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梅兰芳游美公演的发起及筹备
(1919—1929)

梅兰芳游美公演从倡议、计划,到最终成行历经十余年的时间。根据梅绍武和施高德(A. C. Scott,1909—1985) 的记述,这一想法缘起于1915年梅兰芳为名为“美国学院俱乐部”(the American College Club)的机构所作的一场演出。 其后陆续在多个场合,梅兰芳在与外国友人的交流中逐渐产生把中国戏剧推向世界的想法。而最早把这种私人剧团的海外演出提升到人民外交层面的是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Paul Reinsch,1869—1923) 。芮恩施于1919年结束其驻华公使任期,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 为其饯别时,据齐如山记录芮公使在席上发表演说,提议梅兰芳赴美演出中国戏剧,以增进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并以意大利艺术家艾莱奥诺拉·杜塞(Eleonora Duse,1858—1924) 访美演剧为例,说明文化交流对于促进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的作用。 齐如山当时并不在宴会现场,有关芮公使的提议内容,是由叶恭绰 转告给齐如山。

1926年,时任美国驻华公使的约翰·麦克穆雷(John Van A. MacMurray,1881—1960) 在随意大利公使夫人及西班牙、瑞典大使夫人拜访梅兰芳时,再次提出希望梅兰芳赴美演出的建议。 因此可见,游美公演经历了长期的酝酿过程。来自美国政界人士的不懈支持使这一过程从开始就带有一种半官方的外交色彩,也使得此次公演从筹划阶段就有意识地区别于普通商业演出。

然而此行毕竟是民间访问,因此梅兰芳剧团的赴美事宜需要通过非官方渠道,按照当时美国对国际演出的要求进行办理。当时赴美演出所需的关键条件有:(1)自筹经费;(2)担保机构;(3)签约剧院。施高德认为,前两项的准备源自李石曾 的建议。李石曾有丰富的外事经验,因此齐如山问李石曾梅兰芳有意出国演出,该如何筹备。李石曾答:“一定要考虑到两件事:此行需多少钱,以及由谁做担保。” 第三项则是来自于剧团的职业意识,齐如山称之为“接洽戏园子”。 对于20世纪初的任何一位中国戏剧家来说,达成这三个条件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促成赴美公演,梅兰芳在银行界、政界和学术界的友人们付出了巨大努力。

第一项条件,即资金准备,主要是通过集资筹款的方式实现。筹款过程一波三折。齐如山做的初步预算为十万元,由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 出面筹款,未成功。有外国出资人愿意赞助,然而因其要求作商业盈利演出,该筹款计划被梅兰芳婉拒。1929年,又由李石曾出面,周作民、王绍贤、傅泾波、齐如山等人襄助,以创办戏剧学校为契机,在银行界发起筹款活动,在北平筹到五万。 然而受日益严峻的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最后的预算超出了先前计划的筹款数额。齐如山回忆道:“梅剧团将要动身的前两天,接连接到美国几个电报,大约都说‘美国现在发生金融恐慌,市面太坏,美金价一天比一天高,十万元之外,非再多筹几万不可’!” 梅绍武也提到:“启程前收到司徒雷登的秘书傅泾波从美国打来两封电报,称‘美国正值经济危机,市面不振,请缓来’。‘如果来则需多带钱’。” 因此由中国银行的冯耿光 在上海银行界筹得十余万元,达成筹款目标。 齐如山在所有筹款的描述中均未说明款项金额的货币种类。施高德则提供了一个以美元结算的总数额:“在北平筹得两万五千美元,在上海又筹得相同数额。” 因此施高德描述的预算总数为五万美元。有关补足预算的另一种说法是,旅美临行前的最后一部分预算差额是由梅兰芳通过自己在上海的演出筹集所得。《梅兰芳游美日记》中提到,梅兰芳于1930年1月2日过崇明岛抵达吴淞,在上海停留至18日,预备从上海启航。在沪期间,他于13日、14日晚上紧急安排了两日在上海舞台的筹款演出。根据李斐叔的记录,增加这两日的筹款演出的缘由与齐如山记录相符。1月9日,齐如山从北京赶到上海,通知梅兰芳因金价飞涨,使得原来筹措的资本贬值,需再设法筹增款项。1月13日,李斐叔写道:“今天同明天的演戏,是替戏剧学院筹募基金的,换一句话说,也就是自己筹募游美经费的。因为金价既涨,我们不能不增加预算,向各方筹募,虽亦偶有应者,终觉迟缓,所以‘求人就不如求己’!” 以上两种说法一致之处在于,直到1930年初越洋旅行前夕,梅兰芳及其友人在上海依然在筹措旅资,为游美公演做最后的资金准备。

第二项条件是联络赞助机构(Auspices)。拥有一家社会影响力广泛的赞助机构作为赴美之行的主办方至关重要,首先这符合跨国演出的程序要求。赞助机构既负责为剧团具体行程提供各方面支持,同时也为剧团在美国的行程和合法停留背书。其次,该机构是公演名义上的主办方,其社会影响力与公演的社会关注度存在直接关系。1930年,梅兰芳剧团访美的赞助机构是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该社成立于1926年,由胡适、郭秉文、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以及保罗·孟禄(Paul Monroe,1869—1947) 等人在纽约发起,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专注于中国文化传承传播的非营利性组织。华美协进社的成立经费来源于美国第二次退还中国的庚子赔款。 负责监督庚款发放的中国委员会(the China Foundation)从1908—1924年间累计的款额中拨出专款,每年25000美元,一共三年,用以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即后来的华美协进社。办社目的有四:(1)交换中美两国关于教育方面的信息;(2)通过交换教授及学生的方式,增进中美两国教育机构的联系;(3)辅助赴美中国留学生求学,以及为对中国语言文化感兴趣的美国学生提供帮助;(4)促进美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广泛兴趣。 杜威与孟禄均为中国委员会选出的受托人,在说服该委员会拨款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华美协进社本身就是中美两国学术与文化交流的产物。由该社出面为梅兰芳以宣传中国舞台艺术为目的的演出作担保,明正而言顺。此外,对于要在美国进行公演的中国剧团来说,本地赞助机构的背书是在法律程序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 是中国剧团接洽演艺活动的基石。

有关华美协进社如何成为梅兰芳剧团赞助机构,目前最为直接的材料来自华美协进社社长孟治(Paul Chih Meng,1900—1990)的回忆录《中美理解:六十年之探索》(Chinese American Understanding:A Sixty-Year Search)。孟治在1928年9月11日成为该社名誉秘书后,开始为组织各种活动和办理诸多事项奔走。书中,他明确提到涉及游美洽谈的人物是张彭春、齐如山与梅兰芳。张彭春是梅兰芳身边为数不多的参与过美国戏剧制作的友人。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时,张彭春与刚刚放弃“实业救国”理想转而投身戏剧创作的洪深 共同创作《木兰》一剧,该剧于1921年在百老汇科特剧院(the Cort Theatre)上演后受到评论界广泛好评。 通过此剧的公演,张彭春已经历过百老汇的运作程序。张彭春向梅兰芳和齐如山建议,“美国之行可由华美协进社支持。而梅深望能够访美久已,于是果断答应。” 与孟治的正式接洽开始于1918年元月,当时孟治在北京与张彭春、梅兰芳与齐如山会面。围绕梅兰芳访美演出邀请方的问题,一些学者展开了谨慎的讨论,认为不能明确认定华美协进社就是梅兰芳访美演出的邀请者,因为孟治在会面中“讨论过梅兰芳访美一事,但没有明确说是邀请” 。实际的接洽显然比抽象的邀请与承邀要复杂得多,整个过程是在磋商中完成的,双方可能均没有成熟的流程可遵循。而根据孟治本人的描述,张彭春显然是促成协商的关键联络人。因此马明在《论张彭春与梅兰芳的合作及其影响》一文中认为,由于张彭春“积极地为梅兰芳和华美协进社牵线搭桥”,所以使梅兰芳“成为第一个接受华美协进社邀请的中国艺术家”。 张彭春的“牵线搭桥”恐怕与华美协进社初创时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友中的巨大影响力不无关系。作为该社发起人的胡适、郭秉文、杜威、孟禄,皆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师生。张彭春也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1923),师从杜威,与胡适为师兄弟。在梅兰芳访美行程逐步展开的过程中,另一位哥伦比亚大学校友杨秀也加入剧团,成为舞台襄赞,发挥重要作用。

·纽约公演戏剧说明书扉页赞助人名单及担保机构

·梅兰芳纪念馆供图

据目前已知文献来看,纽约公演期间,华美协进社作为梅兰芳剧团赞助机构的身份得到了明显体现。在纽约派发的戏剧说明书扉页上,印有“主办单位:华美协进社纽约西57街119号”(Auspices:CHINA INSTITUTE OF AMERICA 119 W. 57TH STREET NEW YORK)字样。此外,该社名称也出现在纽约国民剧院公演海报上。 有关华美协进社在筹备过程中经办的具体事项,最直接的记录来自孟治的回忆录。1929年8月,他与梅兰芳和张彭春的沟通开始涉及首场演出的时间。尽管孟治从百老汇几位经纪人那里了解到许多剧院的最佳可签约时间是1930年9月至1931年5月的演出季,然而梅兰芳已请人选定吉日,坚持要求在1930年2月开始首演,不可再推迟。 这一段描述中含有两个事实:(1)孟治本人曾代表华美协进社参与百老汇剧场的联络;(2)当时梅兰芳剧团预定剧场的程序是先确定演出时间,之后在可满足时间要求的剧场里进行选择。这可能与许多在百老汇演出的剧团的常规做法有所不同。至于孟治是否成功帮助梅兰芳剧团找到合适的经纪人,并预定好剧院,回忆录中则未提及。此外,华美协进社是否开展过其他赞助和推介活动也值得深究。比如《洛杉矶先驱报》(Los Angeles Herald)5月3日刊发的题为《中国名伶得偿所愿来美游历》一文中提到:“数月以前,中国教育界保管美国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之委员会,谓此行为两国友谊之象征,且使美国人士了解中国博大精深之文化背景。” 鉴于华美协进社与庚款中国委员会之间的紧密关系,该社是否以某种方式向中国委员会做过有关梅兰芳此行的介绍,或者有无联络过其他机构以促成此行,这些方面的材料均有待搜寻。而在梅兰芳剧团离开纽约后,华美协进社便较少出现在相关报道中。因此,该社承担的主要责任是充当梅兰芳剧团入境时的担保机构,此外协调剧团在纽约的演出及活动。

·梅兰芳在纽约国民剧院演出海报

·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历史系高云翔教授供图

第三项条件是联络演出剧院。对于西方大多数以营利为目的的剧院来说,如要向本国观众介绍他们完全不了解的东方戏剧形式,剧院面对的市场不确定性要高于上演公众耳熟能详或有所耳闻的戏剧作品,因此剧场需要承担的商业风险也更高。加之从1929年开始,美国遭遇了严峻的经济危机,整个30年代都处在“大萧条”时期,更多剧院趋向演出商业风险小的作品,这无疑使梅兰芳的游美公演计划雪上加霜。除此以外,梅兰芳对于剧场有明确要求,包括梅兰芳必须有自由演辍权,剧场不要太大以免难以满座,剧场不可完全抱有盈利预期等条件。 而且如前所述,梅兰芳对首演日期有明确的坚持,必须定在中国农历马年元旦,即1930年2月。 以上诸多因素都给寻找符合条件的剧场增加了难度。

美国政界人士及梅兰芳的友人都曾经参与过联络剧院的工作,然而进展并不顺利。据齐如山回忆,时任美国驻华公使的约翰·麦克穆雷曾积极介入,然而并无满意的结果,并回函说:“实在懊恼得很!在纽约花费了两个多月的工夫,竟没有找出一条称心的道路来!” 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几经尝试,介绍了纽约戏剧公会(the Theatre Guild)的一名理事,接洽赴美事宜。 戏剧公会是1918年成立于纽约的戏剧团体,其初衷是制作美国和外国剧作家的非商业作品。戏剧公会有自己的剧院,董事会共同承担选择剧目、管理和制作的责任,这有别于当时其他以营利为目的的纯商业性质的剧院,因此戏剧公会似乎是合适的选择。然而,梅兰芳正式抵达纽约后,齐如山提到的以上在国内筹备阶段的安排并未实现。

剧院的接洽在美国职业艺术经理人,例如柯毕克和莱顿·贝默等人介入后才不再成为难题。梅兰芳剧团在纽约的演出最终委托时任大都会歌剧院职业经理人柯毕克代为经营。对此齐如山的解释是,剧团抵达纽约后应由自己接洽,于是没有依靠戏剧公会。 相较之下,李斐叔的记录则更详实:2月8日抵达纽约中央火车站时,“纽约四十一街剧场主人哈普克氏派人迎头来接,据云已定十七号开演……”。 李斐叔所说的“哈普克氏”即柯毕克,此外他将四十九街剧场误写为“四十一街剧场”。

柯毕克(Francis C. Coppius,1880—1966)出生于德国科隆,早年曾游学意大利、法国、英国,1905年来到美国,并于1914年入籍成为美国公民。1910—1920年期间,他就职于位于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the Metropolitan Opera),并最终成为这家世界顶级歌剧院的总监朱利奥·加蒂·卡萨扎(Guilio Gatti-Casazza,1869—1940)的秘书。 由于其出色的多语种能力以及丰富的文化管理经验,他于1916年创建并经营了大都会音乐局(the Metropolitan Music Bureau)。该机构专门负责策划和经营许多艺术家在美国的演艺活动。他的客户中包括享誉世界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鲁索(Enrico Caruso,1873—1921)、俄罗斯男低音歌唱家费多尔·夏里亚宾(Feodor Chaliapin,1873—1938)、捷克传奇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耶利扎(Maria Jeritza,1887—1982)等歌剧明星。1930年,柯毕克将大都会音乐局与其他六所音乐会经营机构合并,成立哥伦比亚艺术家管理公司(the Columbia Artists Management),并担任其中一个部门的主任,直到1963年以总公司总监的身份退休为止。

李斐叔的记录中称柯毕克为四十九街剧场主人是不准确的,因为柯毕克并非只经营某一家剧院的业务,而是一名职业艺术家经纪人,可以帮助其客户在纽约挑选任何适宜的剧院进行合作。这一则记录说明,在抵达纽约之前,梅兰芳已找寻到经纪人柯毕克,而柯毕克已帮剧团与四十九街剧院签约。此外,梅兰芳起码在抵达纽约时已知首场公演定于2月17日。而梅兰芳在纽约首演大获成功之后,便有意更换至座位数更多的剧院,于是柯毕克又重新协调,顺利换至可容纳观众一千一百人的国民剧院(the National Theatre)。

在美国西岸的演出行程中,另有一位剧院经理人莱顿·贝默(Lyden E. Behymer,或L. E. Behymer,1862—1947)承担了类似柯毕克的工作,并为梅兰芳在享有盛誉的洛杉矶爱乐音乐厅(the Philharmonic Auditorium)安排了公演日程。因此剧院的接洽虽然始于国内的准备工作,然而在启程前并没有能够达成目标,而是在巡演过程中通过委托演出地职业经纪人的方式分阶段展开。

除以上赴美关键事宜外,梅兰芳及友人承担了宣传、剧目选择、配置乐队、戏装和布景等剧团内部的准备工作。宣传工作主要包括联络海外媒体和撰写宣传文本,两方面的准备均早在梅兰芳动身前数年就已开始。前者主要包括向美国报馆寄送宣传材料,以及招待外宾时做推介讲解,同时通过外宾的反馈为剧团在剧目选择上提供局外人的审美参考。齐如山就相关细节做过充分的记述,在此不再赘述。 更加翔实的宣传准备是为美国公演撰写介绍性的宣传文本并翻译成英文。由于绝大多数美国观众对于中国戏剧毫无常识,因此海外宣传材料的撰写与梅兰芳在国内演出进行的宣传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必须以介绍中国戏剧的历史和文化为先导,并在此背景下凸显梅兰芳的个人艺术特色和价值,而后者则不需费此周章。

海外宣传资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中国戏剧文化和梅兰芳表演艺术的双重焦点,而如何处理双重焦点之间的关系则直接反映了梅兰芳游美公演的目的。早在1925年,《申报》刊登了《梅兰芳出洋演剧之讨论》《梅兰芳出洋之动议》等一系列关于梅兰芳海外公演目的的讨论。在这一场评论界与演员之间的思想交流中,弘扬中国文化艺术被广泛认为是超越了演员个人艺术成就的重要问题。 作为海外宣传资料工作的主要编纂者,齐如山对此也持相同意见,他认为“……中国戏到外国去演,一切以国剧为前提”

面对这种超越国内宣传常规的宏大意义,梅兰芳则谦虚地表达了自己可承担的有限度的代表性,即他个人无法代表博大的中国戏剧的整体,然而他愿作为中国戏剧界的一员,向美国观众介绍中国戏剧文化。比如1929年12月25日,在北平梨园公会剧界同仁为其召开的欢送会上,梅兰芳说道:“我国戏剧多年以来既能存留至今,自有持长之处。当然可以发扬海外。但我国戏剧范围广大,兰芳此亦不过以兰芳个人所有能力去博取外人之批评。”

最终,海外宣传资料的定稿中呈现的是处于中国戏剧文化中的梅兰芳。其中,中国戏剧(Chinese drama)并不区分京昆等细类,而是被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整体概念的形式介绍给美国观众,而梅兰芳则是当时活跃在中国舞台上的传承了四百年伟大戏剧传统的国剧名伶。 在这些被齐如山及其友人谦称为“临时的宣传” 的材料中,不仅诞生了一批总结中国戏剧理论和特征的文献,如齐如山著《中国剧之组织》 ,也成就了最早的关于梅兰芳所演中国戏剧的英文文献,包含戏剧说明书和梅兰芳歌曲谱等著作 。因其独特的译介性质,这一批资料在撰写和翻译阶段先后形成了中文与英文两批相互关联的文献,虽然内容上高度一致,但在形式上较为不同。齐如山将中文宣传文献总结为五种:(1)《中国剧之组织》;(2)关于梅兰芳的传记性质的介绍——《梅兰芳》;(3)《梅兰芳歌曲谱》;(4)戏剧说明书;(5)赠送报馆的宣传材料。 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中文文献体现了兼顾中国戏剧与梅兰芳本人双重焦点的想法。关于梅兰芳传记文献的编写意义,齐如山解释说:“因为第一种完全是宣传中国剧的,既是梅兰芳去出演,关于他个人也应该有一种宣传。”

这两种中文文献在翻译过程中被作为原始资料,经历了重新组合、整理和编辑,并且与译者自己的著述相融合,最后成就了两种英文文献,第一种是由梁社乾(George Kin Leung,亦被称为佐治金)编著的单行本Mei Lan-Fang:Foremost Actor of China(《梅兰芳:中国顶级演员》,下称《中国顶级演员》), 另一种则是由梅其驹(Earnst K. Moy)编译的戏剧说明书“Mei Lan-Fang:Chinese Drama”(《梅兰芳:中国戏剧》)。中文作者与英文编译者合著的情况造成了较为复杂的署名问题。在《中国顶级演员》中,编译者梁社乾说明:“敬告读者:本书之概要,其文稿由梅兰芳先生的仰慕者编纂而成。原第三章为戏剧术语词典,在当前的简要英文版中,已作为附录。附录内容中,齐如山教授撰写七个部分,黄秋岳先生撰写两个部分。本书第一、三、五章,为鄙人自己调查研究的结果,其他章节所包含之内容,则为梅兰芳先生诸友,尤其是齐如山教授与黄秋岳先生倾多年之心血所集。” 可见梁社乾不仅仅是齐如山作品的译者,还是《中国顶级演员》的作者之一,其撰写的章节有第一章“中国人民的戏剧”(The Theatre of the Chinese People)、第三章“舞台上的男旦”(The Female Impersonator of the Stage)和第五章“梅先生代表剧目”(Representative Dramas of Mr. Mei)。

·梅兰芳1930年游美公演戏剧说明书《梅兰芳:中国戏剧》(Mei Lan-Fang Chinese Drama)封面

·梅兰芳纪念馆供图

此外,他对齐如山和黄秋岳撰写的资料进行了编译。涉及梅兰芳传记性质的资料被收入正文,形成了该书的第二章,标题为“Memoirs of Mr. Mei Lan-Fang”(梅兰芳先生之回忆录);第四章,标题为“Mr. Mei's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Drama”(梅先生对中国戏剧之贡献);第六章,标题为“The Foreign Friends of Mr. Mei Lan-Fang”(梅兰芳先生的外国友人);第七章,标题为“Mr. Mei Lan-Fang in Chinese Eyes”(中国人眼中的梅兰芳)。而齐如山、黄秋岳撰写的关于介绍中国戏剧传统和特点的资料则被放入附录。该附录另有目录,列出了包括“The Character Types of the Chinese Drama”(中国戏剧的角色类型)、“A Musical Division of Chinese Drama”(中国戏剧的音乐)、“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Drama”(中国戏剧的特点)、“Pantomime and Acting”(默戏及表演)、“Costumes of the Chinese Stage”(中国舞台上的服装)、“Headgear and Footwear”(盔帽靴鞋)、“Beards and Moustaches,or Hu Hsü”(胡须)、“Stage Properties and Symbolism”(切末及象征手法)、“Musical Instruments”(乐器)等九部分。齐如山编著的《中国剧之组织》中的内容也并非照搬,而是由梁社乾重编后译出,例如,《中国剧之组织》的第一部分“唱白”,被纳入“附录”第三部分中。

对照《中国顶级演员》一书的内容来看,齐如山关于宣传资料翻译过程的描述有不准确之处。根据齐如山的解释,有关梅兰芳的传记性资料完成后,翻译印刷由赵叔雍办理,由商务印书馆的上海分部代印,然而由于预算超支,于是撤去图片照片很多页,以减少印制成本。之后,“与《中国剧之组织》合印,装为一册,书名就叫《梅兰芳》” 。所谓“合印”,其实忽略了梁社乾所作的三章正文,以及将所有中文资料整合编译的贡献。关于梁社乾在梅兰芳游美的文字准备这一集体工程中所承担的工作,戏曲学家江棘亦做了详尽分析,并认为这位“被遗忘的剧界‘权威’” 的贡献被严重低估。

海外宣传资料中另一份重要文献是英文版戏剧说明书——《梅兰芳:中国戏剧》(Mei Lan-Fang:Chinese Drama)。该戏剧说明书通过视觉维度呈现了此行宣传的双重焦点。封面设计包含三个部分,从上至下分别为梅兰芳姓名的英文拼写(Mei Lan-Fang),梅兰芳的字印“浣华”,以及“中国戏剧”(Chinese Drama)。该文献中凡涉及戏曲、京剧等分类术语之处,均用“中国戏剧”(Chinese drama)指代。戏剧说明书的读者是演出现场的观赏者,一般在观众入场时领取。通过阅读戏剧说明书,观众可获知当天演出的剧目、演职人员等信息。由于需要向美国观众详细介绍人物和剧情、中国戏曲的特点,以及梅兰芳本人的艺术特点等,该戏剧说明书编写得极为详细,内容分为介绍性文章和剧情梗概两大部分。介绍性文章第一篇为胡适撰写,标题为《梅兰芳与中国戏剧》,本书收录了由梅绍武先生翻译的版本。其余另有梅其驹、梁社乾、齐如山撰写的署名文章各一篇,以及未署名文章七篇。剧情梗概部分不仅介绍了选场的剧情,更包括了整出戏的完整概要。齐如山在宣传资料筹备阶段,充分意识到了中国观众和美国观众对于宣传文本接受起点的不同。他谈道:“若是为国内做说明,只须将剧情大略写出就够了;若预备给外国人看,那样简单,绝不会发生效力,所以不得不另想个比较完美的办法。” 为实现这一文化普及的目的,齐如山等人最后选择的编纂法是“先将一出戏的大略历史写出,然后再说这一出是全戏的哪一段,在全事迹上占怎样一个位置——因为中国现在的戏,差不多都是在整本中,选那最精彩的一节演唱” 。与同一时期梅兰芳剧团在国内进行宣传时的戏剧说明材料相比,这种编写方法对于背景资料的介绍要详尽得多。

戏剧说明书《梅兰芳:中国戏剧》存在不同版本,根据演出地和主理机构的不同有相应的差异。编者搜寻到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编者称为“华美协进社版”,无目录,无页码,共40页,含散页2页。扉页印有“梅兰芳首次游美演出”的标题(The First American Tour of Mei Lan-Fang),中间部分印有赞助人名单,列出了包括说明书编纂者梅其驹(Ernest K. Moy)和早期参与促成此行的司徒雷登博士在内的共41名赞助人,下方印有“赞助单位:华美协进社”(Auspices: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及该社地址。另一个版本,编者称为“加州旧金山太平洋中国剧社版”,无目录,无页码,共43页,不含散页。扉页标题为“梅兰芳太平洋沿岸巡演”(The Pacific Coast Tour of Mei Lan-Fang),下方印有“由加州旧金山太平洋中国剧社主理”(Und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Pacific Chinese Dramatic Club,San Francisco,Cal.),以及“由梅其驹编纂”(Compiled and Edited by Ernest K. Moy)。赞助人名单以及赞助机构华美协进社的相关信息则变为最后一页。该说明书是否存在其他版本还有待搜寻。

华美协进社版戏剧说明书内容如下:

1.扉页:梅兰芳首次游美巡演——赞助人名单(The First American Tour of Mei Lan-Fang:Sponsors)

2.《梅兰芳与中国剧》,胡适著(Mei Lan-Fang and the Chinese Drama,by Hu Shih)

3.《梅兰芳》,未署名(Mei Lan-Fang)

4.《中国人眼中的梅兰芳》,编者著(What the Chinese See in Mei Lan-Fang,editor)

5.《中国戏剧简论》,梁社乾著(The Chinese Theatre:A Brief Consideration,by George Kin Leung)

6.《中国剧中男旦的起源与地位》,未署名(The Origin and Place of the Female Impersonator in the Chinese Drama)

7.《中国剧的角色行当》,未署名(The Character Types of the Chinese Drama)

8.《简论中国旧剧的突出特点》,齐如山著(A Brief Consideration of the Outstanding Peculiarities of the Old Chinese Drama,by Chi Ju-Shan)

9.《身段与表演》,未署名(Pantomime and Acting)

10.《中国舞台上的行头》,未署名(Costumes of the Chinese Stage)

11.《道具与其象征手法》,未署名(Stage Properties and Symbolism)

12.《乐器》,未署名(Musical Instruments)

13.梅兰芳美国巡演剧目单(Repertoire for the American Tour of Mei Lan-Fang):戏剧(Plays)

a.《佳期拷红》(The Auspicious Hour and the Beating of Hung-niang)

b.《思凡》(A Nun Seeks Love)

c.《刺虎》(Killing the Tiger General)

d.《洛神》(The Goddess of the River Lo)

e.《贵妃醉酒》(Kuei-fei Intoxicated with Wine)

f.《霸王别姬》(The King's Parting with His Favourite)

g.《千金一笑》(又名《晴雯撕扇》)(Beauty's Smile)

h.《木兰从军》(Mu-lan in the Army)

i.《御碑亭》(The Pavilion of the Royal Monument)

j.《群英会》(The Meeting of Many Heroes)

k.《辛安驿》(Hsin-an Inn)

14.以舞为主的选段(Scenes:principally dance numbers):

a.《天女散花》(The Heavenly Maiden Scattering Flowers)

b.《麻姑献寿》杯盘舞、袖舞(Tray and Sleeve Dance from Ma-ku's Birthday Offering)

c.《太真外传》翠盘舞(Table Dance from Yang Kuei-fei)

d.《西施》羽舞(Flute and Pheasant Plume Dance from Hsi Shih)

e.《嫦娥奔月》(Dance from Ch'ang-O's Flight to the Moon)

f.《上元夫人》袖舞、拂舞(Sleeve and Duster Dance from The Goddess Shang Yuan)

g.《廉锦枫》刺蚌舞(Marine Dance from Lien Chin-feng)

h.《樊江关》(Military Display from the River Fan Pass)

i.《金山寺》剑舞(Sword Dance from Golden Mountain Monastery)

j.《红线盗盒》剑舞(Sword Dance from Hung-hsien's Theft of the Box)

k.《牡丹亭》选段(Scene from Peony Pavilion)

15.封底(印有“浣华”字印,以及“由梅其驹编纂”字样)

16.附页:选场(Appendixes:scenes,散页)

a.《汾河湾》(The Suspected Slipper)

b.《红线盗盒》(The Heroic Maid)

c.《刺虎》(Vengeance on the Bandit-General)

d.《青石山》(Exorcising of the Fox Spirit)

17.梅兰芳剧照五幅

加州旧金山太平洋中国剧社版本戏剧说明书具体内容如下:

1.扉页:梅兰芳太平洋沿岸巡演(印有“由加州旧金山太平洋中国剧社主理”以及“由梅其驹编纂”字样

2.《梅兰芳与中国剧》,胡适著(Mei Lan-Fang and the Chinese Drama,by Hu Shih)

3.《梅兰芳》,未署名(Mei Lan-Fang)

4.《中国人眼中的梅兰芳》,编者著(What the Chinese See in Mei Lan-Fang,editor)

5.《中国戏剧简论》,梁社乾著(The Chinese Theatre:A Brief Consideration,by George Kin Leung)

6.《中国剧中男旦的起源与地位》,未署名(The Origin and Place of the Female Impersonator in the Chinese Drama)

7.《中国剧的角色行当》,未署名(The Character Types of the Chinese Drama)

8.《简论中国旧剧的特点》,齐如山著(A Brief Consideration of the Outstanding Peculiarities of the Old Chinese Drama,by Chi Ju-Shan)

9.《身段与表演》,未署名(Pantomime and Acting)

10.《中国舞台上的行头》,未署名(Costumes of the Chinese Stage)

11.《道具与其象征手法》,未署名(Stage Properties and Symbolism)

12.《乐器》,未署名(Musical Instruments)

13.梅兰芳美国巡演剧目单(Repertoire for the American Tour of Mei Lan-Fang):戏剧(Plays)

a.《佳期拷红》(The Auspicious Hour and the Beating of Hung-niang)

b.《思凡》(A Nun Seeks Love)

c.《刺虎》(Killing the Tiger General)

d.《洛神》(The Goddess of the River Lo)

e.《贵妃醉酒》(Kuei-fei Intoxicated with Wine)

f.《霸王别姬》(The King's Parting with His Favourite)

g.《千金一笑》(又名《晴雯撕扇》)(Beauty's Smile)

h.《木兰从军》(Mu-lan in the Army)

i.《御碑亭》(The Pavilion of the Royal Monument)

j.《打渔杀家》(The Fisherman's Gem)

k.《辛安驿》(Hsin-an Inn)

l.《汾河湾》(The Suspected Slipper)

m.《青石山》(Exorcising of the Fox Spirit)

n.《春香闹学》(Teasing the Schoolmaster)

o.《芦花荡》(The Bite of Ridicule)

14.梅兰芳剧照五幅

15.以舞为主的选段(Scenes:principally dance numbers):

a.《天女散花》(The Heavenly Maiden Scattering Flowers)

b.《麻姑献寿》杯盘舞、袖舞(Tray and Sleeve Dance from Ma-ku's Birthday Offering)

c.《太真外传》翠盘舞(Table Dance from Yang Kuei-fei)

d.《西施》羽舞(Flute and Pheasant Plume Dance from Hsi Shih)

e.《嫦娥奔月》(Dance from Ch'ang-O's Flight to the Moon)

f.《上元夫人》袖舞、拂舞(Sleeve and Duster Dance from The Goddess Shang Yuan)

g.《廉锦枫》刺蚌舞(Marine Dance from Lien Chin-feng)

h.《樊江关》(Military Display from the River Fan Pass)

i.《金山寺》剑舞(Sword Dance from Golden Mountain Monastery)

j.《红线盗盒》剑舞(Sword Dance from Hung-hsien's Theft of the Box)

k.《牡丹亭》选段(Scene from Peony Pavilion)

16.梅兰芳首次游美巡演:赞助人名单(The First American Tour of Mei Lan-Fang:Sponsors)

对比两个版本的内容,重要的介绍性文本基本重合,只有内容出现的先后次序上有出入。此外,两个版本的剧目内容及装订存在差别。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是,梅兰芳在美东和美西的实际公演剧目发生了变化。“华美协进社版”所夹散页上的剧目为《汾河湾》《红线盗盒》《刺虎》和《青石山》。除《红线盗盒》外,其他三剧均做了详细剧情介绍。 根据《梅兰芳游美日记》的记录以及相关报纸剧讯可知,“华美协进社版”的附加散页内容才是梅兰芳真正在纽约演出的剧目(详述见“华盛顿首演”和“纽约公演”部分)。因此可推知,说明书的正文在纽约公演前已定稿且已印制完毕,然而因临时更改剧目,于是只好把实际演出剧目的介绍加印在散页上,附在已装订好的“华美协进社版”戏剧说明书里。与之相较,“加州旧金山版”无散页,而在剧情介绍部分多了四出,即《汾河湾》《青石山》《春香闹学》《芦花荡》。这些剧目与梅兰芳后来在多地的实际演出剧目相符。由此可知,加州旧金山太平洋中国剧社版的印制较晚,其中包括了梅兰芳抵美后陆续添加的演出剧目的英文简介。

梅兰芳剧团游美演出剧目的筛选及改编源自巡演前五六年的考量和积累。从《申报》1925年3月24日所刊登的文章《梅兰芳出洋之动议》以及4月3日刊登的《梅兰芳出洋演剧之标准》等文来看,梅兰芳及友人在赴美前五年已经对包括“普通戏”和以表情和舞为主的“过渡戏”(即新编戏)两类 剧目做了初步讨论和筛选,但是具体剧目一直没有定案。直到梅兰芳一行抵美后剧目仍在发生变动,在《申报》文章所讨论的范围内有所添减,形成了在纽约公演前印制的戏剧说明书中的剧目单,含戏剧(Plays)十一出,和以舞为主的选段(Scenes:principally dance numbers)十一段。

然而公演的实际剧目又与戏剧说明书上所列剧目不同,其中原因是,剧团在抵美后一直根据当地观众的接受情况对剧目进行调整。在决策过程中,张彭春依据其对美国社会及文化界的了解,为剧目的最终选择提供了具体细致的意见,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以《汾河湾》为例,该剧是张彭春与梅兰芳根据在纽约的实际演出情况临时决定添加的。根据《梅兰芳游美日记》的记述,梅兰芳的首场演出是1930年2月14日。在纽约公演开始前,梅兰芳受驻美大使伍朝枢公使召,为华盛顿政界表演中国戏剧,剧目为《嫦娥奔月》《青石山》《千金一笑》,但观众反响并未达到梅兰芳的预期。2月15日梅兰芳返回纽约后,即与张彭春重新商议剧目的选择。张彭春主张:“应纯演我国真正旧剧,俾外人能领略东方艺术真精神。商议再三,乃定《天女散花》《青石山》《空城记》《别姬》《虹霓关》五种。姑先试演每出,演其精采之一段,如《散花》则演‘云路’一场,《青石山》则演‘舞刀’一节,《空城计》则专演‘城楼退兵’一节,《别姬》则演‘别姬’一场,《虹霓关》则演‘对枪’一场。如此演来,易引人注意,且无冗长之弊。加以说明,外人当易了解也。” 而2月16日晚间为评论人专场,尽管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自领舞台监督之责的张彭春在观察了现场的观剧反应后依然向梅兰芳做了进一步建议,认为“所演诸剧稍觉冗长,拟将《空城计》及《别姬》二剧裁去,改为《汾河湾》《青石山》《剑舞》《刺虎》四出。庶无冗长之弊”。 《汾河湾》本不在已印制好的戏剧说明书上,然而纵观梅兰芳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的演出,该剧却最终成为最常演出的剧目之一,并获得了诸多著名剧评人的青睐。因此说明书中包含的剧目仅代表梅兰芳访美前预设的剧目范围,许多剧目并没有实际演出。

筹备过程中,梅兰芳除了框定剧目范围外,每一出还需根据西方舞台演出的时长与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编。为适应美国剧场的观演习惯,演出的时长限制在两小时以内,而且为了增加剧目的丰富性,每晚计划演出三到四出。这使得许多剧目必须经过合理删减,选段中剧情不连贯处又需进行适当补充,使对剧情一无所知的美国观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看懂情节发展。于是剧目选定后经过了精心改编。改编后的剧本全部经过重新排练和反复斟酌。 这也成为赴美前剧目准备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此外,《梅兰芳歌曲谱》也是海外宣传资料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此书的准备大费周章,梅兰芳专门请刘天华 对作品进行了记谱。然而这份曲谱的流传可能并不广泛,在编者搜寻到的报刊杂志中,鲜有提到该歌曲谱的文章。该资料在美国的传播及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乐队的准备上,梅兰芳着意对所有乐器进行了他期待已久的改革。所谓“改革”,齐如山认为,其实是一种对戏曲乐队严谨传统的回归。旧时戏班用乐,在音律上讲究统一性,以管乐中的笛子的音准为基准,调整其他弦乐和打击乐的音高。据齐如山记述,这个音乐传统在20世纪初已非十分严格,乐队中各个乐器之间常常难以达成音律上的准确统一,即他所描述“胡琴管胡琴,锣鼓管锣鼓,谁和谁也没个商量,所以吹打起来极刺耳难听” 。由于弦乐是可调音乐器,音高尚容易调整,而各种管乐器、鼓及金属类打击乐器等,调音则十分困难,如果音律上不匹配,则需重制。因此,剧团特意定制了堂鼓、小鼓、唢呐,甚至还重新定制了胡琴。并在已有乐队的基础上,扩大了拨弦乐器声部和打击乐声部,扩充了不少旧式乐器,包括大小忽雷、琵琶、阮咸,以及铙等铜制打击乐器。承装乐器的箱盒也用楠木制作,配红锦缎里子,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都强调一种传统的中国风味。 其实,这种音律上的统一性与西方古典交响乐追求在众多声部中达成和谐均一的审美基础不谋而合。因此梅兰芳的乐队改革愿景也许与西方听众的听觉习惯达成了一种遥远的默契。从美国评论家所写的乐评来看,传统中国乐器的形制和音色固然给人以深刻印象,中国戏曲音乐中鲜明的节奏也令人耳目一新,但没有人认为梅兰芳的乐队存在律制混杂的问题,这也许间接说明了梅兰芳的乐队改革的成功。

·梅兰芳为访美特印制的《梅兰芳歌曲谱》书影

(音乐大师刘天华首次为梅兰芳演出唱段用五线谱记谱)

·梅兰芳纪念馆供图

·梅兰芳访美离沪前,各界人士举行欢送会的请帖

·梅兰芳纪念馆藏

有关戏装行头与布景,梅兰芳剧团有意强调“中国式”的视觉印象。梅兰芳自己的全部行头以及其他角色的行头皆为新制,但都取经典的绸缎布料和旧式花样。齐如山尤其指出纹饰上摒弃有现代感的“玻璃棍”“假钻石”,以强调中国本土国粹的特点,来引起外国观众的重视。 公演开始后,梅兰芳的华丽戏服频频出现在剧评中。1930年5月在洛杉矶公演时,这些戏服出现在好莱坞社交界的慈善晚会上,与诸多好莱坞明星在戏剧作品中的服装一起向公众展示。

·梅兰芳在美国演出时的舞台装置照片

·梅兰芳纪念馆藏

·梅剧团访美前离开北平时在前门火车站留影

(左第二人为梅兰芳)(1929年12月28日)

·梅兰芳纪念馆藏

对中国风味更显著的视觉表现集中在对演剧空间的精心设计和剧场入口的装饰。 为了能将美国各处剧场的内部空间改造成为中国戏曲舞台,齐如山、韩佩庭、孟书田等人参考了二十多个中国戏台的设计,最后选择了故宫戏台的设计和图案花样来为剧团制作戏台。舞台两侧装饰有龙头挂穗,朱红描金,以增壮丽华贵之感。为了在西方的礼堂式舞台上营造出中国厅堂建筑的氛围,梅剧团制作了两根立柱以象征中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挂有黄秋岳手书对联一副:“四方王会夙具威仪,五千年文物雍容,茂启元音辉此日;三世伶官扬俊采,九万里舟轺历聘,全凭雅乐畅宗风。”为适应欧美剧场的宽大空间,桌椅等道具均为特制。对剧场其他各处的修饰也细致入微,从剧场入口装饰的上百只中式灯笼,到为剧场工作人员定制的中式工作服,无不显示了梅兰芳剧团在戏剧空间中表现出的中国特色。

除以上与演出相关的准备外,梅兰芳还带领随行人员进行了有关社交和生活方面的教习,包括交通规则及西餐餐桌礼仪等。 梅兰芳在美国各地演出前后频繁参加社交活动,他对西方社交礼仪的熟练令美国记者和评论家感到意外。 梅兰芳不仅依靠其出神入化的表演打动了戏剧界,其人格魅力、风度举止以及对当地风俗的尊重和适应,恐怕也是获得西方主流社会赞赏的原因之一。 Ic66p2Sta1ZFf/KVTOolUtwo4hjEIwEMDKnB1nPtghdsiYuajeHfixUjP26grK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