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康震解读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其中所承载的内涵与情感非常沉重,极具冲击力。

武周王朝万岁通天元年(696),北方的契丹攻陷了营州(今属辽宁省朝阳市),武则天委派侄子武攸宜率军征讨契丹,陈子昂随军出征。武攸宜战败,陈子昂几次进言却不被采纳,反而被降职。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他无比郁愤,只好独登幽州台,慷慨悲吟,唱出心中的愤懑。

《登幽州台歌》没有交代登台背景,也没有写远望之景,只有横空而出的感慨,第一句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向前看是空,向后看仍是空。向历史深处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却不可触及,空间和时间里都只有“我”孑然一身。实际上就是说,从古到今都没有我这么不得志的人,尤其是在幽州台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诗人这种胸怀大志却无路可走的孤独和悲伤被衬托得更加明显。幽州台就是古黄金台的遗址,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修建的,站在这里,诗人当然会思接千载,心游万仞,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

在初唐,像陈子昂这样怀才不遇的人有很多,《登幽州台歌》看似写个人遭遇,其实抒发的是当时一代人的心声:一方面展现了怀才不遇的悲怆心境,一方面也展现了初唐文人的壮烈情怀,悲怆中有渴望,郁愤中仍不失理想。 kmhRXxyLFDEZle+wPZydzuOVHFcCNqbKJ8GzwiEIlE1BoOLMOKdiEoQdEaaMOl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