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理疾病的预防

1. 适当运动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吗?

正确答案:可以。

几个好姐妹在聊天。

小王说:“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狂买衣服,可是买完了又后悔,好心疼。”

小李说:“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吃零食,特别是蛋糕和巧克力。幸好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没那么多,否则我早就成为大胖子了。”

小宋说:“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打扫屋子、擦地、刷马桶,干完活整个人就舒畅了。”

小王和小李笑着对小宋说:“这样,你什么时候心情不好,就来我们家帮着打扫屋子吧。”

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笑话,但这里提到的方法确实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干家务这件事情能带来一定的运动量,虽然它不是典型的运动,但是运动量的增加有助于维护我们的情绪健康。

当然除了做家务,还有很多其他运动方式。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妻子发现丈夫情绪低落、生活状态异常,担心丈夫患上了抑郁症,陪同他前来做心理治疗。经过心理测评和治疗师的诊断,她丈夫确实存在中度的抑郁问题。但是在谈话中,心理治疗师发现这位丈夫很难讲述自己的想法,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要与他进行谈话式的心理治疗,恐怕病情康复会非常缓慢。

在全面的评估中,心理治疗师发现她丈夫在生活中有一个很好的可以调控自己情绪的经历,那就是运动。他喜欢跑步,他发现如果自己每天坚持跑步,那么这段时间就不会出现太严重的睡眠或胃口方面的问题。生活各方面都会比较正常,工作上也会比较有干劲,能够维持正常的工作,去做该做的事。

但是在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因为工作繁忙,还是自己偷懒,如果他连续好几天没有去跑步,状态就会有波动,不仅睡眠受到了影响,而且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变得困难,很多事做起来都感到更加辛苦。这位丈夫很少会描述自己的情绪,直接询问时,他也很少会回答:“我觉得心情沮丧”,反而经常会说:“我觉得没什么”“还行”“还可以”。

妻子介绍说,事实上,她丈夫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大家庭的人际关系中都承受着很多压力,甚至是各种各样的误解,这可能是他抑郁的来源。妻子为丈夫的状态感到担忧,说起来就想哭,但是丈夫却表现得很平淡。妻子也许是一个好的谈话对象,但是丈夫却不是。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师为丈夫推荐了运动的处方,这对于维护和改善他的情绪非常有帮助。具体的运动有很多类型,比如跑步,有的人在发现自己一段时间睡眠异常、情绪状态消极后,会坚持一段时间的跑步。从刚开始每一次跑步都腰腿酸痛,到后来能够持续数公里,并且跑完之后浑身舒畅,再到慢慢地越来越喜欢跑步这样的运动。这不仅仅带来了睡眠和情绪的改善,甚至连身体上原来容易有的一些小毛病也消失了。

运动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其实得到了很多科学研究的证明。在2018年,《柳叶刀》刊发了一篇基于数百万人的研究,证明运动能够有效地改善抑郁、应激等问题。而且发现对心理健康最有益的运动类型是团体类、集体类运动,运动的最佳频率是每周3~5次,每次运动的最佳时长是45~60分钟。后来的进一步研究也发现确实如此。

运动对于情绪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特别是中等强度的无氧运动。虽然最佳的运动时间接近一个小时比较好,但是即使是短到10~30分钟的运动,也可以对情绪带来显著的改善。我们都知道,人们在工作压力或者生活压力比较大、情绪烦恼比较多的时候,会很容易放弃生活中一些健康的方式,并且容易干扰到睡眠、饮食和运动。此时,人们可能会暂停原有的运动习惯,但是这样可能会开启了一个负面的循环:随着压力的增大,人的运动量会减少,而随着运动量的减少,消极情绪积累得会更多,又会进一步地带来压力感知。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有意识地运动,可以有效地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为什么运动可以改善情绪健康,改善整体的心理健康呢?因为运动会促进人体内部分泌内啡肽、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的调节能力。与此同时,运动还能够引起骨骼肌发生改变,有助于消除体内的一些犬尿氨酸,也因此有利于预防和减轻抑郁症状。所以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影响是有神经系统基础的。

运动不仅能够改善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可以降低未来的复发率。在我们刚才提到的例子里,如果这位丈夫能够坚持运动,并且总结出经验,发现自己出现一定的情绪症状时,就主动增加运动,那么他就有可能防范各种不良情绪的积累,避免产生抑郁的复发。所以运动疗法,或者说运动的处方,也是药物等治疗方法的有效补充。

研究显示,运动不仅有利于改善情绪症状,而且能够改善人的认知功能。也就是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都可以通过规律性的运动得到维护和改善。因此运动对于心理健康的帮助作用并不仅仅限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例如,精神分裂症往往存在着认知功能方面的损害,而规律性的运动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所以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辅助方法。

此外,持续的运动也会改善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我们无论是否真的在坚持运动,通常都认为运动是一个好习惯,坚持运动对身心健康有好处。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坚持运动,在内心他就会为自己点赞,觉得自己能够坚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己是一个有毅力的人。这样也会提高人的自我价值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改善人的整体心理健康。

所以我们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保持规律性的运动。当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挫折、变化的情况下,更需要有意识地增加或恢复运动,从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了解到这个知识会帮助更多人用可靠的方法主动预防和缓解各种心理疾病。

2. 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有害无利吗?

正确答案:不是。

有一天医院里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是一位小男孩,他的病因是发高烧。医生检查发现这个男孩竟然没有痛觉,他的手上绑着纱布,鲜血隐约从纱布中渗出来,嘴唇上有多处旧伤疤,还有尚未愈合的新鲜伤口,细问之下才发现这些伤口竟然都是小男孩自己咬破的。家人说自从小男孩长出牙齿,经常将自己的嘴唇咬破,后来还会啃伤自己的手指头。

我们常常感到焦虑、不安、沮丧、抑郁,这样的情绪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痛苦。要是没有这些情绪该多好,这就像我们希望人的身体永远没有痛觉一样。小男孩的故事提醒我们,虽然痛觉带给我们很多不适,但是痛觉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我们有着适应生存的价值。同样,我们的负面情绪也有着适应生存的价值。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疼痛的世界里,摔伤了不会疼,流血了也不会发现,这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危险。类似的,如果没有了恐惧、愤怒、焦虑等各种负面情绪,我们也会缺少很多重要的信号,因而无法有效地回避危险,调动能量,应对这些问题。

不同的消极情绪有着它们各自适应生存的价值。焦虑和恐惧之间有着较近的联系,焦虑往往是我们针对未知的不确定的危险产生的负面预期,而恐惧则是针对相对来说很具体的危险产生的负面预期。当人处在恐惧的情绪下,心跳加快,呼吸加快,会调动身体的能量,有助于更迅速地逃跑和更有力地战斗。这就是对于恐惧的反应:僵住、战斗或逃跑!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交感神经系统会变得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也会相应地产生变化。例如,在逃跑的时候,很多动物会排泄大小便,这种反应有助于减少身体的负荷,也是一种适应性生存。在巨大的压力下,我们人类除了心跳、呼吸的反应,也会产生消化器官的一些反应,如闹肚子。这些反应是不愉快的,所以有人会形成这样的误解,认为消极情绪是有害的。

然而,消极情绪的存在指向着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适宜的焦虑水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最佳的成绩。这一定律指的是焦虑水平和我们的成绩发挥之间是一个倒U型的曲线,如果我们以焦虑水平为横轴,成绩表现为纵轴,在焦虑水平较低的时候,成绩水平也较低;在焦虑水平升高到中等的时候,成绩水平达到高峰;而焦虑水平进一步升高时,成绩又会下落,由此形成一个倒U型。也就是说,中等程度的焦虑最有利于人发挥水平。

但具体的中等焦虑水平还要因活动内容而定,相对来说,较大的肌肉活动,如跑步,需要更高的兴奋水平;而一些更精细的活动,如穿针引线,则需要处在低一些的兴奋程度。所以对于不同的活动,适宜的焦虑水平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焦虑有时也会发挥它的促进作用。那么,假如我们错误地认为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都是有害的,过于排斥各种消极情绪,可能带来什么问题呢?

第一,如果认为焦虑情绪都是有害的,反而有可能增加焦虑的情绪。在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压力,由此产生焦虑不安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产生这样的情绪是不对的,就会反过来进一步责备自己,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是无能的、失败的,因此又会加强自己的焦虑水平。而这种焦虑与最开始因生活压力而带来的焦虑不同,是对焦虑的焦虑,也是一种由于错误观念产生的病态的焦虑。因此,认为焦虑情绪有害无利的第一个弊病是有可能增加焦虑的情绪。

第二,如果认为焦虑情绪都是有害的,就会过早地采取过度的方式去避免焦虑。例如,很多人在重要场合演讲时可能会有些紧张不安,而这种适度的紧张不安并不会对演讲产生明显的影响。然而如果一个人认为这种程度的焦虑不安是不应该的,就可能在行为层面出现各种不良的应对,如过度准备,由于担心自己忘稿而反复背诵,耽误了其他的活动。同时人在过度准备的时候,焦虑也在进一步强化。还有的人可能会因为这种焦虑不安而想要去回避,带来进一步的问题。因此,认为焦虑不安的情绪有害无利带来的第二个弊病就是可能引发不适应的病态行为。

第三,当一个人过于想要去减少消极情绪时,就有可能会降低自己情绪的觉察能力。他可能在主观上力图保持情绪稳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避免让自己体会到情绪上的任何不适。但长此以往,会造成对负面情绪的觉察能力降低,这并不能使人有效地主动地调节情绪,被忽视的负面情绪可能积累成为身体的病痛。同时被忽视的负面情绪往往对应着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当情绪被忽视时,这些问题也可能无法得到及时处理,甚至累积成为更严重的问题。

第四,当一个人认为消极情绪有害无利,而力图压制情绪的时候,压制的并不仅仅是消极情绪,也可能包括积极情绪。因此,这个人可能会情绪相当稳定,但是并不快乐,因为把消极情绪关闭在心门之外的同时,积极情绪也被关闭在外了。他的幸福感可能更低,同时与创造力、活力有关的各种积极情绪也会受损。

第五,如果过于否认消极情绪存在的价值,还可能带来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当我们不能够接纳适度的消极情绪时,也会否认感知别人身上的消极情绪,从而减少我们理解、分担他人痛苦情感的能力。试想如果有一个情绪非常稳定的人,当你因为生活陷入困境而焦虑时,他说,没事,挺好的;当你遭遇生活的重大打击而感到悲伤时,他也说,没事,挺好的。那么你如何能够和他建立亲密的关系,如何能够信任他和他成为好朋友,或者是成为恋人?对于负面情绪的回避和压抑,是损害关系质量的一项心理特征。

因此,焦虑、不安等各种消极情绪都有其存在的原因,我们需要学会区分。适度的消极情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过度的病态的消极情绪才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调整。

3. 比起突然的创伤打击,日常持续的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小吗?

正确答案:不是。

小静是一名遇到异性就紧张的女生,即使是遇到同班同学,她也会心怦怦乱跳,局促不安,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的眼睛总是不敢看对方,甚至有时候紧张得头都有点发晕。

小静来到心理咨询室,向心理老师讲述自己的苦恼。心理老师问她,你觉得这个情况与你的成长经历有什么关系吗?小静思来想去,说:“在我小时候生活各方面都很正常,但我记得有一次放学路上,有个陌生的男人一直跟着我,还说一些奇怪的话,为了躲开他,我跑了好几百米,吓得心怦怦直跳。那种害怕的感觉现在还能想起来,会不会是这件事情的影响?”

小郭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但是他在人际交往上也有着严重的困难。和小静不一样,他并不感到紧张,使他苦恼的是为什么别人都不和他亲近,尽管他努力展现自己的各种才能,尽管他的学习成绩不错,在课堂上还经常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他主动为同学服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管他做了那么多努力去展示自己的优点,却发现似乎没有任何女生喜欢自己,同学中谁都和自己不亲近。小郭来找心理老师讨论自己的问题。心理老师对他说,一个人成长的经历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而小郭说,我在成长中没有遇到过任何的创伤。我的家庭生活一直很好,父母都非常重视我关心我,父母的婚姻关系也很好,我真的不觉得我的成长中有任何问题。真的不知道现在同学们不喜欢我,究竟问题在哪里?

上面两个例子体现了人们常有的一种归因倾向,即认为生活中异常的事件可能是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例如,在一些案例中,儿童早年遭受性侵犯,后来在亲密关系、人际信任、自我评价等各方面产生了困扰,甚至达到临床上心理疾病诊断的程度,人们常会归因于早年的那次性侵犯。但事实上,在小静的例子里,并不是单次的性骚扰事件带来了心理健康问题,而是在那之后,她成长的环境多方面发生了改变,各方面的压力叠加起来导致了成长轨迹的转变。当小静跑回家,把路上遇到的事情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对这件事感到很紧张,对小静保护得更严了,要求小静放学之后直接回家,尽量减少和外人的接触。同时,妈妈的言行中还传达出对异性的警惕,让小静感到异性可能是危险的,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妈妈的言传身教对小静每一天的影响远远大过单次事件的影响。

在小郭的例子中,小郭描述的家庭似乎没有什么问题。通过更多了解,咨询师却发现,虽然在小郭的成长中没有任何突然、明显的创伤打击,但小郭成长在一个心理需求受到压抑、忽视的家庭环境里。父母总是对他说,只要你学习好了,将来什么都会有的。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小郭玩耍的需求、个人的兴趣,始终被忽视和压抑。一切都要为了学习成绩而牺牲,对小郭来说已经成为了习惯,他甚至不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

直到他读了研究生,达到了父母对他学业的要求,小郭才意识到,他已经学习好了,但并不是什么都会有的。长期在一个忽视孩子情绪和感受的环境中成长,给小郭带来的影响是他不但不能觉察和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求,而且他也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习惯性忽视别人的情感与需求。难怪身边的人都很难和他亲密起来。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容易把突然发生的异常事件与后续的心理健康状况联系起来,认为是突然的创伤打击导致了心理健康的降低。但实际上往往人们最容易看到的原因并不等于真正的主要原因。遇到突然的创伤打击时,人们的反应会影响后续的日常生活轨迹。不是突然的创伤打击本身,而是创伤带来的生活常规的变化影响更加深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日复一日的家庭环境、父母的言行和态度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单次偶发事件的影响。当我们观察到单次偶发的事件对孩子产生影响,也往往是通过影响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孩子的生活常规,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成年后,日常持续压力的影响也仍然不可忽视。研究显示,日常持续的麻烦侵扰比大的生活事件更能够预测人未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的让人崩溃的事件,其实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非主要原因。之所以人们会更容易注意到单次事件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长时间存在的日常压力如同温水煮青蛙,令我们缺乏警醒。事实上,日常慢性的压力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影响比我们注意到的更加广泛:它不仅促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对人的注意、记忆等认知功能产生不良的影响;除了增加心理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多种生理疾病的风险。

4. 大部分心理异常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于遗传吗?

正确答案:不是。

小安和小康是一对双胞胎。两个孩子长得十分相像,而且从小非常聪明,父母对孩子也有很高的期望。但是母亲在管教孩子方面非常严厉,有时甚至喜怒无常。小康曾说,想要长大做一名画家。母亲担心艺术类的工作不够稳定,所以不接受小康有这样的职业愿望。她多次软硬兼施,要求小康放弃业余爱好,专注在主科学习上。然而小康在高中阶段出现了一些异常的情绪和行为表现,经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听说精神分裂症是受到遗传影响的,他们的父母不仅为小康的患病非常焦急,而且同时担忧着小安会不会也出现同样的精神症状。但十年过去后,小安顺利升学、毕业、结婚生子,未出现父母担忧的情况。而小康遵循医嘱坚持服药,症状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虽然没有完全达成自己的理想,但是也从事着与自己兴趣相关的绘画工作。

小安和小康是同卵双生子,遗传基础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最终一个人发病,另一个却健康无恙,说明遗传之外的因素有更大的影响力。在各类心理疾病中,遗传率最高的是精神分裂症。但即使是精神分裂症,遗传的作用也在于加大发病风险,而仍然不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显示,如果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中有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个体的患病风险为6.5%;若同卵双胞胎中其中一方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另一方则有超过40%的患病风险。

心理疾病的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而在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遗传因素指的是遗传基因上的风险因素或脆弱因素,家族中的血亲患病是遗传风险的一个标示信号。一个人具有遗传上的风险,但是否会发生心理疾病则受到环境的调节影响。行为遗传学研究发现,MAOA基因影响个体对环境压力的易感性,携带短链MAOA基因的个体在相同的环境下比携带长链的个体更易出现心理疾病。但遗传上存在脆弱因素的个体,如果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中成长,发生心理疾病的比例并不很高。对应的,遭遇不良的养育环境,但先天的遗传条件上脆弱因素较少的,也不易发生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发生,是遗传的脆弱因素与环境的不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科学家对于人类的基因的认识有了很多进展,但厘清特定基因与心理疾病的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目前与心理疾病关联密切的基因研究发现来说,其应用价值主要在于:如果能够及早评估一个人在基因上的脆弱性,即患某种疾病的风险,就可以更早开始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而这一预防工作的一项重点在于构建和选择有利健康的环境,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促发相应疾病的风险行为。影响心理疾病产生的环境是多层次的。最直接和重要的是一个人成长的早期家庭环境。随着人的年龄增长,接触到的家庭之外的环境越来越丰富,学校、同伴、邻居等对学龄期的儿童的心理成长开始发挥重要的影响。放到更大的框架里来看,无论家庭、学校都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受着社会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媒体也通过直接影响个人的家庭、学校、工作等环境,影响着个人心理发展。因此,从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角度来说,遗传风险并不能注定一个人是否会患上某种心理疾病,而建构更健康的促人成长的环境则大有可为。

5. 一般来说,一个人不记得的事情对于他的心理影响就很小吗?

正确答案:不是。

男生小文常常重复地做一个梦,在梦里他看见满天的星星,非常明亮,然后星星突然坠落,向自己迎面扑来,一阵强烈的恐惧把他惊醒。

最近一段时间,他因为焦虑、睡眠障碍和人际交往上的困扰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师与他深入地谈到他的成长经历。在他的成长中,他并不记得家人责打过自己,但是他的亲友、邻居都曾经告诉他,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几乎每天都会打他,有时还打得非常厉害。

在心理咨询师的解读下,小文突然对自己常常重现的噩梦有了新的理解。原来梦里向自己坠落的星星并不是来自于任何关于流星雨之类的想象,而是来自童年的创伤,那些明亮的向自己坠落的星星,很可能是来自于父亲责打自己时,自己眼冒金星的经历。可是即使如此,他也完全记不起自己当时被打过的任何一件事情,也不能记起当时父亲怎样打自己,自己当时又是什么样的感受。

在小文的例子里,童年多次被责打的经历是会带来深刻创伤的。在面对非常痛苦、难以消化的现实时,人的心理会产生很多防御机制。其中一个基础的防御机制,叫作压抑。所谓压抑,是指把信息、愿望保存在无意识层面,而不让它在意识层面浮现。

精神分析的学者认为,压抑是遗忘的一个主要机制。很多人都会像小文一样,想不起来童年时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包括突发的创伤事件,也包括对自己而言不太能够接受的自己的过错等。但是即使这些事表面上被遗忘,也并不等于其心理影响就不复存在。这些事件仍然存在于无意识之中,并且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在小文的例子里,早年被父亲责打的恐惧、不安的情绪没有得到良好的消化,因此仍然会通过噩梦来展现。

虽然意识层面并不记得,但这段成长经历既影响着小文的情绪调控能力,也影响着他在人际交往中的模式。在情绪调控方面,小文对于有些压力表现得非常敏感,比周围的人更容易出现过度的焦虑,甚至情绪崩溃。在人际交往中,小文常常会突然爆发一种不安,压制自己本来想说的话、想做的事,仿佛担心对方会像父亲一样,突发脾气惩罚自己。即使在相对安全的、鼓励他表达自己的人际交往中,小文也常常会压抑自己,感到局促不安。

我们知道婴幼儿时期的很多事情,人是不能够清晰回忆的,也就是不记得。但是,恰恰这些早期事件、这些早期成长环境,对于人的心理有奠基性的影响。到了幼儿园、小学阶段,大部分人都会有很多的回忆,如果一个人对这阶段发生的事情几乎完全没有记忆,这往往提示着创伤的存在。之所以不记得,较大的可能性是因为童年时期较不愉快,所以心理上自动启用了压抑的机制,减少不愉快的童年对自身心理的直接侵袭。

人在成年后遇到一些极端的情况,不记得一些事情,往往也是因为强烈的创伤。例如,经历、目睹创伤或者自身经历威胁生命的事件,即使大脑没有受到外力冲击,也可能产生暂时的遗忘,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种遗忘也是由于事件冲击带来的情绪太强,如果不启动心理防御机制,人可能会崩溃。被遗忘的事件往往难以直接处理,但仍然对心理产生着多样的影响,包括噩梦、意识层面的不安、注意力涣散等。通过心理治疗,能够触及这些事件的影响,从而真正修复深埋在心底的创伤。

如果误以为一个人不记得的事情对他的心理影响就很小,便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创伤对人的负面影响。

6. 看车祸、灾难现场的照片,或听当事人讲述灾难,可能造成心理创伤吗?

正确答案:可能。

保罗是一名记者,有时他会去前线参与第一手资料的采集和报道,有时会在电视台的办公室里汇集、整理和编写同事们从各地发来的素材。保罗说他曾猝不及防跌入过心灵的深渊。

2001年9月11日,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在美国纽约,近3000人不幸遇难。保罗当时还是一名实习记者,在部门领导的安排下,他在工作间没日没夜地工作,努力把最新信息如实展现给世人。

那段时间,保罗埋头在铺天盖地的一手资料里:飞机撞向双子塔的瞬间、路人的尖叫声、大楼坍塌席卷四周的灰烬、一具具面目全非的尸体、遇害家属痛苦的面孔、残躯般的建筑残骸……保罗为这样一起恐怖事件夺去了那么多条无辜的生命而愤恨,同时他也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心理痛苦。茫然、愤怒、恐惧、焦虑……多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心头,他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这种痛苦让他感到不知所措。即使“9·11事件”过去了半年,保罗内心依旧非常痛苦,一闭上双眼,那些可怕的画面就“历历在目”,这是为什么?

在朋友的建议下,保罗去看了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告诉他,间接经历“9·11事件”可能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他需要进一步接受心理援助,帮助他康复。

所以心理创伤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遥远,即使没有亲身经历,看了灾难的报道和照片也可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创伤,即心理创伤中的间接创伤。

心理创伤指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严重压力或痛苦事件后,在心理层面产生挥之不去的伤害。个体感觉非常痛苦,痛苦的程度已经超出了承受范围。心理创伤的成因分为生理和心理两类。生理成因指的是生理方面的实际伤害,间接对心理也产生了伤害,例如,以前经历过火灾受了伤,心理上也特别惧怕火。心理成因指虽然生理方面没有受到实际的伤害,但是痛苦经验却直接在心理上留下阴影。事故、灾害、暴力侵害、强奸、欺凌、失恋、失业等事件都可能造成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中除了直接置身其中导致的创伤,还有间接创伤,或叫二级创伤。二级创伤指人们听亲身经历创伤的人讲述、看创伤事件相关的资料或信息时感受到强烈的内心痛苦和冲击,这种影响通常也会造成心理创伤。但是不同的人易感性不一样,不是所有听过讲述、看过照片的人都会产生心理创伤,而是有一部分人会受到较大影响,需要接受心理干预。急救员、医生、护士、精神卫生工作者等职业由于工作中可能更多地接触创伤事件,所以更容易出现二级创伤。

心理创伤的后果不仅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等,还会增加生理疾病的患病风险。遭受心理创伤的人群更易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肠胃功能紊乱等生理疾病。由于创伤对注意力、睡眠和自我调控的影响,遭受创伤的人群也更容易发生事故。

如果没有意识到可能影响心理创伤的因素,不知道人们接触创伤相关资料可能会留下心理阴影,就有可能忽视对个体的保护,给个体留下心理创伤。另外有些职业必须接触这种相关资料,如果忽视了这个风险,同时也会忽略建立相关保护机制。

7. 老年人加强社交活动有助于减缓大脑功能衰退吗?

正确答案:是的。

张奶奶的丈夫去世早,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她常年都是一个人居住。但儿女对张奶奶一直都很放心,认为她想得开,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得很丰富。虽然年过六十,她经常和老朋友出去跳广场舞,兴致一上来,还自己报团旅游,可谓是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不过,人年纪大了,身体上难免有点毛病。一年冬天,张奶奶自己在家干活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休养了很久没有出门,当然跳舞也停了下来。这段时间,张奶奶的几个好朋友也搬走了,有的出国探望儿女,有的去长期照料高龄老人。如此一来,张奶奶越来越不愿意出门,整日一个人在家看电视。

渐渐地,儿女发现张奶奶有些“糊涂”了。她出门坐车经常坐过站,在家总忘记东西放在哪里。有一次儿女顺路来送桶菜油,发现张奶奶正因为买菜回来找不到门钥匙坐在家门口。她心情变得消极,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儿女意识到母亲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反复做了张奶奶的工作,将她接到身边照顾。他们在网上查到社交活动能延缓老年痴呆,就经常鼓励老人出门走走。正好社区志愿者协会招募低龄退休老人,在儿女的支持下,张奶奶就报了名,每个月都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慢慢地,张奶奶不仅成了社区里出名的热心人,而且自己的身心状况越来越好。

社会交往能影响人的认知功能,老年人也不例外,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对他们的认知功能是有好处的。社交活动能够让大脑更加活跃,能够让大脑的神经细胞更加丰富。而且老年人年纪越大,脑萎缩的可能性就越高,社会交往则能够缓解脑萎缩。有研究显示,独居、与他人交往少、没有可信赖朋友的老年人,其痴呆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老年人。

老年人的社交生活有其自己的特点。退休以后,由于不再需要承担工作上的角色,大多数老年人的社交有了更强的自主性,而不像在工作岗位上有一些必然的联系需要保持。由于这种自由度,老年人更可能去选择参与自己喜欢的社交活动,而放弃那些不喜欢的社交联系。

国内外研究普遍发现,老年人的幸福感高于其他年龄段。而研究者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可以拥有这样的自由选择,可以回避自己不喜欢交往的人,可能是老年人幸福感的一部分原因。但是,自由往往也意味着需要一定的智慧才能驾驭,如果生活事件干扰了原来比较喜欢的人际交往,就需要有意识地积极重建。

在张奶奶的例子里,她由于身体患病,好朋友搬家等原因。一方面缺少了原有的习惯的生活联系;另一方面也由于身体的限制,减少了出门频率,导致她的社交关系减少,生活越来越孤独。而孤独在各个年龄段都是一种压力,在儿童期和老年期,对于大脑功能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张奶奶需要及时地采取措施,补偿替代原有习惯的社交网络。这种补偿替代,对于老年人生活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应对方式,因为在老年阶段,除了社交功能、社交圈子的变化,还可能会出现其他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减退,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社交活动可能会越来越少,生活的范围、生活的乐趣也可能会有所缩减。

而替代补偿指原来喜好的活动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了阻碍,则需要通过找到其他的替代方式,或者通过借助外力来补偿。例如,老年人的视力可能下降,而如果没有找到其他的替代方式,就可能影响各种信息的获取,那么配上老花镜,或者转向听语音的方式,就可以继续获取自己原来感兴趣的新闻、时事等信息。

在张奶奶的例子里,她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参加了志愿者小组,重建了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替代。

张奶奶原来经常参加的广场舞,对于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带来一定的身体活动量;另一方面能够愉悦情绪,促进人的整体身心健康,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交活动。而张奶奶后来参加的志愿者活动,能够满足这几种需求。能够同时有利于身体活动量、社会交往,并能带来积极情绪的类似活动,都对大脑的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如今空巢老人增多,孤独感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严重问题,如果我们了解这一知识,作为儿女,除了多回家看看,还会想到为老年人提供社交活动的机会、加强社交活动的意识,更注意那些能够对老年人起到支持作用的活动,才能减缓老年人大脑功能衰退,促进健康老龄化。

8. 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吗?

正确答案:是的。

神经科学家和作家丽莎·吉诺瓦在2017年的TED上做了《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方法》的分享,她提出“把健康和不健康的因素放在老年痴呆疾病天平的两端,一边是有利于预防的,一边是致病的”。

那么让你致病的那一端都坐着什么呢?它们是睡眠不足、缺乏有氧运动、吸烟、久坐、不健康饮食等。

研究显示,在美国缺乏锻炼是增加个体患老年痴呆症风险最严重的可变因素,占老年痴呆症风险的21%,排在第三位的是吸烟。

可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患者的一天:

记不住家里的人

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

做饭总是忘了关燃气

刚吃了饭又说自己肚子饿

怀疑家人要害自己

怀疑老伴出轨

怀疑家人偷走了自己的银行卡

半夜吵闹不睡觉

上厕所不解裤子

突然大哭和大笑

……

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这是老年痴呆吗?老年痴呆不应该是老人渐渐丧失记忆,变得呆滞吗?不,老年痴呆的病症非常多样,会给周围人带来极大的困扰,一方面是生活自理出现问题,更痛苦的是老人可能性情大变,照顾老年痴呆的老伴也会感受痛苦。

而研究显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症主要是由于脑中的蛋白质沉淀,造成脑细胞死亡所引发的脑部病变,早期的症状包括记忆变差,对什么事情都缺乏兴趣,有些甚至伴随抑郁的症状。年龄越高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就越高:年龄每增加6.3岁,老年痴呆症患病的概率就会倍增,60~64岁的发病率约1.5%左右,但到了90岁会接近40%。虽然年龄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风险因素,但并不是我们只能坐等大脑衰退而无计可施。及早发现老年痴呆症并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程,而更有效的是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患于未然。

那么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呢?具体包括:

1.规律的生活起居;

2.合理的饮食;

3.适当的运动与锻炼;

4.充足的睡眠;

5.定期参与社交;

6.经常动动大脑;

7.保持学习与思考的习惯,如计算、阅读、写信、背诵、听音乐会和观看戏剧等。

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方式预防老年痴呆症。 vPU7BZC8hE8W0NOazuPeKkcxe6Adfet2sxsSsGCFACCIeYlGKDxgf5UVeXpdSDx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