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正事儿不一定是正确的事儿

褚英真把自己当成了圈子里的负责人,军事、政治、经济一齐抓。努尔哈赤外出时,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他就会私自拍板决定。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汇报。

褚英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有利于把建州圈子做大、做强。父汗既然给了他权力,他就应该把这些权力用好。他不能当“甩手掌柜”,做“二传手”,上传下达,坐而论道,不干实事。他更不能处事圆滑,好人主义,和稀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努尔哈赤提拔褚英做二把手,目的很简单,一是想断了那些跟他打天下的老臣的念想,稳定圈子里的局面;二是在他外出打仗时,后方有一个能让他放心的人坐镇。

努尔哈赤理想中的二把手,在他有生之年,应该是他卧室里的一件摆设,他随时可以操控的木偶。

按理说,年纪轻轻的褚英,已经显示出超乎寻常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政务管理天赋,甚至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圈子里的影响力,已经超过努尔哈赤。对此,努尔哈赤应该高兴才是,其实不然。褚英与努尔哈赤理想中的二把手相差太远。

努尔哈赤需要执行力、理解力强的二把手,而不是解决意识强、决策能力强的二把手。

最让努尔哈赤恐惧的是,建州圈子里底层的人,已经逐渐向褚英靠拢。底层的人,也就是在一线做具体工作的人,他们虽然没有多高的职位,不掌握更大的权力,但却是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人。

努尔哈赤担心,一旦这些看似不重要、没有多大权力的人,在建州这个大圈子里形成一个小圈子,对他的威胁是足够大的。

最近一段时间,五大臣和三大贝勒,经常在努尔哈赤面前抱怨,说褚英说话不讲情面,办事不留余地,命令多于请教,胁迫多于协商。

努尔哈赤也觉得,褚英向他请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该他拍板的不该他拍板的,他都拍板,越来越不把他这个一把手放在眼里了。

眼看着褚英的小圈子越来越大,并有取代努尔哈赤的架势,这让努尔哈赤很不放心,觉得他这个儿子远比舒尔哈齐难对付,已经在逐渐挖他的墙脚了。

努尔哈赤天生就是一个嗜权如命的独裁者,他决不允许与他实力旗鼓相当的人坐在身边,那样他会没有安全感的。

随着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在各种战斗中表现突出,多次办差中呈现出卓越的能力,努尔哈赤开始着手培养这3个人,用他们来牵制褚英,减小褚英对他的权力侵蚀。

为了削弱褚英的实力,努尔哈赤想出一招。

有一天,努尔哈赤和褚英在一起闲聊。努尔哈赤叹了一口气说:“人不服老不行啊,最近我经常感觉自己精力大不如以前了。褚英,圈子里的事儿,以后你就多为我操操心。”

褚英说:“请父汗放心,儿臣一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辜负父汗对我的栽培。如果父汗感觉身体不适,以后有事就吩咐儿臣去做就是了。”

努尔哈赤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莽古尔泰、皇太极都能独立带兵打仗,出门办差了。你、阿敏、代善3人,都有自己的部众,你的两个弟弟是人才,能力也不差,是不是应该分一些人口、牲畜让他们管理经营呢?”

褚英想了想,说:“当然可以!等我们征服了乌拉部,把乌拉部的人口和牲畜分给他们吧!”

努尔哈赤说:“我老了,精力不足,管不了那么多人和事。我想把我属下的一半给莽古尔泰,把你属下的一半分给皇太极。这样既便于管理,也有利于发展壮大。”

以前,在建州圈子里,努尔哈赤、舒尔哈齐、褚英各掌控着圈子里三分之一的股份。舒尔哈齐死后,代善、阿敏均分了舒尔哈齐的股份,两个人各占总股份的六分之一。努尔哈赤和褚英属于大股东,代善、阿敏属于小股东。

现在,努尔哈赤提出,他和褚英各让出一半的股份,给莽古尔泰和皇太极,这无形中,使褚英的股份从三分之一变成六分之一,缩水一半,势力、实力就减少了一半。

褚英听到努尔哈赤这个建议,不假思索地表示反对。他认为,如果莽古尔泰、皇太极得到这些股份,那么,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4人,在实力上便与他这个二把手相当。代善还好一点,尤其是莽古尔泰、皇太极两个人,眼里只有父汗,没有他这个哥哥,处处给他出难题。如果两个人实力和他一样,他的工作将很难开展。

努尔哈赤见褚英强烈反对他的建议,心里非常不满,愤怒地说:“我还没老呢,还是建州之王,说话就不好使了吗?”

褚英也是个硬汉子,见努尔哈赤勃然大怒,便跪下说:“儿臣有罪!您是建州之主,可以任意处理建州任何政务。但是,在儿臣代父汗处理政务时,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包括五大臣,不论什么事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的利益,处处为难儿臣。这样自私、狭隘的人,一旦拥有权力,恐怕更难调度!”

努尔哈赤冷笑着说:“难道整个建州只有你一个人正确吗?你别忘了,这片土地是谁打下来的!”

褚英紧跟了一句,说:“儿臣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建州!也许您比儿臣还要清楚,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依仗自己是有功之臣,或者身为贵族,就目无法纪,狂攫暴敛,滥杀无辜。现在建州属地很多地方的汉人与满人的矛盾日益激化,汉人不是聚啸山林以死相抗,就是纷纷逃离,东投朝鲜,南下归明,导致很多地方百里无人,土地荒芜。如果我们对满人不加以约束,任其胡来,后果不堪设想!”

褚英说的是事实,考虑也深远。但是,这些话在努尔哈赤那里,就非常不受用。褚英把现在的建州圈子说得一无是处,这不是变相指责努尔哈赤管理无方、治国无能吗?

圈子里的领导,向来都认为自己一贯正确,不允许别人对他的能力产生怀疑。即使他真的错了,也不愿意别人公开指出。如果有人这样做,那就是与他对立,或者对抗。

努尔哈赤向褚英挥挥手,说:“你先下去,这件事我会认真考虑的。”

褚英退出,在他心目中,父汗努尔哈赤是英武、睿智的人,肯定会考虑他的正确建议。从建州发展的角度出发,父汗也会支持他的。

褚英不明白,努尔哈赤作这样的人事调整,并不是从建州建设方面考虑,而是从巩固他的权力考虑的,目的就是分化褚英的权力,防止褚英短时间内做大,与他分庭抗礼。

在努尔哈赤的成长过程中,他一直认为亲情是靠不住的。他的那么些亲人、亲戚,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前途、财富,依然把他出卖给他的敌人。他认为,世界上唯一靠得住的,就是权力和实力。只有拥有了这两样东西,才能有地位、财富、美女,才会有人追随。

努尔哈赤手中的权力,是他用命换来的战利品,只能独享而不能分享。为此,他害死了与他出生入死的亲弟弟。

努尔哈赤扶持起来的褚英,现在看来,要比舒尔哈齐更让他担心。年轻的褚英,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时的努尔哈赤。最可怕的是,褚英居然在掌权后的很短时间内,在圈子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圈子里的底层,褚英的支持率,要远远高过努尔哈赤。假以时日,恐怕建州圈子里的人,只知有褚英,不知有努尔哈赤了。

汗位一定要让儿子继承的,但那必须是努尔哈赤归天之后。只要努尔哈赤在世一天,他就不允许别人与他分享掌权的快乐,哪怕这个人是他的亲生儿子。褚英被确定为二把手才几天,他就敢不服从一把手的命令?要是等他羽翼丰满,有了他的小圈子,那么努尔哈赤是不是第二个舒尔哈齐?

想到这里,努尔哈赤还真的有些担心了。 ifdTM3A1E7VDAjw5Bk/ebwgHXewRngGmkPhwGgWtgGXnuNcAKAcJz9GFpyTos5bT



3.要想扳倒对手,首先制造混乱

努尔哈赤把褚英提拔上来,是想让他多一个帮手——服从他意志的帮手。没想到,他的这个帮手能力太强,在很多方面,两个人的政见又不同,甚至是冲突的。

努尔哈赤隐约感觉到,褚英在作战、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他,这让他很不甘心。他是征服欲望非常强烈的人,只能指挥别人,不能被别人指挥。

这个圈子,是他用枪杆子蘸着鲜血画出来的,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在他活着的时候,是绝对不允许别人取代他在圈子里的位置的,儿子也不行。褚英既然不是他需要的,那么,褚英在他面前就是多余的,或者是碍事的。对这个敢于挑战一把手权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的人,他只能将其拿掉,别无选择。

努尔哈赤不是把他的希望、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他从不奢望想别人能为他作出改变,而是习惯靠权力改变别人。

对努尔哈赤来说,剥夺褚英二把手的权力,就是说一句话那么简单,毕竟他是一把手。但是,提拔褚英为圈子里的二把手,是他的主意,现在他全面否定褚英,就意味着他承认,他先前的决定是错误的。因此,努尔哈赤不能把褚英直接拿下。师出无名,必有混乱。既然他能光明正大地把褚英提上来,就肯定能光明正大地把他拿下去。

在圈子里,一把手是一贯正确的。即使错了,需要调整,他也不会公开承认错误,继而改正错误。一把手习惯用一个错误去修正另一个错误,而不是用正确的方法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符合他维护自己一贯正确形象的需要。

作为圈子里的一把手,努尔哈赤深谙圈子里的斗争技巧。在圈子里,要想扳倒他的对手,首先是激化矛盾,制造混乱,利用矛盾和混乱逼对手出错,然后再利用圈子里的规则,将其拿下。

努尔哈赤派人找来莽古尔泰和皇太极。两个儿子给努尔哈赤请过安之后,站在威严的父汗面前,垂耳听训。

努尔哈赤说:“你们两个已经长大成人,也非常有出息,上马杀敌以一当百,下马治国俯伏四方。看着你们成长起来,我是备感欣慰啊!但是,一人不成事,独木不成林。现在,褚英、代善、阿敏都已经开府治事,各统一方人马。为了公平起见,我也想给你们一些人口、牲畜。你们意下如何啊?”

在那个靠枪杆子说话的年代,有人有枪就意味着有一切。莽古尔泰、皇太极盼望父汗说这句话,都盼了好几年了。现在努尔哈赤答应给他们人马,两个人自然不胜感激。

两人再次跪倒,齐说:“儿臣愿为父汗效犬马之劳!”

努尔哈赤叹了一口气说:“在建州,能分出人马给你们的,只有我和褚英。前几天我和褚英商量这件事,没想到你们的这位大哥心胸狭隘、心理龌龊,找不到自己的准确位置,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了,不愿意分人口让你们管理。为此,我们还吵了一架,气得我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真是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啊!”

莽古尔泰是一个暴脾气、直性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贪财好利、嗜杀成性的人。他听到褚英竟敢阻止父汗把人口、牲畜、财富分给自己,顿时火冒三丈。

“父汗,褚英不把您放在眼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仗着您给他的权力,把我们都当成奴隶,呼来喝去,一旦不随他意,就肆意惩罚。”

努尔哈赤看了莽古尔泰一眼说:“你说的是真的吗?”

皇太极说:“老五说的都是事实。大哥不仅对我们这些亲兄弟如此,对功高盖世的五大臣也是如此!”

努尔哈赤一拍桌子,大怒道:“褚英既然如此仗势欺人,你们为什么不向我汇报?”

皇太极低声说:“不论褚英做什么,都说是您的意思。他处处都打着您的旗号,我们怎么敢向您汇报呢?万一真的是您的意思呢?我们只能信其有,不能信其无!”

皇太极这句话,让努尔哈赤觉得褚英不能不除,不得不除。

皇太极是一个头脑灵活、预见准确、诡计多端、城府颇深、野心勃勃、善于经营的人。他早就看出努尔哈赤已经对褚英不满,褚英被废是迟早的事情。

皇太极给圈子里的人排过座次,依次为努尔哈赤、褚英、代善、阿敏,下来就是莽古尔泰和他。褚英是嫡长子,战功显著,成为父亲的接班人顺理成章。假如褚英被废,努尔哈赤极有可能把褚英的股份分给他和莽古尔泰。

这样一来,在建州圈子里,占股份最多的是努尔哈赤,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都占有同样的股份,在圈子里也就拥有同样的话语权,都有机会成为未来圈主的候选人。

皇太极不怕竞争,就怕没有竞争的机会。要想赢得成为未来圈主候选人的机会,他的首要任务是搞垮褚英。所以,打击褚英,皇太极是不需动员、不惜代价、绝不手软的。

努尔哈赤见两个儿子如此配合自己,心里非常高兴,但还是装作谨慎地说:“褚英还是有能力的,但是,人品、态度比能力更重要。你们说的这些,我会认真调查的。如果情况属实,对褚英必须严肃处理。管理建州,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壮大女真,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皇太极知道五大臣早就对褚英心存不满,碍着褚英是努尔哈赤提拔的人,敢怒不敢言。于是,皇太极连夜奔走于五大臣之间,把努尔哈赤准备拿掉褚英的事情,巧妙委婉地讲出来,暗示他们,要想今后在圈子里混个好前途,就必须全力配合努尔哈赤。

那些跟着努尔哈赤白手起家、为扩大圈子出生入死的人,对褚英轻而易举地成为二把手,对他们这些劳苦功高的人指手画脚,很是不适应。最关键的是,褚英无法成为维护他们利益的代言人。

为了创建建州圈子,这群人自认为自己流血又流汗,献完青春献子孙,谋的就是功名利禄,图的就是荣华富贵。褚英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刻薄寡恩、事事较真、很难沟通的人,跟他们尿不到一个壶里。他们怎能把自己后半生的幸福赌在褚英身上?像褚英这样的人,一旦成为他们的圈主,他们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于是,由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组成的四大贝勒,由额亦都、费英东、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组成的五大朝臣,为了各自的目的、利益和前途,迅速形成一个小圈子,与圈主努尔哈赤进行谈判。 ifdTM3A1E7VDAjw5Bk/ebwgHXewRngGmkPhwGgWtgGXnuNcAKAcJz9GFpyTos5b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