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沈立岩解读

这首诗是王昌龄诸多边塞诗中的名篇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的思想主题,但是既不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也不空发反战的议论,而仅仅是以直陈式的赋笔,写即目所见、即身所感,寥寥数笔,就将塞外之苦寒、战争之残酷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看似信笔写来,却又笔力千钧,气韵沉雄,确实无愧于“诗家夫子”之美称。

“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虽寥寥数笔,而时间、地点、人物、场景无不齐备。秋日黄昏,大漠孤城,戍边的战士于暮色苍茫中饮马洮河。秋水寒彻骨,秋风凛如刀,将塞外苦寒言简意赅地表现出来。夕阳的余晖之下,唯有茫茫无际的黄沙和隐约暗淡的孤城,境界是如此的阔大恢宏,又是如此的落寞苍凉,奠定了全诗惆怅低沉的基调。

我们都知道,临洮是长城西段的起点,也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唐玄宗开元二年(714),也就是王昌龄十六岁的时候,唐军与吐蕃在此大战,吐蕃死伤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后四句笔锋一转,由今而昔,以对比之法,将世人所夸耀的赫赫战功与英雄气概,与足以埋没一切的莽莽黄沙和散落在荒草之间的累累白骨并置一处,让我们一眼就能看明白,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如果没有这种反思,而只有“不教胡马度阴山”“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王昌龄的伟大或许会减损几分吧。 5wIKncJd+i0I0rJI2PjIakHTgkmAMiANf2EFcZOU8Eki28XCZ7Q1jpctbzzLbJ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