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下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

1 春,正月二日,王世充将隋朝朝廷所有高官、名士全部转为他的太尉府官属,杜淹、戴胄都在其中。戴胄,是安阳人。

隋朝将军王隆率领屯卫将军张镇周、都水少监苏世长等山南兵刚刚抵达东都。王世充专总朝政,事无大小,全部向太尉府汇报;朝廷台省监署,全都清净无事。王世充在府门外竖立三个招牌:一,征求有文学才识,能匡济时务的人;二,征求有武勇智略,能摧锋陷敌的人;三,征求身受冤枉,要告状申冤的人。于是上书陈事者每天都有数百人。王世充全部接见,亲自阅览诉状,殷勤慰问;人人自喜,以为王世充体慰民情,但是终究什么也没有施行。下至士卒厮奴,王世充都以甜言蜜语取悦,但没有施以什么实际的恩惠。

隋朝马军总管独孤武都为王世充所亲任,他的堂弟、司隶大夫独孤机与虞部郎杨恭慎、前勃海郡主簿孙师孝、步兵总管刘孝元、李俭、崔孝仁密谋迎接唐军,让崔孝仁对独孤武都说:“王公只会做出儿女之态以悦下愚,而卑鄙狭隘、贪婪残忍,不顾亲旧,岂能成大业!图谶说得很清楚,天下应归李氏,人人都知道。唐起兵于晋阳,即刻控有关内,军队所到之处,通行无阻,英雄豪杰归附他就像影子跟着人走一样。而且大唐天子坦怀待物,举拔善人,酬报功劳,不念旧恶,据胜势以争天下,谁能与他为敌!我们跟错了人,坐等夷灭。如今任管公的兵近在新安,又是我的故人,如果派间谍去联络他,让他夜里到东都城下,我们一起做内应,开门接纳,大事一定可成。”独孤武都听从了。但事情泄露,王世充将他们全部杀死。杨恭慎,是杨达之子。

【华杉讲透】

崔孝仁说王世充为儿女之态以悦下愚,这“以悦下愚”四个字,还有相近的词,叫“以惑下愚”,都是史书里的高频词,就是欺骗那些愚昧的人。

2 正月三日,命秦王李世民出镇长春宫。

3 宇文化及攻打魏州总管元宝藏,四十天不能攻克。魏徵前往游说,正月七日,元宝藏举州投降唐朝。 (魏徵本是元宝藏官属。)

4 正月十八日,淮安王李神通攻击宇文化及于魏县;宇文化及不能抵抗,向东往聊城撤退。李神通攻拔魏县,斩获二千余人;引兵追宇文化及至聊城,包围了他们。

5 正月二十四日,任命陈叔达为纳言。

6 正月二十六日,李密所置的伊州刺史张善相投降唐朝。

7 朱粲有部众二十万,剽掠于汉、淮之间,迁徙无常,攻破州县,仓库中储积的粟米还未吃尽,就又前往下一站;离开之前,还要焚毁全部剩余粮食和物资;又不事农耕,饿死的人民尸积如山。朱粲无可抢掠,军中缺粮,就教士卒烹煮妇人、婴儿而食,说:“最美味的肉,无过于人肉。只要其他地方还有人,就不怕饿肚子!”隋朝著作佐郎陆从典、通事舍人颜愍楚,被贬官在南阳,朱粲起初引他们为宾客,其后没有粮食,把他们全家都杀来吃了。颜愍楚,是颜之推之子。朱粲又要求各城堡交出老弱和小孩以供军食,各城堡相率反叛。

淮安土豪杨士林、田瓒起兵攻打朱粲,诸州都响应他们。朱粲与他们战于淮源,大败,率余众数千人逃奔菊潭。杨士林家世代为蛮夷酋长,隋末,杨士林为鹰扬府校尉,杀郡官而占据其郡。杨士林既驱逐朱粲,率汉东四郡遣使向唐朝信州总管、庐江王李瑗 (原文此处为瑶) 请降;皇帝下诏,任命他为显州道行台。杨士林以田瓒为长史。

8 当初,王世充既杀了元文都、卢楚,担心人心不服,仍然对皇泰主谄媚逢迎,非常礼貌谦敬。又自请为刘太后义子,上尊号为圣感皇太后。但不久他就开始逐渐骄横,有一次在宫中宴会,回家后大吐,便怀疑中毒,从此不再朝谒。皇泰主知道他终将不臣,而力不能制,唯有取出内库绫罗绸缎,大肆制造幡花供佛;又拿出各种服装、器玩,令和尚散施给穷人以求福。王世充派他的党羽张绩、董濬把守章善、显福两道宫门,宫内东西,一针一线也不准拿出。本月,王世充指使人向自己献上金印及宝剑。又说黄河水清,以此向众人炫耀,作为自己的符瑞。

9 皇帝派金紫光禄大夫、武功人靳孝谟前往边疆各郡安抚招降,被梁师都俘获。靳孝谟极口诟骂,梁师都杀了他。二月,皇帝下诏,追赐靳孝谟爵位为武昌县公,谥号为“忠”。

10 唐朝开始制定租、庸、调赋税法,每个男丁交租谷米二石、绢帛二匹、棉花三两;除此以外,不得随意加收。 (租、庸、调是唐代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田租、身庸、户调三者合一的赋役制度。租即田租,庸则是力役,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

11 二月十六日,皇帝下诏:“诸皇族做官的,在同等官职中,地位在其他官员之上,没有做官的,免除徭役;每州设置宗师一人集中管理,居住区集中,不准与平民杂居。”

12 唐朝鸿胪少卿张俟德抵达凉国,李轨召集群臣廷议说:“唐朝天子,是我的堂兄,如今已正位于京邑。一姓不可自争天下,我想要去除自己的帝号,接受他的官爵,可以吗?”曹珍说:“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称王称帝者,何止一人!唐帝在关中,凉帝在河右,相互也不妨碍。况且已经做了天子,岂能自加贬黜!如果一定要以小事大,请依照萧察事奉魏国的前例。”李轨听从。二月二十八日,李轨派他的尚书左丞邓晓入见,奉书自称“皇从弟大凉皇帝臣轨”,而不接受唐朝官爵。皇帝怒,拘留邓晓,不放他回去,开始讨论兴师讨伐。

当初,隋炀帝杨广亲征吐谷浑,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以数千骑兵逃奔党项。隋炀帝立他在隋朝做人质的儿子慕容顺为主,让他统领余众;但是,未能进入他的国土,折返。后来赶上中原大乱,慕容伏允收复故地。李渊受禅之后,慕容顺从江都回到长安;皇帝遣使与慕容伏允和解,派他攻击李轨,许诺把慕容顺送还给他。慕容伏允喜,起兵攻击李轨,数次遣使入贡,请求放回慕容顺;皇帝遣送慕容顺回国。

13 闰二月,称楚帝的朱粲遣使请降;皇帝下诏,封朱粲为楚王,听任他自己设置官属,以便宜从事。

窦建德击败宇文化及,谒见隋王室

14 宇文化及以珍宝引诱沿海地区各变民首领;贼帅王薄率众跟从他,与他一起镇守聊城。

窦建德对他的部下们说:“我是隋民,隋帝是我的君主;如今宇文化及弑逆,就是我的仇人,我不可以不讨伐!”乃引兵直扑聊城。

淮安王李神通攻打聊城,宇文化及粮尽,请降,李神通不许。安抚副使崔世幹劝李神通接受他投降,李神通说:“军士们在野外作战日久,贼食尽计穷,攻克就在旦夕之间,我应当攻取以示国威,并且以缴获的玉帛慰劳战士;如果接受他投降,那用什么来做军赏呢?”崔世幹说:“如今窦建德军就要到了,如果宇文化及不能平定,内外受敌,我军会必败。能够不攻而下,取得功劳很容易,为什么要贪其玉帛而不接受他投降呢?”李神通怒,囚禁崔世幹于军中。既而宇文士及从济北运来补给,宇文化及军势稍稍振作起来,于是放弃了投降的打算。李神通督兵攻打,贝州刺史赵君德率先攀上城墙,李神通不愿意他得了首功,收兵不战。赵君德大声诟骂,被迫撤下,于是未能攻克。窦建德军将至,李神通引兵撤退。

窦建德与宇文化及连战多次,大破之;宇文化及再次退保聊城。窦建德纵兵四面急攻,王薄开门接纳。窦建德入城,生擒宇文化及;先谒见隋朝萧皇后,说话都称臣,素服哭隋炀帝尽哀;收缴传国玺及卤簿仪仗,抚慰隋朝百官,然后逮捕逆党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集合隋官观刑,将他们斩首,首级悬挂示众于军门之外。用槛车装载着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押送到襄国,斩首。宇文化及临死,并无余言,只是说:“我没有对不起夏王 (窦建德) !”

窦建德每次战胜克城,所得资财,全部分给将士,自己分文不取。他又不吃肉,常食蔬菜和糙米饭;妻子曹氏,不穿绸缎;所使唤的婢妾,才十几人。等击破宇文化及,得隋朝宫女数以千计,立刻全部遣散。窦建德任命隋朝黄门侍郎裴矩为左仆射,掌管官员选拔;兵部侍郎崔君肃为侍中,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右司郎中柳调为左丞,虞世南为黄门侍郎,欧阳询为太常卿。欧阳询,是欧阳纥之子。其余官吏,都随才授职,委以政事。其中有不愿留下、想要去关中或东都的,也听任他们自便,并发给路费、粮食,以兵士护送他们出境。隋朝骁果战士尚有近万人,也各自遣散,自由离开。窦建德又与王世充结好,遣使奉表于隋朝皇泰主;皇泰主封窦建德为夏王。窦建德起于群盗,虽建国,却没有文物法度;裴矩为他制定朝仪、律令,窦建德非常喜悦,经常向他咨询典礼。

【华杉讲透】

“只求最好”的心态是一种弊病

李神通嫉贤妒能,自然是他的大罪;不愿赵君德立功,竟然将要攻下的城池也不要了。再结合他之前不接受宇文化及投降,我们还要注意到他背后的一个决策思维——只求最好的结果,差一点儿都不要。这种思维是非常危险的,却也很常见。

只求最好,儒家把这种毛病叫“将迎意必”。即:主观臆断,一厢情愿,设定一个必然的预期,然后,达不到这个预期就不接受。《论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说,孔子没有“意必固我”四大毛病,主观臆断、期必、固执、执着于自我。期必,即期待事物必然会怎样。有一颗“期必心”,就是毛病。

正确的态度是,不期必;无可无不可,见好就收。不求最好,只求最不坏。永远不要追求最好的结果,而是确保最不坏的结果。如果追求最好,就会下不保底,反而承受巨大代价,遭受巨大损失;如果确保最不坏,首先筑牢了底线,其次可能上不封顶,得到超预期的结果。

读者仔细体会!

15 闰二月四日,皇帝考核群臣,以李纲、孙伏伽为第一。之后置酒高会,对裴寂等人说:“隋氏以主骄臣谄而亡天下,朕即位以来,每每虚心求谏。但是,只有李纲勉强算是尽了忠心,孙伏伽也可以算得上是坦诚耿直。其他人还是继续原来的风气,俯首低眉而已,岂是朕所盼望的吗?朕视卿如爱子,卿也当视朕如慈父。有言必尽,不要自己隐藏。”然后,下令抛弃君臣之间的拘束,极欢而罢。

【华杉讲透】

李渊想要虚心求谏,不在于是否苦口婆心地表白,也不在于在酒宴上不分上下,而在于他平时的行为。如果进谏能够被接受,进谏的人能够得到赏赐,谏言自然蜂拥而至。每个人都想影响皇帝,每个皇帝也都受人影响,只是看你吸引的是什么人而已。杨广骄傲,看谁都不如自己,谁的话都不听,他就不受身边人影响吗?所谓“主骄臣谄”,他就受一些谄媚的奸臣影响而已。没有人生活在真空中,没有人能做到完全不受他人影响;只是我们可以主动选择受什么人影响。

16 李渊派前御史大夫段确出使朱粲。

17 当初,李渊在隋朝时任殿内少监,宇文士及为尚辇奉御,李渊与他关系友善。宇文士及跟从宇文化及到黎阳,李渊亲笔写信召他,宇文士及秘密派家童走小道到长安,又通过使者进献金环 (环,谐音“还”,意思是我会回来) 。宇文化及到了魏县,兵势越来越窘迫,宇文士及劝他归降唐朝,宇文化及不听;内史令封德彝建议宇文士及到济北征督军粮,以观望时局变化。宇文化及称帝,立宇文士及为蜀王。宇文化及死,宇文士及与封德彝从济北来降。当时宇文士及的妹妹为李渊的昭仪,于是授给他的官职为上仪同。李渊认为封德彝是隋室旧臣,而且谄巧不忠,狠狠地讥讽、斥责他,将其遣返回旅舍。封德彝于是献上秘策,李渊喜悦,马上拜其为内史舍人,不久又升任侍郎。

18 闰二月十四日,隋朝夷陵郡丞、安陆人许绍率黔安、武陵、澧阳等郡来降。许绍幼年时与皇帝是同学;皇帝下诏,任命许绍为峡州刺史,赐爵安陆公。

19 闰二月十六日,皇帝任命徐世勣为黎州总管。

20 闰二月十七日,骠骑将军张孝珉以精兵百人袭击王世充占有的汜水城,进入外城,凿沉米船一百五十艘。

秦叔宝等王世充旧部入李世民麾下

21 闰二月十九日,王世充攻击穀州。王世充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程知节为将军,待他们都很优厚。但是二人十分厌恶王世充的诈伪,程知节对秦叔宝说:“王公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喜欢赌咒发誓,这是老巫婆的做派,岂是拨乱之主!”王世充与唐兵战于九曲,秦叔宝、程知节都在军阵中,与其部下数十骑兵,向西奔驰一百余步,下马跪拜王世充说:“我们蒙荷您的特殊礼遇,深思报效;但是您性格猜忌,喜欢听信谗言,不是我们的托身之所,如今不能再事奉您了,请允许我们从此告辞。”于是一跃上马,投降唐军;王世充也不敢追击。

皇上派他们去事奉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一向听闻他们的声名,厚礼相待,任命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知节为左三统军。当时王世充骁将又有骠骑将军、武安人李君羡,征南将军、临邑人田留安,也厌恶王世充的为人,率众来降。李世民让李君羡在自己左右,任命田留安为右四统军。

【华杉讲透】

谎话也无法掩盖气度狭小

王世充这种人,他的价值观就一个字——骗,再加一个字——哄骗。前面崔孝仁说他“为儿女之态以悦下愚”;现在对秦叔宝、程知节这样的“上智”——上等智识的人,他也是赌咒发誓,满嘴跑火车,以至于他虽然对秦、程二人很优厚,二人却称他为“老巫婆”,对他极度鄙视。

为什么呢,就是他“器度浅狭”,没有器局、没有气度,太浅薄、太狭隘。浅狭的人无法哄骗宽广的人,因为他的格局比你大,你的每一点心思,他都“如见其肺肝然”,看你如同透明。所以秦、程二人不跟王世充废话,理直气壮地“临阵投敌”。王世充被人戳穿之后,他也垂头丧气,不敢相逼。这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

22 王世充把李育德的哥哥李厚德囚禁在获嘉;李厚德与其守将赵君颖驱逐殷州刺史段大师,献出城池降唐。皇上任命李厚德为殷州刺史。

23 窦建德攻陷邢州,抓获唐朝任命的邢州总管陈君宾。

24 皇帝派殿内监窦诞、右卫将军宇文歆协助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镇守晋阳。窦诞,是窦抗之子,娶皇帝的女儿襄阳公主为妻。

李元吉性格骄侈,奴客婢妾数百人。他喜欢让他们披上盔甲,以攻战为游戏,前后死伤甚众,李元吉自己也曾受伤。他的乳母陈善意苦谏,李元吉酒醉之后大怒,命壮士将她殴杀。李元吉又性好田猎,载着捕兽工具三十余车,曾说:“我宁肯三天不吃饭,也不能一天不打猎。”曾经与窦诞游猎,蹂践别人庄稼。又放纵左右抢夺民物,当街射人,观察他能不能避开飞箭。夜里,大开府门出去,奸淫民间妇女。百姓愤怨。宇文歆屡谏不听,于是上表向皇帝报告。

闰二月二十二日,李元吉被免官。

25 闰二月二十三日,陟州刺史李育德攻下王世充河内村落堡寨三十一所。

闰二月二十五日,王世充派他哥哥的儿子王君廓入侵陟州;李育德将他击退,斩首一千余级。李厚德回家探视父母疾病,留李育德镇守获嘉;王世充集中军队攻打他,闰二月二十七日,城陷,李育德及弟三人全部战死。

26 闰二月二十九日,变民首领李公逸献出雍丘投降唐朝,被拜为杞州总管,任命他的族弟李善行为杞州刺史。

27 隋朝吏部侍郎杨恭仁,跟从宇文化及到河北;宇文化及败后,魏州总管元宝藏俘获他,闰二月二十九日,送到长安。皇帝与他有旧交,拜他为黄门侍郎,不久任命为凉州总管。杨恭仁一向熟习边事,通晓羌、胡内情,汉民和夷人都很悦服,自葱岭以东,都入朝进贡。

28 突厥始毕可汗率其部众渡过黄河抵达夏州,梁师都发兵与他会师,将骑兵五百配给刘武周,打算越过句注入寇太原。不巧始毕可汗去世,儿子什钵苾年幼,不可立,立其弟俟利弗设为处罗可汗。处罗可汗任命什钵苾为尼步设,让他居住在东边,正在幽州之北。之前,皇帝派右武侯将军高静携带金银,出使始毕可汗;走到丰州,听闻始毕去世,皇帝下令,将金银保存在所在地方官府仓库。突厥听闻后非常愤怒,准备入侵;丰州总管张长逊派高静携带金银出塞,作为朝廷致送的奠仪,突厥才撤退。

29 三月一日,梁师都入寇灵州,长史杨则将他击退。

30 三月三日,王世充入寇穀州,刺史史万宝迎战不利。

31 三月三日,隋朝北海通守郑虔符、文登县令方惠整及东海、齐郡、东平、任城、平陆、寿张、须昌贼帅王薄等都献出其地,前来投降唐朝。

32 王世充入寇新安时,对外表面上是为隋朝攻取土地,实际上召文武官员中依附自己的人商议受禅之事。李世英坚决反对,说:“四方之人之所以奔驰以归附东都,就是因为认为您能中兴隋室。如今九州之地,还未能扫清一州,就正位号,称皇帝,恐怕远方的人都要叛离了!”王世充说:“你说得对!”长史韦节、杨续等说:“隋氏气数已尽,这是很明显的了。非常之事,不可与常人商议。”太史令乐德融说:“去年长星出现,正是除旧布新的征兆;今年的岁星在角、亢。亢,对应着郑国地区。如果不赶快顺应天道,恐怕王气衰息。”王世充听从。外兵曹参军戴胄对王世充说:“君臣如同父子也,休戚与同,明公不如竭忠徇国,则家国俱安。”王世充假意称善,把他遣送出门。王世充讨论接受九锡,戴胄又坚决谏止;王世充怒,外放他为郑州长史,让他与侄子王行本镇守虎牢。于是派段达等对皇泰主说,请加王世充九锡。皇泰主说:“郑公最近平定李密,已拜为太尉,自那以后,并没有什么特殊功绩,等天下稍平,再讨论也不晚。”段达说:“太尉想要。”皇泰主瞪着段达说:“随你!”

三月十二日,段达等以皇泰主诏书,命王世充为相国,假黄钺,总揽百官,晋爵为郑王,加九锡,郑国设置丞相以下官员。

33 当初,宇文化及任命前隋朝大理卿郑善果为民部尚书。郑跟着到了聊城,为宇文化及督战,被流箭射中。窦建德攻克聊城后,王琮俘虏了郑善果,斥责他说:“你是名臣之家,隋室大臣,奈何为弑君之贼效命,以致苦战受伤,到如此地步!”郑善果大为羞惭,要自杀;宋正本飞驰前往,将他救下。窦建德对他也不搭理,于是他只好出奔相州;淮安王李神通将他送到长安。三月十三日,李善果抵达,皇帝优礼他,拜为左庶子、检校内史侍郎。

34 齐王李元吉发动并州父老到长安宫门前,要求他们挽留自己;三月十五日,再次任命李元吉为并州总管。

35 三月十九日,淮南五州都遣使来降。

36 三月二十二日,刘武周入寇并州。

37 三月二十三日,营州总管邓暠攻击高开道,将他击败。

38 三月二十五日,王世充派部将高毘入寇义州。

39 东都道士桓法嗣献上一本《孔子闭房记》给王世充,说:“相国当代隋为天子。”王世充大悦,任命桓法嗣为谏议大夫。王世充又捕捉各种飞鸟,在绸缎上写上各种符命,系在鸟脖子上,然后放生。有抓到鸟来献上的,也拜官爵。于是段达传达皇泰主的命令,加授王世充特殊礼遇。王世充奉表,三次辞让;百官劝进,在都堂设立座位。纳言苏威年老,王世充特别批准他不必朝见。因为苏威是隋氏重臣,王世充想要用他的名义向士民炫耀,每次劝进,必定把苏威的名字排在第一个。到了接受殊礼之日,扶苏威班位于百官之上;然后南面正坐,接受叩拜。

40 夏,四月,刘武周率领突厥军,驻扎在黄蛇岭,兵锋很盛。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带领步兵一百人去做试探性攻击;张达推辞说兵太少,不能去;李元吉强迫他去,之后全军覆没。张达愤恨,四月二日,引导刘武周袭击榆次,攻陷。

41 散骑常侍段确,嗜酒,奉诏在菊潭慰劳朱粲。四月三日,乘醉侮辱朱粲。随后朱粲屠杀了菊潭全城的居民,投奔王世充;王世充任命他为龙骧大将军。

王世充篡皇泰主位

42 王世充令长史韦节、杨续等及太常博士、衡水人孔颖达,制定禅代礼仪;派段达、云定兴等十余人入奏皇泰主说:“天命不常,郑王功德甚盛,愿陛下遵从尧舜的事迹。”皇泰主敛膝起身,双手据案,怒道:“天下,是高祖之天下,如果隋祚未亡,这话不须出口;如果天命已改,何烦禅让!你们有的是我曾祖父的旧臣,有的高居台鼎高位,既有此言,朕复何望!”颜色凛冽,在廷者皆流汗。皇泰主退朝,对着太后哭泣。王世充又派人对他说:“如今海内未宁,需要立一个年长的君主;等四方安集,再让您复辟,我一定遵从之前的誓言。”

四月五日,王世充声称奉皇泰主命,禅位于郑王。派他的哥哥王世恽将皇泰主幽禁于含凉殿。虽然王世充三次上表推辞,又有三次皇泰主的回复敦劝,但皇泰主根本都不知道这些事。王世充派诸将引兵入清宫城,又派法师以桃木煮水,洒到宫禁和各衙门,以驱除邪气。

43 隋朝将帅、郡县官员及变民首领投降唐朝的,前后相继。皇帝李渊下诏,任命王薄为齐州总管,伏德为济州总管,郑虔符为青州总管,綦公顺为淮州总管,王孝师为沧州总管。

44 四月六日,唐朝派大理卿、新乐人郎楚之安抚山东,秘书监夏侯端安抚淮左。

45 四月七日,王世充备法驾入宫,即皇帝位。四月八日,大赦,改年号为开明。

46 四月九日,隋朝御卫将军陈稜献出江都,投降唐朝;皇帝任命陈稜为扬州总管。

47 四月十日,王世充立儿子王玄应为太子,王玄恕为汉王,其余兄弟宗族十九人都封王。奉皇泰主为潞国公。以苏威为太师,段达为司徒,云定兴为太尉,张仅为司空,杨续为纳言,韦节为内史,王隆为左仆射,韦霁为右仆射,齐王王世恽为尚书令,杨汪为吏部尚书,杜淹为少吏部,郑颋为御史大夫。王世恽,是王世充的哥哥。

王世充又任命国子助教、吴人陆德明为汉王师傅,令王玄恕到他家里行拜师礼。陆德明引以为耻,服下巴豆散 (泻药) ,卧床称病。王玄恕进去,跪在床下;陆德明当着他面腹泻,竟不跟他说话。陆德明名陆朗,以字行世。

王世充在宫阙下及玄武门等数处都设立坐榻,流动办公,亲自接受章表。或者轻骑游历街市,也不清道,百姓只是避开在路边而已。王世充按辔徐行,对他们说:“以前天子深居九重宫殿之中,对民间的事情完全不了解。如今我王世充并非贪图天位,只是想要救恤时危,就像一州刺史一样,要亲自处理民政,当与士庶共评朝政。我还担心宫门有禁限,所以在门外设坐听朝,你们应该各自陈述实情。”又下令在西朝堂接纳申冤,东朝堂接纳直谏。于是献策上书者每天都有数百起,事情既多又烦琐,没法看完;数日之后,王世充就不再出宫了。

【华杉讲透】

程知节说王世充儿女之态,又喜欢赌咒发誓,像个老巫婆。王世充对杨侗的誓言,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逼着杨侗禅位给他,还发誓说等我平定天下,就让你复辟。这种誓言一般人说不出来,因为太荒唐,太没有可信度了,怎么也说不出口。但是王世充无所谓,他张嘴就来,什么鬼话都能说。他这种人,就是骗得一时算一时,混过一秒算一秒。他的特长,就是不要脸。

篡位之后,流动办公,跟老百姓说了各种鬼话,这是儿女之态;之后发现弄不了,就躲在宫里不出来了。王世充的龌龊,真是跃然纸上。

48 窦建德听闻王世充自立为帝,于是与他绝交;自己也开始建立天子旌旗,出宫时戒严,回宫时清道,下书称“诏”,追谥隋炀帝为闵帝。齐王杨暕死时,有遗腹子杨政道,窦建德立他为郧公;但窦仍然依靠突厥势力,以壮其兵势。嫁给突厥可汗的隋朝义成公主遣使迎接萧皇后及南阳公主,窦建德派骑兵一千余人护送,又把宇文化及的首级献给义成公主。

49 四月十八日,刘武周包围并州,齐王李元吉将他击退。

四月二十日,皇帝下诏,命太常卿李仲文将兵救援并州。

50 王世充的将军丘怀义居于门下内省,召越王王君度、汉王王玄恕、将军郭士衡与妓妾们挤在一起饮酒赌博,侍御史张蕴古弹劾。王世充大怒,令散手 (宫廷卫士) 抓捕王君度、王玄恕,各打了几十个耳光;再带到东上阁,各打数十棍。对丘怀义、郭士衡则不问。赏张蕴古绸缎一百段,升任太子舍人。王君度,是王世充哥哥的儿子。

王世充每次听朝,殷勤教诲晓谕,言辞重复,千端万绪;侍卫之人不胜倦弊,百官奏事,也都累得听不下去。御史大夫苏良进谏说:“陛下话太多而没有要领,只要说结论就可以了,何必说这么多!”王世充默然良久,也不责罚苏良。但是王世充性格如此,始终不能改。

【华杉讲透】

骗子的特点

骗子的特点,就是话多。因为他脑子里并没有真东西,只想糊弄人,又不知道哪句话能起作用,只觉得嘴不能停。一边敷衍着一边思考下一句,往往两头“探讨”,说一些关切或者“善意的”担心,但始终不说明确结论,满嘴跑火车,就是这个意思。公司会议上这种人也不少,很典型,他没有真本事,对事情没什么判断,说话只是为了塑造和维护自己的“形象”。王世充这不单是性格,还是骗子的“职业习惯”。

51 王世充数次攻打伊州,总管张善相拒战;张善相粮尽,援兵不至,四月二十五日,城池陷落,张善相极口诟骂王世充而死。皇帝听闻,叹息说:“我负善相,善相不负我!”赐给他的儿子爵位为襄城郡公。

52 五月,王世充攻陷义州,又入寇西济州。皇帝派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将兵救援。

李轨兵败伏诛,河西平定

53 凉帝李轨的部将安修仁的哥哥安兴贵,在长安做官,上表自请去游说李轨,让他明白祸福利害。皇帝说:“李轨仗恃自己有兵,又居于险要地形,联结吐谷浑、突厥,我要兴兵攻击,还担心拿不下来,岂是你口舌所能说下的吗?”安兴贵说:“臣家在凉州,几代都是豪门望族,为汉民、夷人所依附;我弟弟安修仁,也为李轨所信任,安家子弟掌握机要的数以十计。臣前往游说,李轨能听臣的固然好,如果他不听,我在他身边下手,也更容易!”皇帝于是派他前去。

安兴贵到了武威,李轨任命他为左右卫大将军。安兴贵找机会对李轨说:“凉地不过千里,土薄民贫。今唐起太原,取函秦,主宰了中原。战必胜,攻必取,此是天启,并非人力。不如举河西归附,那么当年窦融的功绩又能在今日重现了!”李轨曰:“我占据坚固的山河,他虽强大,又能奈我何?你从唐来,只是来为唐游说罢了。”安兴贵道歉说:“臣听闻,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臣全家受陛下荣禄,怎肯附唐!只是报告我愚昧的思虑,可否在陛下而已。”于是退下,与安修仁秘密联结诸胡起兵攻击李轨;李轨出战而败,退城自守。安兴贵绕城呼喊说:“大唐派我来诛杀李轨,敢帮助他的,夷灭三族!”城中人争相出城投奔安兴贵。李轨计穷,与妻、子登玉女台,置酒为别。五月十三日,安兴贵逮捕李轨,奏报朝廷,河西全部平定。李轨的使者邓晓在长安,舞蹈称庆,皇帝说:“你为人使臣,听闻国亡,不悲而喜,以求媚于朕。不忠于李轨,肯为朕所用吗?”于是对他终身不予录用。

【华杉讲透】

“投机取巧”不如“随遇而安”

邓晓这叫“用力过猛”。凉州平定,你又没什么功劳,拥护就是了,拥护得太热烈,反而令人生厌。邓晓欢呼雀跃,对皇帝没有价值,因为凉州人都已经选择跟安兴贵而不跟李轨,不需要他邓晓热烈拥护来带头。人要么立功名,取富贵,如安兴贵;要么随遇而安,尽自己本分。不要投机取巧钻营,像邓晓那样嘴脸丑恶。

李轨到了长安,与他的子弟一起伏诛。朝廷任命安兴贵为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凉国公,赐绸缎一万段;安修仁为左武候大将军、申国公。

54 隋末,离石胡人刘龙儿拥兵数万,自号刘王,封他的儿子刘季真为太子。后来,虎贲郎将梁德攻击并斩杀了刘龙儿。到这一年,刘季真与弟弟刘六儿再次举兵为乱,引导刘武周部众攻陷石州,杀刺史王俭。刘季真自称突利可汗,封刘六儿为拓定王。刘六儿遣使请降;皇帝下诏,任命他为岚州总管。

55 五月十五日,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左武候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等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其太尉、尚书令、雍州牧、陕东道行台官职保留如故。派遣黄门侍郎杨恭仁安抚河西。

56 五月十九日,刘武周攻陷平遥。

57 五月二十六日,梁州总管、山东道安抚副使陈政为麾下所杀;麾下带着他的首级投奔王世充。陈政,是陈茂之子。

58 王世充因为礼部尚书裴仁基及其子左辅大将军裴行俨有威名而猜忌他们。裴仁基父子也知道,心中不能自安,于是与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宇文儒童的弟弟、尚食直长宇文温,散骑常侍崔德本等密谋,要杀死王世充及其党羽,重新尊立皇泰主;事情泄露,全都被夷灭三族。齐王王世恽对王世充说:“宇文儒童等谋反,正是因为皇泰主还活着,不如早日把他铲除。”王世充听从,派哥哥的儿子、唐王王仁则及家奴梁百年鸩杀皇泰主。皇泰主说:“请再向太尉请示,按他过去的誓言,不应至此。”梁百年想要替他转达,王世恽不许;皇泰主又请与皇太后辞决,也不许。于是皇泰主摆设香案,焚香礼佛,说:“愿自今以往,不再生于帝王家!”随即喝下毒药;因不能立死,以绢帛缢杀。谥号为恭皇帝。

王世充任命他的哥哥、楚王王世伟为太保,齐王王世恽为太傅、兼领尚书令。

59 六月三日,窦建德攻陷沧州。

60 当初,易州贼帅宋金刚,有部众一万余人,与魏刀儿联结。魏刀儿为窦建德所灭;宋金刚救援,战败,率众四千人向西投奔刘武周。刘武周听闻他善于用兵,得到他,非常喜悦,称他为宋王,将军事全交给他,并把自己的家产分出一半给他。宋金刚也用心结交,与自己的妻子离婚,娶了刘武周的妹妹;并建议刘武周夺取晋阳,南向以争天下。刘武周任命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派他将兵三万,入寇并州。

六月十日,刘武周进逼介州,和尚道澄以佛幡将士兵缒送入城,于是攻陷介州。皇帝下诏,命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行军总管李仲文迎击。刘武周的部将黄子英往来雀鼠谷,数次以轻兵挑战;双方士兵刚刚接触,黄子英就假装败走——如此三次,姜宝谊、李仲文全军追击;伏兵发,唐兵大败。姜宝谊、李仲文都被俘虏,既而又一起逃回,皇帝再次派遣二人将兵攻击刘武周。

61 六月十二日,突厥遣使来告始毕可汗之丧;皇帝举哀于长乐门,废朝三日,下诏命百官到宾馆向使者吊唁。又派内史舍人郑德挺向处罗可汗吊唁,赠给奠仪绸缎三万段。

62 皇帝以刘武周入寇为忧,右仆射裴寂自告奋勇前往拒战。六月二十六日,皇帝任命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讨伐刘武周,授以全权。

63 秋,七月,朝廷开始设置十二军,把关内诸军府分别配备给各军,都取天星为名,以车骑府统领。每军设大将、副将各一人,由向有威名的人担任,平时耕田,战时出征。由此兵马精强,所向无敌。

64 海岱贼帅徐圆朗献出数州之地请降,被拜为兖州总管,封鲁国公。

65 王世充派部将罗士信入寇穀州;罗士信率其部众一千余人前来投降唐朝。之前,罗士信跟从李密攻击世充,兵败,被王世充俘虏;王世充厚礼他,与他同寝同食。既而又得到邴元真等,王世充对待他们跟罗士信一样;罗士信引以为耻。罗士信有骏马,王世充哥哥的儿子、赵王王道询想要,罗士信不给,王世充强夺了他的马、赐给王道询;罗士信怒,所以来降。皇帝听闻其来,非常喜悦,遣使迎接、慰劳,赏赐绸缎五千段,供应粮食给他的部队,任命罗士信为陕州道行军总管。

王世充的左龙骧将军、临泾人席辩与同级将领杨虔安、李君义都率所部来降。

66 七月十日,王世充派部将郭士衡入寇穀州,被刺史任瓌打得大败,士卒几乎全部被俘虏或斩首。

七月十八日,行军总管刘弘基派部将种如愿袭击王世充的河阳城,摧毁其黄河大桥而还。

67 七月十九日,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高昌王麹伯雅各自遣使入贡。

当初,西突厥曷娑那可汗入朝于隋,被隋朝扣留;国人立他的叔父为汗,号射匮可汗。射匮是达头可汗的孙子,即位之后,开疆拓土,东至金山,西至西海,于是与北突厥为敌,建王庭于龟兹北边的三弥山。射匮去世后,弟弟统叶护继位。统叶护勇而有谋,向北兼并了铁勒部落,拥有战斗部队数十万人,占据乌孙故地,又将王庭迁移到石国以北的千泉;西域诸国都臣服于他,统叶护各遣吐屯 (监察官) 监管,督促征收赋税。

68 七月二十五日,宋金刚入寇浩州,十天后撤退。

69 八月一日,酅公 (废帝杨侑,时年十五岁) 薨逝,谥号为隋恭帝;没有后代,由远房堂侄杨行基继承爵位。

70 窦建德将兵十余万向洺州进发,淮安王李神通率诸军退保相州。八月三日,窦建德兵抵达洺州城下。

71 八月十日,唐朝将军秦武通军抵达洛阳,击败王世充部将葛彦璋。

72 八月十一日,窦建德攻陷洺州,总管袁子幹投降。八月十九日,窦建德引兵向相州进发;淮安王李神通听闻,率诸军前往黎阳,投奔李世勣。

73 梁师都与突厥联军数千骑兵入寇延州,行军总管段德操兵力不足以抵挡,紧闭城门不战;等到梁师都稍微懈怠,九月一日,段德操派副总管梁礼带兵出击。梁师都与梁礼激战正酣,段德操带领轻骑竖立着众多旗帜,掩击其后,梁师都军崩溃;追击二百余里,击破其魏州,俘虏男女二千余口。段德操,是段孝先之子。

74 萧铣派部将杨道生入寇峡州,被刺史许绍击破。萧铣又派部将陈普环率水军西上峡州,计划夺取巴、蜀。许绍派儿子许智仁及录事参军李弘节等追击到西陵,大破陈普环军,生擒陈普环。萧铣派兵戍防安蜀城及荆门城。

之前,皇帝派开府李靖到夔州对付萧铣。李靖到了峡州,被萧铣阻遏,很久不得前进。皇帝对他的迟滞非常愤怒,秘密下敕令许绍将他斩首;许绍爱惜李靖的才干,为他上奏求情,得以赦免。

75 九月四日,窦建德攻陷相州,杀刺史吕珉。

76 民部尚书、鲁公刘文静,自认为才略、功勋都在裴寂之上,而位居其下,心中愤愤不平。每次廷议,裴寂赞同的,刘文静必定反对;他还数次侵侮裴寂,由此两人有了矛盾。刘文静与弟弟、通直散骑常侍刘文起饮酒,酒酣,怨愤,拔刀击柱说:“一定要斩下裴寂首级!”刘文静家中数次发生怪事,刘文起召巫师在星空下披头散发,口衔利刀,作法镇邪除妖。刘文静有一个小妾不受宠,指使她的哥哥上书告发刘文静。皇帝将刘文静交给有司,派裴寂、萧瑀审案。刘文静说:“起义之初,我就是司马,地位和声望与长史 (裴寂) 略同。如今裴寂为仆射,住着最好的宅第;而我的官位和得到的赏赐却跟众人没什么分别。我东西征讨,老母留在京师,连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确实是有怨望之心,喝醉了就发怨言,不能克制自己。”皇帝对群臣说:“观刘文静此言,谋反是明明白白的了。”李纲、萧瑀都声明说刘文静绝对没有反意,秦王李世民为他坚决请求说:“当初在晋阳,是刘文静先定非常之策,才告诉裴寂知道;而等到后来攻克京城,两人的地位和待遇相差悬殊,刘文静心怀怨恨是有的,但他绝对不敢谋反。”裴寂对皇帝说:“文静才略确实是超过常人,性格又粗略轻险;如今天下未定,留下他必有后患。”皇帝一向亲近裴寂,沉吟良久,最终采纳了裴寂的意见。九月六日,刘文静及刘文起都被处死,没收全部家产。

【华杉讲透】

刘文静之死的五个教训

刘文静的五个教训:

一是攀比。他非要跟裴寂比,盯着裴寂比,觉得他和裴寂差不多,在隋朝就一起混的哥们儿,又一起跟着李渊起义的,他就跟裴寂比较上了。这种毛病很普遍,跟朋友比,跟同学比,跟一起起步的同事比,他比我过得好,我就受不了!最终心理失衡。

二是“不公平幻觉”。这是一种社会学现象,每个人都有不公平幻觉,因为每个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贡献,拿得少的当然觉得不公平;拿得多的,则会觉得跟别人差距还不够大,觉得老板搞大锅饭!

三是应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首先你跟皇帝没那么亲,其次你光看到自己的功劳,薛举之战,刘文静违反李世民军令,以致战败,损兵折将,被削职为民,这又怎么算?

四是不能等待。裴寂跟李渊好,因为当年他在隋朝做晋阳宫监时,就能冒着杀头危险,把宫女送给李渊享用,他俩是一起狎昵的兄弟。而刘文静跟李世民好,起义之前,刘文静就认为李世民是天纵之才,是刘邦、曹操一流的人物;而裴寂对他这个惊人的评价根本不以为然。所以,刘文静只需要等到李世民登基,他的待遇就会超过裴寂。事实上也是这样,李世民后来给他平反,并让他的牌位配享高祖庙,给了最高荣誉。

五是临死也不明白。刘文静临刑前,抚胸哀叹说:“高鸟尽,良弓藏,真是这样啊!”他的死,跟高鸟尽、良弓藏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他怨恨皇帝,皇帝当然已经对他很厌烦;他又仇恨裴寂,裴寂根本没得罪他,只是皇上对裴寂比对他好。他还发誓要杀了裴寂,那裴寂当然要他先死。至于他是不是“良弓”、有没有谋反,皇帝和裴寂根本不关心,就杀了他图个清净,因为他实在是太让人心烦了。

李子通称帝,杜伏威降唐

77 沈法兴既攻克毘陵,认为江、淮以南可以指麾而定,于是自称梁王,定都毘陵,改年号为延康,设置百官。沈法兴性格残忍,专尚威刑,将士有小过,即刻斩首,由此部下们都怨恨而有叛离之心。

当时杜伏威占据历阳,陈稜占据江都,李子通占据海陵,都有夺取江南之心。沈法兴军数次战败,正巧李子通包围陈稜于江都,陈稜送人质、求救于沈法兴及杜伏威;沈法兴派他的儿子沈纶将兵数万,与杜伏威一起救援。杜伏威军驻扎在清流,沈纶军驻扎在扬子,相距数十里。李子通的纳言毛文深献策,招募江南人,假扮成沈纶兵,夜袭杜伏威营;杜伏威怒,也遣兵袭击沈纶。于是二人相疑,谁也不敢先前进。李子通得以集中全部精锐进攻江都,成功攻克,陈稜逃奔杜伏威。李子通进入江都,纵兵攻击沈纶,大破之,杜伏威也引兵撤退。

李子通即皇帝位,国号吴,改年号为明政。丹阳贼帅乐伯通率众一万余人投降,李子通任命他为左仆射。

78 杜伏威向唐朝请降;朝廷任命杜伏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

79 裴寂到了介休,宋金刚守城拒战。裴寂驻军于度索原,营中饮山涧溪水,宋金刚在上游将溪流截断,唐军士卒渴乏。裴寂想要移营到有水的地方,宋金刚纵兵攻击,裴寂军崩溃,几乎不剩一人;裴寂飞驰一天一夜,逃到晋州。之前,刘武周屡次派兵攻打西河,浩州刺史刘赡拒战;李仲文引兵增援,与刘赡共守西河。等到裴寂战败,自晋州以北城镇全部陷落,只有西河还在。姜宝谊又被宋金刚俘虏,密谋逃归,被宋金刚杀死。裴寂上表谢罪;皇帝安慰他,再派他镇抚河东。

刘武周进逼并州,齐王李元吉骗他的司马刘德威说:“你以老弱守城,我带强兵出战。”九月十六日,李元吉夜里出兵,携带妻妾抛弃并州逃回长安。李元吉刚刚离去,刘武周兵已至城下,晋阳土豪薛深打开城门,接纳刘武周。皇帝听闻,大怒,对礼部尚书李纲说:“元吉幼弱,不懂时事,所以派窦诞、宇文歆辅佐他。晋阳强兵数万,粮食够支持十年,是兴起王业的基地,却在一天之间就抛弃了。我听说是宇文歆的主意,我要斩了他!”李纲说:“大王年少骄逸,窦诞毫无规谏,又替他掩护,使士民愤怨,今日之败,是窦诞之罪。宇文歆有进谏,大王不听,他马上就上奏皇上,他是忠臣啊!怎么能杀他?!”第二天,皇帝召李纲入宫,升御座说:“我因为有了你,所以没有滥施刑罚。是元吉自己不好,不是二人所能禁止的。”连同窦诞一起赦免。卫尉少卿刘政会正巧在太原,被刘武周俘虏,刘政会秘密派人奉表汇报刘武周形势。

刘武周占据太原,派宋金刚攻打晋州,攻破,俘虏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刘弘基逃归。宋金刚进逼绛州,攻陷龙门。

80 西突厥曷娑那可汗与北突厥有怨;曷娑那在长安,北突厥派来使者,要求朝廷诛杀曷娑那;皇帝不许。群臣都说:“保一人而失一国,必为后患!”秦王李世民说:“人家走投无路来投奔我们,杀之不义。”皇帝迟疑良久,不得已,九月二十一日,引曷娑那于内殿宴饮,既而送到中书省,纵容北突厥使者杀了他。

81 礼部尚书李纲兼领太子詹事,太子李建成开始时对他非常礼敬。时间长了,太子渐渐亲昵小人;又嫉妒秦王李世民功高,颇相猜忌。李纲屡谏不听,于是请求退休。皇帝骂他说:“你给何潘仁都当过长史,还耻于给朕做尚书吗?我正要派你辅导建成,你却坚决求去,为什么?”李纲顿首说:“何潘仁,是贼,总是要妄杀人。但是,臣谏之即止。给他做长史,可以无愧。陛下创业明主,臣不才,向陛下进言,就像把水泼在石头上一样 (一点儿也不吸收) ;跟太子进言,也是一样。臣何敢久污朝廷,又侮辱东宫呢?”皇帝说:“我知道你是直士,你还是勉强留下,辅佐吾儿吧。”九月二十三日,任命李纲为太子少保,尚书、詹事职务保留如故。李纲又上书谏太子饮酒无节,及相信谗言,疏离骨肉。太子不悦,而所为如故。李纲郁郁不得志,本年,坚称老病,辞职;皇帝下诏,解除尚书职务,仍为少保。

82 淮安王李神通派慰抚使张道源镇守赵州。九月二十五日,窦建德攻陷赵州,抓获总管张志昂及张道源。窦建德因为二人及邢州刺史陈君宾不早投降,要杀他们。国子祭酒凌敬进谏说:“人臣各为其主,他坚守不下,这是忠臣。如今大王杀他们,何以勉励群下呢?”窦建德怒道:“我到了城下,他尚且不降;力屈就擒,怎么能放过他们?!”凌敬说:“如今大王派大将高士兴在易水拒战罗艺;罗艺刚到,高士兴就投降了,大王之意以为如何?”窦建德于是醒悟,即刻下令释放他二人。

83 九月三十日,梁师都再次入寇延州。段德操将他击破,斩首二千余级;梁师都仅带骑兵一百余人遁去。段德操以功拜为柱国,赐爵平原郡公。鄜州刺史、鄜城壮公梁礼战死。

84 冬,十月四日,加授凉州总管杨恭仁为纳言;赐幽州总管、燕公罗艺姓李氏,封燕郡王。

十月六日,李艺击破窦建德于衡水。

85 十月八日,皇帝李渊任命左武候大将军庞玉为梁州总管。当时集州僚人造反,庞玉讨伐;僚人据险自守,军队无法前进,粮食将尽。在军中已经汉化的熟僚与造反者都是邻里亲党,都纷纷说战乱平定不了,请庞玉还师。庞玉扬言说:“秋谷将熟,百姓不得收刈,一切供军。不平贼,我不回。”闻者大惧,说:“大军不去,我们都将饿死。”于是熟僚中的勇士进入敌营,与自己的亲友密谋,斩其渠帅而降;余党都溃散。庞玉追讨,将僚人全部平定。

86 刘武周部将宋金刚进攻浍州,攻陷,军势甚锐。裴寂性格怯懦,无将帅之略;只是不断派出使者,催促虞、泰二州集中百姓进入城堡,并焚毁他们积聚的粮食、物资,坚壁清野。百姓惊扰怨恨,都想去做强盗。夏县百姓吕崇茂聚众自称魏王,以响应刘武周;裴寂去讨伐,反被击败。皇帝下诏,命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等将兵讨伐。

当时隋朝残余将领王行本还占据蒲反,仍不屈服,也与刘武周相呼应,关中震骇。皇帝出手敕说:“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应该放弃黄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秦王李世民上表说:“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给臣精兵三万,必定殄灭刘武周,光复汾、晋。”皇帝于是征发全部关中兵,以增加李世民所统率的兵力,派他攻击刘武周。十月二十日,皇帝亲自到华阴,在长春宫为李世民饯行。

87 窦建德引兵向卫州挺进。窦建德每次行军,常分为三路:辎重、细弱居中央,步骑兵夹左右,相距三里左右。窦建德自己带着一千骑兵前行,过黎阳三十里,李世勣派骑将丘孝刚率二百骑兵侦察。丘孝刚骁勇,善长马槊,与窦建德遭遇,即刻发起攻击;窦建德败走。右方兵救援,击斩丘孝刚。窦建德怒,还师攻打黎阳,攻克,俘虏淮安王李神通、李世勣的父亲李盖、魏徵及皇帝的妹妹同安公主。唯有李世勣带数百骑兵渡河逃走。过了数日,由于他父亲的缘故,李世勣回去找窦建德投降。卫州听闻黎阳陷落,也投降了。窦建德任命李世勣为左骁卫将军,派他镇守黎阳;把他的父亲李盖带在身边作为人质。窦建德任命魏徵为起居舍人。滑州刺史王轨的奴仆杀了王轨,带着他的首级来向窦建德投降。窦建德说:“奴杀主,大逆,我为什么要接受?!”立刻下令斩了奴仆,将王轨首级送回滑州。吏民感悦,即日请降。于是其旁州县及变民首领徐圆朗等,都望风归附。

十月二十四日,窦建德回到洺州,修筑万春宫,迁都于此。把淮安王李神通安置在下博,待以客礼。

【华杉讲透】

窦建德也是大英雄。但是,和李世民生在一个时代,这是他的不幸。

88 行军总管罗士信率勇士夜入洛阳外城,纵火焚烧清化里而还。

十月二十七日,罗士信攻拔青城堡。

夏侯端不辱使命

89 王世充亲自将兵攻城略地,进抵滑台,逼近黎阳;尉氏城主时德睿、汴州刺史王要汉、亳州刺史丁叔则遣使向他投降。王世充任命时德睿为尉州刺史。王要汉,是王伯当的哥哥。

之前,朝廷派夏侯端宣慰淮左人民;夏侯端抵达黎阳,由李世勣发兵护送,在澶渊渡过黄河,向各州县发布文告,东到东海,南到淮河,二十余州,都遣使来降唐。走到谯州时,正巧汴州、亳州投降王世充,归路于是被断绝。夏侯端一向得众心,随从二千人,虽然粮食吃尽了,也不忍抛弃他离去。夏侯端坐在沼泽中,杀马以慰劳战士,对他们泣不成声地说:“你们的家乡都已从贼;只是我们有共事之情,才不忍抛下我。我奉王命,不能跟你们走;你们有妻子儿女,不宜再效命于我。可斩下我的首级,归降于贼,必获富贵。”众人都流涕说:“您对唐室,并非有亲属,只是为了忠义,志不图存。我们虽然低贱,也有一颗人心,怎能害您以求荣!”夏侯端说:“你们不忍心杀我,我当自刎。”众人抱住他,于是一起前进,潜行五日,饿死及为贼所击奔溃走失者超过大半,只剩五十二人同走,采野豆生食。夏侯端持有符节、未尝离身,屡次催促随从者散去,自求生路;众人都不同意。当时河南之地都为王世充所有,唯独杞州刺史李公逸为唐坚守,遣兵迎接夏侯端,让他住进宾馆,供应饮食和日用品。王世充遣使召夏侯端,把自己的衣裳脱下来送给他,又送上委任状,任命夏侯端为淮南郡公、尚书少吏部。夏侯端当着使者的面,焚烧委任状、撕毁衣裳,说:“夏侯端是天子大使,岂能接受王世充的官职?!你要想我去,除非取下我的首级拿去。”于是解下符节顶上的旄旗,揣在怀里,把匕首绑在竹竿上,从山中向西走,也找不到路,就冒着荆棘,昼夜兼行,终于得以抵达宜阳。随从者有从悬崖掉下摔死的,有落水溺死的,有为虎狼所食的,又丧失了一半;幸存者都鬓发秃落,没有人样。夏侯端到皇宫见皇帝,只是谢罪说自己无功,而不说有多艰苦,皇帝仍任命他为秘书监。

被派去安抚山东的郎楚之,到了山东,也被窦建德俘获。郎楚之不屈,最后竟也得以回来。

王世充派他的堂弟王世辩率领徐州、亳州部队攻打雍丘。李公逸遣使求救;皇帝因为中间隔着敌境,不能派兵去救。李公逸于是留他的部属李善行守雍丘,自己率轻骑入朝,走到襄城,被王世充的伊州刺史张殷俘虏。王世充对他说:“你越过郑国国境,去做唐国臣子,道理何在?”李公逸说:“我于天下,唯知有唐,不知有郑。”王世充怒,将他斩首。李善行无法坚守孤城,也被俘获。皇帝封李公逸的儿子为襄邑公。

90 十月二十九日,皇帝祭祀华山。 bOMhulD1bYmiFm28I4m/t9N0/snYGwgJVkRSF33Q6V3le/YasJ+Z74U0vVzo/gY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