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生活形态

在从旧石器时代向绳文时代过渡的时期,日本列岛的人类集团仍然处于不断迁移的游动状态,他们随着季节变化、动物的迁徙以及植物的生长周期不断追逐着食物。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生存技能的提升,如果某地的食物来源变得更加丰富,原本处于游动状态的人类群体也可能长期落脚并逐渐形成永久性的聚落。在日本列岛这种水产丰富的海边和河边,绳文人逐渐建立起长期定居的村落。目前,日本考古学的主流意见认为,绳文人已经处于定居状态。 绳文时代前期以后的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竖穴住居、大规模的集落空间以及长期使用的墓葬群、捕鱼场等,可以有力地证明这一判断。考虑到绳文人的定居生活与周围的自然环境、食物资源、生产技术以及社会关系等因素的联系紧密,在各种要素组合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日本列岛形成多样化的建筑样式和居住形态也是很好理解的。比如,从空间上看,绳文时代最为典型的环状集落仅分布于关东及本州中部地区,在西日本及北海道地区极少出现。从时间角度看,关东地区的环状集落在绳文时代的各个时期也存在兴盛与衰退交替的现象。为了维持定居生活,绳文人必须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内获取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资源。这些资源除食物外,还包括燃料、制作工具的材料等。如果将绳文人的集落视作初级阶段的村庄,那么村庄的形成本身就是人类集团与其周围的环境有机结合的产物。虽然人类自身生产技术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高,能够相应地增加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总体而言绳文村落的规模、分布密度或居住形态,都要受到外在环境的制约。目前有关绳文人的居住形态,仍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完新世刚刚开始的绳文草创期末叶到绳文早期阶段,温暖的气候让列岛森林资源及海进带来的海洋资源极大地丰富起来,这为绳文人转向定居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如上文所述从旧石器时代向绳文时代转换的过程中,人类自身的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善和人类自身生产能力的提升这两大有利条件,共同推进了绳文人在早期阶段进入安稳的定居时代。目前的考古发现中,最早期的定居遗址主要在九州南部地区,如鹿儿岛县的上野原遗址、定塚遗址、前原遗址等集落遗址。在这些遗址中,除了出土大量的土器、石器外,还发现了房屋遗迹、附有烟道的炉洞等建筑遗构,可以判定在此生活的绳文人已经处于定居状态。尽管九州南部的定居略早于列岛其他地区,但总体而言在绳文早期以后日本各地的绳文人集团都呈现出定居化的倾向。到了绳文前期,在关东及本州中部地区以广场或集团墓地为中心的环状集落大量出现。关东平原的内东京湾沿岸和中部高地成为环状集落分布密集的区域,这反映出该地区人口的大量增加。

在绳文前期,随温度上升出现的绳文海进为人类提供了取得稳定食物资源的渔场,那么关东地区的沿海地带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提升也是应有之义。除了沿海地带外,绳文前期关东内陆地区人口也有一定的增长,并形成少量环状集落,如栃木县的根古谷台遗址、群马县的中野谷松原遗址等。这些大规模环状集落表明,定居下来的绳文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从较小地域内获得资源,而且开始有计划地设计日常生活的空间。

关东地区的典型环状集落,一般直径为100—150米,其中心位置多为集团共用的土坑墓葬群,周围则是密集的竖穴住居。当然,这一阶段除了环状集落外,在多摩丘陵地带及武藏野台地等内陆区域也存在规模较小的集落,这些小规模集落的密集度明显弱于环状集落,这与内陆地区的资源密度低有直接关系。

除了资源密集度外,居于沿海地区的人类集团在进行海洋渔猎活动时,为了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一般需要协作行动,这就要求人类生活单位的规模要更大,且内部的组织系统要更加严密。当人口规模和密度增加后,绳文人的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都发生相应的变化。绳文集落内部很可能出现以血缘关系远近为界限的居住单位,并且随着居住单位内人口的增加不断衍生出新的集落。绳文社会血缘关系的复杂化以及集落不断扩张、延伸,可能会让来自同一集落的人类集团之间产生族群的意识。因此,在规模较大的单一集落或相邻的多个有血缘关系的集落之间,能够以此为纽带进行组织协作。而居于内陆地区的绳文人多以采集狩猎为生,一般不需要大规模的协作生产,因此其生活单位的规模较小,也比较分散。

另一方面,血缘意识甚至族群意识的认知在绳文人集团中成为某种不言自明的意识时,自然也相应地会出现与血亲、同族相对立的意识。具有相近血缘的绳文族群,与邻近的血缘关系较远的族群之间因为缺少“同族”的意识,很可能会在食物、水源等资源问题上出现彼此争夺的情况。而集落外他者的存在,也会进一步强化同一集落内部绳文人的认同感。如果从这个背景下思考环状集落中心的集体墓地的功能,我们很容易地就可以推断出其具备将共享墓地的不同居住单位乃至不同聚落的人群凝聚在一起的作用。在绳文人居住的集落中,看似最不具实用功能的墓地却被安排在生活的中心地带,这恰恰说明集团墓地作为统合绳文社会的核心象征物,具有超越实际生活需要的精神意义,这一点将在后文详述。绳文前期的环状集落基本都分布在沿海沿川地带,这表明处于该阶段的绳文人尽管已经实现了定居生活,但其生产技术的提升相对有限,因此只有在资源丰富且稳定的沿海沿川区域才能形成人口规模较大的集落。而关东内陆丘陵地带的分散性居住方式,也反映出绳文前期人类生产力相对落后,难以维系高密度人口的定居所需。

到了绳文中期,东日本地区的遗址数量和集落规模都出现极大的增加,绳文人以环状集落为代表的居住形态也发生变化。第一个变化趋势是,绳文集落群的密集度进一步提高,如关东西南部及大栗川流域约42平方千米的区域内,约80%的环状集落集中于4个地方。 在上述地区分布的4个大规模集落群之间,平均相隔距离约为8千米,并且通过考古发掘可见每个集落群都经过长期的反复利用,最终形成了复数时代遗构交差的遗址。如东京都下野谷遗址很少发现属于绳文前期的环状集落,但属于绳文中期的竖穴住居多达320余栋、土葬墓近350处。如此规模庞大且密集度高的环状集落遗构的存在,说明关东内陆地区原本分散的定居集落不断集中化、据点化,而绳文人的社会性也随之提高。除集中化外,这一阶段的绳文人集落的另一明显变化是呈现出“分区构造”(分節構造)的特点。所谓分区构造,是指环状集落内部区分出复数的区域,分别形成居住群和墓葬群。一般而言,整个集落可以被区分为两个大的生活群体,这两大群体分别使用不同的墓葬区和居住区,而且不同群体的居住形式和火炉样式有别。这样的变化,可能暗示着绳文中期在人类集团内部出现了某种意义的差别化,如人群地位的区别化。

神奈川县的三之丸遗址、东京都的多摩新城No.107遗址以及岩手县的西田遗址都呈现出明显的分区构造特征。定居集落群的高密度特征,一方面反映出生产力的提升,这样才可能让人类在更小的地域空间内聚集更多的人群;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绳文中期人类定居生活的成熟度和社会协作能力都有快速发展。绳文中期分区构造的生活空间的出现,其背后必然需要能够有效维持人类集团的社会秩序以及生活文化的强力制度。有学者根据美国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David Sahlins)的文化理论 ,认为进入中期的绳文人集团已经存在具有类似血统·宗族(lineage and clan)认同的集团划分,不同的分集团可能共享可传承的名称或者图腾,祭祀共同的祖先,并且能够在代际之间继承土地、房屋、资源等社会经济财产。

尽管在绳文中期,日本列岛的人类集团已经进入了较为安定的定居生活,但是完新世阶段不时出现的小冰期导致的环境变动,令绳文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非线性的提升。特别是从绳文中期向绳文后期转换的阶段,出现了对绳文人影响深远的寒冷化时期(又称小海退)。根据对东日本地区绳文中、后期的地层调查,发现气温降低及海退导致的环境地形的变化令这一地区的植被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而言就是原来的栗树减少而橡树增加。海岸线和森林植被的变化,让绳文人不得不调整食物资源以及生活场所。 绳文中期呈现集中化的大型聚落在食物资源减少的背景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沿着河流分散分布的类似村落的聚集区,且集落的规模也明显缩小。原来在集落内与居住区并存的墓葬及祭祀区域,被迁移到集落外部,出现了专门的进行祭祀的中心场地,如超大型石块或者木柱等。

在以居住和食物资源为中心考察绳文时代各个阶段的生活形态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统计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绳文时代的人体健康状况、人口总数及分布情况进行推算。就体型而言,绳文时代早期和前期的人比中期以后的人体要略小,特别是上半身要更为纤瘦,且头部也更加短小,牙齿的磨损情况也更为严重。绳文中期以后的人体,与此前阶段的人体相比,明显呈现出体型更为强壮,特别是上半身的肌肉更加发达。这跟各个阶段人类的营养状况息息相关,前者尚处于半定居、半迁徙的生活状况,而绳文中期以后列岛上的人类集团已经进入了较为安定的定居生活。

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教授小山修三利用计算机对绳文时代不同时期的遗址数量、住居面积以及住居内每个人平均所需的必要生存空间等数据进行分析,推定了从绳文早期到弥生时代的不同阶段,日本列岛上的人口总数及人口密度(参见下表2-1)。根据小山氏的研究,日本列岛的总人口在绳文早期到绳文中期阶段,呈现稳步增加的态势,而此后一直到绳文时代结束,则转而出现总人口不断下降的状况。这与上文提到的绳文中期与后期之间出现的小冰期密切相关。此外,小山氏还发现,在整个绳文时代,东日本地区的人口都明显多于西日本地区,特别是到4500BP绳文中期终结期,本州中部、关东、北陆及东北地区的人口合计达25万人,占到整个日本列岛总人口的95%左右。除了人口总数之外,对于绳文人的健康情况及平均寿命问题也是考古学界关心的重要议题,但因目前在列岛各地发现的绳文时代的人体遗骨数量稀少,对该问题的研究尚未取得足够的进展,一般多参考已故的小林和正教授在1967年的研究(参见下表2-2 )。

表2-1 绳文时代至弥生时代日本总人口及人口密度

表2-2 绳文时代人类死亡年龄统计表(15岁以上)

根据小林氏的分析,绳文时代男性平均寿命为31.1岁,女性为31.3岁。考虑到小林氏选取的样本并不含有15岁以下的绳文人遗骨,因此实际的平均年龄还要低得多。单从人类的平均寿命指标,可管窥绳文时代的人类生存环境之恶劣。因为严酷的环境导致绳文人早亡、绳文人的寿命在30岁左右这样的判断在学界内外似乎已成通说,但最近有学者用最新的医学鉴定和统计方法对岩手县蝦岛贝塚、千叶县祇园原贝塚等9处绳文时代的遗址出土的86例人体遗骨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为年龄超过65岁者占32.5%。 这完全颠覆了小林和正教授以来的定说,在日本考古学、古病理学及人类学界引发了巨大争议。

此外,目前已经发现的绳文人遗骨中,有10例以上的样本发现了石斧、石簇等人造工具造成的伤痕。这些人造外伤的存在,表明当时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威胁之外,人类集团内部的争斗也是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早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限于已发掘的绳文人遗骨数量的不足,目前对绳文人实际的生命质量,如寿命、疾病、外伤乃至精神疾病等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总体而言,尽管绳文时代已逐渐进入了定居状态,但与后来以农耕为主的弥生时代毕竟有根本性的区别。绳文人作为狩猎采集社会,其获取各种食物及生活资源的方式受到自然环境变迁的影响更为显著。 Cyi66ApTegcody+LX/tC39bhf4h6rdAt8Xrdav4nUVw4We84ompDm6JOM+//HL/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