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如何认识自己?

主持: 科技主要是向外探索,而哲学和佛学都是向内挖掘的智慧。说到向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这对西方哲学和东方佛教都是非常重要的。请问周老师,西方哲学提出“认识你自己”已有几千年,在此期间,作了哪些尝试和努力?

周: 西方哲学强调“认识你自己”有两个阶段。第一是在古希腊时期,供奉太阳神的雅典德尔斐神庙中刻有一个神谕,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出自阿波罗之口,而他正是雅典城邦最重要的神。这句话的含义,其实是强调人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不要骄傲,不要狂妄。

关于此,有个著名的故事。曾经有人到德尔斐神庙问神:雅典最智慧的人是谁?神回答说: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很重要的哲学家,他听说后感到奇怪:我其实挺笨的,怎么说我是最智慧的人呢?因为不相信,他就到雅典找那些以智慧著称的政治家、艺术家、诗人、工匠,问了他们很多问题,想证明这些人比自己聪明。结果他发现:这些人仅仅知道自己从事的那点事,就自以为很聪明,自以为什么都知道;而他知道自己很无知,好多事都不知道,尤其对最重要的“人应该怎么活”还没想明白。苏格拉底由此总结道:神说我最智慧,是因为我知道人的局限性,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第二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家也说“认识你自己,实现你自己”,主要在于两个层面。一方面,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比如尼采说:你要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生命,不要作为大众的符号,跟随大家生活,而要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他强调的是这一点,和古希腊哲学的内涵不同。

另一方面,如果真正挖掘自己,会发现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样就能站在宇宙的立场看人生,让人生具有终极意义。很多哲学家认为,人有一个自我,那是“小我”;此外还有“大我”,如柏拉图说的理念世界,基督教说的上帝。尼采不相信上帝,但认为人生应该有更高的意义。这个“大我”会派驻代表在“小我”中,人要去发现这个代表。用孟子的话说,是尽心、知性、知天。他说的心就是精神世界,其中有个东西叫性,是和宇宙相通的觉悟,也是“大我”派驻在自己身上的代表。你要找到它,听它的教导,就和宇宙“大我”打通了。这个观点,我想哲学和宗教有共通之处。

主持: 非常精彩。“大我”派了代表到“小我”这里,而佛法讲的是“无我”,这有很大差别吗?刚才说要认识无限性,怎么在古希腊哲学中是认识人的有限性?请问法师,宗教和哲学在看待自我的角度上,有很多不同吗?

济: 刚才周老师讲到“大我”和“小我”,我联想到《奥义书》,这是印度宗教和哲学的源头。其中说到宇宙是“大我”,个体生命是“小我”。人因为迷失自我而轮回,所以生命的价值就是由“小我”回归“大我”。这种宇宙和自身的融合,使生命达到圆满,即梵我一如。但佛法反对这种观点,提出“无我”的思想,这也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

西方文艺复兴后出现人文主义思潮,关注个性解放,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就使自我得到极大张扬。那么,究竟什么代表“我”的存在?身份能代表吗?你今天有这个身份,明天可能没这个身份。相貌、想法、情绪能代表吗?相貌会衰老,想法和情绪更是变化不定的。此外,还有地位、财富、名誉等。佛陀对此进行全面审视后发现,我们认定的所谓“自我”,比如以身份为“我”,以相貌为“我”,以想法为“我”,以情绪为“我”,以名字为“我”……所有这些和我们只有暂时而非永恒的关系。既然是暂时的,就不能代表自我本质性的存在。

佛法还告诉我们,把这种暂时的关系当作永恒,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执著身体为“我”,就会害怕死亡;执著相貌为“我”,就会担心衰老;执著想法为“我”,就会和世界产生冲突;执著情绪为“我”,就容易陷入情绪,为其所控,成为情绪的奴隶。

佛法所说的“无我”,并不是说这个生命现象不存在,而是要纠正对“自我”附加的错误设定。《楞严经》有七处征心,让我们寻找:心到底在哪里?在内还是在外?有没有形相?在审视过程中会发现:我们所以为的“我”,从外在色身到内在想法,所有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假相,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

当我们彻底摆脱对自我的错误设定,才会看到心的本来面目:像虚空一样,无形无相,无念无住,无边无际。它一无所有,又含藏一切,能生万物。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让我们找到这个本自具足的觉性,由此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而不是被种种假象所迷惑。 ElfnAfhQbtb0DaRE8rhTAMZ2zj57jeMCnxIVnDfMdX064J2FYKDy3yRxMT0Ib97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