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西北大学后,彼得·彼得森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从事何种职业。
在西北大学,彼得·彼得森获得的是零售学学位证书。巧合的是,女友克丽丝·克林吉尔的叔叔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从事的正是与零售相关的工作,他邀请彼得·彼得森到波特兰去,他会在那里为他介绍一份工作。彼得·彼得森欣然答应。
1947年夏天,彼得·彼得森乘坐火车来到波特兰。波特兰是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仅次于西雅图的第二大城市,因为临近太平洋,介于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冬季湿冷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八月份原本是波特兰最干燥的季节,但彼得·彼得森到波特兰时,却正赶上了下雨。
在淅沥的小雨中,人生地不熟的彼得·彼得森四处寻找住所,经过一番波折,在一个便宜的小旅馆暂时落了脚。安顿下来后,他便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克丽丝叔叔为他安排的几个面试,幸运的是,其中一家百货公司的玩具部雇用了他。
在这家百货公司的玩具部,彼得·彼得森既没有任何头衔,也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但这并不妨碍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为了提高公司的销售额,彼得·彼得森需要了解仓库中都有哪些玩具,而哪些又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但是玩具部的老员工却告诉他,没人知道公司的仓库里存放着什么,所以彼得·彼得森只能自己跑到仓库去一一查看和统计。在那个还没有电脑的年代,要统计出那些堆在仓库里的玩具的数量和品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彼得·彼得森不得不整日待在那个阴冷潮湿、灰尘密布的仓库里。
到了晚上和周末,彼得·彼得森又会到百货公司的玩具货架上值班。那里到处都是挑选玩具的孩子,每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他们就会兴奋地尖叫起来。彼得·彼得森会把孩子们对玩具的喜好记录下来,然后向玩具部的采购员提出建议。参考了他的建议后,玩具部采购的商品往往能够符合顾客的需求,玩具部的销量也因此有了大幅提升。
彼得·彼得森的出色表现,被百货公司的老板之一比尔·罗伯特全都看在眼里。圣诞节之后,他将彼得·彼得森提拔为另一部门的采购助手。
虽然得到了晋升,彼得·彼得森却并没有因此而开心,那时,他已经想明白了,自己并不适合零售业。
彼得·彼得森的想法与传统的职业规划逻辑是相悖的。通常,按照惯例,人们都会先选好自己的工作领域,比如选与自己大学所学专业有关的,然后在这一领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像彼得·彼得森,按照正常的职业发展道路来说,他应该接受那个采购助手的职位,在这个职位上继续努力,再次得到晋升,甚至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采购负责人,因为业绩突出而被更大的零售企业挖走。
若稳打稳扎,他可以得到更好的职位、更高的头衔以及更丰厚的收入。但此时的彼得·彼得森却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激情不在零售业上,他喜欢分析市场走向,喜欢了解市场需求,却不喜欢迎合别人。他明白自己是一个“不合群的零售推销员”,一个不适合做销售员的人却学了零售专业,显然他的职业选择是错误的。
正是这段经历让彼得·彼得森学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一课,后来他总结道:
我学到的第一堂课是:不要被某个工作牵着鼻子走,如果它仅仅是薪水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给你大办公室坐。集中关注你的优势能否在工作中得到体现——你的比较优势。我的第一份工作,零售业的那份,体现的就是我的相对劣势,所以惨败。在那之后,我学会拒绝不适合我的工作机会,不管它多么诱人。最后,我发现我事业的好坏确实取决于我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也就是说充分发挥我的优势。亚当·斯密的学生将牢记他数世纪都适用的至理真言:发挥你的比较优势。我发现这句话对人也好,工作也好,都同样适用。
比较优势原理,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普适的原理。它的主要含义是,一个个体,如一个人、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或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再和别人交换,这样能实现财富的最大化,而不论这个个体的绝对优势是否具有竞争力。
对此,彼得·彼得森信奉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这样一段非常生动的描述:
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工匠,即使竭尽全力,一天也做不成一根别针,更别想做成20根了。但是,若能分工合作,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断,一个人削尖,一个人磨平……把整个工作分成18道工序,由十多个工人来完成。有些工人只需要专注完成一道工序,有些工人完成两三道工序,然后再配备一些必要的机械设备。如果他们努力工作,一整天下来,他们就能做出12磅重的别针,这相当于每个人做了4800枚别针。
做事如此,做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势,也不可避免地会有短板。在人生的坐标上,如果一个人站在了错误的位置上,用自己的短处去谋生,用自己的弱项和别人的强项拼,他就很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郁郁不得志,甚至逐渐沉沦。
人生的秘诀在于经营好自己的长处。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优势以及人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前进方向,努力发展自己,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有时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扬长避短,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彼得·彼得森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道路。他深知,对人生而言,努力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比努力更难的,是选择。在经过一番权衡后,他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离开百货公司,回到芝加哥,重新找一份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