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二

砺志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①,有内圣外王之业②,而后不忝②父母之生③,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④,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⑤。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⑥,蛮夷猾夏则忧之⑦,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余,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⑨,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⑩。

注释

①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于内圣外王: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③忝(tiǎn):羞辱,愧对,辱。

④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是五帝之一。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周公:西周初期政治家。姓姬名旦,也称叔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辅武王灭商。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东平武庚、管叔、蔡叔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洛邑为东都,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后多作圣贤的典范。

⑤讲:讲习,共同讨论研习学问。

⑥顽民:愚妄不化的人。梗化:谓顽固不服从教化。

⑦蛮夷:古代对四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猾夏:扰乱华夏,外族侵扰中原。

⑧否闭:闭塞不通。

⑨匹夫匹妇:平民男女。泛指普通百姓。

⑩不暇:没有空闲,来不及。

译文

君子所立的志向,要有民胞物与的器量,有内圣外王的功业,然后才无愧②父母的生养恩情,不愧身为天地间一个完善的人。所以,君子忧虑的是事业功德不如舜帝和周公,是不修养道德不精通学问。因为顽固的刁民难以教化而忧虑,因为野蛮的少数民族侵扰华夏而忧虑,因为小人当道而贤德之人被排斥埋没而忧虑,因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得到自己的恩惠帮助而忧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忧国忧民、怜悯贫弱的优秀品质,也就是君子心中的忧虑。至于一人的成败,一家的温饱,世俗所说的荣誉和耻辱、所得和所失、富贵和贫贱、诽谤和赞美,君子是没有工夫为这些事而忧心费神的。

点评

立志是人生的成功之本。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明代王阳明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孔子也是“十有五而志于学”,才有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卓越成就。

志是人生目标的选择,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因此,立志要高远,持志要恒久。孔子要求人们自觉地“志于道”、“志于仁”,把道义的实现作为人生的价值目标。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志不大则容易实现,使人轻易地处于满足状态,不思进取,所成就者小。只有远大的志向,才能不断地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有所作为,从而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我超越的品性。所以,一旦立定了志向,就必须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子弟们说:“不如安分耐烦,寂处里闾,无师无友,挺然特立,作第一等人物。此则我之所期于诸弟者也。”他又说:“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爷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日月逝矣,再过数年则满三十,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也!”可见,曾国藩不仅将有志视为取得成功的首要品质,而且主张治学的目的应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淑淑世,立己立人。正是因为有了这番民胞物与、修齐治平的宏志大愿,才有了后来曾国藩经历乱世、再造中兴的辉煌事功。


明德、新民、止至善①,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②,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③,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④,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朝廷以制艺取士⑤,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⑥。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⑦,则虽能文能诗,而②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作官何以异哉?

注释

①明德:彰明德行。新民:使民更新,教民向善。至善:儒家谓人的道德修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②体贴:体会。

③相涉:相关,互相牵涉。

④自诩(xǔ):自夸。

⑤制艺:旧指八股文。

⑥居官:担任官职,做官。莅(lÍ)民:管理百姓。整躬率物:整饬自身做出榜样,以为下属示范。

⑦分外:本分之外。

译文

明道德、新民众、做善事,这些都是我们分内的事情。如果读了书而不能将书中的道理运用到自己身上去,认为这三件事与我毫不相关,那读书还有什么用呢?即使能写文章作诗赋,也能卖弄自己的学识广博,但这也只能算是认识几个字的牧童而已,怎么能够称得上是深明事理的有用之才呢?朝廷以科举文章来选拔人才,正是认为这些人能够按照圣人的意图立论写文章,一定也明白圣贤的道理,践履圣贤的行为,因此能为官管理民众,以身作则来引导和带领其他的人。如果把宣扬德化、教导百姓看成是分外的事情,那么他虽然能写文章能作诗赋,但对修养自身、治理国家的道理茫然无知,朝廷任用这样的人做官,和任用牧童做官又有什么区别呢?

点评

曾国藩初到京师时,未免六神无主,导致心神不宁,于是发奋立志,改名国藩,暗寓“为国藩篱”之意。他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凡仆之所志,其大者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万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过于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宗族乡党。”他是遵循“修齐治平”的传统理论来要求自己,实现“澄清天下”的宏愿和决心,并做《五箴》一首以自励:

一、立志箴。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之以言;一息尚活,永矢弗谖。

二、居敬箴。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实曰三才。 俨恪斋明,以凝女命。女之不庄,伐生戕性。谁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纵彼不反,亦长吾骄。人则下女,天罚昭昭。

三、主静箴。斋宿日观,天鸡一鸣。万籁俱息,但闻钟声。后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慑,谁敢余侮?岂伊避人,日对三军。我虑则一,彼纷不纷。驰骛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扰扰以终古。

四、谨言箴。巧语悦人,自扰其身。闲言送日,亦搅女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听途说,智笑愚骇。骇者终明,谓女实欺。笑者鄙女,虽矢犹疑。尤侮既丛,铭以自攻。铭而复蹈,嗟女既耄。

五、有恒箴。自吾识字,百历洎兹。二十有八载,则无一知。曩之所忻,阅时而鄙。故者既抛,新者旋徙。德业之不常,是为物牵。尔之再食,曾未闻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马走。

在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上,曾国藩有着明确的答案:“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他在给弟弟的书信中说:“吾辈读书,只有二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他认为读书大可进德立功,报国为民,小可修业谋生,自卫其身,反对为了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而读书。


累月奔驰酬应①,犹能不失常课,当可日进无已②。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⑧早年②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④,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精进而不觉。言语迟钝⑤,举止端重,则德进矣。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⑥,则业进矣。

注释

①累月:多月,接连几月。奔驰:奔波,奔走。酬应:应酬,交际往来。

②无已:无止境,无了时。

③力索:竭力探索。

④朝朝:天天,每天。摹写:照原作临摹。

⑤迟钝:缓慢,稳重。

⑥峥嵘:卓越,不平凡。雄快:豪爽痛快。

译文

长年累月在外奔波应酬,还能坚持日常功课进行学习,当然能够日有所进,不会止息。人生只有做事有恒是第一美德。我早年对于书法一道,也曾苦力探究,但始终无所成就。近日来,天天摹写,没有间断,就觉得日新月异,写的字每月都有长进。可见年龄不分老少,事情不分难易,只要持之以恒,就像种树和养家畜一样,每天看着它长大却感觉不到。奋力前行,坚持不懈,不过一两年的工夫,自然会有无形的长进。言语沉稳,举止端重,则品德性情自然就会有所长进。文章有峥嵘雄快的气象,则学业有长进。

点评

立志已定,便要付诸实践,这时就需要在“恒”字上下工夫。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从道光十九年(1839)开始写日记,后来虽然曾有间断,但时间不多;从咸丰八年(1858)六月起,日记就不曾中断一天,即使行军、生病的时候,也照记不误。仅此一端,就可以看出曾国藩持之以恒的毅力了。

但是,曾国藩并不认为自己达到了“有恒”的标准。他在书信和日记中,对自己的“无恒”深自反省。他给友人写信说:“国藩生平坐‘不敬爷、‘无恒爷二事,行年五十,百无一成,深自愧恨,故近于知交门徒及姻戚子弟,必以此二者相告……至于‘有恒爷二字,尤不易言。大抵看书与读书,须画然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能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足下观阅《八家文选》,即须将全部看完,如其中最好欧阳公之文,即将欧文抄袭几篇,切不可将看与读混为一事,尤不可因看之无味,遂不看完,致蹈无恒之弊。”

另外,曾国藩意识到“无恒”的原因还由于立志不坚,立志不真,所谓“无志之人常立志”。因此,他常常告诫子弟们真立志,立长志。他说:“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2/1uQZrxqJBgHFPm6Oqzg6D1H0LeL1wgPsIDEY2yM45qLj9D8BrFAjvs7FtBra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