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中说:“中华民族的第一声歌里,便预告了她以后数千年间文学发展的路线,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型了。”中国文化定型于诗,中国是诗的国度;欲学习中国诗歌,感受中华精神,唐诗不可不读。唐诗流传至今的作品计五万余首,难以尽览,所以,历代有识之士编选了多种唐诗选本,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该书命名沿袭“诗三百”的说法,继承《诗经》传统;按诗体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六类,乐府诗附在各体之后,荟萃名篇佳作,兼容各种流派,便于后人全面地了解唐诗风貌。
一百多年来,中华书局推出了《唐诗三百首》的多种精良版本,邀众多读者步入唐诗殿堂。进入新时代,文化传播的新平台、新载体、新技术,可谓日新月异;为推动传统文化经典以崭新的方式传播,2022年6月,中华书局联合南开大学文学院、抖音公益,邀请二十三位名师,联合制作推出了系列短视频,对《唐诗三百首》中的三百一十三则篇目进行逐一解读。每期解读,充分融入每位名师独特的治学理念、人生阅历与审美体验,或论述周详,或短议精当,或抒发情怀,或连出巧思,沿波溯源,还原情境,又能闪回当下,直指心灵。视频上线后,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影响力持续发酵,在此情形下,由各位老师的讲稿整理加工而来的《唐诗三百首》(名师共读版),应运而生。
本书采用诗作原文附名师解析的结构,以中华书局《唐诗三百首》(补注本)为底本,参校相关总集、别集,避免因版本不同而造成文字出入;在每种诗体的开篇,介绍此类诗体的基本情况、体例要求、风格特点与代表作者;根据篇目内容,遴选主题相关的古代、近代名家画作,作为配图。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使一档高水准的视频节目,最终以一本高质量图书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感谢为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二十三位名师,他们是:叶嘉莹、周国平、谢思炜、沈立岩、纪连海、曹辛华、康震、马东瑶、王士祥、杨雨、张静、黄晓丹、李广欣、彭敏、蔡雯、陈斐、王润英、张海涛、朱隐山、王平、于家慧、陈晓耘、闫晓铮(按年龄排序)。
诚挚地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能让《唐诗三百首》这部传统经典更加“有声有色”,能让千百年前名篇佳句中,那些年少时的飘逸放纵、孤独时的哀怨徜徉、晚境中的沉郁顿挫、快意时的慷慨激昂,与当代的人们产生持久而鲜活的对话与共鸣。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23年2月
《唐诗三百首》(名师共读版)即将付梓,回顾这一年多来南开大学文学院与抖音公益、中华书局一起发起的抖音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活动,感慨良多。《唐诗三百首》是中华古典诗词中的精华,也是“诗教润乡土”的最好载体,它能够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精髓的同时,进一步启迪人们的生活智慧,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此,学院组织了以叶嘉莹先生为带头人,沈立岩、张静、李广欣、陈晓耘、闫晓铮等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团队,与中华书局、抖音公益一起讲习诗词,共襄盛举。
长期以来,在叶嘉莹先生的带领下,南开大学文学院在古典诗词领域积累了很多成果,形成了团队优势。尤其是叶嘉莹先生亲自创建并担任所长至今的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聚集了一批海内外专家学者,先后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诗教’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近几年来,学院一直秉承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致力于推进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传承与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各种形式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创办“诗教中国”抖音号等自媒体,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年多来,在“抖音唐诗三百首”“诗教中国”等抖音账号推送的数百条《唐诗三百首》诵读、讲解视频,点击播放量达上亿次,借此活动开展的系列直播,每场的收看播放次数也达数百万。这些数字都印证了叶嘉莹先生曾经讲过的一句话:只要人心不死,中国的古典诗歌就不会消亡!
这次推出的《唐诗三百首》(名师共读版)就是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践行使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的时代使命。这里我们要感谢付出辛勤劳动的南开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们,是《唐诗三百首》让大家欢聚在一起,更是文化传薪的力量将大家凝聚在一起。
叶嘉莹先生曾经写过一首绝句,表达自己在海内外传播中华诗教的志愿:
中华诗教播瀛寰,
李杜高峰许再攀。
喜见旧邦新气象,
要挥彩笔写江山。
期待这一册《唐诗三百首》(名师共读版)能够接引更多读者参与到中华诗教的传承中来,共同实现叶先生“千春犹待发华滋”的心愿!
南开大学文学院
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