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不是超人”

1940 年,12 岁的李嘉诚随父从潮州逃难到香港,父亲去世后,他一步步白手起家,创立了一个市值逾万亿港元、分支机构遍布 50多个国家(地区)、子公司超过 90 家、拥有逾 23 万雇员的巨型商业王国。崇拜李嘉诚的人,称之为“超人”。

据说,“超人”的说法来自一个香港学生的作文《李家的城》,其中这样写道:“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所创造……”虽然有些夸张,但香港人的衣食住行,似乎都与李嘉诚的产业有关。

中国香港是全球贫富差距问题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几年,“港独分子”闹事,一些人把对现状的不满发泄到李嘉诚身上,有的甚至要求政府创设“李嘉诚税”。尽管李嘉诚多次表示“我爱这片土地,这里是我的根”,但是“李嘉诚从香港撤资”的消息依然不断传出。

2015 年 9 月,某微信公众号一篇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在内地社交网络引发了极大关注。继“抛弃香港”之后,对李嘉诚又多了一个“不爱国”的质疑。之后“李嘉诚跑了”的消息就没停过。

2019 年发生的两件大事,让那些对李嘉诚的“质疑”不攻自破。

其一,从加拿大政府应美国要求在温哥华逮捕了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开始,一场“围剿华为”、争夺 5G全球话语权、借此打压中国的贸易战就此打响。在中美摩擦不断的关键时刻,背负“跑路”“不爱国”恶名久未露面的李嘉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先是紧急终止收购加拿大公司行动,接着力挺华为,通过自己在欧洲的渠道关系,为华为牵线搭桥,为其在欧洲市场打破僵局,让美国发动的围剿不攻自破。

其二,香港 6 月 9 日发生“反修例”风波以来,暴力冲突持续不断,港人民不聊生之际,国际反华势力趁机大做文章。关键时刻,李嘉诚再次挺身而出,霸气发声,买下了 8 月 16 日香港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广告,以一个香港市民的名义,呼吁大家一定要“以爱之义,止息怒愤”,对“一国两制”以谦和而珍之,“不要让今天的激情,成为明天的遗憾”。李嘉诚引用武则天之子的“黄台之瓜,何堪再摘”之言,可谓寓意深刻。

这两件事,让公众对李嘉诚再次刷新了认知。关键时刻,李嘉诚表现出来的爱国爱港气节,如同定海神针一般。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今天是很多人惊叹“遍地都是发财机会”的时代,也是很多人哀叹“除了上天难,就是挣钱难”的时代。

李嘉诚告诉我们:人生的高度不应当被出身论和所谓的机遇论来决定。

李嘉诚功成名就之后,外界给了他很多头衔:“亚洲首富”“商界超人”“地产大亨”……可是超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超人,至少李嘉诚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超人。

说起出身,没有多少人比李嘉诚更惨。年少遇上日本侵华、饱受战争之苦,为躲避战火举家迁至香港。到了香港,以为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结果却是更困难的人生开始。先是父亲染病辞世,14 岁的李嘉诚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本来有个有钱的舅舅,如果能够得其拉拔,人生也就少了很多弯路。事实上并没有。李嘉诚的舅舅是个标准的商人,他不会投资看不到收获的人。李嘉诚必须先验证自己是值得投资的人。于是,李嘉诚被迫从茶楼跑堂做起,接着在钟表店当小伙计、去五金厂当推销员,从普通的销售员一直埋头干到了总经理。当李嘉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之后,他不再对舅舅的拉拨感兴趣了。他果断下海创业,做出人生重要的抉择——创办长江塑胶厂,紧接着靠着不凡的眼光和良好的信誉,成为“塑胶花大王”。当机遇来临,他又转型做地产行业,收购和记黄埔、香港电灯,在全球扩张货运码头,投资内地房地产,构建零售帝国,进军通讯行业和医药行业……李嘉诚用非凡的智慧和眼光从容地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从而建立庞大的商业王国。正如李嘉诚所言:我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苦赚来的。

可以说,李嘉诚是人生逆袭的最佳代表。这也是无数人把他视作人生偶像的原因所在。李嘉诚的投资时有争议,但他富有传奇的生命轨迹和做人做事态度,有口皆碑。就连《福布斯》杂志也盛赞他:“环顾亚洲,甚至全球,只有少数企业家能够从艰困的童年,克服种种挑战而成功建立一个业务多元化及遍布全球 54个国家的庞大商业王国。李嘉诚在香港素有‘超人’的称号。事实上,全球各地商界翘楚均视他为拥有卓越能力、广阔企业视野和超凡成就的强人。”

表面上看,李嘉诚的财技惊人,过无不胜,如同超人。最让人感叹的是,每一次金融危机之后,李嘉诚都会暴涨财富。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李嘉诚还只是“香港四大富豪”吊尾,危机过后的1999 年,李嘉诚坐上香港第一富豪的交椅;2009 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李嘉诚马上被李兆基赶上,两人财富只差 50 亿美元,危机过后,双方的财富差距一下子就拉大了,金融海啸中,“和黄系”的股价跌幅远小于李兆基的“恒基系”。大危机面前,别人都在大发愁,李嘉诚却如有神助。

为何如此?

对此,李嘉诚说:“我只是比别人多了一双前后眼而已。哪有什么幸运女神眷顾,只有蓄谋已久的等待。”李嘉诚每投资一家项目,通常观察上好几年,在充分做了调查工作之后才下手。举个例子,在成功收购澳大利亚电信公司之前,李嘉诚已经考察了好几年,直到2013 年下半年,李嘉诚才等到了一个机会。李嘉诚的投资谨慎又谨慎。

其次,李嘉诚寻找机会都是靠笨方法。让他第一次翻身的塑胶花生意,是在每晚翻阅英语杂志中看到的消息,为了拿到这笔生意,李嘉诚还特意去意大利做工人。让他视作一生最骄傲的生意——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是怎么来的呢?20 世纪 80 年代石油危机,李嘉诚觉得石油会是最赚钱的生意,于是他翻阅地图和全球报纸挨个找,发现加拿大有这家公司在年年亏损。李嘉诚有很多生意都是这么道听途说、寻根刨底而来的。可见,李嘉诚并不具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超能力。只不过,李嘉诚执行力比别人快,他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当一个新事物出现,只有 5%的人知道时,赶紧做,这就是机会,做早就是先机。

另外,李嘉诚也不总是胜券在握的人,相反,他更多思考的是失败。2008 年 11 月 21 日,《商业周刊》杂志对李嘉诚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常胜将军”李嘉诚公布了让人跌破下巴的经商心得——花 90%的时间考虑失败。“想想你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假设你驾驶着以风推动的远洋船,在离开港口时,虽然天气蛮好,你要先想到万一有台风来袭,你怎么办。我会不停地研究每个项目要面对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 90%的时间考虑失败。正是因为这样,这么多年来,自从 1950 年到今天,长江实业才从来没有翻船。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从前,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预估最坏的结果。一个小诀窍是,多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预防危机的发生。”外人眼中无所不能的李超人,实际上是一个务实的悲观主义者。

从铁皮桶,到塑胶玩具,到塑胶花,再到房地产,后来进军电信业,现在投资大健康产业……李嘉诚这一生,做过太多的行业,你可以解读为他有一颗永远在路上的不安分的心。但李嘉诚本人可没有这么浪漫,他如此折腾不已的原因很简单:“没有一个行业可以永远兴旺下去,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拥抱变化的唯一办法就是自己必须跟着变化。

不是超人的李嘉诚,为什么能创造出超人一般的财富神话呢?如果一定要总结出一个原因的话,那就是李嘉诚把做人与致富成功融合。与其他富豪不一样的地方是,李嘉诚商业的成功,更多来自做人的成功。除了眼光独到、财技惊人之外,李嘉诚十分注重财富之外的个人修养。在他看来,做人成功是经商的底牌。讲信誉、和为贵、善包容、常感恩、多奉献、肯吃苦、有耐心、有远见、能自律、不满足……在李嘉诚对外道出的商业经里,最常出现的是这些做人的品质。他很少谈及“正儿八经”的投资经,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一生信奉大商主义,大概这就是李嘉诚颠覆“无奸不商”的地方,这也是本书的写作逻辑:从做人来破解超人的财富密码。

超人不过是传说。商业本无奇迹,人生本无捷径。世界正在悄悄惩罚那些热衷投机的小人,也正在悄悄奖励那些取之有道的君子。如果你跟着李嘉诚学经商,你很大可能会失败,因为没有亘古不变的商业真经。让我们不妨来学习一下李嘉诚“一本万利”的做人艺术,以及如何将做人艺术贯穿至经营财富的高超能力。做人、做事与赚钱,其实一脉相承。愿诸君能通过本书有所领悟。 BUe1pkwLvztt3ckCHimRyf73m5+zpB5lrEzCJ9RKWKEoYb0f8lwrGLpL5VZA0jg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