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与音不同①。声主“张”②,寻发处见③;音主“敛”④,寻歇处见⑤。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⑥。喜如折竹,怒如阴雷起地,哀如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清”为上⑦。声雄者⑧,如钟则贵,如锣则贱;声雌者⑨,如雉鸣则贵,如蛙鸣则贱。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拍琴⑩,上上。“大言不张唇(11),细言不露齿”(12),上也。出而不返,荒郊牛鸣(13);急而不达,深夜鼠嚼(14);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15);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16)。市井之夫(17),何足比较?
①声与音不同:古人认为,开口之初所发出的声音谓之“声”,口的动作停止之后,声音在空中留下一段袅袅余韵是“音”。在现代生理学和物理学意义上“声”与“音”是同一概念,本质相同。
②声主“张”:声来自发音器官的启动。张,开,启动。
③寻发处见: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见,听见。
④音主“敛”:音来自发音器官的闭合。敛,收,合。
⑤寻歇处见: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听到它。歇,止。
⑥喜怒哀乐:欢喜、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⑦轻清:轻柔清朗。
⑧声雄:声音刚健激越。
⑨声雌:声音柔和悠扬。
⑩拍琴:弹琴。
(11)大言不张唇:谨慎稳重、学养深厚的表现。
(12)细言不露齿:温文尔雅、精爽干练的表现。
(13)荒郊牛鸣:像荒郊野外的牛在鸣叫。
(14)深夜鼠嚼:像夜深人静时候老鼠偷吃东西发出的声响。
(15)喋喋(dié)利口:说话多,没完没了又声急嘴快的样子。
(16)喈喈(jiē)混谈:吞吞吐吐、含混不清的样子。喈喈,本义为鸟鸣声,这里是嗫嚅的意思。
(17)市井之夫:粗鄙庸俗之人。
“声”和“音”看似密不可分,其实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声产生于发音器官启动时,可在发音器官启动时听到它;而音产生于发音器官闭合时,可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辨识声相优劣高下的方法很多,但一定要着重根据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来仔细甄别。欣喜的
声音如同翠竹折断,清脆悦耳;愤怒的声音如同平地炸雷,豪壮激烈;悲哀的声音如同击破薄冰,破碎凄切;欢乐的声音如同风中飞雪,轻盈洒脱。这些声音的共同特点是轻扬而清朗,属上佳之音。阳刚之声,如果刚健激越,像钟声一样洪亮沉雄就高贵,而像锣声一样轻薄浮泛就卑贱;阴柔之声,如果是温润柔和,像鸡鸣一样清越悠扬就高贵,而像蛙鸣一样喧嚣空洞就卑贱。远远听去,刚健激越,充满阳刚之气,而近处听来却温润悠扬,充满柔婉之致;声起的时候如同乘风而起,悦耳动听,止的时候却如同琴师弹琴,雍容自如,这才是上乘的声相。“高谈阔论却不大张其口,低声细语牙齿却含而不露”,这也是上乘声相。发声后,或散漫虚浮,缺乏余韵,像荒郊野外的老牛哀鸣;或语速急切,断断续续,像夜深人静时老鼠在偷吃东西;或嘴快气促,一句紧接一句,而又语无伦次,没完没了;或口齿不清,吞吞吐吐,含混模糊。这些说话声,都属于市井之人的粗鄙庸俗的声相,又怎能跟以上那些声音相提并论呢?
《灵山秘叶》中说过:“察其声气,而测其度;视其声华,而别其质;听其声势,而观其力;考其声情,而推其征。”“声气”相当于声学中的音量,通过“声气”的粗细,可以察看人的气度;“声势”相当于声学中的“音长”,“声势”壮者,其力必大;“声华”相当于声学中的音质音色,“声华”质美者,性善品高;“声情”相当于带感情的声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情状态。可见,人的喜怒哀乐一定会在声音中表现出来,即使极力掩饰和控制,也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发声的位置不同,效果也不同。气发于丹田,经胸部直冲声带,再经由喉、舌、齿、唇,发出的声音与仅用胸腔之气冲击声带而来的声音在气度、节奏和感觉等方面都不相同。发于丹田的声音,沉雄响亮,是肾水充沛的表现,可知其人身体健壮,心强气盛。发于胸腔的声音,浑厚悦耳,甜润婉转,可知其人温和平易,容易交往。发于喉头、止于舌齿之间的声音,根基浅薄,虚弱衰颓,显得中气不足,也是身体虚弱、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根据人的声音预测吉凶的相人之法,春秋时期已有相关记载。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晋国大夫叔向的儿子伯石刚生下来的时候,叔向之母去探视,走到堂屋,听见他的哭声立即转身返回,说“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叔向之母预言这位刚生下来的孙子将使宗族遭到灭族之灾,因为其哭声如同豺狼。以其人独有的声音特点预测吉凶,即相音色。楚国司马子良的儿子子越椒出生后,其兄子文说:“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爷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子良不同意。子文为此大为悲戚,临死,召集本族人,告诫他们如果子越椒执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并且流着泪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子文预测侄子如果执政,必定带来族灭的大难,若敖氏宗族的祖先就成了无人祭祀的野鬼。这种可怕预言的依据,是子越椒的如同豺狼的哭声和熊虎一般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