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康震解读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当中,写母爱的诗篇有很多,但是孟郊的《游子吟》应该是最著名的一首。

孟郊这个人,可以说是一辈子不得志,穷困潦倒,到了四十六岁才考中了进士。朝廷授予他一个小小的溧阳县尉,总算有了一点生活的保障,能按月拿到薪俸,可以将母亲接到身边供养。

关于孟郊的母亲,我们所知甚少,但是只要有这一首诗,我们就永远地记住了这位伟大的母亲。她肯定为孟郊付出太多了,我们可以想象,每一次当孟郊离家出去讨生活,出去考科举,甚至出去跟人家借车,跟人家借钱借粮食,不管他出去干什么,当母亲的都盼着他早点回来,平安地回来。可是也许每次出去不是十天半个月就是半年甚至一年,怎么办?明明知道他不可能早点回来,但又盼着他早点回来,只好祝愿他在路上平平安安的,所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密密缝”,缝的不光是针脚,更缝进去了母亲的一份深深的疼爱。苏东坡读了这首诗也非常感动,他评价这首诗说“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这诗是从肺腑心肝里写出来的,让读到它的每一个孩子都肝肠寸断,感念母亲的大恩大德。

所以这首《游子吟》道尽了天下父母心,道尽了天下的父母对孩子的那样一份无私的爱。同时这首《游子吟》也道尽了天下的子女们,特别是那些孝顺的子女们,对于母亲的一份感恩之心。 aTh8S+aky8UAqvS81LXIsm78BIHXFMoeu3SduClMxFj9IKSiMLYPLwdX69WogHi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