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闫晓铮解读

对于如今的我们而言,即使不能相见,还有很多可以快速获取对方消息的方式,但是对于一千多年前的诗人来说,并不是这样。

古代朋友间常常以排行、官职相称。这位朋友姓元,排行老大,担任过校书郎的职位。诗一开篇就说自己离开了亲爱的朋友,船驶入了江上茫茫的烟雾之中。此番离开广陵,也就是今天的扬州,目的地是洛阳。船上回望,所望见的是广陵岸边的树,所听到的是透过树丛传来的钟声。树与钟声,分别是眼中所见和耳中所闻,又一出于自然,一出于人为。我们与人分别之时,如果知道下次见面的时间地点,或许能够稍微减轻离别之苦;可是,如果不知何时何地才能再见,甚至不知今生是否还能够再见,又会做何感想呢?彼时的韦应物便发出“何处还相遇”这样的疑问。

韦应物身在舟上,舟行江上,此时不仅有离别的愁绪,更有世事浮沉的感慨。船行江上,或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总要依凭水势,哪里能够随心择地而停呢?所以诗人才说“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也正因为如此,才不知今朝分离,何时才能再见,所以乘船远行的诗人才难以割舍岸上之树与林中钟声。这一切所思所想,其实都只发生在诗人乘船远行,驶入江中烟雾的那一刹那。 awP+5rd13VV77OxGIuyawTsEFY4cIat+cdYKJNmZCbjKBqaSWkex1A7YZbELd5W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