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抢先注册专利权

早在198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专利法》就已经诞生了。此后,我国分别于1992年、2000年、2008年以及2020年对《专利法》进行了4次修订,目的就是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在专利方面,年纪尚轻的杜国楹要比毛相国更有远见、专利意识更强。于是,一场关于专利纠纷的大战就这样开始了。

1996年,刚刚成为“英姿带”天津独家代理商的杜国楹已经通过一则电台广告知道了传播的威力,他开始利用天津地区的电视媒体大打广告。媒体的宣传为“英姿带”的销售发挥了不可小觑的力量,在杜国楹的运作下,“英姿带”顺利创下日销600条的光辉业绩。要知道在当时,每条英姿带的价格大概是200元人民币,日销600条就意味着日销售额达到了12万元。莫说是在20世纪90年代,即便放到今天,这也是非常出色的业绩。

1996年年底,年轻的杜国楹又为公司创下了298万元的月销售额,这个有着营销天赋的小伙子一时间被人们视为销售奇才。然而,也正是这些亮眼的成绩让杜国楹萌生了再次离职、自主创业的想法。很快,杜国楹就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在离职清算的时候,他拿到了50万元奖金,这笔奖金成了后来他首次创业的启动资金。

彼时的毛相国正带着5个业务员在全国奔波,试图通过产品展览会打开市场。然而,“英姿带”的市场表现却不再像最初那么完美。一方面,毛相国的这种走穴式的宣传策略并不奏效;另一方面,“英姿带”产品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一切早在1995年就埋下了伏笔。

当时,由于没有经验、又仓促面市,英姿实业公司并没有考虑到用户群体存在男女老少胖瘦高矮的身材差异问题。因此,两万条“英姿带”生产出来以后,却只有大、中、小三个型号。粗略的型号划分使得一部分产品被迫报废,给公司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在后来的产品迭代中,英姿实业公司也做过很多努力去改良,然而即便是在毛相国带着业务员亲自参加国际产品展览会的那段时间,“英姿带”的产品质量问题依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起初是帆布制品不透气、影响用户体验;改良之后,虽然不透气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可新材料的伸缩性又变差了,产品功能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布料几经更新后,带子的问题的确少了,但腰部卡扣使用寿命太短又成了新的难题……一时间,这个在仓促面市时备受追捧的新产品陷入了销售困局。对于消费者的质疑,英姿公司始终没能给出满意的答复。代理商把这些问题反馈到英姿实业公司,令人意外的是,对于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公司竟然一律采取不予退换的处理方式。一时间,代理商中抱怨声喋喋不休,消费者和代理商之间也诉讼频发。此后一年,毛相国又投资了100万元用于“英姿带”的推广营销,却只卖了不到2000条。

“英姿带”的产品质量危机和销量唱衰的现实情况下,杜国楹离职创业想法开始在心里慢慢萌芽。

1997年4月,一个叫袁斌的人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彻底改写了中国矫姿带市场的战局。袁斌是天津大学应用物理系的教师,当时他手里正有一项和“英姿带”产品功能类似的专利也在寻找买家。杜国楹看到后,当即以5000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其买下。袁斌或许不知道,就在四年前,毛相国以4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清华大学教师的“英姿带”的专利权。

1997年6月,杜国楹先在天津注册成立了天津一品科技公司,很快便推出了矫姿带新品牌——“背背佳”,并立刻注册了专利权。1997年6月,“背背佳”正式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并于当年10月正式投入生产。

后来,在毛、杜二人为此事对簿公堂时,毛相国曾十分愤懑地提到过一个插曲,就是在1997年7月30日,英姿实业公司召开了全国代理商保密会议。毛相国称,当时已经低调注册了公司和品牌专利的杜国楹仍然出席了本次会议,而自己却对这一切浑然不知。

对此,杜国楹给出了十分坚决的回应:“说我侵犯了‘英姿带’的专利、窃取了商业机密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即使‘背背佳’与‘英姿带’在产品上有相似的地方,但还是做了改进的,我们改造了原来‘英姿带’腰部的拉伸带,这就和原来的产品不一样了,要是完全一样,专利局是不会受理的。” eslA4wDNkXOXQWIgDCgCL0jwfSFFUX5vpqGjkhBTpi8BPMoPd/9hhnJHt5j1Fvd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