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追求做好,而非做大

曾几何时,马云梦想过打造中国的雅虎。但当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向他发出邀请,让他担任雅虎中国的首任COO时,马云却拒绝了。据说,拒绝的直接原因,在于两个人之间的一段对话。

马云:“雅虎到底想做什么?”

杨致远:“雅虎想做互联网上的一切。”

马云紧皱眉头:

“从理论上讲,什么都做,往往什么都做不好。互联网的走势将越来越纵向化,往横向发展,会比较困难。”

后来的事情虽然证明了马云的看法,但那时的杨致远却并不认同他的观点,两个人虽然始终保持友谊,但终究没有在事业上走得更近。

正是这次对话,让马云深刻地意识到,身边大多数互联网从业者,都只看到了雅虎的成功并试图模仿。但他却认为,片面追求做大的互联网创业期已经过去了,走横向不如走纵向。与其想着“一刀切”,不如“切一刀”,与其想要做大,不如先在最需要的领域中做好。

正因如此,马云希望阿里巴巴以中小企业作为主要客户来开展业务。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欧美电子商务将主要客户定义为大型企业,向来崇尚逆向思维的马云主动选择避其锋芒,采用了和对手相反的思考方式。对此,他曾解释说:

“中小企业好比沙滩上的一颗颗石子,通过互联网,可以将这些石子全粘起来。土粘起来的石子,可以和巨石抗衡。而互联网经济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直到此后很久,人们才明白马云的意图,他那时想要做的,实际上就是互联网世界的义乌。

义乌是中国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但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批发市场,那里聚集了你能想象到的所有日用小商品,并日夜不息地销售到每个城市。在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随处都能看到义乌小商品商城的踪迹。

马云此时所想要做的电商,就是互联网版本的义乌。他希望能够为那些被资本和媒体所忽视的中小企业,打造相互之间的良好交易平台。最终,消费者也能在这个平台中找到想要购买的商品。

然而,此时能够理解他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多,团队成员中也有人无法完全认同。即便如此,1999 年 2 月 20 日,阿里巴巴公司依然诞生了。

这一天,在杭州湖畔花园风荷园 16 幢 1 单元 202 室里,16个人齐聚一堂。这里除了张英提前布置的一些家具,加上几张看起来破旧的桌椅外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大多数人都坐在地上。

这 16 个人分别是:马云、张英、孙彤宇、吴泳铭、盛一飞、楼文胜、彭蕾、麻长炜、韩敏、谢世煌、戴珊、金建杭、蒋芳、周悦虹、师昱峰、金媛影,加上此后不久加盟的饶彤彤和蔡崇信,后来被定义为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

按照惯例,马云对这一“重大会议”进行了全程录像。他坚信这将是阿里巴巴的良好开端,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后来全网传播的视频中,画面昏暗、房间杂乱,十几位创业成员神情凝重地围着慷慨激昂状如传教的马云。他站在一张桌子后,快速而疯狂地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黑暗之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都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

似乎与这样的豪情有些不搭调,在开会过程中,马云家里的墙壁突然渗水了。马云冷静地说:“我出去找点材料。”过了一会,他抱着一大卷旧报纸回来,然后大家一起将报纸贴在墙上,就这样开始了公司创业的第一天。据说,后来为了保持统一,马云将报纸作为湖畔花园大部分房间的墙纸。

雄壮的演讲词与沉默的贴墙报纸,为这家新公司的诞生带来了某种奇妙的预言感。在这次会议中,马云在演讲中提出要建立一家生存 102 年的公司、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未来还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并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但另一方面,他们依然面临资金有限的困境,只能在家中办公,最多一次,这个 150 平方米的房子里坐了 35 个人在工作。

虽然条件简陋,但马云对工作要求很高,务必做到尽善尽美。按照他的想法,应该学习网上论坛BBS,按照行业分类建构网站体系。这是马云在离开北京之前登上长城的感悟与发现。但是,团队内有不少人并不同意他的看法,甚至还会为哪种更好而拍桌子争论。马云烦恼地拍着自己的脑袋,最终还是觉得自己对,当时马云在外地出差,发电邮催促同事们加快完成,他们还是不同意。马云在电话里罕见地发怒了,尖利地叫道:“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就去做!立刻!现在!马上!”

阿里巴巴最后还是按照马云所设想的最佳方案,逐步构建起来。

有了架构只是第一步,为了让网站能够尽快高效运行起来,马云不断鼓励员工:

“发令枪一响,你不可能有时间去看对手怎么跑,你只有一路狂奔。”

团队骨干们也的确做到了,他们每天 16 至 18 个小时疯狂工作,日夜不停地设计网页,讨论创意和构思。每天第一个醒来的人,都要跨过地板上横七竖八睡着的好几个同事,才能走出马云家狭窄的房间。

这些敬业的员工,根本不知道未来的阿里巴巴会做到多大,也不敢相信马云能实现“冲击全球网站排名前十的目标”。同样,马云对他们在此时提出的要求,也远非虚空弘大,而是尽量完美:要让阿里巴巴网站的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案、每一个页面都能打动客户,展现出优越的商务价值,换来中小企业客户们的承认。

一个月后,当春天再次来到杭州,阿里巴巴网站(www.alibaba.com)正式推出,效果非常出色。由于拥有清晰易懂、高度专业的中英文电子商务内容,外国企业买家能够通过阿里巴巴找到报价只有现有供货商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中国供货商,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由此接到国际订单,对方下单的价格也远远高于国内激烈竞争的内需市场。

在互联网上,流量很大程度地说明了商业价值。从 3 月份开始,阿里巴巴网站流量稳定快速地增加,开始被互联网行业和媒体所注意。即便如此,马云也并没有马上大张旗鼓地对业绩进行宣传。实际上,在 1999 年到 2000 年之间,中国互联网在全国主要电视台和报社广告上的花费总计超过了 1.5 亿元,其中排名靠前的有新浪网、中华网和购物网站 8848。此外,在当年的北上广,Chinaren、搜狐、e龙网、易趣、新浪也占据了户外灯箱广告曝光率前列位置。与此相比,阿里巴巴却表现出毫不在意的冷静。当时,杭州本地媒体想要采访阿里巴巴,都被马云拒绝了,甚至当美国著名的《商业周刊》杂志了解到该公司后,马云依然拒绝了采访要求。《商业周刊》记者通过了中国外交部和浙江省外办的关系,坚持采访马云,但马云开出条件,可以采访,但文章不能发!

为什么阿里巴巴没有像同行那样,在此时广泛宣传自己?马云地回答是:

“我们在闭门造车。1999 年回到杭州以后,我们自己商量决定,6 个月之内,不主动对外宣传,一心一意把网站做好。”

马云言出必行。3 月到 9 月之间,全世界没有任何媒体刊载阿里巴巴的新闻,而这家公司的广告费预算则始终为“零”。直到几个月后,他们搬出了湖畔花园,搬到杭州华星大厦,《商业周刊》的采访文章才得以发表。

当许多人回顾阿里巴巴初创的历史时,他们看到的只有马云鼓舞人心的言辞和夸张的动作,但却没有看到马云从一开始就务实地赋予了阿里巴巴的神圣使命——做好,而不是做大。

在定义阿里巴巴的商业方向时,马云避免了对雅虎的盲目模仿,选择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这一垂直领域,从而得到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同样,在实际执行时,他也将阿里巴巴看作刚刚出生的婴儿,想的并不是如何成长为力大无穷的巨人,而是怎样用实际行动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并能活得更好。

很多创业者对内心宏伟的理想过于笃定,才刚刚着手创业,就装满了太大的希望。自然,心中有伟大的梦想是必要的,但如果创业者只有这样的臆想,就很容易失去务实的精神,导致一味好高骛远,从成功的阶梯上狠狠摔下。

创立阿里巴巴之初,马云就努力避免了沾沾自喜和好高骛远的毛病。此后,他更以此告诫创业者:

“一个优秀的创业项目首先是要做好,而不是做大,更需要注重项目细节的可执行性。”

大规模的宣传和扩张,考验着一家企业的融资能力与资源管控,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创业初期对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升精力,导致无法突出重点。因此,在创业之初看准杀入的方向、做好初期的执行,以期获得发展过程中的原始积累,才是一家企业日后赖以发展的牢固根基。可以说,如果没有对市场的深入了解,没有对本行业的未来的明确判断,没有扎扎实实的刻苦拼搏,没有无数个日夜的起早贪黑,而是沉湎于盲目宣传、眼高手低,急于打造情怀的光环来“套现走人”,就永远也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和马云。

从这一点看,每个创业者应该从马云身上所学的,不只是他鼓动人心的能力,还有他立志将企业做好而非做大的韧性与坚定。 ifY7yPLSlslOLUGR3RhEln++I1KMc7iTLN4DF10Inu2ncJPJcQ3uXpfWwvkc0td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