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感遇二首 (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纪连海解读

古诗里的“感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感于自己的身世际遇。初唐时陈子昂、张九龄都写了不少“感遇”的诗,来抒发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这首诗写于张九龄遭谗被贬之后。诗的开头写了两种植物——春天的兰草和秋天的桂树,“葳蕤”凸显勃勃生机,“皎洁”彰显高洁清雅。“欣欣此生意”是说这二者欣欣向荣,这里实际上是诗人的自喻,“自尔为佳节”则是诗人坚持自我的体现。“佳节”映衬前面的“春”和“秋”,指兰、桂只有在适合它们的季节开放,才能展现各自的生命特征。草木有自己的本心,“何求”二字将诗人不肯折节求名的清高志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纵观整首诗,诗人借兰桂之芳香比喻自己忠于本心、不肯趋炎附势的人生品格,意味隽永,发人深思。 rLzm3qp07i08qB+4PEykyLO28Z9Xm5S/TSuVsKPlNTlaeFMD3ni1D3WaCAKiIU2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