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培养积累资料的习惯

写时评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就是积累资料。我一般都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随时将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将从书上看到的有价值的信息记下来。电脑桌面上也永远会有一个保存资料的文档,在上网时将有意思的信息和有价值的数据保存下来备用,并定期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比如我的文件夹中有如下一些资料分类。

有用的数字:这个文件中保存着一些数字,诸如中国百万富翁增加12%,中国一些让人沉痛的世界排名,垃圾邮件占到中国网民所收邮件的2/3,46%的公众认为身边存在安全隐患,最新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亿元商品市场达3 265个……这些数据,常可以作为评论相关话题的论据。常翻阅这些数字,对比新发布的一些数据,可以激发出新的评论视角。

西方公共政策:这个文件中主要收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政策,比如爱尔兰要征“嚼口香糖”税,预计每包缴税5欧分;加拿大禁止叫男同性恋“fifi”,违者罚款1千美元;为减少温室效应,新西兰拟征牛屁税;等等。这些有趣的公共政策,暂时可能用不上,可说不定哪天写相关话题时就可以用到,届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时事评论的议题多与公共政策相关,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作为评论的论据。

科学发现:这个文件中主要收集一些最新的有意思的科学发现,比如有科学家发明用基因疗法对付不忠,打一针就不再花心;日本一公司研造出造梦机器;美国科学家研究有新发现,男士天生不爱女强人;科学家发现忧郁的人往往大脑活动过度;等等。当然了,这些八卦科研成果主要是用于一些八卦题材的评论。

评论经常涉及的一些评论话题的资料:爱国主义资料、慈善捐赠资料、高考改革资料、审计报告资料、环境保护资料、网络民意资料、公路收费资料、公务员法资料、税收与宪政资料、年终评论资料、两会评论资料、富豪榜资料、公款吃喝腐败资料、乱收费资料、奥运评论资料、春运评论资料、房市调控资料、青少年体质资料、行政成本资料,等等。这些议题,都是时事评论常涉及的,这些资料中,既有案例,又有专家观点,还有以往类似热点评论的观点。将这些资料收集起来,方便遇到类似话题时参考。自己的资料库,比那种看到一个话题临时进行搜索的资料检索法要方便得多。自己收集资料,既有独特性,又有针对性。

我还建立了专门的网言网语资料库。网友那些短小精悍的一句话评论,很多非常经典和精辟,既一针见血又非常幽默俏皮,作为资料使用到评论中,能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翻阅资料库,经常能从中发现新的评论选题和评论视角。评论,知识之外,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掌握的信息多寡和权威程度,建立资料库,可以积累自身在相关话题上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使自己的评论更有附加值。

马少华在其评论教材中提到了1920年美国出版的《社论:一项对写作效力的研究》,这本书这样写道:阅读是社论作者的第一位的资源。在所有的阅读材料中,报纸阅读是最明显的一种。他不仅必须读,而且必须系统地储存这些“当前历史”的事实,使这些事件构成有组织的知识,纵向地展示其发展,横向地展示其复杂的关系。换句话说,无论是用每日备忘的记事本,还是用其他更为可靠的记录方式,他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状态”,把新闻事实容纳进来。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公众只有短的记忆,评论作者则必须有长的记忆。公众对一个事件发展方向的判断是根据他们对事件数周、数月正在发展的状况来进行的;而评论作者却必须有宽阔得多的视野。马少华先生因此说:这就是评论作者积累事实的重要意义。在新闻评论中,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认识性的关系,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认识性的文本,就是以“已知的事实”来说明、解释和判断“未知的事实” d3FoItJesBPcL9cel1kWovLRPKUxlGNhjuZJxGJfIfNvtqpwOIeFG4Fbno1hAGE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