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问题的眼光不能一成不变,当目前的目标不适合你发展时,就要更改目标。并且要集中力量,毫不犹豫地向新目标进发。
——李嘉诚
李嘉诚曾在一次演讲中,提过这样一个问题:“请问,你们开车进了加油站以后,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么呢?”
在座的人纷纷回答:“抽烟!”“休息一下!”“打个电话问问公司的情况!”“买点儿吃的!”……
答案五花八门,却没有一个说中李嘉诚的答案:“开车进了加油站的人,他最想做的事情是——早一点离开加油站,以继续他的旅程,不管是工作还是休闲。”
1958 年,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在塑胶业异军突起,李嘉诚获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美称。很多人以为,李嘉诚应该在这个行业一心一意闯下去。然而,李嘉诚却不是这样想的。就在这一年,李嘉诚开始涉足人人不看好的房地产。
李嘉诚不止一次公开说过:“我每天 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五年、十年后的事情。”他的每一步决定都“蓄谋已久”,尽管当时很多人看不懂。
世事无常,变化莫测。时代的兴衰交替,以及商品、技术的不断革新,都显示出社会是动态的,我们必须不断地向前,否则就会跟不上时代。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盛极必衰。塑胶业也难逃其运。
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在塑胶业创造的业绩眼红了很多人,大批跟风者涌入塑胶行业,一时间生产塑胶花的工厂如同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李嘉诚敏锐地预感到这个看似兴隆的行业将来会出现很大的危机,于是他当机立断,放弃了当时盈利颇丰的塑胶花业,一边开始尝试开发新的替代产品——塑胶玩具,一边开始涉足全新的领域——地产业。果然,没过多久,火爆的塑胶花就由畅销转为滞销,那些跟风兴起的塑胶花工厂全部赔得血本无归,而这时的李嘉诚已经在地产行业中赚了数千万港元。
李嘉诚看好的房地产业,当时正处于低谷,香港地价下跌 70%,房价下跌 30%,许多生意人都对房地产业避而远之,但是李嘉诚却认为香港人多地少,房地产业的不景气只是暂时的。1958 年,李嘉诚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一座 12 层的工业大厦。1960 年,他又在新兴工业区——港岛东北角的柴湾兴建工业大厦,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计 12 万平方英尺。几年过后,他所购置的地皮都上涨了数百倍,而他也最终成为香港的地产大王。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李嘉诚一直都是一个眼光很好、善于把握机遇并懂得见好就收的人。
当年他创办长江塑胶厂,正值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经济封锁,港英政府不得不关闭对华贸易进出口通道,香港转口贸易地位一落千丈。据英国戴维·莱恩布里奇《香港的营业环境》一书揭示:“转口贸易是香港的经济支柱,对华禁运之前,香港的转口出口占全部出口的 89%。这就是说,香港本地产品出口只占全部出口的 11%。这是二战后香港经济最大的灾难。”
悲观情绪在香港经济界徘徊,但很快被蓬勃兴起的加工工业一扫而光。港府制定出新的产业政策,香港经济从此由转口贸易型转向加工贸易型。香港资源匮乏,市场有限。香港加工工业的显著特点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原料和市场在海外,利用本地劳力资源赚取附加值。香港的工业化以纺织成衣业为龙头,塑胶、玩具、日用五金、手表装嵌等众多行业相继崛起,形成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活跃局面,逐渐成为香港新的经济支柱。
李嘉诚当时投身塑胶行业,正是顺应了香港经济的转轨。不过,塑胶制品加工,投资少,见效快,门槛低,适宜小业主经营,但不利于做大做强。生产塑胶花,只是李嘉诚原始积累的手段,他心中的“长江”蓝图,需要更大的支撑。地产也只是其中一个选择,李嘉诚要着力打造的是一个集合多元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帝国。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经尖锐地指出,李嘉诚纵横商界数十年,常在河边走却很少有湿鞋的“法宝”之一,在于投资多元化。把全部资产投在单一业务上,就如同赌博一样,充满了风险。深谙此道的李嘉诚,靠塑胶花发家后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尽可能在多领域赚钱。赚钱的门路越多,意味着受制于人的几率越低。
“一个人若自以为有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我见过许多的人,开始时挣扎奋斗,但是他们付出无数血汗,在前途稍露光明后,便自鸣得意,开始怠惰、松懈,于是失败立刻追踪而至。他们跌倒后,再也爬不起来。”在 1998 年长江集团周年晚宴上,李嘉诚如是告诫并提醒,“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只在于有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最初梦想,更在于当梦想成真的时候,你是否会在成功的台阶上更知进取。与其说李嘉诚是一个现实且有眼光的人,不如说他是一个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人。而立足现实,永不满足,是不同于常人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