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论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①。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②,名曰“先天种子”③,不足用补④,有余用泄⑤。消息与命相通⑥,此其较然易见者。

注释

①刚柔:刚柔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一组概念。《周易·系辞下》:“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淮南子》:“刚柔相成,万物乃形。”刚与阳相配,柔与阴相配,即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②五行生克之数: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生,相互促进和推动。克,相互制约和约束。五行相生,就是五行中的一种元素对另一种元素具有生发促进作用,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五行相克,就是五行中的一种元素对另一种元素具有抑制约束作用,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③先天种子:先天,即遗传。种子,生命力。刚和柔是先天遗传下来的生命力。

④不足用补:不足,阳刚不足或阴柔不足。补,补充,弥补。

⑤有余用泄:阴阳五行家认为,阳刚和阴柔之间必须保持均衡,任何一方不足或有余,都不是最佳状态。如果某一局部有所不足,其他部位可以对它进行弥补;如果某一部位有余,则其他部位可以对它进行削弱。有余,指阳刚有余或阴柔有余。泄,削弱,减弱。《老子》中说:“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⑥消息与命相通:“消息”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时消减,有时滋长。古人将客观世界的变化,包括它们的枯荣、聚散、沉浮、升降、兴衰、动静、得失等变化称为“消息”。消,阳刚去而阴柔来,或阳刚减弱而阴柔增强。息,阴柔去而阳刚来,或阴柔减弱而阳刚增强。

译文

在鉴别神骨之后,应当进一步辨别刚柔。刚柔是五行生克的道理,道家称为“先天种子”,不足的增补它,多余的消泄它,使刚柔平衡,五行和谐。盈虚损益与人的命运相通,这种现象在对比中很容易发现。

点评

阳刚阴柔说源于《周易·贲卦·彖》:“刚柔相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卦传》说:“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从《周易》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把阴阳作为推动宇宙生命互动的两种基本因素,柔与刚则分别是阴阳所具有的两种属性,这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根本宇宙观———“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一宇宙观也成为古代相学家探讨命运的哲学基础。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常,阴阳失调,事物的协调性便会遭到破坏,从而出现反常现象,在自然界表现为自然灾害,在人体表现为疾病。这种反常现象,主要是“亢乘”和“反侮”。亢乘,物盛极为亢太过。凡事物亢极则乘。乘,乘虚侵袭,强而欺弱,相克太过。五行中并不只存在着顺克,有时也会出现逆克,如土旺木衰,木受土克;木旺金衰,金受木克;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衰水旺,土受水克;金旺火衰,火受金克。这种逆克、反克,亦称反侮。曾国藩说过:“大抵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韵味深美。浩瀚者,喷薄而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阳刚之气外向,阴柔之气内敛。外向,所以其气雄强,划然轩昂,气势浩瀚。内敛,所以其气含茹,优雅谦谨,温和柔顺。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便恰到好处。“刚柔并济”一词出自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有“凡为将者,当以刚柔并济,不可徒恃其勇”之语。刚是做人的脊梁,是立世的根本;柔是做人的血脉,是为人的通达。只知勇敢、刚毅、强悍只是一介武夫或勇夫罢了,而在具备这些品质的同时又保持文采、柔和、温柔才是真正的男儿。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描写诸葛亮舌战群儒:“孔明致玄德之意毕,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孔明暗思:‘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等他问时,用言激之便了。爷”诸葛亮通过“相”孙权,见孙权相貌非常,性情刚烈,绝非懦弱无能之辈,因而采取了“激”,而不是“说”的策略,最后取得了预期效果。 VFCZ1AQ/vG4x5ylQZ8y6XKSuDgUvKLhrKF9IH6eoHNrXUCfxHLYBJVpkEyuMp0j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