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为外刚柔①。内刚柔②,则喜怒、跳伏、深浅者是也③。喜高怒重④,过目辄忘⑤,近“粗”。伏亦不伉⑥,跳亦不扬,近“蠢”。初念甚浅⑦,转念甚深,近“奸”。内奸者⑧,功名可期。粗蠢各半者⑨,胜人以寿⑩。纯奸能豁达(11),其人终成。纯粗无周密(12),半途必弃。观人所忽(13),十有八九矣。
①五行为外刚柔:五行是人的刚柔之气的外在表现。
于内刚柔:指蕴藏于内的刚与柔,即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各种性质相反却又彼此对应的情感,其表现形式是“喜怒、跳伏、深浅”。
③喜怒、跳伏、深浅:喜怒,指人的喜怒哀乐之类的感情,实际上是概指人的各种情感。跳伏,指人的情绪。“跳”为激动,“伏”为平静。深浅,指人的心机、城府。
④喜高怒重:喜怒之情显露得非常明显,超过了应有的限度,有些不合人之常情。
⑤过目辄忘:指不放在心上,很快就忘掉了。辄,就,便。
⑥伉(kang):强健。
⑦初念甚浅:遇到事情,开始考虑似乎不很深刻。这是一种先浅后深,由浅入深的过程。
⑧内奸者:心怀奸诈之人。
⑨粗蠢各半:既粗俗又愚蠢。这种人刚柔皆能支配,刚支配其“粗”,柔支配其“蠢”。
⑩胜人以寿:以寿胜人,即寿命比一般人要长。
(11)纯奸能豁达:纯奸,即内外俱奸。豁达,指心胸开阔,举止大度,做起事来纵横捭阖,随心所欲。
(12)纯粗:性情过刚且粗鲁的人。
(13)观人所忽:由于“内刚柔”是蕴藏不露的,须从人的“喜怒、跳伏、深浅”上去观察。由于人的思维有习惯性,容易忽略从“内刚柔”方面去观察和认识人。
前面所说的五行,是人的阳刚和阴柔之气的外在表现,也就是“外刚柔”。除了外刚柔,还有内刚柔。内刚柔是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激动或平和的情绪、深浅不一的心机或城府。遇到高兴的事情就乐不可支,遇到烦恼的事情就怒不可遏,而事情过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阳刚之气太盛,近乎“粗鲁”。平静之时一点都不张扬,激动时也兴奋不起来,这种人阴柔之气太盛,近乎“愚笨”。遇到事情,初看起来想得似乎很浅显,而转念又思考得深入细致,这种人阳刚与阴柔并济,近乎“奸诈”。内藏奸诈的人外柔内刚,遇事能进能退,能屈能伸,日后必定能成就一番功名。既“粗鲁”又“愚笨”的人,乐天知命,寿命往往超过一般人。奸诈大度之人,遇事能以退为进,以顺迎逆,终会获得事业的成功。那种举止粗笨,气质粗鲁的人,只知一味刚强,做起事来必将半途而废。以上这些就是“内刚柔”,十有八九可以从人的不经心处观察到。
文中所用的“粗鲁”、“愚笨”、“奸诈”等词汇,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外粗内细,其细处就在于柔的涵养与功夫。人一般可分为刚强活泼与柔和沉静两种类型。沉静之人办事不声不响,认真执著,往往会成为某一个领域里的专家和能手。缺点是行动不够敏捷,抓不住生活中擦肩而过的机会。性格柔和的人,尽管平时不太爱讲话,但看问题往往深远,只因不愿讲出来,有可能被别人忽略。对于这类人的意见一定要充分重视。无刚不能自立,无柔不能亲和;太刚则折,太柔则靡。只有刚柔相济,才能无往而不胜。
《老子》崇柔抑刚,将柔理解、规定为生之本。孔子则强调动静得宜适中,不动则无功,而恒动则亡;不静则不安,而久静则沉沦。可见,刚与柔、动与静,都有其得失,关键在于根据时间、地点、条件,把握好其辩证关系,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刚柔有体,动静搭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时,刚与柔,动与静,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世事、人生,莫不如此,均可从中得到启迪。若能掌握这些规律,则动,可以建功立业;静,可致安泰吉祥。如此,则治国、理政、治事、养身,无不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