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理疾病的识别

1. 一个人有没有心理疾病,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吗?

正确答案:不是。

一对夫妻各怀沉重的秘密生活在一起。

早晨,妻子先起床,微笑着和丈夫道早安,去厨房忙活早饭。

丈夫这时候也起了床,先是坐在床上发了会儿呆,直到妻子叫他起来吃饭,他才赶忙走到卧室的一角,表面上这是他放领带的地方,但实际上这里藏着他的秘密,连妻子都不知道。妻子的脚步声近了,他连忙拿出东西吃完,把领带胡乱围在脖子上,然后果不其然,听到妻子的抱怨:怎么起的这么晚。丈夫皱了皱眉,想说什么又压抑住了。

坐在饭桌前,妻子看到丈夫乱糟糟的头发,杂草般让她烦躁,又看到他越来越大的肚子,油腻腻的脸,还有领带,唉,领带怎么又是这样!她终于忍不住念叨起来,从个人卫生说到他每天越来越少讲话,最后又说到自己身上,装作不经意地讲自己最近老是心慌、恶心。结果丈夫大声地打断她:“哎呀,那都是更年期,过去就好了,想这么多干吗!”然后又沉默了。

妻子饭也不吃了,快步走到卧室,把门反锁。

卧室里,妻子终于不再保持着微笑,想:“就这样吧,他这样的人怎么会理解我在想什么。”然后打开藏在婚戒盒子里的药片,仰头喝下。

她不知道的是,饭桌前的丈夫,正在握紧拳头,努力隐藏自己的脆弱。

他们各自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直到有一天,他们同时在同一家心理诊所相遇,才真相大白。原来,这对夫妻都患有抑郁症,而且服用同一种药物,最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将药物藏在同一个卧室的不同的地方,但是始终都没有发现对方的异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亲如夫妻,也很可能看不出对方的心理疾病。例如,歌手兼演员乔任梁自杀事件,在他过世后,许多朋友才知道他已遭受抑郁症折磨多时。很多心理疾病是从外表看不出来的,但身处其中的人却备受煎熬。

另外,在特殊情况下,有些人装作有心理疾病,来实现某种目的,这也很难被人发觉。比如,战国时期的孙膑遭朋友庞涓的妒忌陷害,为了保留自己的性命,孙膑通过吃猪食的方式装疯,最终骗过庞涓。还曾有罪犯装作自己有精神病,来减轻罪名。在现代的司法情境下,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用装作精神病患的方式逃脱应有的惩罚,会请专家进行严格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心理疾病的诊断需要由专业人员来进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对心理疾病的了解,即使是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阳性症状(具体解释请看小贴士)不太突出的时候,也可能只是被周围的人认为想法比较奇怪,或个性比较奇怪。而像抑郁症这样以个体的主观痛苦为主的心理疾病,周围的人很难准确体会病患的内心感受,因而容易低估患病程度。例如,研究发现,父母报告的青少年的抑郁情绪水平通常低于青少年自我报告的水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觉察不到或低估周围人的心理疾病,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高估。例如,父母由于对孩子的成长过于担忧,又缺乏对儿童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可能会把儿童一些正常的心理行为特征当成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对于心理疾病的判断是比较复杂的,即使是专业人员有时也会出现错误。197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罗森汉就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招募了8个正常人,对他们进行了培训,然后连他在内一共9人去精神病院就医,最后都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受到诊疗情境的影响,精神科医生会高估病人的严重程度,导致假扮病人自愿就诊的教授被误判为精神病。可见情境对判断的影响很大,因为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的不同侧面。

如果持有错误的观点,人会在评估他人是否可能有心理疾病时过于依赖自己的主观感受,缺乏谨慎而开放的态度。这可能阻碍我们及时向专业人员求助、倾听专业人员的建议。

2. 使用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判断自己有无心理疾病吗?

正确答案:不可以。

你祈求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

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

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

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

很多时候,你严重怀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

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

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

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

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

上面这些话,是不是有些地方很像你?事实上,这些描述适用于每个人,它改编自1948年西方心理学家弗拉实验所用的“性格分析”。这位心理学家在1948年时,对学生进行了一场个性测试,做完后会得到一份相应的个性分析。当弗拉把诊断结果交给学生们时,让他们评价一下,这个诊断结果是否准确,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结果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认为分析结果很符合自己的个性。

实验结束后,弗拉揭晓,所有学生得到的诊断结果其实都是一模一样的,他是从星座分析描述中搜集的内容,是星相大师们常用的套话。

我们在阅读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时,会不自觉搜集所有符合这个描述的证据。例如,受到别人喜爱却会对自己吹毛求疵,在我们过去的经历中找到这种证据一点都不难,我们肯定会想到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时刻,于是对这个心理测验的结果深信不疑。

另外呢,它所描述的这种特点也是人们共有的心理特征,而且描述时会说得很全面,既说大部分时间是孤独的,又说少数时间是活泼热情的,两端都说全了,无论是不是完全符合,总会被说中一点。

同理,我们在做网上的心理问卷时,也会受到结果的影响,甚至深信不疑。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只是做了一个心理咨询的气质调查问卷,便怀疑自己有抑郁症。可事实上,气质调查问卷并不能预测你是否有抑郁症。

有没有心理疾病,不是靠自己猜出来的,也不是测出来的,而是专业人员诊断的。心理疾病的诊断需要由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员经过各种信息的综合而做出。专业诊断依赖的信息最主要的是当面谈话中对症状的询问、对患者的观察、对个人史的了解,等等。心理测验有时候作为辅助资料,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但对于临床诊断而言,心理测验结果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网上心理问卷不能用于心理疾病诊断是因为:第一,正规的心理测验由于版权的限制,通常并不在网上公布(虽然有时会有人违反版权的约束放到网上),所以在网上遇到的很多测验是不规范的。第二,心理测验的使用需要依据标准化的程序,才能保障结果的可靠性。有些测验只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才能够有效使用,做出权威解答。第三,心理测验的结果总是会有一些误差,需要专业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解释结果。第四,专业人员往往不会凭借单独一个测验的结果就贸然下定论,往往要选择多个不同角度和形式的心理测验乃至多种信息收集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再做出判断。

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使用心理测验,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人因为担心自己存在心理异常而去使用心理测验,答题时比较容易对号入座,可能夸大自己问题的程度,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测验结果,会认为自己真的生了重病,加重不必要的恐慌。自以为病情严重的患者惶惶不安地前往精神科就诊,令人啼笑皆非。

但是,现在随着各种线上资源的丰富,在网络上也有一些靠谱的心理测评工具,或心理测评服务,如何去选择和使用呢?一方面,需要知道测评只是一种便捷的早期筛查的方式,测评结果只是一个参考,结合其他信息才能做出判定。另一方面,需要选择可靠的来源,在专业机构提供的服务下使用心理测验。一个科学的心理测验,往往背后有大量的工作。专业的测验往往需要发表、报告、测验、编制的流程,在测试中确定信度与效度的指标、适用的人群、适用的条件等。

科学的心理测验与娱乐性的测验不同,在题目上不会表现出强烈的趣味性。同时测验的反馈报告,常常使用“很可能”“倾向于”这样的限定词,而不会极为笃定的判断,一个人就是什么情况。其次,当我们选择测验时,最好能选择在测后有一定的支持性,或者在使用测验时有一定限定说明的测验。因为心理测验使用的条件,结果的解释,也需要结合多种情境考虑。如果没有后续进一步的支持服务,我们自己根据测验结果产生的理解,可能会有一些偏差。总的来说,使用网上的心理问卷要慎重。

如果持有错误的认识,认为网上的心理问卷就可以判断自己有无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疾病,既可能误以为患病而惊吓自己,也可能误以为自己没病而延误医治。如果有相关困扰,建议去正规医院的相关科室寻求帮助。

3. 心理疾病患者的暴力倾向更强吗?

正确答案:不是。

阿秀本来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女儿妍妍可爱伶俐,夫妻和睦。但有一天,噩梦突然降临了。本来很健康的女儿因为牙龈出血去医院,却没想到被查出是白血病。

妍妍在坚持了三个月后离开了人世,留下的阿秀,感到世界逐渐崩塌。一开始她接受不了女儿的离世,总以为一切是一场梦。后来,她开始每天晚上失眠,抱着女儿的小衣服哭泣,她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安慰她的丈夫发脾气,时常陷入自责的情绪,见到人就说:“我当时为什么不能多疼孩子一点儿,为什么以前对孩子要求那么多?”面对这种情况,家人都束手无策。雪上加霜的是,半年后,为了生计,丈夫不得不进城工作,阿秀身边没有了支持的人。

丈夫离开后,阿秀的情况更加严重,她开始出现幻觉,经常对着空气说话,时哭时笑,不清醒时,她认为她的女儿一直在身边。周围的人都知道阿秀“疯”了,开始避着她,并嘱咐自己的孩子不要招惹她。但孩子们有自己的判断,他们慢慢发现,阿秀是个温柔的人,不但不会伤害他们,还会给他们糖吃,为女孩儿梳辫子。

患病的阿秀虽然存在幻觉,情绪不稳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但她却从没有伤害过别人。

研究发现,部分心理疾病患者确实有更强的暴力倾向,如精神分裂症、酒精与物质滥用以及反社会人格障碍等。但心理疾病的类型远不止这些,推广认为心理疾病患者都有更强的暴力倾向是不准确的,而且这种误解可能会对其他类型的心理疾病患者形成歧视和压力。

美国一项对上万人的研究发现,与没有心理疾病的普通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比例是普通人的5倍,酒精滥用患者是普通人的12倍,而物质滥用者是普通人的16倍。对出院精神病患者的追踪研究发现,患者存在较高的暴力行为风险,大约30%~45%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但即使如此,也并非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更高的暴力倾向。这需要分析精神病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原因。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暴力倾向有关的两个特征是:第一,存在被害妄想与幻觉,患者认为自己受到威胁;第二,行为失去控制。同时具备这两点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采取暴力行为,以应对他们主观上知觉到的威胁。故事中的阿秀虽然是精神病患者,但并不具有典型的被害妄想症状,也没有较高的暴力行为风险。对于可能存在较高的暴力风险的心理疾病类型,在住院、治疗、日常护理中需进行暴力行为倾向的评估,防范伤人伤己的暴力风险。但与此同时,需要避免过度扩大化的认为,各类心理疾病患者都有较高的暴力风险。事实上,某些心理疾病患者的问题在于缺乏决断力,难以表达与攻击性相关的各种情绪与行为。

从另一角度来说,实施暴力行为的人员中仅有很少一部分是精神病患者。导致一个人出现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包括成长中遭受的暴力伤害、社区环境中的暴力行为、同伴和群体亚文化中对暴力的鼓励等。因此,即使是与暴力行为关联较高的心理疾病患者,也需要具体评估。

4. 情绪不好就是抑郁症吗?

正确答案:不是。

花花是一个活泼外向的女孩。她的生活多姿多彩,她经常和朋友们一起聚会,一起聊天,在朋友中,也常常是聚会活动的主持人。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影响,花花不能出门参加原来的活动,为此她每天都觉得很沉闷。和朋友聊起来时,朋友问她:“你会不会是得了抑郁症?”花花也有点担心,她上网找了两个抑郁症自测的工具,可是测来测去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问题。那么是不是应该去看看医生,咨询一下她是不是真的有抑郁症呢?

小亮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最近他也十分的苦恼。他感觉学校里同学们看他的眼光都很异常,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还是因为自己太有个性。同学们似乎常常在背后议论他,每当他走进教室,就觉得别人在背后看他,并且在讨论着他这里或那里不好,但是他又找不到确切的证据。他感觉到同学们对他不友好,自己很孤独,为此每天情绪都有点暴躁。

像花花和小亮这样的情况,他们都存在情绪不好的表现,那么是不是抑郁症呢?我们知道抑郁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需要符合抑郁症的核心表现,并且有足够的持续时间。

那么,什么是抑郁症的核心表现呢?情绪低落和自我评价偏低。所谓情绪低落是指持续一段时间的心情不好,悲伤、沮丧、无助甚至绝望,这种情绪低落的程度比较强。而自我评价偏低是指明显偏离自己实际情况的自我评价偏低,比如说明明成绩是班上的前几名,可是却觉得自己比班上所有同学都笨;明明在工作中是比较出色的,可是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或者觉得自己完全没有价值,是别人的累赘。这些都是严重偏离现实的自我评价偏低。

在具备这两项核心症状的情况下,如果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就需要考虑是否可能是抑郁症。而且抑郁症往往会对生活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一是让人非常痛苦;二是会影响到事业、学业和人际交往。我们来看看花花的情况,她虽然心情比较郁闷,但是并没有达到严重的情绪低落,所以她可能是不符合抑郁症的诊断的。与此同时,花花虽然没有足够多的机会进行她原来的日常活动,但这是受到外部情况的限制,并不是由于她自己失去了兴趣和活力去参与各种人际交往,她还是通过电话跟朋友在保持联系。所以她的情绪低落,对她的人际交往功能,对她的社会功能影响并不大,可能只是对当前处境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花花代表了这样一种情况,情绪不好,但是没有那么严重的低落,也没有持续那么久的时间,我们不能认为这是抑郁症。然而有时候我们会说一个人有一些抑郁的情绪,这更多地是在表达一些与抑郁症相似的情绪感受和情绪表现,却并没到抑郁症那么严重,也不需要专门的治疗,但是需要自己进行一些积极的调整。比如花花,失去了一些原来与朋友见面活动的机会,这是导致她心情低落的原因。但是她现在也要积极调整,用一些其他的方法,如云开会、云跳舞,用这些方式来丰富她的社交活动。此外,她也应该在没有社交活动时,安排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情来充实生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睡眠作息、饮食习惯和运动规律。

小亮的情况又与花花不同,他的这种情绪不好也不是抑郁症的典型反应。虽然小亮的某些情况也具有抑郁症患者的一些特点(如在人际交往方面,由于抑郁症患者持有过于悲观、沮丧的视角,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也容易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没有人理解自己,感到很孤独),但是小亮的情况,更像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经过专业的判断,到底是不是更严重的疾病。因为小亮描述的同学关系里带有牵连观念的倾向。也就是说他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但是认为别人在议论他,让他心情不好。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这种猜想,需要通过精神科医生的诊断来判断小亮是局部的问题,还是存在更多的迹象显示他是早期精神分裂症。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情绪不好,不一定是抑郁症,有些只是一次性的、境遇性的抑郁情绪,有些则可能是其他心理疾病带来的情绪不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如果担心自己患上了抑郁症,都应该寻找专业资源,获取靠谱的诊断。

下面是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但是仅供参考,每一项标准是否符合,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自己对照的,而是需要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来判断。有一种病叫作医学生综合症,就是指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学习一种疾病,就觉得那些疾病的表现,自己身上好像也有一点。这样的情况说明我们一般人在临床经验不够时,在看到一些疾病诊断标准时,非常容易对号入座,甚至自己吓自己。所以我们不能完全靠自己来进行判断。

5. 有洁癖就是强迫症吗?

正确答案:不是。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例如,同宿舍的同学抱怨某位舍友有洁癖,在外面吃东西前一定要擦桌子,任何人都不可以坐他的床。有一次,有个同学把自己洗干净的袜子在他床上放了一会儿,他就大发雷霆,他真是一个强迫症!

或者我们听到丈夫抱怨妻子,说她什么都好,就是太洁癖了,在家里总是没完没了地打扫,成天都觉得不是这里不干净,就是那里不干净。来过客人之后,客人用过的杯子都要用开水煮一遍,总是担心家里不卫生,担心在外面吃东西有病菌,怀疑她是不是有点强迫症。

可是有洁癖就是强迫症吗?或者反过来说,所有的强迫症都有洁癖吗?让我们来走近强迫症患者,看看他们真实的表现。

他们可能会洗手,洗到双手脱皮甚至出血,但仍然停不下来;他们可能会控制不住地回忆某段对话,想得头疼欲裂,却赶不走这个片段;他们明明知道自己不该这样,但又控制不住,在想要停止却无法停止的挣扎中痛苦不已。

在前面的两个例子里,虽然舍友或配偶在谈话中被怀疑是强迫症,但其实生活中有一些洁癖没有强烈的痛苦,也没有干扰日常的生活,是不能够称之为强迫症的。大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洁癖是强迫症的一种典型症状,但是事实上我们无法用洁癖这个单一症状去判断是否为强迫症。

强迫症有两大类型,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行为是指在行为方面有一些不断需要重复的行为习惯,而且难以停止,引起强烈的痛苦。而强迫思维是指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一些自己不愿意想的想法,但又无法停止,因此非常痛苦。

在强迫症的诊断标准中,有一条标准很重要,就是这些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是过度耗费时间的,可能每天消耗一小时以上,甚至更多。例如,有的强迫症患者以洁癖作为主要的表现,每天会花三个小时对家里进行里里外外的消毒,这极大地干扰了生活。所以耗费时间这一标准的隐含推论是要严重地影响生活才为心理疾病。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的整洁方面有比较强烈的要求,但是并没有干扰他的学习工作,也不会对人际交往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那么这种情况不能够判断是强迫症。如果说已经产生了一些痛苦,则需要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诊断。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强迫症都以洁癖作为主要症状,甚至有的强迫症是完全没有洁癖这种症状的。

强迫行为的类型也有很多种,除了强迫性的清洁(强迫的清洁与患者非常担心细菌污染有关)以外,还有强迫性的整理,如牙刷必须摆放在固定的位置,有固定的朝向;很多东西需要有固定的安排,花较长的时间进行整理这些东西。又比如强迫性的检查,我们在生活中有些人会担心自己没有锁好门,即使出门了,内心还会感到不安,而强迫症则可能表现为在每次出门之后有一些行为仪式,如反复推门数次才能安心,有的人表现为强迫计数,指的是头脑中不断地需要去计算某些数字,也有的人是力图避免某些数字。

强迫观念也多种多样,例如,有的主要表现为脑海中冒出一些自己认为非常不道德或者是犯罪的、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的危险想法,无法停止,反复地冒出来,又想反复地抵抗,为此挣扎不已。又如产后强迫症的患者有可能在脑海中不断地冒出自己可能会伤害宝宝的担心,而对这样的想法又感到十分地害怕,希望完全消除这种想法,但是它仍然持续地冒出来。

当我们了解了强迫症的表现有不同的类别,就更能够理解并非所有的强迫症都有洁癖。理解到这一点,也可以让我们及早地意识到有些行为上的习惯,如果严重干扰了生活或者有思维上的挣扎、使人痛苦,都有可能是强迫症。这就需要及时地寻找专业人员进行诊断并获得帮助。

此外,还有一些洁癖是属于强迫型人格障碍,或者强迫型的人格倾向。它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从小时候就有这方面的倾向,一直比较稳定,对生活的干扰也并不严重。区分这一类别与强迫症的意义在于,强迫症通常可以服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心理治疗也会有效,而强迫型人格障碍或人格倾向对药物的反应则不明显。

强迫症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得到有效改善。在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行为治疗、森田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都被证明有较好的疗效。但如果没有严重地干扰生活,主观上也并不为此而痛苦,局部的强迫行为并不一定需要治疗。事实上大多数强迫行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如有些人以强迫性洗手来缓解压力,又如有些人表现为在压力之下会更频繁地打扫房间。事实上这种行为的产生,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家务劳动所带来的活动量有助于改善情绪;另一方面,房间的整洁也有利于改善情绪。所以虽然不能针对根源解决问题,但是仍然能够对情绪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所以在普通人中间也会出现一些如通过洗手来调节心情缓解压力的方式,但是过度依赖这种方式始终都不能够解决压力的根源,就会造成不良影响,有可能发展成强迫症。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洁偏好并不是强迫症的风险因素,而无法及时地觉察,并有效地应对情绪压力,才是强迫症及多种心理疾病的风险因素。

6. 产妇经常出现情绪失控、易怒等状态,可能是患了产后抑郁症吗?

正确答案:是的。

随着宝宝呱呱坠地,小于妈妈也开始了她人生中的一项新挑战——当母亲。而这项挑战的每一步都不容易。她回忆起自己刚刚生完孩子的那段日子,可以用鸡飞狗跳、暗无天日来形容,她要像一个战士一样一路升级、打怪、攻克难关,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与各种妖怪缠斗,比如失眠、自责、情绪失控等。

第一个难关出现在喂奶上。因为月嫂说小于妈妈的奶水少,而小于妈妈觉得如果要宝宝健康地成长,奶水是非常重要的。她就拼命地通过各种食物和补药来让自己产生更多的奶水。那时候她最怕自己奶量不够,或者听到别的妈妈奶水好这样的话,这会让她更加焦虑,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妈妈,甚至担心自己已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

第二个难关是和家人的关系。小于妈妈非常担心宝宝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冷了?热了?会不会感冒?如果吃奶的时候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会不会吐奶?虽然她的丈夫和公公婆婆也很爱孩子,可是在如何照顾孩子方面,大家的想法并不完全一样,有时难免会起争执,甚至发展成争吵。而孩子一旦出现了任何不顺利的状况,家人就容易抱怨她说,瞧你这个妈妈怎么当的?

在这其中,让小于妈妈最失望的是丈夫的反应。丈夫不仅没有时时刻刻地站在她这边,有一次甚至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你就忍忍。”丈夫的话,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小于妈妈觉得自己再也撑不住了,她长时间睡不着觉,有时会控制不住地流眼泪。

小于妈妈的家人和朋友意识到她出了问题,建议她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在丈夫的鼓励下,小于妈妈去看了医生,医生告诉她,她患上了产后抑郁症。小于妈妈觉得有些惊讶,虽然最近几天她比较爱哭,但是在前些日子她并没有觉得心情沮丧,只是整天着急和恼火。医生告诉小于妈妈,有些抑郁症状会以易怒为主,她确实是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也是抑郁症的一个类型,通常是在女性分娩孩子之后出现。一般来说,时间在产后的2周开始,4~6周后可能达到高峰,并变得更加严重。典型的症状和抑郁症一样,情绪低落、自责,但也有一些是以易怒、暴躁作为更明显的表现。

产后抑郁症对于女性和孩子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在患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出现自杀的想法。在新闻中我们也看到过这种不幸事件的报道,因此,及早觉察、及早就医很重要。

产妇陷入抑郁状态之后,对于孩子的照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例如,由于抑郁症的影响,妈妈可能会感觉做任何事情都非常困难,在照顾孩子方面常常感到无助、无能为力,因此不能够积极有效地回应孩子的各种生理和情感需求,这种不良的早期养育会加大孩子未来心理健康的风险。所以,无论是从妈妈,还是从孩子的角度,我们都需要及时地觉察和治疗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地区差别很大,有的地区发病率在10%~15%。而相对来说经济水平比较好,产妇得到各种支持比较多的地区,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更低些。

女性在分娩之后,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都会急剧变化,这有可能是产后抑郁的原因之一。但也有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的产妇同样也会经历激素的变化,所以激素的变化并不是产后抑郁产生的充分条件。很多研究发现,有许多因素会触发产后抑郁,例如,如果一位女性原来就患过抑郁症,而且她的应对能力并没有有效改善,那么产后抑郁发作的风险更高。在孕期,如果孕妇非常焦虑或者有一定的抑郁状态,也会增加产后抑郁的可能性。此外,性格上过于敏感,自我价值感偏低,婚姻关系不良,生活中遇到突发的压力事件,缺乏足够的人际支持等,这些都与产后抑郁的症状相关联。

在小于妈妈的例子里,小于妈妈追求做一个好母亲,但是追求得稍微有一点严苛。当她认为自己母乳喂养不能达到很好的状态时,就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这种对自我的苛求就有促发抑郁的风险。而事实上,小于妈妈对自己的苛求不仅表现在这一个方面,可能还表现在对孩子照料过程中的很多方面。

产后出现的心理疾病,并非只有产后抑郁这一种,产后强迫也是比较高发的,一定程度上它也同样受母亲追求完美地照顾孩子或成为完美母亲的倾向的影响。母亲可能会担忧任何环节的不卫生都会导致病菌感染到孩子;任何照料不周到都可能带来一些意外事故伤害到孩子。因此,会出现过度的清洁、过度的检查等强迫症状。

产后的心理疾病是众多因素共同影响而导致的,包括遗传原有的个性因素、外在的环境压力、激素的变化等。治疗产后抑郁有非常有效的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都会起到很好的帮助。此外,运动对于产后的情绪保健也很有帮助。当然,产妇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可能不适合剧烈运动,由此美国运动医学学院给出了一些产后运动的指导,包括每周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当然,具体的运动方面的建议也要听从医生的指导。

7. 医学检查正常却总怀疑自己有病,这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正确答案:是的。

医院里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病人:他们到医院反复要求检查,即使结果正常也仍怀疑自己有病,甚至会责怪医院没检查出来。这难道是因为他们掌握的医学知识不够的原因吗?不一定,因为有时候,甚至医生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下面是一位放射科医生的日记,由于他比较害羞,不想透露自己的名字,那我们就叫他丁大壮吧:

我是一位医生,在外人看来我是个大好人,工作努力勤奋,邻居有事我都主动去帮忙,妻子美丽大方,儿子活泼可爱,人生如此,也该满足了吧?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有很重的病,现有的医学技术都束手无策,连检查都查不出来是什么!

这个病跟我很久了,初中时,我就开始感到胃有问题。当我上医学院的时候,这个病开始加重,我经常恶心,有时能感到自己的胃里有个“坚硬的东西”,天呐,这多半是肿瘤。所以,我平常严格控制饮食,不吃一点辣,除非万不得已,绝对不吃外面的饭菜。我每周都坚持检验自己的大便是否出血,并严格记录下来,如果说有什么要感谢医学院的,那肯定是这些技能,我要把这些东西都保存下来,将来会有助于诊断。

我唯一担心的是,我的家人怎么办?我九岁的孩子,他还那么小,我的妻子还这么年轻。是的,即使他们不理解我,还经常说我没病,我怎么会没病呢,但我依然很爱他们。

不久前我去一家有名的专科医院做检查,找了最知名的消化科专家,我曾对他寄予希望,但是他却什么都做不了,还对我越来越不耐烦,真是枉为专家!还有那家医院,整整十天,检查不出任何疾病!我简直失望透了!

有人建议我去做心理咨询,我终于要被人当成疯子了吗?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去一次,不是因为我认为这是心理问题,而是我的儿子。有一次他看到我在用听诊器听我的腹部,竟然用嘲笑的口气问我:“爸爸,你觉得又生什么病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一刻的感受,恼怒、担心、无奈,哦,我真不希望我的儿子这般看我。

长时间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过度警觉,反复就医,不听专家的诊断并坚信自己已经患病,这些出现在丁大壮身上的情况,很可能是疑病症。虽然疑病症患者成日忧心的是身体上的疾病,但疑病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疑病症患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高度关注,常常怀有强烈的担心。他们容易觉察到自己身体上的各种病痛不适,并认为这些必是自己患上了重病或怪病的迹象。一方面,他们可能忧心忡忡,经常向别人陈述自己的身体不适,表达担心和痛苦。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会反复检查,反复就医。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很多疑病症患者会上网反复搜索与自己的“症状”相对应的信息。

疑病症的发生,有时受到某些生活事件或信息的触发。例如,听闻亲友、熟人或知名人物突患重病,特别是英年早逝,或者短期内过多地阅读与某些疾病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导致患者联系到自己,从而触发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过度担心。由于这种担心过于强烈,所以疑病症患者可能对一些健康人都会有的身体变化产生不安,认为是疾病的征兆。例如,运动后的心跳加快和出汗,或者进食后的一些胃肠道反应。这种不安也会让他们放大各种微小的身体变化,如发现自己身体某些部位长痘或长疹子、喉咙发痒、局部疼痛等,都可能带来灾难化的联想。尽管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他们患病,甚至多次检查都显示身体状况正常,但疑病症患者仍难以打消疑虑。他们可能会把自己没有诊断出疾病归因于自己所患的是医疗上无法诊断的怪病、医学检查出了差错,甚至医生对自己不够关怀。

如果反复停留在身体检查阶段,疑病症患者很难得到对症治疗。即使医务人员反复进行解释,但疑病症患者很难接受。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促进疑病症患者接受精神科医生诊断,并接受相应的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五羟色胺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问题。将疑病症患者导向对症治疗需要医务工作者、患者或患者身边的亲友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否则患者难以得到有效治疗、持续痛苦,并对医疗系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除了疑病症,惊恐障碍的患者也会表现出多次就医,怀疑自己患病,但却没有确切的生理疾病的现象。与疑病症患者的不同在于,惊恐障碍的患者就医通常在心血管科,而疑病症患者就医则可能在多种科室。惊恐障碍是一类焦虑障碍。它是在长期焦虑无法有效缓解的情况下,出现急性的焦虑发作,即惊恐发作。患者在发作时往往体验到强烈的恐慌不安,胸闷、心悸,担心自己可能失控、发疯甚至死亡。惊恐发作的持续时间大约几分钟到20分钟不等。许多惊恐障碍患者会以为自己是心脏病发作,因而呼叫救护车,或者事后去心血管科做检查。但由于并没有心血管方面的器质病变,医学检查的结果是正常的。惊恐障碍的患者生活中持续的焦虑仍然无法纾解,更因为担心再次出现发作而焦虑水平进一步升高。积累的焦虑往往可能触发再次惊恐发作。许多惊恐障碍的患者会把惊恐发作与外部环境错误地联系起来,因为回避自己在发作时曾经身处的环境,于是产生对幽闭空间、公众场合等与发作有联系的情境的回避和恐惧。与疑病症一样,惊恐障碍应作为心理疾病进行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多种心理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惊恐障碍。

8. 为了减肥吃完东西又催吐,这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正确答案:是的。

小静从小学习芭蕾舞,朋友们都羡慕她出众的气质和苗条的身材,给她起名叫“小天鹅”。可是只有小静知道,这背后要付出多少努力。从十岁起,她就要严格控制饮食,小小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得快,但能吃的只有规定的几种食物,鸡蛋、水煮肉类还有蔬菜。

随着年龄增长,小静也慢慢习惯了这种饮食方式。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她一有压力就非常想吃东西。有好多次在放学的路上,她总是绕路去离家远的小卖部,把想吃的垃圾食品和巧克力吃个够,然后再回家。每到晚上,她就陷入自我否定状态中,恐惧自己怎么能吃这么多,觉得镜子里的自己变得又胖又丑。内疚与恶心涌上来,她又拼命强迫自己呕吐。

为了减肥,小静不但节食,有时还会偷偷服用泻药。小静身边的朋友都没注意到小静的异常,就是偶尔奇怪她占用厕所的时间比较长。小静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羞耻,她觉得自己像只缩在黑暗角落的小老鼠,世界上没人理解她,她也不需要别人的理解。

直到有一晚,大家都睡觉后,她再一次控制不住在冰箱里找东西吃。被家人发现的时候,正疯狂吞食着巧克力蛋糕的小静,露出了绝望的神情。

小静的故事并不是个例。

还有一位叫阿月的姑娘,从外表来看,她身材适中,长期高强度的锻炼让她看起来非常健美。可她却缺乏自信,因自己的贪食症而深深苦恼,每次暴食后就用魔鬼式的锻炼来保持身材。好在一段时期的心理咨询后,阿月慢慢卸下了心上的担子,不再陷入暴食、过度运动的怪圈,变成了一个自我感觉稳定且积极的姑娘。

前面描述的小静和阿月的情况很可能是进食障碍中的贪食症。贪食症属于一类心理疾病,贪食症的患者大多数为女性。受到以瘦为美的观点影响,贪食症患者对自己的体型认知不合理,如无论如何都觉得自己胖,往往会持续节食,不断追求更瘦的体型。由于长时间节食,身体不支,大脑的摄食中枢就发出强烈的信号“太饿了,该吃东西了”,贪食症患者便会开始暴食。暴食不是普通的吃得多,它是指在同样的时段内会比大多数人食量大,发作的时候无法控制。这时由于摄入的食物超过了自己的计划,往往是平时食量的数倍,贪食症患者感到后悔焦虑,会采用不健康的形式来做出补救,如催吐、导泻、过度运动。这样,贪食症患者就陷入了一种负面自我认知—节食—暴食—后悔焦虑—自我怀疑否定的负性循环。贪食症患者也常常同时患有其他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疗法、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能有效帮助进食障碍的群体。

除了贪食症外,厌食症也属于进食障碍。进食障碍主要表现为在饮食方面的紊乱。由于饮食、进食是儿童早期生活的重要主题。进食障碍往往提示着严重而深层的心理问题,如和母亲的关系纠结、紊乱。因此,深度的心理治疗方法如家庭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对进食障碍患者理解自己问题的深层原因,促进整体的心理功能完善,都会起到帮助。

另外,还有一种与身体认知相关的心理疾病——体象障碍。体象障碍是指人对自己的身体抱有消极的态度,认为自己的身体难以令自己满意或不符合社会审美,并因此引发了焦虑、羞耻、抑郁和厌恶,严重干扰到日常生活。患者通常会过分夸大自己的缺陷,比如脸上的小雀斑被其无限放大,或者已经很瘦的人认为自己还不够瘦。他们通常会过分在意外貌,回避社交场所,甚至会存在暴力、物质滥用和自杀倾向。

如果没有认识到这种表现可能是心理疾病,会延误治疗。如遇到类似的烦恼,建议及时就诊并寻求专业帮助。 411BC12oSfmNC+zigg8xtZ0e9EfJqVrTL85k1cpoL0gxN0y37FE34rkgwxuJVoI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