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芯片部门“海思”隐名埋名、默默奋斗了十几年之后,终于在2019年与美国的科技战中大放光彩,为保卫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以终为始”的经典案例,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对一件事的终局有了清晰的判断之后,就要根据这个终局来做今天的决策。
任正非曾回忆华为至关重要的一次决策:“2002—2003年的时候,也是我们公司发展的转折点。我们知道会慢慢爬上一个很高的高峰,当然,我们可能从北坡爬,北坡陡一点儿、困难一点儿,我们也没多少钱,带不了多少干粮;另外一个队从南坡爬,他们不仅有牛肉罐头、咖啡,还带有睡袋。两队爬到山顶相遇时,是会有矛盾的,也许会有激烈冲突的,我们判断华为会输,所以,我们在2003年时就准备用100亿美元把华为卖给一家美国公司。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交易,签完了所有合同,双方团队都穿上花衣服,在沙滩上比赛跑步、打乒乓球,庆祝这个伟大的交易成功。但是在那个星期,这家美国公司的董事会发生了变化,换了一个董事长,新董事长否决了这个交易。很多年以后,爱立信CEO(首席执行官)告诉我,那家美国公司第二号人物见他时,说起这件事都哭了,他认为失去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因为我们知道要与美国在高峰上相遇,所以准备戴一顶美国的‘牛仔帽’,‘牛仔帽’下面是中国人干活,避开和美国的尖锐矛盾,可惜这件事情没做成功。”
“我们高层领导再次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大概是2003年左右,我们讨论还要不要出售公司。少壮派一致否定出售。我跟他们讲:‘那十年以后,我们要面临与美国的激烈冲突,要有思想准备。’从那时开始,我们就有了‘备胎计划’,数千人隐姓埋名。他们每次都跟我抱怨,说公司不重视他们,看到别人都风光,唯有他们不风光,说明他们对‘备胎计划’还是不理解的。我问他们:‘工资奖金受影响了吗?’‘没有。’那就行了。”
华为的芯片部门“海思”隐姓埋名、默默奋斗了十几年之后,终于在2019年与美国的科技战中大放光彩,为保卫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以终为始”的经典案例,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对一件事的终局有了清晰的判断之后,就要根据这个终局来做今天的决策。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关系到所有人、所有企业、所有国家的终局。
从1979年到2019年的40年,是“水泥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所谓“水泥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工业化+城市化,以“中国制造”为基础的对外贸易,以及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的顶梁柱。
接下来的30年,是信息化深度发展的时期,“鼠标经济”将成为时代主流。所谓“鼠标经济”,是指“云管端”通信体系(云计算,5G、6G,智能终端如手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产业。
我们曾在哲学课上学过,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中美两国的核心智库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
2013年5月,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对上百项重要技术进行了筛选,分析了正在迅猛发展、具有广泛影响且未来经济影响显著的12项颠覆性技术,其中超过一半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知识工作自动化、物联网、云计算、先进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3D打印技术。麦肯锡量化了应用这12项技术所能创造的价值,到2025年,它们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影响将达到14万亿—33万亿美元。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着相似的观点,其对新工业革命作出了“一主多翼”的判断:“一主”是指新工业革命的主要驱动力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全面应用;“多翼”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科技等诸多领域的技术进步相协同,呈现出融合创新、全面发展的态势。
举一个例子,这些年世界各国在新材料领域发展缓慢,因为大家基本都是通过堆砌实验、不断重复次数的笨办法来创造新材料的。5G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将带来研究方法的革命,科学家们能够更高效地研发新材料。中国拥有无数高校和企业积累的大量实验数据,将获得弯道超车、后来者居上的历史性机遇。
这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一主要矛盾的突破,来解决新材料研发这一次要矛盾。
再举一个例子,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解决医药研发这一次要矛盾。
2019年7月5日,全球首个人工智能设计药物“涡轮增压”进入人体试验阶段,这是用于治疗流感的疫苗,开发用时仅两年。研究者利用一套“萨姆”算法,根据历史案例、数据进行“学习”,同时通过“虚拟化合物”程序进行协同设计,明显加快了药物的研究速度,并极大地减少了人力成本。
可见,即便在我们印象中最高端的科技研发领域,人工智能也大有用武之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出:如果说工业革命拓展了人类体力,通过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创造出惊人的物质财富,那么,新一轮信息革命正在空前地增强人类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 这句话道出了“鼠标经济”的本质。
任正非看清了未来30年的终局,华为因此定力十足,致力于为“鼠标经济”提供最好的基础设施。今天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可以立足于这一基础设施之上,同样用“以终为始”的终局思维,进行教育、就业、投资、创业等方面的重大抉择,从而锁定未来的胜局。
能否抓住这一轮“华为红利”,将是无数个人与企业前途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