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送陈章甫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

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

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

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吏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

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

罢官昨日今如何。

李广欣解读

这是送友人还乡的一首诗,既有对过往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遐思;略带豪气,又内蕴深沉的情感。

农历四月,又有麦月之称。在这草木欣欣的孟夏时节,陈章甫辞官归乡,诗人李颀相送。温暖的南风中,两人骑马走过麦田,看枣花阑珊,树影扶疏。“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一路上远山连绵,从清晨出门上路行至夜幕时分,始终能够映入眼帘,似乎是整日相伴;随着行程的展开,思乡之情也渐趋浓郁。由此也可见出,李颀是百里送别,陪伴友人走了一日。

在相送的途中,诗人不禁回想起与友人相处的过往。在他看来,友人陈章甫为人坦荡,有豪侠之貌,更有豪侠之气,经常置酒款待李颀等同道,终日畅饮,不为俗事所扰。“心轻万事如鸿毛”,万事皆不放在心上,显示了一种睥睨一切的孤高与洒脱。“有时空望孤云高”,进一步彰显了这种孤高自许的性格——所谓“孤云高”,既是醉眼朦胧中的所见,更是喻指陈章甫有如高翔天际的孤云,超越群伦。

这种孤高并非浅薄的傲慢自大,而是因为陈章甫饱读诗书,才华绝伦,“腹中贮书一万卷”;也正是由于出众的才华,使得他不肯被人轻视,“不肯低头在草莽”。此处的“草莽”当是平庸、轻贱之义。陈章甫进士及第后官居下僚,而他满腹才华,性格孤高,所以难以忍受这种庸碌的状态——这也是他终日沉醉于酒乡、最终辞官的原因。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以下六句,转入对未来的遐想。诗人想到,陈章甫归程中可能遇到风浪阻隔,羁留于行旅。“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就是说归乡之路漫长而险阻,更增忧愁烦恼。关于李颀和陈章甫谁是“郑国游人”,谁是“洛阳行子”,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但其实这两句也可看作是互文修辞,诗人既是担心友人返回之路将会艰难,也是感慨自己继续漂泊的未来。最后,李颀进一步遐想,即使友人经历路途险阻回到家乡,又将会有什么样的境遇呢?

诗歌后半,有着某种象征意味:陈章甫经历进士登第、出仕为官又辞官还乡的种种境地,可谓渡过了一条又一条人生的河流,如今又要面对新的境遇,又将抵达下一个人生渡口。这里,可能是“浪头连天黑,停舟渡不得”,呼应诗歌开始的“青山朝别暮还见”,恰成“山重水复”之感。 0T2ue4qDuL4KFbfh/JpdKNdFU3cWsX4wpSYO0n04kEp9PpsH9acqluRIqezBah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