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婚后

沈颖结婚四年,女儿三岁,九月份入学,还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早上一睁眼,女儿就开始哭,哭着穿衣服,哭着吃早饭,哭着坐上车,到了校门口,小哭成了嚎啕大哭,抱住沈颖的大腿闹着要回家。老师接过女儿,抱着她进教室前的几十米路,女儿趴在老师的肩膀上,挥着小手,眼泪还在啪嗒往下掉。幼儿园门前的马路,双向两车道,人行道上规划出停车位,早上七点到九点停车免费。沈颖停下车后,要掉头走,送完女儿,她习惯坐在车里,等到八点多路上车少了,再开车回家。协管员在指挥交通,沈颖每天都会看到这个五短身材的胖子。面对拥挤的车辆,他干劲十足,让这个车停下,让那辆车走,或者看到有车要调头,就跑过去,让车直行不准调头。他发现有车不规范停放的苗头,就迈着企鹅步过去敲车窗。沈颖坐在车里,看着他,琢磨他的心理,他为什么如此爱岗敬业。

有次,一个幼教的男朋友把车停在路边。幼教跑过来。胖子急赤白脸地说,和你说多少次了,车不能停路边。幼教回了几句,吵起来了。幼教的男友从车里下来,指着胖子骂,我就停这里了,怎么着吧,你娘了个×的。胖子站着没说话。幼教拽着男友走。男的不依不饶,又骂了几句。车开走了,沈颖站在路对面,看到胖子一脸失落,没有多余的停顿,前面堵车了,胖子又立刻投入到指挥中。有次,沈颖去早了,坐在车里看书,也时而观察胖子。胖子发现一辆车乱停,迈着企鹅步,嘴里小声嘀咕,×他娘,这个傻×。更多的时候,胖子站在路边,不时有等候接孩子的老头上去搭讪。面对搭讪,胖子不苟言笑,说话也硬气,像是一名正规编制的交警。沈颖在车里消磨时间,不立刻开走,对自己车技的不信任之外,和这个协管员不无关系。他确实有点凶。

沈颖有点羡慕协管员对工作的热情。在早晚上放学高峰后,他又回去做什么呢。如果一天中,有那么两三个小时满怀激情去投入,也好过如今的空虚和无所事事。她想等女儿完全适应后,回原来的公司上班。这四年中,公司领导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询问一下。沈颖也确实需要从全职太太的身份中解脱出来,融入社会,在职场上实现自我认同。这个想法,在女儿上学后,越发强烈。白天一个人在家,沈颖心思都在女儿的身上,还哭不哭,有没有按时喝水,流鼻涕了老师给擦吗,午休睡得好吗,有没有被别人欺负。那些新闻中动辄出现的幼儿园虐待孩子,更是让她心悸。沈颖有时也会把这些念头告诉丈夫。丈夫总是没有耐心,取笑一番,一两次后,她也不想说了。

丈夫常年在外出差。和外人认为的不同,沈颖对丈夫的抱怨和忍受,只短暂出现在婚后,以及陈子凯出现前。抱怨是从婚后到女儿出生(未婚先孕),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结婚不到八个月,女儿出生,沈颖的心思都放在女儿身上,和女儿相依为命,也习惯了身边没有丈夫的存在。沈颖要在丈夫的面前伪装自己,不经意地出神,等待陈子凯消息时的焦躁,收到信息后发自内心的欣喜。晚上,夫妻各自回房。把女儿哄睡后,沈颖才能全身舒展,内心踏实地沉浸在和陈子凯的交谈中。沈颖也明白,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丈夫在家的那几天,心思也并没有在她的身上,夫妻之间早就达成一种互不关心的默契。她的掩饰,更多是对内心羞愧的补偿,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沈颖有时宽慰自己,除了感情上,她没有亏欠丈夫的地方,就算是感情上,也并不完全是自己的责任,甚至丈夫的责任更多。作为丈夫和父亲,他都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独自养育女儿的艰辛,自身精力的消耗,身体和内心慰藉的缺失。夫妻间的裂缝存在已久,问题只是早晚。陈子凯唤醒了沈颖从未体会到的情感,她一直以为,生活本应该如此,在黑暗中生活久了,一束光亮透入,就搅动出了天翻地覆的景象。

和陈子凯的第一次见面,沈颖没有任何印象。他们关系升温后,曾不止一次去对照和打捞这些细节,用来佐证两个人的缘分,这多少有些牵强附会,确是热恋中的男女乐此不疲去做的事情。五年前,陈子凯只是一个高中辍学,刚踏入社会不久的不良青年。沈颖也还没结婚,在广告公司上班,定时参加由热心的亲友安排的相亲,一直在男女之情上没有开窍。年底,公司组织年会,沈颖记得临近元旦,刚下过一场大雪,人民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上积攒了一层雪,走在树下,北风吹过,雪花又纷扬了几天。清洁工把积雪铲到路边,堆积成膝盖高,冻成如不规则的花岗岩。年会聚餐在大红门酒店,离公司两个街区,办公室人员和车间安装工人都参加。沈颖心情不错,抽奖环节,抽中了一瓶法国香水,此后用了三年。才艺展示各部门都准备了节目,沈颖所在的策划部是歌伴舞。沈颖唱歌,其余三个女的伴舞,张牙舞爪。喝多了的男同事们,在下面一阵起哄。沈颖跑调,没唱完,自顾下了台。伴舞的女同事,又让她喝了一大杯啤酒谢罪。以上,是沈颖记忆的全部。当初的一些细节,是陈子凯后来逐一添加的。聚会在大红门三楼的会议室,一共摆了四桌,一桌十几个人。陈子凯和沈颖一桌,坐在她的对面。陈子凯的堂哥,在公司负责户外安装。沈颖记得有这么一个人,印象不深。陈子凯简单描述了下堂哥,个头不高,脸挺白的,印堂长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痦子。陈子凯不是公司的员工,堂哥看他不务正业,怕他学坏,喊过来干兼职,让他收下心。公司知道安装上缺人手,活多了,也不舍得多雇人,给陈子凯的工资是一天五十。

过完年,四月份,春天风大。周村福旺红木家具的员工顺着309国道,在辛店和张店的交界处,看到户外广告牌上厂里的广告条幅,被大风吹下来半截。层层传递,公司派陈子凯的堂哥去维护,框架生锈,一脚踩空,从上面摔下来。他躺在地上,不知道过了多久,被路过的环卫工发现。出事地点在张店和辛店的交界处,120救护车在确定归属地上浪费了点时间。堂哥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不醒时,亲属们和公司为后续赔偿扯皮。没有签署劳务合同,堂哥施工时操作违规,没有系安全绳。各处细节拼凑,一系列的错失,验证了死亡的必然。彼时,沈颖已经离职,在筹备结婚的事宜,为婚纱照和酒席等细枝末节的东西安不下心,这个没什么印象的前同事的事故,还是女同事以分享八卦的心理告诉她的。瞒着公司领导,同事间发动了一次小型募捐,沈颖捐了五百块。这些是沈颖和陈子凯堂哥仅有的交集。出事不到一个星期,人就死了。

回到公司年会的那天晚上。陈子凯说,他坐在对面,一直观察沈颖。沈颖说,她喝了不少酒。(鉴于她没有喝酒的习惯,两三瓶啤酒,对她来说确实不少。)陈子凯说,你笑起来特别好看。这句没有什么可信度,陈子凯话语上的奉承,让沈颖洁白的脸颊又不自然地红了起来。时间流逝,堂哥死亡。略显伤感的氛围下,过去几年的画面,充斥着沈颖的脑海,在多巴胺分泌下的迷幻中,她后颈上方的头皮一阵酥麻。几年中,沈颖结婚,生育,女儿上了幼儿园。看似简单的几个词汇,落在沈颖的身上,蕴涵的内容不仅是在填写个人材料中,婚姻状况是已婚,是和另一个人捆绑在一起生活,是小腹那道剖腹产留下的疤痕,是长达两年的失眠,和从未离开女儿一天的陪伴,是沈颖在妻子和母亲身份下,丧失掉的自我。那丢失的自我,在陈子凯出现后,又逐渐回归,让她正视自己原有的欲望。心花怒放,小鹿乱撞,世界都是彩色的,空气都是甜的……这些见诸报端和通俗读物中,形容爱情的词句,沈颖终于有了切身的体会。陈子凯奔放的爱意如同流水,在干枯的大地上,冲刷出了沈颖躯体的样貌。

微信上,一个陌生人加沈颖好友,留言问,你是谁?沈颖没有通过好友认证,回问,你是谁?对方说,我有你的手机号。沈颖没回。第二天早上,从幼儿园回来,沈颖坐在沙发上,想了一阵这个人究竟是谁,出于好奇,通过了好友认证。对方没有及时回话,到了晚上,沈颖坐在桌前,按照老师的要求,给女儿新发的课本塑封皮,将一张红纸剪成心形,写上肖真希,再用双面胶贴在封皮上。对方回话,白天在忙,没看到,现在方便说话吗?出于自尊和过去几个小时内心苦恼的补偿,沈颖没有立刻回复,等女儿均匀呼吸,入睡后,她才歪过身子,抱着手机问对方是谁。在确认对方的身份上,两个人耗费了一阵,回溯各自可能的人生交汇的地方,最终确认到广告公司,那次年会酒后,陈子凯帮堂哥要到沈颖的手机号。四年过去了,号码一直存在通讯录上,备注名为,美女。

沈颖对陈子凯联系自己的目的,有一丝的怀疑。他那些话有明显讨好的成分,过去这么多年,忘不了沈颖那双眼睛。凌晨四点多,沈颖才浑噩着睡去。两个小时后,晨光微现,她起身站在阳台,把蓝色的窗帘掀开一条缝隙,小区下面平时晨练的几个老人,把她拉回了现实,懊恼昨晚上言语的失态。夜晚容易动情,眼下才是真实的。白天,沈颖的微信迟迟没有动静,她既害怕又渴望,只好一遍遍去翻看陈子凯的朋友圈,去拼凑关于他更多生活的点滴。两年多的时间,只有寥寥三四十条动态。以文字为主,配图的不超过十条,也多为工地和风景。文字多集中在晚上,完工回去的路上,搭配从车里拍到的模糊街景。不清楚陈子凯的外貌,这些信息帮助沈颖勾勒出了一个卖体力的,不善于粉饰自己的坦诚形象。他对天气变幻敏感,工作多在户外。夏天吃烧烤,是他为数不多的炫耀。喜欢用“妈的”加强自己的语气。对现实生活,他并不满意。

多年来,沈颖没在朋友圈发过自拍,以半个月频率发点新添置的家具和摆件以及新研制的饭菜。女儿的照片也不多,主要集中在特定的日期,比如生日、春节。沈颖放下手机,全身发烫。一半是,沈颖这么多年保持随性和自在,不考虑外人如何看待自己,竟为一个才认识不到半天的男的荡然无存。一半是,沈颖环视房间,书架上平日里收集的摆件,木质的家具,花瓶中插的鲜花,挂在墙上的版画——把它们用滤镜进行美化再对外展示,换来零星的点赞和言语上的欣赏,到底有什么意义?

当初,沈颖查出怀孕,考虑到丈夫的工作安排,挤在国庆的七天长假中匆忙办完婚礼。仪式从简,只邀请了两桌平日的朋友,没有通知双方的亲属和长辈。酒店门前没有充气拱门,也没有随处可见的“囍”字。新郎穿着正装,新娘穿着中式红色旗袍,没有司仪,融洽的气氛中少了些闹腾。几句客套话后,大家吃喝,在敬酒时送上几句吉祥话,一切都和这对新人日常和工作中留给大家的疏离感相得益彰。假期结束,丈夫被公司派往贵州,在崇山峻岭中架设基站,一去又是几个月。沈颖生产,全程都是刘姨陪护。女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丈夫赶到医院,沈颖因剖腹产的伤口感染,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精神萎靡。女儿肺部发炎,沈颖还没出产房,护士抱走孩子,扔进保温箱里。在医院住的一个星期里,沈颖一直没见到女儿,只能从手机里护士发来的模糊照片去辨认。沈颖奶水少,刘姨每天从家里炖好汤熬好粥送过来,一辈子没有孩子,她高兴得像是自己当了外婆。丈夫守在病房里,对着电脑办公,沈颖看着心烦,索性让他走了。丈夫给女儿起了两个名字,一个是真希,一个是子曰。沈颖说,都不好,最后还是用了第一个。又过了两个月,丈夫出差回来,第一次见到女儿。沈颖过度溺爱的情况初现,呵斥丈夫小声说话,手没洗干净不要碰女儿的用品,抱孩子要轻拿轻放。沈颖指着阳台上晾晒的一块块尿芥子,对保姆说,这两天让孩子她爸洗。

沈颖深知自己的缺点,那些平日里表现出来的洒脱和不在意,只是周遭事物没能让她伤筋动骨。在外人的眼中,沈颖是一个无感的人。丈夫同样如此,四年多以来,他默许婚后聚少离多的生活。刚结婚那会,他曾说过调岗。当沈颖说不想影响他工作的前景后,丈夫有了明显的晋升,从年轻的技术员,作为部门骨干进行栽培,成为部门的小主管。公司越来越离不开他,他不善交际,性格不够圆滑,一直没有从技术岗位转到管理岗。那些年,他跟着项目部建设基站,调配机器,地点散布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中。随着全国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他从国内事务部,调到了海外事业部,跟随国家制定的战略发展去第三世界国家。在非洲的半年中,丈夫生了一次疟疾,暴瘦十几斤,差点死在赞比亚。丈夫身体康复回家探亲时,沈颖从行李箱中,找到一瓶药,英文字母,上网查一下,是非洲当地用于壮阳的。沈颖放回原处,当这事没发生过。此后,丈夫主要是去巴西、中东等国家。时差和对各自生活的陌生,让他们形成了一种默契,不突然打电话,每天定时发几张生活照,并不期待对方能及时回复。沈颖所发的多为自己做的饭,女儿的生活照,文字多为,女儿又学会了什么技能。丈夫发来工地照片,偶尔也有街景,拉丁美洲妇女们古铜色的身体,阿拉伯妇女蒙着黑纱。图片中出现的外国文字,和烈日下失真的景象,让沈颖心生感慨,她和丈夫是在不同的两个世界中。沈颖专门辟出一间卧室,存放丈夫从国外带回和邮寄的物件,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玛雅文化的木雕和金属饰品、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明信片、阿拉伯面纱、波斯花纹地毯、五彩斑斓的金属茶具。这些在当地随处可见的地摊货,放在货架上养灰。有次,丈夫寄回来一个骆驼头骨,足有桶装纯净水那么大个,如上漆的根雕,只有那一排白色的牙齿,表明这确实是动物。沈颖装回纸箱,堆在储藏室。他从来都不问,沈颖究竟喜欢什么。

丈夫每次回到家,也会有相同的感受,他不知道剪指刀在什么地方,厕纸用光了不知道去哪里找,不留意新添置的家具,不清楚女儿喜欢什么样的动画片,满屋的毛绒玩具,都分别在哪里买的。女儿怎么突然学会了说话,看着贴在墙上的识图表,准确叫出水果和动物的名字。晚上,他躺在自己的卧室里,调整时差难以入睡,起身到客厅里,陷在沙发,一声不响。出差前,他在女儿脸上留下吻。沈颖照例叮嘱路上慢点。防盗门关上的瞬间,他看不到沈颖脸上松弛的表情,女儿活脱地在地板上打滚。沈颖也看不到,丈夫出了楼道,拖着行李箱走在小区里,因内心雀跃,性格腼腆的他会对路过的人点头示好。

沈颖没有心思去深究,当初怀孕是丈夫的处心积虑,还是真如他所说的,情到浓处,没有及时抽身而出。初次见面,相亲的饭局上,他说想要尽快结婚,生个孩子,并抚摸着微秃的头顶,自述三十了(比沈颖大四岁),现在孩子出生,还能看到我有头发的样子。又对沈颖说,二十五六刚好是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沈颖听了不舒服,这人太不会说话了,活该找不到老婆。几天后,他又再约沈颖出来,先是道歉,摆出一副倾听的姿态。沈颖忍不住想笑,不明白他是会变通,还是结婚心切。沈颖闪婚,让周围的人不可思议。她说碰到合适的了。国企,工作稳定,收入可观,频繁出差,性格温和,趋向冷漠。他俩有着相近的生活理念,可以成为生活伴侣。丈夫和父母的关系也不好,父母在外地,不会频繁介入他们的生活。两个人畅想未来,心知肚明,要尽可能保存自己的习惯,而不是彼此迁就。他们对彼此过去的经历不太了解,一些道理是沈颖后来才明白,宽容大度和相敬如宾,是感情稀薄的体面说法。

有时,沈颖怀疑丈夫的性取向,还是他在外面有另外的女人。短暂团聚时例行公事的几次夫妻生活,没有长久分别后的热忱和欲望。他们的姿势固定——侧躺后入;习惯在黑暗里——羞于展露各自的身体,或者是观摩对方的;前戏简单——敏感部位的揉搓,亲吻遵循社交礼仪;时长有限——有几次沈颖都忍不住想劝他去医院看下;没有结束后的亲昵——他起身回到自己的卧室,沈颖擦拭下体。他们从没有深入讨论过性,对分隔两地时性上的需求,也有意回避。或许认为在性上的冷淡态度,足以打消彼此的担忧。如果没有遇到陈子凯,沈颖也以为自己就是性冷淡。沈颖想,既然自己如此,丈夫也会有,或者将来也会有。揣测到最后,变成了一种沾沾自喜和愧疚并存的复杂情绪。

未婚先孕,确实不在沈颖的计划中。当时公司的同事小任,正想尽办法让沈颖信耶稣。话说不到两句,小任就说,答案都在《圣经》里。又说,我是主的子民,你也是。沈颖不认识其他的主的子民,也不清楚小任是本来就如此,还是主把她改造成这样。小任性情和善,衣着简朴,工作能力一般,上班时间不开小差,下班时间一到,也绝不加班。劝别人信教时,姿态有点低,热情主动,平时不卑不亢。早晨,小任喝豆浆和吃鸡蛋时说,感谢神给我们生活中如此丰盛的预备,求这食物能加添我们身心的力量,让我们身心都饱足,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领受主的恩典。中午在食堂,小任面对餐盘,闭上眼睛,双手紧握,放在胸前,重复同样的祷告语。小任看着沈颖说,你信主吧,你信了,饭前祷告,我们可以手拉手一起。沈颖不堪小任的骚扰,说自己会考虑的。小任拉着沈颖去过几次三院对面的天主教堂,坐在狭小的礼堂听圣歌。祈祷时,小任手握拳头,一脸虔诚。沈颖心想,如果能完全相信一件事,也是幸福的。后来,沈颖不愿意听小任布道时,就说,我们一起祷告吧。两个人闭上眼睛,握住手,静默片刻。怀孕后,沈颖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准备,让小任陪着她去流产。当晚,小任从几公里外赶来,搬出教义,情急之下,用沂南口音说,恁这是要下地狱的。

四年多过去,沈颖有时看着女儿,还会想到小任,按照基督教说法,她应该是孩子的教母。当初小任送的《圣经》,如今还放在书架里,黑色封皮,书顶、书根、书口三面为桃红色,内页的纸张薄软,没有任何的折页和卷皮,不是保管得当,而是沈颖并不经常翻阅。她阅读《圣经》的习惯是固定的,既然主如此神通广大,那么随手一翻,冥冥之中的旨意,去领会就可以了。这天晚上,沈颖披头散发,又把《圣经》抽出来,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摊开《圣经》。今日不同,陈子凯又一次提分手,过去提还留点余地,可以当朋友,也可以见面。这次,陈子凯放下狠话,就当他死了。

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马太福音·论奸淫》

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马太福音·论离婚》

所以我说,且在主里确实地说,你们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他们心地昏昧,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以弗所书·旧人和新人》

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马书·白昼将近》

翻到后半夜,沈颖在沙发上睡着了,梦中耶稣现身,穿着长袍,悬浮在半空中,伸出手掌,覆盖住她的整个身体,轻轻抚慰。沈颖跪伏在地,失声痛哭,问,主啊,我该怎么办?耶稣没说话。哭醒后,她枯坐到天亮,等手机闹钟响后热奶、做饭,给女儿穿好衣服,水杯添满,挎着书包,融入早高峰的车流中。到了幼儿园门口,目送女儿进校门。早高峰过后,沈颖来到植物园的停车场,坐在车里,从后视镜望着后座的儿童座椅,脑海中浮现出去年她把儿童座椅卸下来,和陈子凯在后面做爱的画面,反刍,干呕了几声,慌忙找纸巾接住。她打开车窗,头伸出去,不远处的环卫工循声看过来。沈颖下车,把纸巾捡起来,进车关上车窗,放下遮阳板,拉开镜子,里面的自己神情萎靡,脸色憔悴,眼角耷拉。她想找个人倾诉,她想知道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又会怎么评价她和陈子凯的感情。

几个月后,在一档名为《夜线》的普法栏目中,播放完片子,回到演播室。那位坐在嘉宾席上的女心理学家,是这么定义沈颖和陈子凯的关系的:我觉得我可以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找到证据证明,这个女的其实是非常寡情的。比如,开始介绍,她丈夫一直是在外面养家糊口的,因为她是全职太太,所以她并不挣钱,而且她丈夫忙到几个月都回不了家,在这种情况下她干什么呢,她吃吃喝喝,她上网撩闲。然后,她慢慢地觉得感兴趣了,就开始跟人家发生实打实的关系,然后拿丈夫在外面辛苦挣来的钱,填活小白脸,一给给好几万,所以这种人,而且她有孩子,你说这种人,她多有感情,我不这么认为。我们人不是精神分裂的,如果她感情充沛,那她只要是有感情,她动感情,就是感情丰沛的,那我们假设,如果她跟一个人搅和得这么深,她也没跟她丈夫离婚,还是对她丈夫有感情的,但是她做的这些事,你听上去对她丈夫多么无情,所以我认为她是个无情的人。至于她和这个男的,其实整个的故事叙述,无论是这两边谁,你都能感觉到这关系,是由这个女性一直在推动的,而且是由她一手掌控,所以实际上,她后来买凶杀人,把这男的搞成重伤,和她先前的很多举动是一致的,这个人的性情是统一的,就是这个人相当的偏执,原本关系要怎么加深,由我说了算,开始结束得由我说了算,怎么能你说断就断呢。 Ew23YbeUItY4jmtTkQ+miUQZyVfLKqSImKYpt5wblxXpcxsVP5SanWgXn/obht6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