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超级梦想的超级企业家

美国《纽约时报》这样评价埃隆·马斯克(以下简称马斯克):“世界上最成功、最重要的企业家。”

英国《每日电讯报》这样建议世人:“如果你没有偶像,埃隆·马斯克就是你的首选。”

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硅谷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够代替史蒂夫·乔布斯的新人物,而马斯克无疑是最热门的候选人。

人类在蒸汽机、火车、汽车、电灯、电话、电报、计算机这些伟大的发明之后,已经很久没有科技突破了。这也是大家热衷讨论史蒂夫·乔布斯和马斯克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总是能将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付诸现实。

雷军如此感慨道:“我们干的事好像别人都能干,但埃隆·马斯克干的事,我们想都不敢想。”

马斯克与史蒂夫·乔布斯一样,都是为改变世界而生的人,都有着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场”(Reality Distortion Field),引领停滞已久的传统行业进入新的航道。史蒂夫·乔布斯无疑已经是一个名垂青史的传奇人物了,而喜欢马斯克的人们认为,马斯克也必将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传奇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是要将人类送到火星上去生活。但是,移居火星需要制造出具有足够运力的火箭和飞船,而此类星际交通工具在20世纪60年代人类首次完成登月之后,由于耗资巨大等问题没有了下文。伟大者之所以伟大,常常是因其所做之事对于常人而言如同“疯子”一般。当全世界都因各种原因将星际运载研发活动搁置之时,马斯克却决定靠自己的力量去推动这一事业,于是便有了SpaceX公司。

伟大的梦想家通常不是我们常人所能理解的。世人嘲笑他:“这就是一个异想天开的疯子!”世人咒骂他:“这就是兜售虚假希望的骗子!”“一个打着技术革新的幌子、戴着拯救人类伪善面具到处招摇撞骗、唯利是图的商人!”媒体同样也是笔诛墨伐:“哪里有政府的补贴,他就投资哪儿,他创办SpaceX公司、特斯拉公司和太阳城公司,都是冲着政府补贴而来。”即便如今特斯拉已经上市了,还是有很多人认定它在破产边缘挣扎。

舆论的攻击并不可怕,最可怕的莫过于资本的不看好。高盛、摩根等国际投行纷纷看空特斯拉,众多对冲基金更是大力做空特斯拉,更有“专家”甚至测算出了特斯拉的具体死亡时间。不过幸运的是,还是有不少人认可并愿意投资马斯克。PayPal创始人之一、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说:“尽管全世界仍然在质疑埃隆,但我认为有问题的其实是这个世界,而不是埃隆。”

马斯克最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不是疯子,也不是空想家。仅仅6年的时间,“猎鹰1号”火箭成功发射;紧接着“猎鹰9号”火箭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回收发射;“龙飞船”更是向国际空间站多次运送物料,并成功把人类送到了太空。将人类送到火星的梦想,似乎越来越接近。

特斯拉也从之前的无人问津变成如今人人追捧的香饽饽。2021年1月8日,特斯拉股价大涨,马斯克净资产达到1850亿美元,超越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成为新世界首富。做空者只好缴械投降。

马斯克穿越群嘲,成为笑到最后的人,然而,还是有人将其成功归为幸运。人们乐意为英雄鼓掌和唱赞,把他所取得的成就视为“奇迹”,却选择性忽略其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自2001年因疟疾卧床不起后,马斯克的休假时间从未超过一周。以前,他每周基本都会工作120个小时左右;直到如今,他一周也会工作80到90小时。如此大的工作量并不代表他真的就是“钢铁侠”,这都是以长期吃安眠药换来的。世人会刻意神化自己的偶像,但是我们要知道,“伟大者”只不过是普通人对他们的称颂,归根结底他们还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马斯克也会因焦虑而睡不着觉,也会有崩溃的时候。

在特斯拉最艰难的时候,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夭折,他闭口不谈痛苦,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在事业和家庭之间,他果断选择了事业。妻子无法忍受马斯克这样的选择,决定与其离婚。站在公允的角度上看待这件事,我们不能怪其前妻对马斯克的愤恨,毕竟人之为人必因其所独有的价值观而导向不同的选择,不必说谁好谁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为了获得航天、新能源方面的政策支持,多年来他都背负着像个小丑一样“巴结”政客的骂名。有统计显示,SpaceX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共捐款400万美元,其中80万美元是政治捐款。被骂得多了,马斯克最后只好承认:“我是民主党的捐款大户,捐给共和党的也不少。为了让你的主张被华府听到,你必须舍得政治捐款。”

可以说,为了实现自己的超级梦想,马斯克赌上了一切,包括个人财产、生命以及婚姻幸福。尽管他和史蒂夫·乔布斯一样,身上有很多缺点,情商低、患有“智商轻视症”、冷酷无情、独断专行、反复无常、爱折腾人甚至撒谎,但在卓越的成就面前,这些似乎都不值一提。全世界优秀的极客在他的感召下加入SpaceX、特斯拉,甘愿忍受各种艰苦的条件,长时间勤奋工作。在他们的心中,和马斯克一起去做前无古人的创新事业,是一件无比骄傲的事情。

尽管他六亲不认,但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经常收留“无家可归”的他,总是在他事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投资。可是当拉里·佩奇进军AI(人工智能)的时候,马斯克却“翻脸不认人”,他认为“他可能会不小心制造出邪恶的东西来”,于是,创办了和人工智能死磕的OpenAI。和人工智能正面抗衡,他还嫌不够,为了防止人工智能入侵后人类一败涂地,他还成立了Neuralink公司,专门研究人脑和机器链接。但是这些,并不妨碍他们的友谊,拉里·佩奇曾如是表态:“我宁愿死后把财产捐给像马斯克这样的人来改变世界,也不愿捐给慈善机构。”

出发点是拯救人类和地球,而不仅仅是追求商业成功,这是马斯克最值得我们尊敬的地方。他创办公司从来不是为了赚钱,如果是为了赚钱,他早期在创立Zip2和X.com实现财富自由之后,大可不必冒险进军宇宙火箭、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这些吃力不讨好的领域。对唯利是图的创业,马斯克历来是不屑一顾的。他对于创业的一贯态度是,创新改变世界,为人类开拓新的道路。

马斯克曾在采访中说过:“有五个领域将深刻影响人类的未来:互联网、新能源、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如今,他已经成功地在这些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完成这些看似绝无可能的任务之后,他依然没有停歇的意思,继续野心勃勃地探索着拯救人类和地球的新项目。

在这里,与其说是我们崇拜马斯克,不如说我们渴望惊喜。 WNVokrs9ZAMee/HRd6esQu9Vz/Sl6ojlNdghUj3ZADRZM6rpSFwgAl4reXoErUr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