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顺“丰”而为

在中国商业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都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崛起的全过程,成年之后的他们也顺应这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浪潮,经历万千磨砺,顺利登上了这浪潮之巅。很多如今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诞生于他们的天才创意和苦心经营。1993年,顺丰快递公司在中国华南地区成立,多年以后,这家公司成为中国民营快递行业的领航者。在顺丰背后,有一个低调得几乎不为人知的神秘总裁——王卫。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成立这家公司时,王卫只有23岁。

回顾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史:1993年3月26日,王卫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注册成立了顺丰公司,开创民营快递先河,并全力开拓粤、港两地的速运市场;同年,浙江人聂腾飞在上海松江小昆山经济开发区成立了上海盛彤实业有限公司,专营上海和杭州两地的报关急件直送业务,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申通快递的前身;1994年1月,从日本留学归国的陈平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双臣快运有限公司,主做零散的家政服务,后来这家公司改名为“宅急送”;同年,曾经和聂腾飞一起创办“盛彤”的浙江人詹际盛从申通辞职,成立了天天快递;1999年8月,聂腾飞的弟弟聂腾云在上海成立了韵达快递;2000年5月28日,申通原财务部门员工张小娟和其丈夫喻渭蛟在上海创办了圆通快递;2002年5月8日,曾是木材商的赖梅松在上海成立了中通快递,这也是一家集快递、物流及其他业务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

再后来,来自浙江的商人徐建荣在2005年收购了仅成立两年的百世汇通,5年以后,马云又收购了这家公司;2012年,陈小英和第二任丈夫悉春阳收购了詹际盛的天天快递。

短短20年间,中国快递业的队伍迅速扩大,并不断重构,最终形成了以国有快递公司中国邮政、民营快递龙头企业顺丰和来自浙江并落脚于上海的“四通一达”占主导的市场格局。

然而20年前,在民营快递刚刚出现的时候,这些当时还很年轻的创业者们都还在小心翼翼地摸着石头过河。在广东创业的王卫,虽然离民营快递公司角逐的“主战场”上海较远,但在那个年代,广东作为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自然也就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试验场,无数有梦想的人都被这个磁场一般的地方吸引着,层出不穷的新思想在这里激烈地碰撞着。在这样一个梦想之地,逐梦者们所上演的商业厮杀和缠斗到底有多激烈,我们是无法想象的。

时间回到2020年的春天,新冠疫情大规模暴发,短时间内,全民隔离在家,各行各业被迫陷入停滞状态。疫情暴发时正值春节,也是快递行业每年最忙碌的一个时期,一时间,大量的货物滞留,派送不力,人员无法正常到岗的问题频频出现。顺丰却在这个特殊时期,以其优质、快速的服务赢得众人赞美,成为民营快递服务的标杆。此时,距离它的创立已经过去了整整27年。

独有的直营模式加标准化管理,使得顺丰在人员调配上占据了巨大优势,多年积累的实力和过硬的职业素养也让顺丰在这次突发事件中表现得更为得心应手。据统计,2020年3月18日,已经上市的几家快递公司中除了顺丰,都呈现出业务量和收入的负增长,而顺丰2月份的业务量却达到了惊人的4.75亿票,同比增长118.89%,业务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77.3%,这个数据是顺丰实力的最好证明。但就在这个春天到来之前,2019年,王卫已经离开了顺丰执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的位置。这也使得人们对这些年引领顺丰成长的他更加感到好奇。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王卫刚刚和当地的几家快递公司结束了一场几乎可以被称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价格战,最终以“香港低价快件”的招牌垄断了整个深港货运。

地域性的行业价格战结束,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现如今已经实力雄厚的几家民营快递公司也相继创立,韵达、圆通、中通的出现,让民营快递行业变得更加波云诡谲。

先后成立的几家快递公司成为王卫布局全国的一个个绊脚石。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以及电商的越战越勇,大量网络订单涌入快递行业,使得以高端定位见长的顺丰因其价格而地位稍显尴尬。眼看着后来者居上,一向有着危机意识的王卫绝不可能坐以待毙,但是如何顺应因互联网兴起而改变的快递业,这对年轻的他来说是个难题。他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一剂适合顺丰的“特效药”,让顺丰独有的优势在风云变幻的互联网大时代到来前更加凸显,从而与其他几家快递公司拉开距离。

2002年底,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SARS”的病毒在广东突然出现,并以不可遏制的态势迅速蔓延至其他省份,海外其他国家也相继暴发疫情。与2020年暴发的这场新冠疫情一样,当时,我国大部分省份的国民生活也都陷入了几近停滞的状态,工人停工,学生停课,到了2003年的五一劳动节,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原本是旅游旺季的五一小长假显得格外冷清,民航业也遭遇了几十年未有的重挫。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那个体温计、板蓝根被疯狂抢购的慌乱的春天,顺丰的幕后指挥官王卫静观其变,并以其卓越的眼光看到了最好的战机。那一年,王卫果断出手,与扬子江快运低调签订了租用飞机货舱的协议,自此,除了国有的中国邮政,国内又多了一家用飞机运送快递的公司,顺丰开创了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用货机运输提速的先河。

自此以后,曾经以“服务”为招牌的顺丰多了一个更有力的优势——速度。如今,提起顺丰,人们想到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快”。但是,在王卫眼中,顺丰的速度仍不算快,他认为,与国际标准相比,想要做到顺丰速度并不难,如果能更高效地使用先进的运输手段,优化派送流程,顺丰还可以更快。

但他却并没有继续在速度这个优势上发力,因为紧随其后,几家同样需要竞速的快递企业也在顺丰之后纷纷和航空公司签订了租用飞机货舱的协议。在速度差异被缩小的情况下,王卫清醒地意识到,竞速、竞价将不再是顺丰得以凸显优势的保障,在互联网技术让世界变得眼花缭乱的今天和将来,传统行业的竞争对手已不再是同行企业,而是那些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

找到更多抓手和着力点,为企业多方面赋能,成为提速后的顺丰更重要的发力点。对王卫而言,从创立顺丰那天起,他就致力于将顺丰经营成一家具有民族自豪感的中国企业,他也多次表示自己以国际快递巨擘——联邦快递(FedEx)为目标,试图将顺丰打造成中国的联邦快递。

也正是这个遥远且极具吸引力的梦想,支撑着他走到了今天,一路上王卫逢敌亮剑,为的就是全力将这份事业做到精益求精。此前的快递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几家快递公司已经是短兵相接,各家企业的掌门人更是摩拳擦掌,谁的速度更快、谁的服务更好,将是未来抢夺快递行业份额的核心着力点。一场市场争夺战就这样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

占据速度和硬件设备优势的顺丰在这场争夺战中无疑表现得最为优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电商这块大蛋糕上,顺丰几乎没圈到多大份额。

对王卫来说,一个企业有明确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企业定位是企业的发展之本,也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如果为了扩充市场占有率,提高订单量,而将已经渗透到消费者观念中的企业定位模糊化,当有一天电商的浪潮消退时,这种因冲动而做出的决定一定会让顺丰自食恶果。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综合考量既有市场覆盖率的情况下,王卫除了紧抓顺丰服务质量,还在个性化快递产品的推出与时速的提升上做着巨大努力。

一个企业的老板,不仅要了解行业动态和对手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认知以及对自身和对方差异做出客观判断,王卫的姿态成功避免了顺丰降低“身价”陷入电商网络订单的分食大战,同时也避免了顺丰陷入在吃过电商甜头以后无法及时回头的问题。

创业十年,王卫的这种性格和危机时刻的“非常态决策”让很多企业家、媒体、风投公司都对他感到十足的好奇,业界开始向王卫发出一份份合作邀约,媒体发起一次次采访邀请,但得到的却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婉拒。

对于出生在高知家庭、自幼随父母移居香港的王卫来说,“低调”这个标签的出现有点儿让他猝不及防,无论是受香港社会氛围的影响,还是长大后广东商人多金却低调的风气熏陶,王卫早已习惯不抛头露面,也习惯了在一片嘈杂和质疑声中埋头苦干,他唯一的强硬之处就是对顺丰这份事业的捍卫和保护。但是顺丰的异军突起却引起了包括中国邮政在内的几家同行的注意和警觉,而这些所谓的“低调”标签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王卫的神秘性,与之相对的,是在无尽的神秘之中被激发出的更加强烈的好奇。

于是,就像陷入一个循环一样,王卫越是低调,人们越是感到好奇;邀约越多,他拒绝得也越多。渐渐地,对于风投公司和国际巨头发来的融资、并购等涉及企业命脉的“合作邀请”,王卫也表现出更加明确、坚决的态度,因此,一个关于他的新标签诞生了——“资本洁癖”。

如果还有人记得2017年,王卫在深交所敲响顺丰上市钟时所发表的演讲,就会知道,这个为顺丰倾注了半生精力和感情的企业创始人,用了几年的时间打破了自己在年轻时立下的“誓言”,其中就包括“顺丰不融资、不上市”。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市场环境变化、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对顺丰的未来规划所做出的明智的决定。

关于顺丰的上市,王卫调侃自己说:“有些地方不能随便去,有些话不能随便说。”那一刻,人们看到的不是传说中被贴满了标签的不善言辞的他,而是一个散发着人格魅力的、懂得自嘲的幽默的顺丰总裁。

2017年的夏天,在由腾讯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马化腾邀请了中国最难邀约的企业家之一王卫。在那次论坛上,面对媒体以及国内其他知名企业的董事长们,王卫表现得非常健谈而且乐于调侃,他也第一次对多年来贴在自己身上的“低调”标签做出了风趣的回应,他说:“马同学让我的低调牌坊没有了。”

这两次发言改变了人们对王卫的既有印象,也使这个曾经非常神秘的身价1500亿元的总裁变得立体起来。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两年以后,王卫以人们已经习惯了的低调而果决的行事作风宣布了卸任顺丰执行董事的消息,这是顺丰成立的第26个春天。

后来,面对媒体采访,信佛的他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概括了原因,他说:“人这一辈子的成就、机遇,是跟上辈子积下来的福报有关联的。”在他看来,世间诸事,都有因果,有我们人力不可控的地方。对顺丰这份事业的捍卫,并不全是他出于对财富的追求,对于一个格局不断扩大的企业家来说,事业是带来财富的渠道,更是为了实现理想和自身价值,为企业和国家带来更高利益的一部分。

在2020年春天,当装载着3.3公斤医疗和防疫物资的顺丰无人机平稳降落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时,顺丰已经成长为中国快递业勇于肩负国家之责的实力派战将。

在遥远的祖国南端,在经济特区深圳福田区的顺丰总部办公大楼里,这个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企业正以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日益优化的工作流程飞速运转着。一张张不同肤色的海外面孔是顺丰进军国际市场后吸收的新的人才力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数据都会在这栋办公楼里集中汇总,然后得到分析,这些数据是顺丰的晴雨表,也是民族企业的自豪。

如今,王卫已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范围内,留下的是他耗费了半生心血和努力打造的快递航母以及20多万被他称之为“最可爱的人”的“SFer”。曾经,可以被称作“SFer”的人,算上王卫自己也只有6个;今天,顺丰已经是拥有75架货运专机和20多万员工的商业帝国,这个曾经靠拉杆箱送货的快递公司,实现了“从码头到蓝天”的飞跃,王卫和一批又一批顺丰人的坚守真正印证了那句“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AVthxkWrwlF1Ye5jgBSFCLsBDvvTPDD3vDx6lgbEEpDRZYF5RBvFJFmqlV4ZDcm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