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引人注目的商用路程书

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商人奔走于全国各地,为了旅行的方便,甚需了解各地的交通路线及沿线的有关情况,于是根据自己的见闻并参考有关资料,亲自动手,编写了许多路程书,或传抄,或印行,成为其时影响甚大的一种地理文献,构成明代地理学的一大特色。

明代商人编写的路程书,以两种形式而存在:一为单独成书;二为与有关经商经验的内容等合编一书,但又各自相对集中、单独成篇。至今尚存于世的明代商人编写的路程书,有黄汴《一统路程图记》、黄汴《新刻水陆路程便览》、黄汴《图注水陆路程途》、黄汴《天下水陆路程》、憺漪子《天下路程图引》、陶承庆《新刻京本华夷风物商程一览》、佚名《图相南北两京路程》等。其中《天下路程图引》为3卷本《士商要览》中的1卷,也收进了4卷本《士商类要》中充作其第1卷和第2卷的前半部分,《天下水陆路程》则与闽商李晋德所编《客商一览醒迷》一书合刻、另冠总名为《新刻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均属于上述第二种存在形式的路程书。

明代商人编写的路程书,以路引为主体,简洁明确地记述了水陆交通路线、各地的行程里距和道路的起迄分合等,是关于明代交通地理的优秀文献。如《一统路程图记》收路引143条,《天下路程图引》收路引100条,据之可查出明代全国的主要交通路线及其分合、起迄、里程。如《天下水陆路程》卷8所载的第16条路引“南京由江南至安庆府路”是:

出南门(六十里)江宁镇(六十里)采石(二十里)太平府(二十里)芜湖县(四十里)石跪(三十里)井泉铺(三十里)南陵县(六十里)司边铺(六十里)绛壁桥(二十里)青阳县(八十里)池州府(六十里)殷家汇(三十里)黄湓(渡江二十里)安庆府。

或遇水大,自芜湖七十里至繁昌县,又三十里荻港驿、一百十里至青阳亦可。

读过这段文字,对于南京到安庆府的所经路线、各地间的距离,以及特殊情况下所经路线的改变等,可说是一清二楚了。中国史志多半不重视交通路线和里程的记载,如《明史·地理志》即不载水马驿站,《明会典》只载驿名而不载驿路。因此,欲搞清明代全国的交通路线和里程,只能依靠这类路程书。

明代商人编写的路程书中,往往还绘有路程图。其中,最为人注意的是《一统路程图记》一书卷首的《北京至十三省各边路图》和《南京至十三省各边路图》两幅路程图。它们绘有明代二京十三省等重要地名及主要交通路线,地名之间绘有代表交通干线的虚线。它们与书中的路引互相配合,犹如总纲与细目。路程图显示了全国的交通干线和大范围的地理位置、行程方向,路引则详载站名、距离等。行旅根据路程图所示,检索路引目录,查找相关地名,便能了解沿途的具体距离等,为旅行提供帮助。这两幅路程图是至今尚存的同类地图中绘制年代最早者,在地图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明代商人编写的路程书中,对交通路线沿途的山川形势、物产种类、商品品种、纳税地点、牙行所在、交通工具、路费多寡、住宿条件、卫生状况、社会风气、治安好坏、名胜古迹等也多有记载。关于山川形势,如《天下水陆路程》卷7所载第1条路引“大江源下水由夏港至无锡县”中有云:

江源自大分水岭流至成都九百九十里,水不甚急,百石船止于泸州。泸之东,合西汉江、马湖、嘉陵江、涪江、巴江、乌江,水始大。至夔州府西一里,江中孤石独立,即滟滪堆,冬出二十丈,夏即没。谚云“犹豫”;舟人云“犹豫大如象,瞿塘不可上,犹豫大如马,瞿塘不可下”;又云“水满石没”,即此也。“犹豫”,舟人取途不定,因名,以此为水候。

又如《士商类要》卷1所载第36条路引“芜湖由江西樟树至广东路”中有云:

浈江多滩无石,上难而下易。

关于物产种类,如《一统路程图记》卷5所载第12条路引“颍州至襄城县、钧州水、陆路”中有云:

襄城县至钧州、许州并九十里,至郏县六十里,又六十里至营里,产硫黄。

又如《图相南北两京路程》中有云:

无锡县……出糯米、白糖、皮底、铁锅。

关于商品品种,如《图相南北两京路程》中有云:

石门湾……有米麦丝绵等卖。

又如《天下水陆路程》卷7第5条路引“杭州府官塘至镇江府水”中有云:

苏、杭聚货,段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件,从其所欲皆有。

关于纳税地点,如《图相南北两京路程》中有云:

东新桥至沈塘湾五里,来往船纳钞。

又如《天下水陆路程》卷5第11条路引“颍州由前河至汴城水”中有云:

右颍州至汴城为前河,好行,惟南顿纳税。

关于牙行所在,如《天下水陆路程》卷7第2条路引“大江上水由洞庭湖东路至云贵”中有云:

上新河(牙行聚此)。

关于交通工具,如《天下水陆路程》卷8第1条路引“镇江府丹阳县至南京路”中有云:

丹阳至南京路平,轿马并备。

又如《天下路程图引》卷1第33条路引“芜湖由宁国府至河沥溪路”中有云:

五里渡(往徽州货物由此发牌,一百一十里至胡乐司雇车,陆路七十五里至灵山下,又雇牌,五十五里至徽州府)。

关于路费多寡,如《天下水陆路程》卷7第24条路引“杭州府至补陀山水”中有云:

西兴搭船,每人银二分,至东关驿。一分一挑,一里至梁湖。渡曹娥江,三分一人,搭至宁波府。

又如《天下路程图引》卷1第34条路引“芜湖由安庆转至团风镇路”中有云:

石牌(如水小,就在此雇骡。如水大,竟搭船至太湖县起旱,头口钱略可省些)。

关于住宿条件,如《一统路程图记》卷5第6条路引“瓜洲至庙湾场水路”中有云:

客店草篱茅舍,无夜盗之虑,有火延之防。

又如《天下路程图引》卷2第59条路引“瓜州由凤阳府至颍州陆路”中有云:

池河驿(南去六十里至定远县,六十里永康镇,三十五里白鹭桥,四十里姚杲店,四十里中心渡,十里寿州。此路比走凤阳近五十里,但路空僻,店不好宿)。

关于卫生状况,如《一统路程图记》卷5第6条路引“瓜洲至庙湾场水路”有云:

夏疫宜防。

又如《天下路程图引》卷1第36条路引“芜胡由江西樟树至广东路”中有云:

赣州以上,多有山岚瘴气,陆路出门宜迟,水路舟中无害。梅岭路隘,驴马遗溺甚臭,宜醉饱而行。至于广城,乃阳泄阴盛之地,冬不下雪,树不落叶,人多湿疾,宜保真元。

关于社会风气,如《图相南北两京路程》中有云:

盘门……此处人狡猾,买物不可信他哄。

又如《天下水陆路程》卷7第18条路引“祁门县至湖口县水”中有云:

饶州牙行用筐子船出湖接客,好恶难分,切不可上。

又如《天下水陆路程》卷7第4条路引“江西城由广信府过玉山至浙江水”中有云:

衢州船户良善。

又如《一统路程图记》卷7第2条路引“大江上水由洞庭湖东路至云贵”中有云:

芜湖……南北商人交易于此,有聚无产,牙行诚实,利心轻。

关于治安好坏,如《天下水陆路程》卷6第10条路引“扬州府至山西平阳府路”中有云:

清化以西无盗,夜月可行。

又如《一统路程图记》卷6第4条路引“巢县由汴城至临清州路”中有云:

自颍州至大名府,响马贼甚恶,出没不时,难防。卫辉、彰德近有坑墙,稍可避。

又如《一统路程图记》卷7第21条路引“吉安府至茶陵州水路”中有云:

自吉安府至路江,每处十里。路江雇人夫,陆路六十里至小关洲。中途土豪口称“粮长”,每挑索银五分,不与即打,有司不知,过客甚受其害。

又如《天下路程图引》卷2第71条路引“宿迁县至郯城马头陆路程”中有云:

此路防山洞中藏断路贼,非货车驴驮,宜从直河起旱更稳当些。

又如《士商类要》卷1所载第10条路引“杭州府由苏州至扬州府水路”中有云:

平望、八尺、五龙桥、虎丘山脚数处,凶年多盗,宜防。

关于名胜古迹,如《图相南北两京路程》中有云:

沛县四亭驿……此乃汉高祖为四亭长起身之地。东有歌风亭,北有琉璃井。

又如《天下水陆路程》卷6第1条路引“北京至陕西宁夏镇路”中有云:

真定府(铜观音高七十三尺,在龙兴寺,阁五层,高一百三十尺)。

这些记载,无疑为商人的旅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从地理学的角度讲,则为水文地理等自然地理学以及经济地理、旅游地理等人文地理学保存了宝贵的资料。

明代商人编写的路程书,由于实用性强,因而往往被多次翻刻,翻刻时有的还另用新名,在内容上或有稍微改动。如《新刻水陆路程便览》《图注水陆路程途》《天下水陆路程》以及商浚校订的《水陆路程》,实即《一统路程图记》的改换书名的翻刻本或改编本。各种路程书相互间也有彼此抄用因而雷同之处。这使它们的版本源流情况相当复杂,为今人研究其相互关系增加了麻烦,但也为通过不同版本的互相参校来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上述之外,明代在生物地理、土壤地理以及方志编写方面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反映了地理学的发展。 /pMS3o5F3Dnsi++L8wbD5wQONnwnePRQ+scArKkL2rl631KxzuQD3ikFYpbI6iI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