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弃笔从商,立时代潮头

在当记者的那几年里,因为职业的原因,钟睒睒了解到了更多的社会发展动态,他敏锐地嗅到了一种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民营经济的春天马上就要到来了,这种趋势正是这个时代的巨大风口。谁能把握住这个风口,谁就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当时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一些先行者们勇敢地投身于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甚至一些政府官员及其他一些捧“铁饭碗”的人,也都不甘于安稳的生活,纷纷下海经商。钟睒睒通过采访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了解到他们极具传奇色彩的发家史,野心勃勃的他再也不能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机遇置之度外。

此时的他虽然已经产生了“折腾”的想法,但仍未下定决心。

1988年4月13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国家正式批准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这座位于中国南部边陲的海岛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从那之后,海南便进入了其将要扮演的历史角色,也成了全国各地淘金者的“理想国”。自1989年开始,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俊才,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精神的感召下,怀揣着梦想,跨越琼州海峡来到海南,希望在这片热土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事业。

当时,《浙江日报》的3个版面都在报道海南经济特区,钟睒睒动心了。经过深思熟虑,他向浙江日报社的领导提出了停薪留职的请求。

多年前钟睒睒写的一封信或许能透露出他当时的心迹,他在信中这样剖析自己:“以前太可怜了,可怜自己那种莫名其妙的自尊与清高,对所有商人都不屑一顾,这实在是太浅薄。商人中的能人才是真正的强人,文人中的能人只是半个强人。”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下定决心,选择了能做真正强人的从商之路。

作为浙江日报社冉冉升起的新星,报社对钟睒睒寄予厚望,因此,他的辞职申请让领导们大为不解。钟睒睒的老同事、《浙江日报》资深编辑吴有德回忆:“钟睒睒当记者的时间虽然只有5年,但他正趋于成熟的时期,很有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而报社当时也很需要像他这样有头脑、有冲劲的年轻记者。所以面对钟睒睒的‘下海’请求,编委会和郑梦熊同志感到非常为难,但经过再三考虑,最后还是把它作为人才合理流动的问题来处理,最终批准了钟睒睒辞职‘下海’的请求。”

1988年4月,钟睒睒正式递交辞职信下海,成为浙江新闻记者圈“下海”的第一人。

除了钟睒睒,从记者转行成为企业家的人还有很多,比如龙湖地产创始人吴亚军,曾在《中国市容报》做了几年记者;IDG资本董事长熊晓鸽也曾在全球最大的出版机构卡纳斯公司工作,担任过《电子导报》亚洲版的编辑。他们与钟睒睒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拥有敏锐的嗅觉和准确的判断力,这正是他们通过从事记者工作练就的。

钟睒睒辞职下海的消息仿佛一个惊雷,让很多人震惊不已。在那个年代,他的这个举动相当于扔掉一个“铁饭碗”自谋生路,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大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还有人为他惋惜,认为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以后一定会因此后悔。但钟睒睒看到的却是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前景,他相信,他一定能在海南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为当时中国最新设立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裹挟着市场经济的春风,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无数年轻人。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SOHO中国创立者潘石屹、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中视集团董事长刘文军等,都是在那一时期来到海南的。人们把这里看作另一个深圳,对它寄予厚望。当时,海南岛满大街都是充满激情、梦想与志向的创业者,大家谈论新事物,探讨新想法,充满活力和激情。后来冯仑曾说:“那个时候海南就像是一个大县城。人人都充满了希望,眼里都放着光。”钟睒睒也是众多两眼发光、走路带风的年轻人之一。虽然初来乍到,但他已感受到海南的勃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那时的海南,虽然经济已经开始快速增长了,但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仍然不完善,像钟睒睒这样的第一代“闯海人”,对于当时海南的第一观感就是“荒芜”。但作为刚刚成立的经济特区,这里也充满机遇。钟睒睒将在这片荒芜而又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1988年,海南未来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历程正式拉开了帷幕,钟睒睒的创业故事,也有了一个慷慨激昂的开端。 ZpW8xpGDnqPVCYcDKxvR79YK25YosHbIWprGFxnHB7QwK3T87oNfJAWHXSbE7c3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