巨型骨骼遗骸而展开的一场激烈的讨论。

当时萨摩斯岛向游人展示巨型骨骼的地点有两处:帕拉伊玛(Panaima,原意为“被血染红的土地”)和弗洛伊昂(Phloion,原意为“地球的外壳”)。为了解释“被血染红的土地”一名的由来,普鲁塔克借用了在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说法:一场大战中人们洒下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土地。在神话中,萨摩斯岛上曾经发生过的最大规模的冲突就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和亚马孙女战士之间的战斗。希腊神话里讲到,狄俄尼索斯带着一群战象自印度来到了希腊。这个神话故事的出现时间一定晚于公元前4世纪,因为希腊人在公元前4世纪才通过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的战争知道了大象的存在。在神话中,狄俄尼索斯在以弗所(亚马孙女战士控制的重镇)附近的土耳其海岛萨摩斯与亚马孙女战士相遇。自荷马时代起,人们就宣称在安纳托利亚西部发现过亚马孙人的墓地。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载,狄俄尼索斯和战象将这群女战士追至萨摩斯,并在萨摩斯打败了她们。

人们认为,萨摩斯岛的大型史前遗骨就是那场大战的遗迹。有些古典时代的“游客手册”还将某些骨骼视作阵亡亚马孙女战士的遗骨,因为古代人认为神话中的男女身材比时人的身材要高大(见本书第5章)。但是普鲁塔克明确记载,有些巨型骨骼属于狄俄尼索斯的战象。这是古生物学史上一个惊人的时刻,因为萨摩斯岛化石床中的确有乳齿象(史前大象)的化石。普鲁塔克的说法意味着早在居维叶出生前1700年,人们就正确地认识到了乳齿象化石属于大象的一种!亚马孙女战士和狄俄尼索斯的印度战象之间的大战就是人们运用理性思维对爱琴海岛屿上为何埋着大象进行的解释(见图2.1和图2.2)。 [1]

图2.1 希腊,化石露出地表的典型状态,四周散落着乳齿象骨骸。1998年,发掘于希腊北部的包氏轭齿象( Zygolophodon M. borsoni )下颌骨、胫骨和尺骨。照片由伊万洁利亚·楚卡拉提供,亚里士多德大学,塞萨洛尼基

图2.2 化石发掘者与乳齿象下颌骨、肢骨合影,希腊北部。照片由伊万洁利亚·楚卡拉提供,亚里士多德大学,塞萨洛尼基

然而,在希腊人知道有大象之前,萨摩斯岛上流行着对这些巨型骨骼的另一种解读。普鲁塔克写道:“有传闻称,在弗洛伊昂,大地开裂,巨兽被落石砸中,发出了刺耳的哀嚎。”普鲁塔克所提到的是一个更为古老的传说。在这个传说中,萨摩斯岛曾生活着一群名为内阿德斯(Neades)的怪兽。据说,这种怪兽生活在原始时代,其出现时间远早于人类。关于这个传说的最早记载来自伊贡(Euagon)。他是一位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的萨摩斯岛的历史学家,所处时代约比普鲁塔克早500年。根据伊贡作品中流传下来的残篇所述,这些怪兽的尖叫声非常大,以至于大地被震裂,吞噬了它们。在这个传说中,萨摩斯人认为,他们当时看到的被困于岩石中的那些巨骨属于被时常光顾萨摩斯的强烈地震(伴有巨大噪音)吞噬的巨兽。 [2]

在希腊,内阿德斯变得世人皆知,是因为一句幽默的谚语:“简直比内阿德斯还吵!”约公元前330年,这句谚语引起了著名自然哲学家、历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注意。他试图通过研究古老谚语寻找历史的踪迹。亚里士多德看过伊贡的完整作品,他在《雅典政制》( The Athenian Constitution )中引用了伊贡关于内阿德斯的描述。遗憾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这篇作品也仅存残篇。即便如此,亚里士多德对内阿德斯的间接承认也有其意义,因为这是他遗留的大量文献中仅有的提及异兽的内容。

古典学家乔治·赫胥黎写道:“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载,在这种巨兽占领萨摩斯之前,那里曾经是一片荒芜。”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是在阿索斯(Assos,位于土耳其海岸北部)和莱斯沃斯岛(Lesbos,位于萨摩斯岛北部)居住时开始研究动物学的。这两个地方的化石床与萨摩斯岛的化石床极为相似。赫胥黎很确定,和伊贡一样,亚里士多德也“知道萨摩斯岛的巨大化石”。但是亚里士多德对于内阿德斯的兴趣处在政治层面,而不是动物学层面。对于萨摩斯岛这些出名的巨大骨骼,亚里士多德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本书第5章将解开亚里士多德对这些巨大化石化骨骼保持沉默的谜团。) [3]

自然历史学家埃里亚努斯曾在作品中记录过一些关于格里芬的新信息(详见本书第1章),他也谈论了内阿德斯。和格里芬一样,内阿德斯是人类看到有趣的史前遗迹之后想象出的生活在特定土地上的“真实动物”。但是,与斯基泰人对格里芬的恐惧不同,希腊人从没期盼过看到活的内阿德斯。这些怪物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灭绝了。埃里亚努斯曾引用欧福里翁的论述,后者是一位曾生活在安条克(位于古叙利亚,今土耳其)的希腊图书馆管理员,他在公元前200年收集了一些耸人听闻的地理学传说。除了一些莎草纸残片和埃里亚努斯等作家的作品中吸引人的引文,欧福里翁的作品几乎都已经散佚。

埃里亚努斯写道:“欧福里翁说,在史前时代,萨摩斯地区除了凶猛危险的巨型野生动物内阿德斯之外,没有别的动物。这些巨兽凭嚎叫就能够撕裂大地。”埃里亚努斯继续写道:“欧福里翁还说,它们的巨型骨骼被人们在萨摩斯岛展出。”1988年,德国考古学家在萨摩斯岛的赫拉神庙遗迹中发现了一种已灭绝动物的巨大的大腿骨,由此证实了埃里亚努斯的记载。公元前7世纪,虔诚的萨摩斯岛民将这块大型化石带到神庙,献祭给赫拉女神。伊贡和欧福里翁极有可能亲眼看到了埋在土地里或供奉在神庙里的萨摩斯怪兽骨骼化石。 [4]

即便关于内阿德斯传说的记载已经残缺不全,它仍代表了古生物学领域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因为它意味着早在公元前5世纪,人们就已经正确认识到了萨摩斯岛的大型化石遗迹属于某种早已灭绝的异兽。而且,传说还为它们的黯然离场提供了一个写实的解释——地震。如果内阿德斯传说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我们或许会拥有一段超越格里芬的古生物传说!

在内阿德斯传说和狄俄尼索斯的印度战象传说中,暗含着重要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真相。在萨摩斯岛留下骸骨的生物的确早在人类到来之前就灭绝了,在其灭绝和遗骸被掩埋的过程中,地震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希腊人一了解到大象这一物种,就利用新的动物学知识对化石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即这些动物遗骸属于来自印度的大象。萨摩斯岛上一共埋藏有5种史前象科动物化石,其中就包括印度象的早期亲缘物种。本章将在讲述萨摩斯现代古生物学时详细论述相关内容。就连狄俄尼索斯和亚洲象曾把亚马孙女战士从以弗所追赶到了萨摩斯这一传说,在古生物学层面也是合理的,因为萨摩斯岛在1.5万年前与小亚细亚地区是相连的(如今隔开萨摩斯岛和土耳其的是一条水深较浅、宽度不到3.2千米的海峡)。

下文将为大家简单介绍地中海地区的地质历史,以及古人的一些有趣的地质物理学观念。在这之后,我们将探索那些促使史前遗迹化石化的地质条件,以及使其暴露在古人视野中的自然因素。生活于公元2世纪的希腊旅行者帕萨尼亚斯不仅记录过格里芬的传说,还记录了他本人在小亚细亚地区见到的露出地表的巨型骨架。我们会探讨致使古人将已灭绝的动物留下的骨骼认定为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或者怪人遗骸的逻辑。昔日的希腊人和罗马人在环地中海地区发现过巨型骨架,而当我们回顾同一地区的现代古生物学发现时,“巨人”的身份之谜就解开了。这段历史还告诉我们,化石由谁解读,以及化石属于谁,都是永恒的问题。速览地中海地区的典型化石床,将使我们了解那些古人关注过的已灭绝物种。

地图2.1 希腊、爱琴海地区和安纳托利亚。该地图由米歇尔·梅厄·安杰尔绘制 cCiIpBDvCrBuPwWApmxQlUjgR7j1FSzXhHmGuAtA3EdJ1uOUmbwycydnyuXZ9+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