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金融风暴中登场

1857年,美国经济开始从萧条中恢复。商业领域的表现(尤其是铁路行业利润)开始迅猛增长。当时,一篇来自英国的专业经济分析报道就此预言道:“月圆月缺是有固定时间的,而美国相对于英国的经济优势,将像月亮的圆缺一样,到时候必然会实现。”

吉诺斯和许多美国人一样,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美国的经济表现将会超过英国,从此不必再看英国人的资本市场眼色行事。他自豪地对朋友说:“我们没有人预料到美国会有如此喜人的资本增长。总有那么一天,人们不用再焦急地关注位于针线大街上的英格兰银行的汇率,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如果将美国经济的复苏看作病人的康复,那么正是铁路债券提供了神奇的疗效。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铁路债券市场火热增长。曾几何时,纽约股票交易所每周交易量达到1000股,就算相当高了,但到此时,每周的股票交易数量已经达到上百万股。

铁路债券市场催生了投资的繁荣,使许多投资公司专门围绕铁路建设资金,提供理财服务。邓肯·舍尔曼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家公司的高级合伙人是斯科特曼·邓肯和威廉·舍曼,他们联合控制着400多万美元的财富,引来伦敦的高度评价。那是精明的皮博迪所投出的关注目光。

皮博迪相信,这家公司拥有足够的资本、能力和企业规模,将来可升级为大型的金融企业。他对吉诺斯说:“我看好这家公司,他们拥有足够的资本、能力以及企业规模,将来能成功地经营一家大型的金融企业,它在美国几乎是唯一的。”皮博迪承诺,邓肯-舍尔曼公司能在自己公司获得无限制的信贷额度,而其他各家美国银行都没有类似待遇。皮博迪还考虑,委托邓肯·舍尔曼公司代理自己在美国的事务。

皮博迪没有考虑到美国资本市场的进化速度。1857年时,这家公司已经不甘心只充当皮博迪的业务前端了,他们甚至还想要在伦敦找公司,作为自己的代理。到这年7月,吉诺斯和舍曼之间的谈判终于形成了决定。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空前繁荣,大家都不愿意充当欧洲的分公司,反而想要将经营势力范围伸展到大西洋的另一边。于是,双方不再讨论谁主谁次,而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为目标进行合作。

这个合作方案中有条附加约定:摩根将要到邓肯-舍尔曼公司,担任办事员,同时不领取薪水。舍曼先生写信对皮博迪说:“(这样做,是让摩根)在美国的银行业务中得到训练……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年轻人。”

1836年,在经济萧条爆发前的混乱中,吉诺斯狼狈地逃离了华尔街。现在,他将重返那里的期望寄托在儿子身上。7月底,摩根去往纽约,一路上,他随身携带着重要的信函和文件,大多数是父亲所写,其中包括在开船前,父亲让人送来的便笺。他在上面谆谆叮嘱儿子要仔细检查文件,以确保安全。在便笺最末,父亲写道:“我希望你能了解到,你现在正迈出的一步有多么重要,它将对你以后的生活有多么巨大的影响。你自己应保重,好自为之。向舍曼夫妇问好,后会有期。上帝祝福你,关爱你的父亲会一直为你祈祷。”

纽约,是美国过去时代也是当下时代最大且最有吸引力的城市。这里有早期荷兰移民的后代,也有法国的新教徒后代、英国后裔、德国后裔和犹太人。多种语言和文化并存于纽约繁荣的城市中,人口流动积极,商业体系广泛开放。无论人们从哪里来,都能在这里找到梦想。这一点,和波士顿的欧裔贵族文化、费城的传统家族文化、查尔斯顿的南方种植园文化,都显得有所不同。纽约人充满活力,他们中既有移民、商人、艺术家、奋斗者、实干家,也有赌徒、逃犯、骗子、海盗……成千上万的市民在此绵延数代,但他们相信迟早能凭借能力实现梦想。

摩根年方20,外表看上去还是个毛头小伙子,但他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游历、学习和生活过,知道自己最喜欢的环境。刚到纽约,他就喜欢上了这里,将这里看作事业的起点。事实证明,这里也将成为他后半生的归宿,纽约华尔街也终将成为世界金融之都。

摩根将住处定在浴西17大街45号。19世纪20年代,华尔街初兴,私人住宅被雨后春笋般的银行和办事机构所占据。富豪们看中了偏僻的格林尼治地区,建造新的住宅。19世纪40年代,由于贸易带来的车水马龙和嘈杂吵闹,有钱人开始向北面撤离。在联邦广场附近的街道上,他们建起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特色的楼宇和成排的房屋,道路两边树荫繁茂,环境安逸。摩根就住在这里。

每天早晨,摩根都会乘坐公共马车或步行,从17大街穿过百老汇大街的车流,到邓肯-舍尔曼公司的办公楼去。办公楼位于拉索路口的松树大街11号。办公室东侧的窗户下方就是威廉大街,那里有始建于1817年的纽约股票交易所。

摩根日复一日地走过这条路线。他总是准时地走进工位,开始一天的工作,和所有新员工那样到点吃午饭,在小憩一会后,继续完成上午未做完的事情。但邓肯-舍尔曼公司并不支付他薪水,父亲吉诺斯每个月“补贴”他200美元。他的第一个工作任务,是为公司的联络部抄写信函。吉诺斯对此很支持,为了帮助摩根提升信心,他说:“我相信,只有在联络部才能接触到更多有关业务方面的广泛信息。”

在这里,摩根惊喜地遇到了查尔斯·达布尼。他是公司负责财务的合伙人。达布尼这个姓,让摩根想到曾在费亚尔岛上照顾他的达布尼一家。没错,查尔斯·达布尼是他们的亲戚。

摩根幸运地有了第一位职场导师,并从他那里汲取财务知识。摩根很快接收到来自伦敦的秘密任务,皮博迪公司希望他充当纽约方面的代理人,负责对信贷的非正式审查工作,并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执行公司指示,为公司客户和合伙人办理利息与分红。当然,摩根也没有忘记利用一切渠道,向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父亲,传送美国的金融、经济和社会消息。

由于浩大的大西洋电报电缆工程距离投入尚有9年,伦敦的银行家们只能通过书信来获得美国方面的所有消息,在纽约的摩根便成为皮博迪和吉诺斯的重要信息来源。他的工作表现很好,到秋天时,向来严厉的父亲写信称赞他:“你在所有这些事情上表现出的热情和行动,使我非常高兴。你做每一件事情都应当保持机灵和清醒,要和其他人一样,尽快获得并妥善利用所有信息。你的迅速反应,也使皮博迪先生非常高兴。”

随着对环境的熟悉,年轻的摩根迅速成熟起来。但有时候,在舍尔曼先生眼中,他似乎又太早熟了。

在邓肯-舍尔曼商行做了一年多后,摩根受命去古巴哈瓦那采购货物。当轮船停泊在繁忙的新奥尔良港时,摩根决定下船转转。此时正是盛夏,天气炎热,太阳正无情地吸干地面上的一切水分,整个新奥尔良似乎都弥漫着水蒸气,人人都感到面前黏糊糊的。

摩根刚下船,就看到一位穿着不错的中年男子,正忧心忡忡地在码头旁转来转去,逢人就说什么,又被人不断拒绝。男子颓然地坐在街边,埋头抽起了烟斗。

出于好奇和友善,年轻的摩根决定去打听一下。

“先生,怎么了,遇到什么麻烦了吗?”摩根问道。

这位中年男子将无力的眼神聚焦起来,打量着摩根,大约发现他气度不俗,眼神里又有了亮色。他拍了拍身边的一个小皮袋,看上去是刚从船上带下来的货物样品:“要不要看看我的咖啡豆?这可是上好的巴西货。”

听说和生意有关,摩根来了兴趣。他蹲下身子,打开小皮袋,抓起一把咖啡豆仔细闻了闻,然后又碾碎一颗,观察豆子的干燥程度。半晌,他不动声色地说:“先生,您这是遇到麻烦了吧,请告诉我怎样帮您。”

这话显然触动了男子的心事,他重重地吸了口烟斗,叹息着吐出烟雾,抱怨起自己时运不济。原来,他是位船长,咖啡是从巴西运过来的。货物到了新奥尔良,美国的买主却已破产跑路了,满船的咖啡豆眼看就会变质,船长急得只能在码头逢人就推销。

摩根略加思索,决定自己掏定金,用商行的名义买下这批咖啡。他将咖啡样品带到商行在新奥尔良港的客户那里兜售,并向邓肯和舍尔曼先生发去电报,解释这次交易机会的难得,无法先行报告。

舍尔曼先生没说什么,邓肯对摩根这种行为非常恼火。他认为,一个员工就应该老老实实按指令办事,即便再好的机会,也要先由领导定夺之后再行通知。邓肯越想越来气,立即发电报给摩根,要求他不得使用商行名义做这笔生意。

摩根没想到自己的一腔热情遭到了否定。他的倔脾气上来了,决定不再使用商行名义完成交易,而是从父亲那里拿到资金和许可,买下船上所有的咖啡豆。

事情果然如他预料的那般顺利。由于这一年巴西咖啡豆大幅减产,市场上咖啡价格成倍飙升。摩根很快将手中的咖啡豆推向市场,赚到实习生涯中的第一桶金。消息传来,父亲对他连连称赞,听到消息的邓肯、舍尔曼也发自内心地赞许这个年轻人。不过,邓肯还是认定他有些目中无人,对他只能限制性地加以任用,避免惹出麻烦。

历史给予摩根的适应时间,窄小得就像纽约楼房背后林立的消防楼梯。这位未来的金融大亨,出生在经济大萧条中,也很快将面对人生的第一次金融危机。

在整个19世纪50年代,美国铁路公司以狂飙突进的速度发展。从大西洋沿岸向西到五大湖地区,总共铺设了长达2.2万英里的铁路轨道。铁路交通线和随之跟进的电报系统,就像不断延伸的神经元,让美国逐渐拥有完整的经济大脑,将对财富的追逐欲望转化成现实行动力。此外,加州新发现的黄金矿脉、宽松的信贷政策、物价上升、市场需求扩大、股票和土地领域的疯狂投机行为等,都吸引了来自欧洲的资本。所有投资者都明白一道简单算术题的答案:投资英国国内债券,利润只有5%,而投资美国铁路债券,利润能达到10%。该选谁出手,是不言而喻的。

顺着铁路涌入北美土地的,不只是外国商品,更有外国金钱。1853年时,欧洲方面总共控制美国价值大约2.22亿美元的债券,占全美所有股票和债券的19%。美国经济依赖外国资本的程度,与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已并驾齐驱。

吉诺斯经历过上一次经济萧条,在狂热投资的气氛中,他隐约感受到了风暴将临的紧张感。从1856年开始,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俄罗斯粮食重新进入欧洲市场,美国农产品的海外客户需求减少。与此同时,为了阻止资金向外过多流出,英格兰银行大幅抬高短期贷款利率,并开始撤回投向美国的资本。作为连锁反应,中小投资者开始将其持有的美国股份售出,拿回伦敦去赚取更安全的回报。吉诺斯就此预言,1857年的秋季,美国金融市场将面对新一轮季节性的考验。

10月,风暴果然降临了。美国铁路公司开始走下坡路,相关的债券和股票价格一跌再跌,贷款方开始要求偿还资金,借贷方迫于资金压力无法偿还,许多企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况中。尤其是位于美国东北地区的大城市,损失最为惨重,有将近20万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业,其中纽约城就有4万人。

1857年至1858年的冬天,美国东部尤其寒冷。走投无路的失业工人铤而走险,闯入煤炭工厂抢夺燃料。更多失业者集合起来,抗议经济危机,继而发生暴乱。宗教界只能无可奈何地呼吁人们保持理性,举行数千人的集体祈祷活动。新闻界将矛头对准华尔街,指责他们应当对经济危机承担责任,而企业、银行或外国市场都不在其中……

吉诺斯写信给儿子说:“你的商业生涯,一开始就遇上了多事之秋,就让你现在所见到的一切,给你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吧。在通往致富的道路上,有多少人都是因为急于求成而倒下了!”他同时也提到,英格兰银行积极向信誉好的企业贷款,控制了金融危机,而美国金融界却哀鸿遍野,看不到真正的领军人物,只有各自保命的平庸者。

此时,皮博迪公司的几家美国客户均告破产,其英国方面的债权人开始设法收回贷款。邓肯-舍尔曼公司也遇到了麻烦,很多债务人拖欠他们的债款,公司又拖欠皮博迪公司的债款。到11月时,吉诺斯开始坐不住了,他发现公司的巨大债务款项已达到230万英镑,折合1150万美元左右。如果英格兰银行不能批准给予借款,皮博迪公司将面临破产。

吉诺斯积极行动自救。在纽约,摩根与公司领导们一起等待消息。按约定时间,本应由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岛的码头发来电报,通报皮博迪公司的营业进展。但直到11月下旬,依然渺无音讯。邓肯和舍曼感到迷茫和焦急,最终决定派摩根到纽约电报局查找信息。

摩根急迫地赶到电报局,才知道保密消息被加拿大方面的代理扣留了,因为代理不清楚内容,担心消息被舆论知悉而产生不利。摩根又找到哈利法克斯方面,终于拿到电报内容:“GP公司已经从银行收到了10个亿,并一切安好。”

GP公司,指的正是乔治·皮博迪公司。摩根反复确认了消息内容无误,连忙跳上马车,向公司赶去。当他来到公司办公楼前,发现已经有人群聚集在这里,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抓着一张报纸,上面用醒目的加粗字体写着《皮博迪公司已停止支付 即将破产》的标题。

摩根无暇过问,他推开那些企图拥上来的小报记者,穿过脸色慌张的讨债人群,挤进了公司办公室。舍曼先生马上投过来期盼的眼神,摩根将电报放在了他的桌前,大声说道:“先生们!公司没问题了!” 8iKeu1o+KxWjlqwKdXSCIDU5GPZ+85rYw5Smit3sNn1jmU6LiIJl3wNZ1MxOUuZ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